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245期线下活动-河东场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清晰表达 高效沟通 学习目标: 掌握“结论先行”三步法

开场:

        大家好!我叫许曼,也可以叫我馒头。很高兴和各位相聚在这里,一起学习和交流。用三个标签先跟大家介绍下自己: 

第1个标签:书店运营人。一直从事图书行业的工作,向上对接出版社,向下面对读者,很开心成为一名精神食粮的传递者。 


第2个标签:未来的三级拆书家。一遇拆书法就深得我心,希望能成为三级拆书家,把这么好的拆书法带给更多的人。 


第3个标签:路上行者。每天从家到公司往返50多公里,河西到河东历时2个多小时,我会在路上听书、听音频课、听音乐。


【学习目标】

      今天拆解的片段关于结构化思维,通过本次RIA的学习,大家能够在职场中运用(行为)“结论先行”的三个步骤,分别是:表明观点、阐述要点、重复观点进行表达(澄清),既能清楚的表达你的主旨,又能让听者准确快速地明白你的主要观点。


【分组学习】

 为了更好的掌握今天所学的知识,我们来进行分组。(根据现场情况分组) 

      

【场景法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前两天我们公司召开了年度述职大会,有人辛辛苦苦洋洋洒洒写了60多页PPT,在会议上滔滔不绝,信息丰富但是大家不知所云,台下的人听着打瞌睡,最后领导点评没逻辑没重点。

(提问)大家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或者有这方面的困扰呢?大家是怎么处理的呢?

(影响)有职场的地方就有思考和沟通,职场是一个讲究高效、准确表达的地方,如果不具备能把事情想清楚,说明白并让人信服的能力。不仅升职加薪无望,还会对职场发展有直接影响。

(解决)那么如何提高表达能力,让我们思考清晰、表达有力、工作高效呢?在我今天要分享《结构思考力》这本书中,教给我们“结论先行”的方法,更是一本教大家结构思考高效表达的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原文片段】《结构思考力》P30

       你有一个不耐烦的上司吗?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

      那么怎样消灭你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

      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请大家先做一套自测题,来测一测大家的结构思考力。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时间1分钟。


image.png


      这个自测表主要是帮助大家了解自己思维的结构化和逻辑性,因为想明白才能说清楚,通过测试知道哪些方面还需加强和提升。

      

      有总分在20分以上的朋友吗?恭喜你,说明你思路清晰,你能让和你沟通的人更好更快的明白你的意思。处在中间分值10-20分的,说明具有结构表达的基础,但在某些时候,比如着急的时候,表达会不清楚;有没有在10分以下的朋友呢,有的话也不用担心,结构化思考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掌握的能力。通过今天拆解的这个片段,相信你会有收获。接下来,我们进入阅读原文片段环节。先请大家先花1-2分钟时间阅读。

     【阅读原文】


     (互动)片段中的“结论先行”四个字,简单明了,意思是表达时最先说什么?对!先说结论。当我们表达时先说结论,能在最短的时间让对方知道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互动)工作中,大家平时习惯先说结论,还是习惯先说细节?是的,其实大多数人习惯先说各种细节,甚至是想到哪里说哪里。

      我们可能都曾经扮演过片段中提到的两种角色,做过不耐烦打断正在做汇报的下属的事,也被领导打断提醒说重点。出现这些问题,大多是因为没有一开始表明主题,让对方理解不到你的意思,甚至误解了原意,听的过程很累,有了不耐烦的情绪。要知道,信息量过多,没结论或结论后置,会增加对方的理解成本。


     (举例)我跟大家举个例子,上个星期,我们书店负责团购的主管跟我说:“曼姐,周南中学的陈老师出差去北京了,要下周五回来,我下周六休年假了,陈老师要我把团购书周五晚上或周末的时候送过去。”

      我听完一头雾水,不知道她要告诉我什么。也不知道送团购书和她休年假之间有什么关系。开始不自觉的用自己的思考尝试着总结她想表达的内容。


我问她:“因为要去送货所以不休年假了?”

她:不是

我:是晚上送货希望我安排同事一起去?

她:也不是

最后我不得不问:那你说要告诉我什么呢?

她:我是想问下,周五我是否可以申请晚上加班去送货。

我这才知道她要表达什么。她一开始先讲了很多细节:出差、送货、休年假,在没有得到明确观点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在脑子里自行总结,无形中增加了沟通成本,为了高效的传达主要内容,也为了避免误解,最好的做法是“结论先行”。我们一起来看具体怎么做:

第一步:先说结论。先说出结论,帮助听者沿着我们的思路去理解内容。比如刚才那个例子,团购主管可以先说:“曼姐,我想申请周五晚上加班去送货。”让我一下就知道她的想法,明确了交流方向。

第二步:阐述要点。接着分几点来说明支持这个结论的理由或事实,这里尽量不超过3点,团购主管可以接着说:“因为周南中学陈老师出差周五回来,要我周五晚上或周末送过去,但我周六开始休年假了。”这里说了为什么申请周五加班的2个原因。

第三步:再次总结。再次重复结论,和听者再次确定表达的关键点,强调重点,加深印象。最后,团购主管可以说:“所以我周五晚上申请加班去送货,可以吗?”

      这样表述,既能让我迅速搞清楚她的诉求,也更有说服力。这就是结论先行带来的好处。这三个步骤简单来说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大家是不是感受到了“结论现行”的魅力?

【适用边界】“结论先行”三步骤尤其适用于职场,比如工作汇报,会议发言,因为职场讲究高效和有效。在日常的亲密环境下是否使用则取决于你的习惯,和当时的情况。

 

【预防异议】大家在刚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费脑、麻烦,但是任何方法都是越用越顺的,用多了就会成为你的思维习惯,而且因为表达高效清晰,更好的解决了问题,在职场中得到认可,何乐而不为呢?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现场演练】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练习,用刚刚讲到的三个步骤来进行表达。【给出具体场景】请大家认真听一下需要梳理的这段话:


     【给出具体场景】“董事长您好!刘经理来电话说系统出现突发状况,4点钟他无法参加会议了。小张说他晚一点开会没关系,明天开也可以,但最好别11点30分之前开。可是会议室明天已经被别人预订了,但星期五是空着的。王总的秘书说,王总明天需要很晚才能从外地出差回来。我建议把会议的时间定在星期五的10点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给出清晰指令】请每个小组就这段没先说结论,逻辑不清晰的话进行讨论,可以先梳理出参会的人员,再分析他们的需求,按“结论先行”三步骤来表达。现在给大家4~5分钟的时间来讨论,然后我会请伙伴们跟大家分享一下。

       好的,时间到了,现在我们请一个组派个代表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现场分享1):

      文杏:董事长,您好!(第一步)先说结论。我建议把会议的时间定在星期五的10点比较合适。(第二步)因为王总、刘经理和小张这天都能参加,而且周五会议室是空着的。(第三步)所以,会议时间改到周五10点是合适的,您看可以吗?

      小熊:没问题。

       (反馈)这组分析很到位,把“结论先行”三步走运用得很清晰,我们刚听了由这组梳理过后的表达,一下就明白了表达的意思。文杏在表达的时候也注意到按级别从大到小来说,先说王总,然后是刘经理和小张,非常好。


【A2:布置作业——特定任务/分享/陪练】

       现场演练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

       下面,我想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周里,用今天学到的“结论先行”三个步骤,主动去汇报或沟通某个工作内容,或者把这个方法教给向你汇报工作但逻辑表达需提高的下属,好吗?请大家把实践的效果分享在学习群里,我们在那里继续交流。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


       (学习者案例收集)

学习者:王舟分享

       我这周刚好要和领导申请出差,所以我按照“结论先行”三步骤先做了一个梳理,然后按这个和领导去说的,领导一下就同意了,居然没有像以前那样反复问我,效果太明显了。我觉得是我表达中最棒的一次。我是这么说的:“领导,(第一步:先说结论)我想申请1月7日出差去北京参加文创展,(第二步:阐述要点)因为这次文创展是近几年参展供应商最多的一次,而且我们公司最重要的供应商发了邀请函给我,在会上会有新品发布会。(第三步:再次总结)所以,我想申请出差去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