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夏六月,下面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 1.正面管教践行者,我希望用正面管教的理念做个温柔而坚定的妈妈,与孩子一起智慧成长。
2.视觉笔记达人,视觉笔记是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通过一幅画来呈现,今晚我也带来一份笔记,稍后与大家一起分享。
3.终身学习者,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我希望自己一直在学习的路上前行。
【拆书帮介绍】
今天来的小伙伴,有几位是第一次参加活动的,让我简单介绍一下拆书法和拆书帮,并以视觉笔记来解读一下。
首先,我来谈谈什么是拆书法。
拆书法是赵周老师建立的,它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非书本或知识。旨在解决每个学习者的实际问题,从书中找到解决办法,与自己过去的经验关联起来,发现问题的原因,并做相应的未来应对措施。
这种方法也称为“RIA”便签法。
R是阅读原文。
I是对原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知识。
A是运用,一是关联经验,将知识与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二是规划应用,将知识用于未来规划,并制定计划。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全国各地设有分舵,是一个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拖延并不是遗传,但会把别人逼疯,即使是拖延者本人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生气。拖延,是在以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说:“我不想做,你强迫不了我。”这是一种被动地表达自己的方式。当我们知道“应该”做某件自己不想做但别人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时,拖延是很正常的,潜意识中,你认为如果自己等足够长的时间,这件你不喜欢做的事情可能就会消失。拖延也可能是一种寻求认可、报复或逃避一件看起来太难的任务的下意识方式拖延的人自己也许意识不到其行为背后的目的。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变成一种持续终生的习惯。
1.要减少拖延,你能够做的最有效的事情之一,是让孩子们参与建立日常惯例((睡前的、早晨的、家庭作业的、吃饭时间的惯例,等等),并确保每个活动都有截止时间。惯例会变成事情正常进程的一部分,让拖延没有机会。
2.如果你的孩子无论如何都拖延,要让他们体验拖延造成的后果,不要解救或提醒他们。例如,如果你的女儿拖延洗衣服她可能就不得不穿脏衣服;或者,你的儿子不得不让朋友们等他,直到修剪完草坪再一起去公园。你不想惩罚自己的孩子要确保未能如期完成任务的后果符合逻辑。要记住,“允许”后果自然而然地发生与“强加”后果是完全不同的。
3.如果你的孩子忘记了及时做一件事或拖延,然后又对最后期限或后果感到生气,你要共情地倾听,但不要替他解决问题很多孩子只有在自己体验到后果而不是被告诉可能会发生什么时,才能从中学习。
4.不要问能用“是”或“不”回答的问题,除非你愿意接受以“不”作为答案。例如:“你想现在就做家庭作业吗?”“不。”相反,要试着给孩子提供一个选择,作为和孩子分享权力的一种方式:“你想在5分钟之内还是10分钟之内做作业?”
5.如果你说了什么事情,就要当真,如果你当真,就要坚持到底。如果你提出一个要求,而孩子说“等会儿”,你要说这不是一个选择。现在就要做。做完后叫我,我会检查的。然后,站起来等着,直到孩子开始行动。
【I】在我们日常生活与孩子沟通中,只有了解他拖延的真实目的,才可纠正不良行为。如你想让孩子做作业或收拾玩具,他迟迟不动,是在寻找关注、对抗、报复、还是觉得不该做?不了解孩子拖延行为背后目的,会引起亲子关系紧张(打骂、催促等),孩子会养成一生的不良习惯。
当你想让孩子改掉拖延可用以下方法。
1.养成习惯。和孩子一起制定日常行为时间表,让孩子了解到每一项行为都有一个截止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吃饭、睡觉、阅读等习惯。
2.承担自然后果。和孩子表明某件事,不按要求完成带来的影响是什么,需要承受的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是事情本身发展的状态,没有加入成人意愿。如孩子早上不起床,告诉他会迟到,迟到要自己独自去课室。
3.同理心,当孩子对拖延后果闹情绪时,不评价,不参与问题行为,只让孩子知道你是理解他的感觉的。
4.给予选择。向孩子询问意见时家长给出两个选择,而且结果都是家长可以接受的,孩子可以配合完成的,不影响预期设想的。
5.言出必行。要求孩子做事时,家长要带头行动,带动孩子立即行动起来,知道不是我们可商量的选择之一。态度坚定不摇摆。
【A1】上周六早上,璐璐去她的好朋友家里玩,两人一起玩积木、拼图,玩过过家等,玩得很开心。
到了11:30,是该做午饭的时间,我跟璐璐说:我们该回家做饭吃了。
不,我不想回去,我想再玩一会嘛。
过了10分钟,我又跟璐璐说:宝贝,我们该回家了,妹妹饿啦。
不,你别催了,别人不想做的事情,你别强迫人家啊。
我愣住了,但在别人家里,我又不好意思发火。只能说:好吧,你继续玩吧,玩到你想回家再来找我。
到了12:30,妹妹可能是真的饿了,哭了起来。我跟璐璐说:妹妹哭了,我现在要带她回家,如果你不跟我走,那你留在这里,等阿姨有空了送你回去。
璐璐撅着小嘴跟跟着我。回到家,妹妹又困又饿,哭闹不止。
在这件事里,对比改变拖延方法,我做错了。
1. 日常里,我没有帮助璐璐养成按时用餐的习惯,让她了解到午饭时间是12:30。
2. 没有让璐璐承担责任。她不肯回家,错过了午饭时间,罚她不可以吃午饭,直接午睡。
3. 同理心。当璐璐说“别人不想做的事情,你别强迫人家啊。”时,没有发现她拖延目的。
没有给予选择。每次都是直接叫璐璐回家。
在这件事里,对比改变拖延方法,我做错了。
1. 日常里,我没有帮助璐璐养成按时用餐的习惯,让她了解到午饭时间是12:30。
2. 没有让璐璐承担责任。她不肯回家,错过了午饭时间,罚她不可以吃午饭,直接午睡。
3. 同理心。当璐璐说“别人不想做的事情,你别强迫人家啊。”时,没有发现她拖延目的。
没有给予选择。每次都是直接叫璐璐回家。
【A2】目标:在接下一周时间里,与璐璐建立晚上吃饭、玩玩具、看书画画、洗漱、睡觉的时间表,保证晚上10点睡觉。
行动:
1、养成习惯。6点吃饭,7-8点散步,8-9点玩玩具洗漱,9-10点看书画画睡觉、。
2、承担自然后果。如果璐璐晚上迟迟不肯睡觉,导致第二天上幼儿园迟到。让她自己跟保安到课室,不再帮忙打电话请老师到校门接她。
3、同理心。当璐璐对于自己要跟保安到课室一事很伤心抗拒时,保持好情绪,跟她说:妈妈好想把你送到课室啊,可是现在校门关了,你只能跟保安叔叔进去。妈妈知道你很伤心,但妈妈相信你可以带着保安叔叔找到课室的。
4.给予选择。当与璐璐建立时间表时,具体哪个时间段做哪件事,让她自己选择。前提是让她了解到10点是必须睡觉的。
奖惩:如果达成吃酸菜鱼一顿;如未达到继续学习正面管教。
今天的分享到此,希望大家对改善孩子及自己的拖延有所了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