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拖延心理学》 所属活动: 西安拆书帮筹备分舵第21次升级打怪训练营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知道我是不是在拖延? 学习目标: 顺利通过1-1

开场: 大家好!我是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张小娟,今天我拆的书籍是来自美国的简.博克和莱诺拉.袁两位资深心理学博士所写的《拖延心理学》,他们两位在美国被称为流行心理学医生,这主要跟他们的工作相关,他们经常在电视、电台做节目,在各地召开工作坊、做演讲、宣传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同时还写科普类的书籍。在这本书里作者为先为我们描述了拖延是什么?拖延的本质,进而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
拆书帮介绍:
1、“拆书”是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论,“拆”就是拆为己用,不是拆散,是转化,要发生化学反应。这种读书学习的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到学习者的经验、规划以及具体的运用。
2、“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3、“RIA“是拆书帮学习方法论的核心,可以一个人学习时自用,也可以由拆书家带领学习者一起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1.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而当这

些被我们自认为是拖延的事情发生后,便开始在心里自责懊悔,甚至丧失继续做另外事情的动力。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针对这件事情来辨别我是在拖延还是在延后。

判断是不是拖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看这件事有没有使你烦恼不已,也就是说真正的拖延行为会产生让你烦恼不已的后果。

有时候我们将事情延后,只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或者需要为家庭和健康放弃一部分事情。

有时候我们刻意拖延,是为了在做决定之前再考虑一番,或者拖延的这件事情对我们没那么重要,而是想要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有时候有些事情我们即使尽力也不能按时完成,这时候就要学会和自己和平相处,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无法同一时间处理好多事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混淆拖延和延后,当一件事情没有完成时,我就很自责,很愧疚,甚至一整天都会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就像这周的计划,我每天给自己安排是要复习公务员考试书20页,但是由于做了两个意向企业的调研报告,所以在五天中三天都没有完成计划。

A2:

当我有一件事情或有一个安排时,我会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个方面,在接到事情还未做之前做一个简单分析,首先我会甄别这件事的重要程度;接着做一个假设,如果拖延,拖延后的后果我是否可以承受;最后根据前两步做出是否及时做的计划安排。

第二个方面,事情已经被拖延了。这时的行动就是首先调整心态,判断这件事情属于拖延还是延后,判断的标准就是是否产生了烦恼不已的后果;如果是拖延,那就分析拖延的原因(没时间、不够重要,追求完美的心理等等),如果是延后,那就安排时间及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