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古华娟。我的三个标签是:培训师、拆书爱好者、学习者;
图书介绍:
F特征
这本《提问力》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资深三级拆书家李真、邱恩华联合所著;作者讲述了18种提问的模型和方法。
A优势
其它提问类的书籍,内容太过“学术型”,注重研究提问的动因、问题的类别和精彩的问题;《提问力》有经典的提问模型和方法,有结合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场景,主要分析和研究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应用提问达到期望的效果。
B利益
学习“提问力”,掌握提问的学问,会帮你在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能力、自我提升等方面得到提高。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片段是“XYZ表达法”。在冲突时,当我们是有意见的一方,我们需要表达我们的情绪时,运用XYZ表达法和对方心平气和的沟通;从而避免无效的沟通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
为了方便讨论环节进行,我们分为两组,左边小伙伴一组,右边小伙伴一组。好的,现在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我刚刚所发的拆页内容,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想表达不满情绪的时候,平和表达,避免冲突升级。
《提问力》P68——P69
这是当对方是发起者,你是回应者的情况。那么如果你是发起者呢,像第二个案例一样,如果你是对同事有意见、有抱怨,你最好怎么办呢?
在心理学和管理学中,有一个被广泛推崇的表达模型,叫作“XYZ表达法”。
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
XYZ表达法
第一,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避免匆忙给出评价性的指责。
第二,列出这些行为导致的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来的问题。
第三,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对方的行为带给你的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受。
就是说,如果你是发起者,用XYZ表达法,就可以避免宽泛的观点、评价性的指责,以及对动机和原因的批评。
我家姑娘4岁,睡前去上厕所,当她去第一遍,我是欢笑的;当她去第二遍,我有些不开心但也是接受的;当她去第三遍,我有些生气。连续去三遍,是上厕所么,还是不想好好睡觉?衣着单薄,冷不冷,会不会着凉? 在这样的类似情景中,觉得对方没有达到期待,没有做到该做的事情,或者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我们就会不满或者生气,冲突就会发生。
【一般做法】
当我们有意见、有不满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下命令,带着不满的情绪给建议,想让对方听我们的。或者一开口讲话就是指责,会上升到“人好坏,做事靠谱不靠谱”这样的评价中;甚至不就事论事,纠缠对方这样做的动机和原因,让人感觉这是来找茬的......那么对方就会反击,对抗,更大的冲突产生了。
【HOW】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冲突,冲突逐步升级是我们想避免的,那么该如何表达我们的不满、生气的情绪呢?我们可以尝试运用XYZ表达法表达不满情绪,平和表达,避免冲突升级。
第一,X——描述对方作出的动作,发出的声音等行为,不分析,不判断。比如:你想象自己是摄像机,呈现画面即可。
第二,Y——表达这些行为带来的影响。
第三,Z——表达“影响”带给你的感受。
这样做就可以避免评判性的指责他人,就事论事,避免冲突升级。
分享一下我的个人失败经历:
婆婆经常会给孩子买零食,孩子吃了零食不好好吃饭。我就和婆婆说:“妈,我之前和你讲过了,让你不要给孩子买零食,讲了你也不听。你这样,孩子怎么带的好?”婆婆反击说:“我儿子不带大了。你就没给孩子买过零食?”……
我婆婆一脸不高兴,我也更生气了,沟通不了。
【不这么做的坏处】
在和婆婆的沟通中,我有评价性的指责,“孩子你带不好。” 导致婆婆生气,进一步反击,“我儿子我带的挺好。”导致沟通不下去,大家都很生气,真正的问题在这样的沟通氛围下也解决不了。甚至,让冷战对抗发生或者一方选择不和你玩了,比如:“我回老家,不给你带孩子了。”由此可见,当我们有意见时,不尝试运用有效表达的方法,带来的结果是,沟通氛围更糟,解决不了发生的问题,反而导致更激烈的冲突发生。
成功案例
婆婆再次给小爱买了零食。
第一步:X——描述对方作出的动作,发出的声音等行为,不分析,不判断。
我:“妈,我看见你给小爱买了零食。”
婆婆:“院里悠悠也买了吃的。”
第二步,Y——表达这些行为带来的影响。
我:“小爱吃了零食,您看她就不想吃晚饭。”
婆婆:“她一直非要买。”
第三步,Z——表达“影响”带给你的感受。
我:“妈妈,小爱吃零食,不想吃晚饭,会让我担心她的身体,我有些忧心。”
.................
后来,我和婆婆就购买零食的问题约定好了。我成功的运用了XYZ法表达了我的不满,这次不仅没有冲突起来,而且在这样的沟通氛围下,解决了问题。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大家想一想你过去的一周里,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因为你的不恰当的回应,闹得很不愉快。这个人可能是你的家人,你的同事,你的客户等;可能是在陪伴孩子、做家务、工作推进、客户的服务方面……比如:先生或者妻子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玩手机,你期望他或她能高质量陪伴孩子?项目进度紧张,你委托同事帮忙,关键时刻同事放你鸽子?请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2分钟。我们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做分享,时间1分钟。现在大家可以小组交流啦。
学习者案例记录:
晚上我在做家务,我请先生给孩子辅导作业,先生同意了。我在洗碗的过程中,发现先生开始很专注,没多长时间就开始玩手机……我一看他这样做,心情特不好,我的情绪就起来了。我说:“难得你休息,让你陪孩子辅导一下作业,孩子作业没有写完,你倒玩起手机来了……”
然后呢,我就把手中的碗放下,直接把手机夺过来了,大家闹得挺不愉快的。
孩子爸爸说:“下次你来,我不来了……”
最后冷战的一个场面,挺尴尬的。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大家刚刚提到的情景,如果我们回到过去,运用今天学习的事实、结果、感受——XYZ表达法,你会如何做?请把这个对话过程写在便签纸上,包含具体做法、其中包含具体行动的方案,有明确时限、可衡量或可观测预期结果。时间2分钟。写完之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上台跟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运用XYZ法和领导沟通:
第一,表达领导做了什么:
感谢您替我们在争取业务收入,帮我们谈合作,合同也帮我们拟好了。
第二,领导的行为带给我的影响和问题:
今年行情不好,但我们团队更努力,已完成了65万的广告收入。您给的合同里的金额的预期比我们已经完成的低了一些。
第三,带给我的感受:
这个事情我就很担心,合同里的预期金额比较低,可能会对我们完成总公司董事会交付的任务指标会有一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