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人生效率手册》 所属活动: 教你轻松掌控时间,高效用脑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联想的复盘方法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复盘方法

开场:

大家好,我是环节的拆书郑玲。我的拆书昵称是阅悦,因为阅读让我遇见优秀的你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愉悦地享受阅读时光。用三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吧:

我是一名亲子正面财商的讲师给家长传播正面的金钱观念,让孩子从小就知道金钱由价值创造而来,让大家谈钱增感情,让家庭越有钱越和谐。

我是DISC的认证讲师和咨询顾问,透由DISC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人际敏感度,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和明白他人。

我还是正面管教和教练技术的践行者,参加过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亲授的职场父母正面管教的课程,和5R教练创始人PAUL博士亲授的教练领导力的课程,并且在持续践行着正面管教和教练技术。

 

在正式开始拆书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具体又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可以让我们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折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一家非盈利性组织机构。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比如我们所处的常州龙城分舵。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这是拆书帮的使命。帮助拆书家们升级学习力和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从而影响身边的世界变得更好一点,这是拆书帮的愿景。陪伴赋能、拆为己用、反求诸己、持续精进、共同成长,这是拆书帮的价值观。

进入拆书帮,接触最多一句话就是: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开始,我只是泛泛的理解为每个人对于一本书的理解不同,慢慢的想法开始更深入,认为这“一万个哈姆雷特”不止是对一本书的理解不同,小到每个片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认知,当这“一万个哈姆雷特”把在书中理解到的知识运用到各自的工作生活中时,又会产生一万种方法,甚至更多。学以致用,并且学以致改,我想这也是拆书帮最吸引人的地方


这次要拆的原文片段选自于《人生效率手册》重塑升级版的第216页,本书作者张萌,是时间效率管理专家,书中运用大量真实而具体的案例以及一些方法论、表格工具等对人生自我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的拆解,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并且愿意立即行动起来。可以说是一本既实用又容易上手的成长加速指南。今天我拆解的片断与复盘有关。刚才我已经把原文拆页发给大家了,现在请各位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完成后麻烦举手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复盘,是联想企业文化当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指的是工作完成之后,重新回顾一遍,目的是检验和校正目标,不断分析过程当中的得与失,便于改进,不断深化认识和总结规律。这种方法从柳传志先生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已经成为联想内部的一个标志性工作方法。

联想的复盘共包括四个步骤:回顾目标一评估结果一分析原因一总结经验。

第一是回顾目标。

回顾目标,其实就是回述一下,自己当时做这件事的目的和初衷,或者说,你希望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也就是用结果导向论或目标法则进行分析。

第二是评估结果。

对照最初设定的目标,看看现在完成的情况是否一致,一定要实事求是。

第三是分析原因。

要仔细地分析事情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每一个重要的节点都要分析清楚。

第四是总结经验。

整件事的得失体会,其中蕴含的规律,都值得我们去参考,还包括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在总结经验和规律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否则就容易出现不客观或者是自己骗自己的情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家都看完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打开潘多拉宝盒走进片段。

what

复盘是思维的一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做事方法。通过对已经发生事件的回看和梳理,找出原因,找到规律,从而指导我们更地解决问题,帮助我们提升能力复盘这种方法,最初是由联想的柳传志先生提出并且率先在联想内部推广使用,我们这里称之为柳式复盘四步法回顾评估、分析和总结,这个步骤可以助力我们做好复盘。

 

why

    为什么要复盘呢?因为善复盘者赢,没有复盘就没有觉醒认知,没有复盘就没有刻意练习,没有复盘就没有自我提升,没有复盘就无法核验方向,会不可避免地经常掉进同一个坑里。

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创始人孙陶然说“我是复盘理念的身体力行者和大受益者,如果说今天我有所成就的话,一半源于天资一半即源于复盘。”

 

how

那么复盘该如何做呢?想要做好复盘,只需用好柳式复盘步法。

第一步,回顾:回想一下做事的目的初衷,客观记录下来。

比如我参加了一个7天的演讲训练营,结束后进行复盘,首先回顾参加的目的和初衷,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说”这个能力,初衷就是可以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更好的输出,从而实现知识变现。

第二步,评估:评估现在的结果和当初设定目标之间的差异

我当初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可以自信地在舞台上演讲三分钟,学习了一周的结果是,只能在舞台上读稿而非演讲,而且手势和表情都特别僵硬不自然。

第三步,分析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优点和缺点都要分析清楚。

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稿子不熟练和紧张造成的。而这两者的根源在于,我平时没有多加练习,只是听个课,听起来感觉都不难,往舞台上一站,真正要做的时候,却啥都不会了。

第四步,总结:从分析的结果中找到规律和方法,得出下一步的具体行动计划。

从以上的分析反思中我发现,多加练习才是提升说这个技能的根本。于是我决定,以后每次课后,都要先把课程内容复习一下,然后按照具体的要求来逐一练习,每天都安排在早起后的一小时内完成。相信经过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一定可以让我实现我最初定下的目标。

这就是柳式复盘四步法,回顾评估、分析和总结,个步骤每一步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少。

 

where

     柳式复盘步法适合那些关注自身成长,想要持久成功的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在学习这个片段之前,我的一个小故事。

【故事】

今年年初,我加入了一个学习型社群,主办方规定每人每天要写一篇复盘并且提交微博打卡,于是我开启了“每日叨叨叨”模式。刚开始,因为有着新鲜感,每天坚持写几百个字,感觉还不错。一个月以后,我发现除了每天有几百个字留下痕迹,其他方面竟然没有得到任何进步,既没有成就感也没有喜悦心。于是不太想写了,只是为了交作业打卡而痛苦的坚持着。慢慢地,这对我而言,不再是我的助力,逐渐成为了我的负担。因为我没有从坚持的背后享受到快乐和成就。大概坚持了半年多以后,我终于坚持不住了,当了逃兵,停止了每日复盘。

 

【反思】

坚持的半年多时间虽然看似是每天在写复盘,其实根本没有掌握复盘的方法,更没有通过复盘让自己得到进步,因为完全没有按照柳式复盘步法的步骤来做。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叨叨叨式”的记录,而压根没有反思,即便有反思,也只是浮于表面,轻飘飘地一带而过,最后的总结也只是象征性的一句话,根本没有写具体的可以行动的计划,更多的时候是在喊口号。

没有掌握复盘的方法,没有感受到复盘带来的好处,也没有付诸于行动,在这种“三无”的状态下,我完全无法坚持下来。


【目标】

在学习了这个片断以后,我决定从明天开始,每天对我的时间管理进行复盘。先定一个小目标,坚持21天,初步养成每日坚持复盘的好习惯,通过时间管理复盘,提高我的时间管理能力,让我的时间真正被高效利用,让自己从中真正受益。

 

【行动】

为了高效利用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我每天的时间管理复盘要按照柳式复盘步法来写:

第一步,回顾:回想一下做事的目的初衷,客观记录下来。

回想一下我的目标是当日事当日毕,初衷是为了提升我的时间管理能力。然后写下当天需要完成的事项、预估每件事项需要的时间和各事项实际完成所耗用的时间。

第二步,评估评估现在的结果和当初设定目标之间的差异

找到实际耗用时间和预估时间之间的差异,是提前完成了还是超时完成了?还是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去做前面这两步,一定要基于事实,客观记录。

第三步,分析: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优点和缺点都要分析清楚。

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差异是因为预估不合理,还是因为中途发生什么状况了?又或是因为动作太慢?那动作太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因为边做边聊天了?还是因为昨晚没睡好,做的时候打瞌睡了,导致效率太低?又或是因为不熟练导致的?总之,要分析差异背后的各种原因,不断深挖自己,一层层地剖析,直到找到背后最根本的原因。

步,总结:分析的结果中找到规律和方法,得出下一步的具体行动计划。

从反思得出的最根本原因中总结出适合我的时间管理规律和方法,并且得出具体的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一定行的,第二天可以直接拿过来做,而不是空喊口号。

按照这种方法,坚持21天后,再根据情况来调整。相信,21天以后,不仅仅是我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有所提高,还可以熟练掌握复盘的方法,将复盘真正应用到我的工作和学习中去,真正助力到我的工作和学习。


     以上就是我今天对《人生效率手册重塑升级版216有关“复盘”片断的拆解。总结一下,柳式复盘步法,具体步骤为回顾、评估分析和总结。通过这种复盘方法,可以让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帮且我们找到和掌握规律、校验方向,助力我们每个人把事情琢磨透,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