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243期线下活动-株洲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成人学习的选书技巧。 学习目标: 运用“海选—相亲—过日子”3步法,教你最实用的选书技巧

开场:

           大家晚上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拆书现场和我一起共同学习成长,我是海萝,今天我要拆解的主题是:运用“海选-相亲-过日子”3步法,学会最实用的选书技巧,做好碎片时代的知识管理。 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互联网电视;我在一家上市公司做互联网项目支撑工作;
第二个标签:爱运动;平常喜欢打羽毛球,跑步和瑜伽,这是这几年下来养成的爱好和习惯;
第三个标签:拆书家+数字2;2即代表2017年-2019年,我从2017年开始了解拆书帮,从参加线下学习到2018年中旬成为会员,到现在热爱这种学习方式,经过了2年的时间;
         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是以知识为中心,是这些知识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但是,知识若只是停留在表面,我们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所以,作为成人的我们,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是能够指导我们行动,甚至改变思维方式,这才是正确实用的学习方法。那拆书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我很高兴我了解了这种学习方式,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到拆书的行列。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首先,还是区分以知识为中心的阅读、兴趣类阅读和致用类阅读。前两种情况相对容易选书——以知识为中心,只要选择相应领域的经典之作就好,去豆瓣查查,再问问行家,很快可以找到;兴趣类阅读,闻着味去找就可以了,充其量买来后不对胃口,那也浪费不了多少钱。最复杂的是致用类图书的选择,比如你升职后在管理方有些困惑,我给你推荐斯蒂芬·罗宾斯的两斤多重的《管理学》(第13版),你肯定不会满意。  

  打个比方:第一种情况的阅读像求学拜师,你可以很轻松地找到最好的大学、最牛的大师(找到后能不能跟上是另外一个问题);第二种情况就像看电视或下馆子;第三种情况则像挑选对象:首先不能是败絮其中,但也不见得高富帅或者学历最高的就最适合你。

这里只谈致用类阅读的选书技巧,分为3步:“海选”“相亲”“过日子”。

第1步,“海选”。先从问题出发,从自己出发,确定要学习的主题。比如时间管理、通过搜索、询问、看亚马逊书评(对致用类图书,亚马逊书评比豆瓣书评可靠一些),找到这个主题相关的十几本书,大概了解下,剔除若干本(这里的要点是“筛选”,而非“选拔”),把其余的都买下来。

第2步,“相亲”。海选下来,买的同主题致用类图书少则四五本,多则八九本。别在乎那几百元买书钱,也别等打折的时候再买。在学习上,尤其是在明知道对自己有用的学习上,省小钱是最傻的。你不会等到医院打折再去看病吧?

书到手后,要求自己用一两个小

高效的相亲方法,只需要清晰目标:选一个目前对你而言最适合的“人”。这个“人”只要你自己觉得对眼,才能算数,其他人说了都不算。

第3步,“过日子”。开头一定不要同时读好几本书,那样反而不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对选定的那一本书,认真地阅读。起码在一段时间里,你只读一本书。

用便签法拆为已用,可以只拆目前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也可以用书的框架“从网到点”开始构建自己的有关该主题的知识体系。

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再找出没选上的那些书,随便翻翻,看有没有值得拿来做便签补充的内容,并丰富现有的框架。

3步中最容易误判的是“相亲”。这一步有个技巧——问“媒婆”,即问这个领域的专家或拆书家。不是简单地问关于这个主题应推荐哪本书,而告知对方自己的具体情况。对方若真是专家,会判断你的问题的前因后果,斟酌你的适用边界,为你量身推荐。当然,即便是“媒婆”推荐来的,也要自己再判断一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如今知识付费火爆,图书和各种网络课程琳琅满目,你是不是和原来的我一样,看了这篇微信文章觉得讲的好有道理,赶紧收藏起来; 听了那个课程觉得不错,马上关注起来。听的课多了、看的文章多了,觉得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懂,于是开始知识焦虑了!

(What) 在互联网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没必要所有的课程都学,所有的微信文章都收藏,所有的书都要看。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加高效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呢?这就给我们增加了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那就是选书技巧。(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种技巧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知识管理。)

(How)原文片段中讲到,“知识阅读”选经典书籍;“兴趣阅读”选自己喜欢的;而“致用阅读”怎么选呢?那就是选书3步法:海选——相亲——过日子。

第1步,海选

先从问题出发,从自己出发,确定要学习的主题,选择符合这个主题目的书目8-9本。这一点是重中之重,也是最最关键的。

这些主题可以是领导力、沟通力、亲子关系的建立、学习力、演讲力、还有时间管理、精力管理、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各个方面。但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主题呢,这里可以有2个小步骤提供给大家:

(细化行动步骤)第1步,从兴趣和优势出发。相信很多朋友选择书籍的时候,是从个人兴趣出发,这里的兴趣不是指兴趣和爱好,而是把最近自己最关注的、最有兴趣的内容为主要目标的。或者自己最擅长的优势发挥出来。

第2步,缺什么补什么,意思是你在哪块是你短板,知识储备有所欠缺,就可以以此为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主题。例如,领导力比较弱,可以把职场力作为一个主题,选取管理方面、领导力方面的书集中阅读。

运用上面的方法确定好你要学习的主题,就可以开始选书了,如何海选呢?

第1步,到豆瓣和亚马逊、当当网上搜索这一主题的推荐书单(或者咨询有经验的人,线下实体书店也可以); 搜索查看图书介绍及书评,从目录可以看到书的结构,书中主要讲了什么,书的核心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对确定的主题有没有帮助。

这样,海选下来一般会刷掉一大半,最后汇总找到符合这一主题的书单,一般会有8-9本,少的话4-5本,你可以选择把他们买下来了。 

第2步,相亲

将买下来的8-9本书的书,每本花10-20分钟全部翻阅一遍,看一下书的阐述方式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阅读习惯、容易理解,都有谁推荐过等等。然后从这8-9本选择你最想阅读的书3-5本。

为什么说是相亲,因为这个挑选的过程中就有点像“相亲”。几个人“相亲”下来,总有几个“目标”是最贴合自己的。比如,你确定的主题是关系力,那“相亲”下来,有哪些书符合这个主题,如:《他人的力量》《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社交天性》,符合这个主题,又符合自己的阅读习惯,还比较容易理解,就可以把这几本书选出来先阅读。

第3步,过日子

这形容非常形象啊,过日子只能选1个人对不对。那我们选书也是从选择1本书开始。这里的要求就是不能同时看2本以上的书就可以了。

我以前有一个不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同时读2本书,有时候2本书的内容会在脑子里打架,进行知识提取的时候,容易混淆内容。同时看完2本书往往要用好长的时间才能看完,也不利于内容的吸收,所以,不要同时看几本书,集中先读完一本再看下一本。

【预防异议+适用边界】

这个时候,有人会说,这几本书我都想马上看,都觉得很好,那我到底要先看哪一本呢?具体先看哪一本,根据自己当下的需求来。例如,你想尽快看完第一本书,那就选择页数少的书;你想看最新的一本刚刚买回来的,还是作者签字的,趁拿到手上还是“热”的,抢先看完; 或者你当时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而这本书中的内容给了你答案,那这本书就可以先看。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方法适用于致用类的书籍。像前面说到的以知识为中心的书籍是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例如,学校里面学的政治哲学、思想教育、地理历史、计算机等等这些知识学科、以及美术、音乐、炒股、电影、旅游等等以兴趣为阅读的书籍,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现场演练之场景设计】

新手拆书家小A,是一位阅读爱好者,也是一位正在职场打拼的90后。他想开始自己的拆书升级打怪之路,一时不知道如何开始?家里的书架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有学习力方面的、思维方面的、职场类的、精力管理类的,还有大学毕业留下的教材、甚至还有些期刊杂志小说等等,就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近5年来市场有的的书她家里都有(部分书籍如图所示)。

他一方面想要提升自己的阅读力和学习力;另一方面觉得,现在工作经验不足,很多职场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学习和提升,所以这方面,也需要不断的充电,他到底要从哪一本书开始看呢?

运用今天学到的“海选-相亲-过日子”3步法,你来帮他选择一些适合的书籍,帮他摆脱现在面临的选择焦虑,做好知识管理!

图片1.png

1575899956(1).png

【分组讨论】:那我们先来分个组,从我左手边顺时针起,每2个人一组,运用这种选书技巧,帮小A来选书吧。时间3分钟,一会邀请其中1位伙伴来分享你们的成果。(可以借助手机查下资料)

【A3现场演练】

第一组伙伴分享:确定职场主题; 海选10本书:《领导力核能》《小强升职记》《干法》《精力管理》《高绩效团队》《饭局是门技术活》等10本;相亲选了4本:《小强升职记》《干法》《从受欢迎到被需要》《精力管理手册》; 最后过日选了1本,适合他这个阶段的书:《小强升职记》;

第二组伙伴分享:我们觉得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所以我们为他确定的是学习力主题; 海选4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好好学习》《洋葱阅读法》《这样读书就够了》; 相亲选2本:《洋葱阅读法》《这样读书就够了》,最后过日子选1本:选择适合小A这个阶段的阅读水平、容易理解的《洋葱阅读法》,阅读完这本书,再阅读其他的书,补充知识构架,做好知识管理。

【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海选—相亲—过日子”3步法,大家可以用这个方法来选择适合自己主题的书籍,希望大家不再知识焦虑和无从选择,做好知识管理,成为一名真正会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