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本次的拆书现场。我叫走安娜,80后,外企白领,喜欢学习英语。我想通过拆书来提升自己,也帮助更多的小伙伴一起成长。
二、图书介绍
【事件】生活中,小伙伴们有没有对自己的孩子,或者见过别人对他们的孩子做这些事呢?替孩子做本该他们自己做的事、对孩子过度保护、包揽孩子遇到的困难,不花足够的时间陪孩子、替孩子做作业、对孩子唠叨、发号施令,然后又赶快解救。【提问】遇到这类事情,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或者作为一个旁观者,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影响】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全心全意的为孩子好,然而当父母持续对孩子做出上述任何行为时,他会发现孩子最终的表现和自己的期望不符,导致双方越来越不理解对方,产生隔阂,双方都很难过,孩子也不自信。【解决】我今天带来的这本书是《正面管教》,他提出的思路,是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孩子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以及良好的学习成绩。
今天带来的拆页是有关鼓励与赞扬,下面请小伙伴帮我给发一下拆页,并请大家阅读一下,读完后请给我一个示意。谢谢。
一、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区分鼓励与赞扬,并使用鼓励的话语,如描述经验本身,引导孩子做自我评价等与孩子进行沟通。
二、阅读原文
鼓励与赞扬
多年以来,一场运动一直轰轰烈烈,宣扬赞扬对于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以及改善孩子行为的好处。这又是我们必须“当心是什么在起作用”的时候了。赞扬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问题在于,这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观点的自我概念。其他孩子可能会憎恶并反抗赞扬,因为他们不想去符合别人的期望,或者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比不过那些好像轻易就能得到赞扬的人。即使赞扬可能看上去挺管用,但我们必须考虑其长期效果。鼓励的长期效果在于它能让孩子自信。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
正如前面讨论过的那样,成年人对赞扬的另一个错误看法是,他们能“给予”孩子自尊。自尊既不能被给予也不能被接受,自尊是培养出来的,是从应对失望、解决问题以及由错误中学习的大量机会中获得的自信和能力感中培养出来的。要成功地运用鼓励,需要大人具有尊重孩子、对孩子的观点感兴趣的态度,以及为孩子们提供能够使孩子培养出不为别人的负面观点所左右的自信而培养孩子的人生技能的愿望。
对于那些相信赞扬并且看到了及即时效果的人来说,赞扬与鼓励之间的不同可能难以理解。他们看见过孩子得到赞扬时满脸的光彩。然而,他们没有想过依赖他人的观点的长期效果。即使是那些想把赞扬改为鼓励的人,要把张口就来的老习惯调整为说话前先要好好思考一下,也还是件蛮别扭的事。
三、【I】拆书家讲解引导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已经读完了,没读完的也不要紧,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为什么要鼓励不要赞扬呢?因为赞扬可能会让孩子变成“讨好者”或者是“持续讨好的人”。有一次几家朋友聚在一起吃饭,突然有一个小孩子拿起笤帚开始扫地,要知道这不是在他家,其他的两个小朋友正在旁边玩耍的忘乎所以,而我们吃饭也并没有结束,在我看来他的行为有些不合时宜。没过多久,他妈妈的话给了我答案,妈妈夸赞他非常能干,是个暖男。原来,他想通过获得我们的夸奖证明自己比其他的小朋友棒,从他期望的眼神中我肯定了这一推论。我心里却一阵酸楚,他才5岁,就牺牲了自己开心玩乐的机会,来讨好我们。除此之外,如果孩子收到了极高的赞美,夸赞他特别有天赋之类,也会担心自己今后做不到,平添了不少压力。
【概念对比】那么,我知道有人肯定想问,鼓励和赞扬究竟有什么不同?首先说词典里面的定义,赞扬,通常也说是赞美,是指:1)表达令人满意的评价2)美化,尤其是通过将完美归因于被赞扬的人3)表示认可。鼓励是指:1)鼓起对方的勇气2)激励、促进。我举几个例子,大家一起判断一下是赞扬还是鼓励。
1)“好丫头”和“干得好”。前者是指向做事的人,后者是指向对方的行为。
2)“你做的正确”和“你尽了力”或者“你对你的成果感觉怎么样?”前者是只针对完成了的、完美的结果,后者是针对努力以及改进。
3)“我喜欢别人家孩子坐着的姿势”和“谁可以让我看看我们现在该怎么坐?”前者是摆架子,操纵性的,后者是尊重的、欣赏的。
4)“我为你得了个A而骄傲”和“那个A反应了你的辛勤努力”。前者是剥夺别人的自我成就,后者是承认对方的成就及其努力中的责任感。
也就是说,鼓励是指向努力的过程的,目的要鼓起对方的勇气,给与激励,关注点是孩子自己。而赞扬呢?是一个评价,这里面有很多个人情感和操纵的成分在。OK,通过以上的讲解,已经了解到什么是鼓励和赞扬的区别了,那么怎么做到鼓励呢?
第一,一个比较直接的做法,是描述经验本身,不添加任何评价。这是一个难点,因为人总是一开口忍不住要评价的。对于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远远比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重视。对画画的孩子说:你这画的山,是河水,啊河水里还有一只船,船上这个人是在钓鱼吗?嗯,你还给他画了一个太阳,这边画了一个月亮,那是白天还是晚上呢?注意,这些话里没有褒贬,但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被看见了。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也会更有兴趣的做下去。
第二,鼓励孩子做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他人的评价。无论结果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我们都可以问,这个过程中你是怎么思考的?你想到了,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关键点是要让他觉得自己有价值,无需他人的认可。
第三,是家长自己要思考的问题,我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的架子?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我自己的观点?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通常我们对待朋友说话的口吻比对待孩子更理性。
以上讲解情况的适用边界,是针对想要通过鼓励孩子,培养其自信自尊的情形时使用的。赞扬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是不适用于这个情况。
四、【A2】催化应用
好的,下面到了把知识拆为己用的环节了。
请自己编一个剧本,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其中对话部分使用“鼓励”的技巧。在纸上写出要点,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人来讲讲他的剧本。两个人一起呈现。
【案例】
好的时间到了,有请伟伟他们组来给大家分享!开始之前,我想请二位先介绍一下这件事的背景,以及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学习者女】我先生先下班回家,然后把家里打扫的非常干净。针对这件事我们沟通和鼓励的过程。
【学习者男】先生现场表演做家务中。。。
【学习者女】呀!你把家里打扫的这么干净!花了多长时间做的呀?一定很辛苦吧?
【学习者男】是,花了3个小时呢。哈哈!
【学习者女】你帮我分担了家务,让我有时间多做一点工作的事情,你这个行为让我感觉特别幸福和感动。
【学习者男】没事儿吧(脸红中)。
(学习者们哈哈笑)
【学习者男】也非常感谢老婆对我的鼓励,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哈哈!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丈夫在得到了老婆的肯定后,有什么内心活动吗?
【学习者男】就感觉很有成就感,想要保持,以后多做一点家务。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对对对,巩固您家中的地位。因为两位都没有孩子,我们就演练了一个家中做家务的场景。老婆也是给了老公充分的鼓励,希望老公能够再接再厉!
总结
【结语】今天讲了鼓励与赞扬的区别,和如何鼓励孩子。同样提醒小伙伴们,学会鼓励,它是一个过程,需要有意识的练习。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帮助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