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来拆1-1的、未来的三级拆书家匡当,匡当是我给自己起的一个掷地有声的名字,“掷地有声”就是扔地上“哐当”一声,“掷地有声”就是匡是匡扶正义的匡,当是活在当下的当。我很喜欢匡当这个名字的发音和我赋予他的意义,也希望朋友们现在都能活在当下,未来都能实现抱负,做一个响当当的人。
我是一名法律工作者,我是孩子的爹,对教育很感兴趣,所以我会来学习读书,对自然教育、项目式学习都很感兴趣,是学习者、践行者和推广者。
向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用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拆书法分为供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供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通过运用“便签学习法”,让人读一本致用类图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依靠“RIA现场学习”,由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以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自组织,其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下面进入我今天分享的主题,关于《掌控习惯》的片段,刚才已经把拆页发到大家手中,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
养成习惯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简单的步骤: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将它分解成这些有趣的部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什么是习惯,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改进它。
所有习惯的形成都会经历相同顺序的四个阶段: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
这个四步模式是每个习惯的核心支柱,你的大脑每次都以同样的顺序运行这些步骤。
首先,是提示。这个提示触发你的大脑启动某种行为举止。这是预测回报的零碎信息。我们的史前祖先会特别留意那些表明重要奖励(如食物、水和异性)所在的线索或提示。今天,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寻求次要回报的线索,比如金钱和名誉、权力和地位、赞扬和认可、爱情和友谊,或者个人满足感。
你的头脑在不断分析你的内外部环境,寻找奖励所在的线索。因为线索是我们已然接近奖励的第一个迹象,它自然会导致人们滋生渴望。
其次是渴求,也是每个习惯背后的动力。没有某种程度的动机或欲望——不渴望改变——我们也就没有采取行动的理由。你渴求的不是习惯本身,而是它带来的状态变化。你渴求的不是吸烟,而是吸烟带给你的解脱感。刷牙不是你的动机,而是清洁的口腔带给你的愉悦感。你打开电视的原因不过是你想娱乐。每一种渴求都与改变你内在状态的强烈愿望有关联。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稍后将详细讨论。
渴求因人而异。理论上,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引发渴求,但实际上,驱使人们采取行动的提示多种多样。对于赌徒来说,老虎机特有的声音可能是引发强烈欲望的强力触发器。对于很少赌博的人来说,赌场里此起彼伏的铃声只是背景噪声。在得到人们解释之前的提示是没有意义的。观察者的思想、感觉和情感是将提示转化为渴求的原因。
第三步是回应。回应是你的实际习惯,它的形式可分为思想上或行动上的。反应发生与否取决于你有多大的动力,以及所要采取的行动难易程度。如果一个特定的行动需要你付出超预期的体力或脑力,那么你不会去做。你的反应也取决于你的能力。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只有当你有能力做到的时候,习惯才会出现。如果你想扣篮,可又跳不高,根本够不着篮框,那就算了吧,今后可以不用想这事了。
最后,回应会带来回报。获得奖励是每个习惯的最终目标。提示的作用是让你注意到奖励的存在。渴求是想要得到奖励,回应则是获得奖励。我们追求奖励是因为它们有两个目的:(1)满足我们的需求;(2)它们对我们有教益。
奖励的首要目的是满足你的渴求。是的,奖励本身就是益处。食物和水提供给你生存所需的能量。获得晋升会带来更多的金钱和尊重。保持身材可以改善你的健康和约会的成功率。但更直截了当的好处是,奖励满足了你对吃东西、获得地位或赢得认可的渴求。奖励能在短时间内让你感到心满意足,暂时得到解脱。
其次,奖励教会我们哪些行为值得记住并应用于未来。你的大脑是奖励探测 器。在你的一生中,你的感觉神经系统会不断监测哪些行为能满足你的欲望并带来快乐。快乐和失望的感觉是反馈机制的一部分,帮助你的大脑区分有用和无用的行为。奖励会终结反馈循环,完成整个习惯形成的循环。
【what】良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习惯养成四步法会帮助你一步一步形成习惯。
【why】正确的习惯养成方法能够让你认识到习惯养成的原理与科学性,在习惯养成路上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通过设置习惯的每一步能够让你养成好习惯更高效,不按照科学方法去设置呢?会很费时间,而且养成习惯与否并没有很大可能性,造成习惯难以养成的问题,久而久之会很挫败。
【How】那习惯养成四步法我们该如何结合想要养成的习惯去设计呢?
1、设置触发按钮:首先在大脑里设置触发按钮,触发这个习惯对应的行动,并可以将触发点变得具体化。比如贴在客厅上的瑜伽图片,你看到就会去做瑜伽,刻意放在床上的书,提示着你晚上十五分钟阅读计划要开始啦。
2、找到真正渴求: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习惯,有这样的行为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比如健康的美食能给你带来苗条的身材,红润的气色,良好的形象,这些正是你渴求和向往的状态。
3、设置具体行动:当触发和渴望启动后,后面一定跟随的是一个具体的行动,比如你想养成一个健康的好习惯,那么这一定不是一个具体的行动,如晚上跑步15分钟,做一百个俯卧撑或者练习二十分钟瑜伽这都是清晰具体的行动,而这个行动要对应好触发与渴求。
4、设置相应奖励:设置与行动相对应的奖励,使之成为一个正循环,这个奖励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比如运动完会分泌一种物质,让你感觉能量满满 这就是精神上的奖励,这是天生的功能,但如果这种感觉不够的话,可以人为增加,比如运动完听音乐,运动完吃喜欢的水果等。如果有的习惯木有让你产生精神愉悦的奖励,比如看了十五分钟书,你也可以人为设置,比如看完书泡泡沫浴,看完书深呼吸等。这个奖励一定是能持续发生的。
【where】适用于养成新的好习惯或者完善正在养成的好习惯的时候。
【A1】
由于肉眼可见的原因,本人男大十八变之后就已经放弃了对颜值的追求,但一直没放弃对形体的追求。早在2007年还是08年的时候,我就误打误撞地用了设置触发按钮这个步骤:我把自己的头像p在一个健硕欧美男子的身体上,并打印出来贴在宿舍里。以此来提醒自己要练就一身腱子肉。
也用了设置具体行动这个步骤:当年也会很具体的计划和记录运动项目、标准、次数、时长等等。
然而,事实是,十二年过去了,我从一个精瘦的瘦子变成了一个瘦弱的瘦子,彻头彻尾的失败。
但十二年并没有白过,不惑之年的我反思明白了当年的惑:问题主要出在找到真正渴求和设置相应奖励这两个步骤上。
诚如前文所述,我早就放弃了对颜值的追求,就是说,我这样的人内心并不太在意外在的美、或者说形式上的美。当年我追求一身腱子肉,内心想的是要用形体美弥补容貌美,而实际上呢、对我来说,这很肤浅,并不是我的真实渴求。这所谓的“渴求”当然也就没有那么强烈,行动也就没能持续。
奖励这个环节问题更突出——我好像就从来没有真正地物质奖励过自己——这其实是不够爱自己啊。
我这个人,经常欺人而且自欺、欺骗自己是不重物质的人——其实我这样抠搜的人最看重物质啊——不给自己物质奖励就是不够爱自己的表现啊。
不是满足自己真正需求的所谓渴求,不会是强烈的渴求。不够强烈的渴求是走不远的。
不够爱自己、不给予自己真正的奖励、激励,就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持续下去。
问题就这么想明白了。
【A2】
9102年的今天,虽然我已经要步入中年,但依然希望养成健身的习惯、还希望练就一身腱子肉,从下周一、12月2日开始,利用一周时间,我要好好贯彻使用习惯养成四步大法,恢复塑形健身的习惯:
1、设置触发按钮:到硬盘里找出12年前那张ps图(已找到),还是用那张图做触发按钮,既能怜爱自己的时光流逝,又能激发斗志:至今,身体都没练出来!另外,至今,ps也没学会!!
12月2日下周一,打印出来,放在书桌上时刻提示自己。
2、找到真正渴求:12年前的想法只是:“我要塑形,我要在伙伴面前展示muscle”——肤浅嘛——
其实,我真正的渴求,是要让自己文质彬彬,让自己找到自信。做自己身体的掌控者,会让自己自信。
3、设置具体行动:这是一次短期行动,行动的目标是,利用一周时间(12月2日-8日),恢复健身习惯:每天做1组抬腿和1组俯卧撑,标准是肌肉感到酸痛。12月9日,根据身体情况制定更详细健身方案。
(本周短期行动方案的重点不在于肌肉塑形,而在于验证渴求、给予奖励,一定要设法奖励自己,爱自己)
4、设置相应奖励:12月2日-12月8日,腰腹和胸每天的运动量都达到标准:都酸痛的话,除了本身就会有的“痛并快乐着”的精神奖励之外,必须给物质奖励,奖励纸质书《掌控习惯》1本,老看电子书怪费劲的。
对我来说,重点是找到真渴求、给予真奖励,爱自己、满足自己。
以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