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所属活动: 喜乐拆书®百新书局·总第501期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倾听与沟通 学习目标: 掌握有效倾听“四字决”,提升沟通能力

开场:

        大家好,我是路人,路途的路,行人的人,欢迎大家今天来到拆书活动现场。

        【分组】为了便于今天的学习,我们来分一下组,咱们按3人一组进行分组吧,XXX、XXX和XXX你们为一组……。

      

        【F】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拆页来自《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这本书,这本书是由沟通专家罗纳德·阿德勒和大学教授拉塞尔·普罗科特合著的,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部分,分别从沟通者自己、沟通对象、沟通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角度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全貌,以及有效沟通的艺术。
      

        【A】这本书迄今已畅销40多年,再版15次,每一版本的修订都会添加最新的人际关系研究成果及时代变迁的新议题,使全书内容保持了与时俱进。与其他同类书相比,这本书兼具深度、广度与完整性,理论与实用并重,概念与技巧分析细致,且均有实例说明,每章最后还介绍了相关电影和电视,以印证本章沟通准则的使用,同时,插图版内有非常多生动有趣的插画,可读性很强。
      

        【B1】在人际交往中,与家人、与朋友、与同事、与领导、与陌生人等等,你是否有遇到过沟通的困扰?是否因为沟通不善而未能达到想要的结果甚至引起对方的不快?如果你想知道问题出在哪,想提升沟通力,这本书可以给到你答案。
      

        【B2】今天我们的拆页是关于倾听,倾听是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沟通是你听我说、我说你听双方互动的过程,如果你在这方面存在困扰,这个片断将解决你的问题。

      

          接下来,我给大家发一下今天的拆页,请大家传一下,谢谢。
      

         请大家先看一下拆页的左上方,有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和目标。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在面对倾听问题时,可以使用倾听“四字决”,做到更好的聆听与反馈。
      

        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读到此处你可能觉得做到有效倾听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幸运的是,如果拥有正确的态度和技巧,你确实可以更好地倾听。下面将介绍一些具体的做法。

    少说话  季迪昂的芝诺(Zeno of Citium,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编注)说得最简洁:“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如果你的真实目的是要了解说话者的意思,那你就要避免自恋地倾听或一味地把话题转移到你自己的想法上。当然,少说话并不表示你必须保持绝对沉默。正如你后面将会看到,给予澄清你的理解和获取新信息的反馈,是理解说话者的一种重要方式。问题是我们大部分人在声称要倾听别人的时候仍然说了太多的话。在一些文化包括很多北美原住民文化中,其实都认为倾听和说话至少是具有相等价值的。你可以试试“想一想”专栏的“发言棒”练习,来感受一下少说话的价值。

    摆脱注意力分散  和别人交流时,有一些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事物来自外在环境,包括电话铃声、电台或电视节目、朋友的偶然造访,等等;还有一些来自于我们内心,包括沉浸于你自己的问题中、肚子饿,等等。如果你要搜集的信息真的很重要,那你应该尽一切可能去消除那些会让你分心的内在和外在的干扰。这可能意味着关掉电视,关闭手机,换到安静的房间以免被你的电脑、桌上未完成的工作或柜台上的食物吸引。

不要过早评断  大多数人都知道在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之前不要过早下评断的道理。虽然如此,但我们所有人还是会犯匆忙下评断的错误,在听完别人的话之前就先评价他们。这种倾向在说话者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起冲突时最为明显。结果,本应交换观点的谈话变成了唇枪舌战,我们视彼此为“敌手”,设法伏击对方以便赢得胜利。此外,我们也很容易在别人批评我们的时候做出不成熟的评断,即便这些批评中可能会包含一些有价值的事实,并且认识到它们可能会带来好的改变。纵然没有任何批评和歧义,我们也倾向于根据粗略的第一印象去评估别人,做出完全不合理的仓促评断。综合这些负面例子,其中的教训是清楚的,那就是先倾听,确定你真正理解对方的所有意思后,再去评论。

寻找关键意思  我们很容易对一个夸夸其谈的说话者失去耐心,因为我们似乎抓不到他说话的重点,或者说他可能根本就没有重点。无论如何,大部分人说话还是有一个中心思想的。利用你思考的速度比对方说话的速度更快的能力,或许就可以从听到的一大堆话中提取出对方的核心观点了。如果你还是弄不清楚说话者的用意所在,你可以使用各种反应技巧来澄清对方的意思。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请问大家都阅读完了吗?

OK,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原文。


【what】这个片段主要讲的是在与人沟通时,可以帮助我们做到有效倾听的四种态度与技巧。

 

     【why-通常做法】听和倾听是有区别的,只要没有听觉障碍,大家就都能听;但倾听是不仅要听到,还要理解并回应对方,比如点头示意、眼神交流、发出感叹、表达建议等等。有效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前提,采用正确的倾听态度与技巧能让我们更好地明白对方的意思,做出能促进沟通的反馈。

       但很多时候,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可能会出现经常插嘴打断对方,对方就不愿意再说了;可能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回过神来不知道对方说了些什么;可能没等对方说完自己就过早地下结论,导致误解等情况。

 

     【why-坏处】只是听,而没有认真有效地倾听,会让对方感到不受尊重;会使我们忽略沟通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从而没有做出反馈或做出不大适合的反馈;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甚至冲突,达不到沟通效果,引起工作效率低下、协作配合困难。

 

【how】我们如何做到有效倾听呢?拆页片段给出以下四个要决:

1.少说话:不是不说话,而是在对方说话时不要插嘴或打岔,可以用眼神、点头这样的肢体来回应对方。

2.避干扰:清除外在环境干扰和内在心理干扰。外在方面,如手机调为静音、关闭电视等,保持环境安静;内在方面,暂时放下自己正在考虑的其他问题,专注到对方身上。

3.勿早评:避免先入为主,过早自卫式地反击对方的观点,认真听完,确保自己真正理解对方观点后再做评断。

4.抓关键:带着思考去倾听,从对方言语中梳理并抓取关键信息,如果不太清晰确定,可以请对方再解释确认。

 

【适用边界】本片段适用于我们与在乎的人进行沟通时采用,四个要决没有先后顺序,也不是每次都全部要用到。但如果是走在大街上被人拦住想营销给你一个不需要的东西,或接到类似的营销电话等你不想发生的沟通场景,这个片段介绍的方法就不适用了。

 

【反面例子】举个例子,前段时间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忙着写一个材料,我老公跟我说孩子不想去学游泳了,我一听,立刻就说“为什么不去学了,你要告诉她必须坚持学,不能半途而废呀!不想学就不学了,这怎么能行!”我老公听完,跟我说她不想学是有原因的,我们得先了解原因才能考虑是否让她继续学或换个地方学。我一边打字一边回他“能有什么原因呢?像学轮滑一样,就是不想学了吧?这次你可不能再让她随便就不学了”。

 

【反思改进】看完这个片断,让我意识到不专注地听,打断对方的话,没有听完整就过早下评论,是会曲解对方的意思,导致错误的。学习了这个倾听“四字决”,我会这么做:

1.避干扰:暂时放下并不着急的工作,专心听老公说话,不一心两用。

2.少说话:控制自己讲话的欲望,提醒自己听老公把话讲完。

3.勿早评:耐心听老公把话说完,在了解事情的原诿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4.抓关键:一边听一边思考,孩子不想去学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下面,我们进入A1环节,请各组的伙伴们回想一下,最近有没有这样的情景,在和同事讨论工作时,没等对方表述完,就直接打断发表自己的看法,导致双方耗时很长都可能没达成共识;或者在跟朋友聊天时,听到对方的一句抱怨或吐槽,就过早好心地给了安慰和建议,对方却表示你误解了他的意思;再或者一边做着自己的事,一边跟家人讨论某个话题,观点发生分歧。具体情形是怎样的,请在小组内分享你的相关经历或者具体场景,时间3分钟,然后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

好,我刚才看到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哦,下面有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一下本组的一个A1吗?

好的,有请XXX。

【学习者分享】

我平时工作中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他们讲的很多内容在我看来是套话,真正到做事时落地的很少。我在倾听四个方面做的都不好,因为对方套话讲多了,我就不会再认真听他说的内容,不认真听,就更加抓不到他要说的重点,抓不到重点,我就更想插嘴告诉他我们要做什么,然后就容易把谈话中断,会影响到我们要做的事情,这样就很糟糕。

【点评学习者案例】

嗯,好的,非常感谢。小伙伴刚才分享的例子,是工作当中因不喜欢、不愿意接受沟通对象的表达方式,导致不能专心听对方说,不断去插嘴。


        【A1+】

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时光倒流,回到上次的情景中,运用拆页中的“4字决”,你会怎样倾听。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时间3分钟,然后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

因为A1+是反思加工,我们还是请原来A1环节分享的小伙伴再来进行一下分享,谢谢。

【学习者分享】

我看完这个片断就想到了,但实际用我不知道怎样。其实不管对方说什么,既然我们是合作的关系,那就把事情做好。还是要听他的内容,先专注听,把那些套话排除出去,关注核心观点,及时帮他总结出他要表达的观点,然后跟他互相确认。不过如果他一直坚持他的说话风格,可能我得一直保持专注的注意力,不断寻找他的观点,这方面我不知道是否能持续这么做。

【点评学习者案例】

非常感谢。给你些小建议,首先,在对方表达时,我们尽可能地不用语言打断对方,可以用一些肢体语言去暗示对方,也尽量不去插嘴。第二,你还是尽可能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做好关键信息记录,等到你把关键信息提取以后,可能他太啰嗦了,等到他说完,你就抓住机会,把你的意思一、二、三、四跟他反馈出来,让他简单进行确认,确认后这部分OK就过,这样可能会提高一点效率。

 

今天学习的是倾听“四字决”,希望能帮助大家改善与他人沟通的技巧。

我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