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张力弘,拆书帮花名叨叨。我有这样几个身份标签。
标签1: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筹备科研会议、学术讲座、学生活动以及研究生招生咨询和教学管理工作。
标签2:写手。写论文、写拆书稿、写小说、写杂文、写公文,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写。
标签3:生涯规划师。有三年以上学生职涯指导规划经验,曾获北森教育的导师认证。
很幸运 能够加入拆书帮,和这么多小伙伴一起拆书。
那么,拆书和拆书帮又是什么呢?“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那么今天我就开始1-1的拆书。
今天拆的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他的思想成就与卡耐基、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并肩比齐。
这本书并没有追随当下流行鼓吹的价值观,也没有一味灌输“励志”故事和演讲,而是培养人们以亘古不变的原则和价值观为导向,提高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的效能,实现从依赖到独立,最后达到互赖的高效能生活。
今天选取的片段是习惯一积极主动中的“变被动为主动”。请大家阅读该阴影部分,并思考片段中的厂商代表是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的,看完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what)什么是积极主动呢?积极主动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在和未来,不受情绪及外在环境左右。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制约而变得消极被动,比如,工作遇到瓶颈期时,抱怨前路无门;家人不支持自己时,就听之任之;或是一直想做一件事,总因为眼前琐事太多,只能放弃。这时就需要我们培养积极主动的品质。
(why)一方面,积极主动的习惯让我们从容应对任何环境。一方面,我们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自己要的生活,主动创造条件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
(how)那么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呢?
第一,认识现状。识别当前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制约我们不能突破困境的有哪些因素。
第二,辨识消极因素。反思上述制约因素中是否有消极的态度。比如有“不得不”“无能为力”“办不到”等字眼。
第三,采取积极主动做法。换个角度,积极思考我或我们能做些什么。并找出切实可行的途径。
第四,行动并动态调整目标。
(where)积极主动的思维要结合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并落地实施。这不但可以用在自我管理中,还可以用在在企业、家庭和各级社会团体的建设管理中。切忌空想,并非转变思想就能够将获得产出,还要配合积极的行动。
A1【激活经验】
【我的经历】今年6月,我参加了拆书帮训练营,6月底拿到学员手册。当时立志半年内过三级,结果四个月之后一级都没有开始。
【反思】每次师父催着拆书时,我都是回应“没有时间”或者“找不到主题”,又或者不知道为什么拆书,想拆又没有动力,“不得不带孩子”等借口。其实是自己消极应对,没有积极主动进行拆书的计划。如果当时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趁着训练营结束就开始拆1-1,会比半年后启动1-1来的更高效。那时已经在训练营掌握了拆书技巧,还有一本训练营内已经拆过的书。有了好的开始,再积极寻找第二本书,那么可能我已经找到自己的主题了。而不是还在原地踏步。
A2【规划应用】
【目标】2019年12月1日开始,截止到12月15日完成TF1-2。
【步骤】第一,认识现状。主要的制约因素有:①拆书没有时间;②缺少动力;③不知道自己要拆下去的主题;④家人不理解,不支持。
第二,辨识消极因素。首先是在家人不理解时,总是说“我也没办法”。其次,总是埋怨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又专业的领域,没办法开始。最后,拆书并不能带来及时的收益,动力不足。
第三,采取积极主动做法。首先争取家人理解,一方面自己准备的拆书稿可以给老公讲讲,一方面可以用学到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态度,让老公看到自己的改变,才能获得认可。其次,转换思想,主题并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在拆书过程中慢慢去获得的。先从我能够拆哪一本书做起。而训练营期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我能够拆的。最后,相信拆书拆出的是自己的能力,能够使自己和身边的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眼前要做的是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拆书晋级安排。两周内完成TF1-1,第一周写逐字稿,给师父和教育长老修改。第二周试讲,向老公讲向同事讲,做足充分准备。
根据本周拆书的情况,动态调整下一步的计划。又或者本周拆书失败,调整下一次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