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小强升职记》 所属活动: 【NO.83】城市之光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如何摆脱消极情绪干扰,快速提升学习效率?·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四象限法则,能够学会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提高幸福度

开场:

           大家好!我是原来的原,我的三个标签是:拆书家,财务,加班狗。
为了便于讨论,咱们先分一下组。按2人一组,分为2组吧。正好每一桌为一组。大家对分组都清楚了吧。好的。那我们继续。【学习者场景法】【事件场景】以前人们见面打招呼常说“吃了么?”,现在人们见面打招呼常问“最近忙吗?忙什么呢?”高节奏的社会压力下,大家都已经习惯处在忙碌的状态。有的人忙而有收获,而很多人在忙碌之后,往往成效却不大。【提问】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绝对公平的,但时间累积的结果对每个人却差异很大。面对忙碌的生活,你是如何处理的?成功的人每天都在忙碌,平庸的人每天也在忙碌,那么两者的差距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影响】我们看到那些能做成事情的人都是时间管理的高手,因为时间管理其实就是人生管理,可以说,是时间管理的方法构成了不同的人生。【解决】今天我选的拆页来自《小强升职记》,作者邹鑫被誉为中国最有实战经验的时间管理专家。如果你有时间管理方面的困扰,阅读这本书,可以帮你掌握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开启高效率、慢生活的状态。【设定学习目标】通过我们今天对片段的学习,学会用四象限法则,将工作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处理,实现忙而有序,提高工作成效。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第一象限:重要而且紧急。举例:处理某媒体对公司的负面报道、为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等。这些事情必须马上去做,否则后果将会非常严重。但是在你立即去做的同时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真的有那么多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吗?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举例:编写公司下季度的工作计划、制定家庭的投资理财策略、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等。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不紧急,但却不能置之不理。如果你现在不重视它,它随时都会发展成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比如说,你已经发现了儿童牙刷这个细分市场还没有被竞争对手占领,但是你将制定针对这个市场的产品策略放在第二象限迟迟不处理,结果某一天你逛超市的时候发现,哇,竞争对手的儿童牙刷已经投放市场了。那么这个时候,制定产品策略的事情就转移到了第一象限,重要而且紧急。可见,对待这个象限的事情,即使不迫切,也要做一份时间计划表,持续推进。你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避免更多的事情进入令人讨厌的第一象限?

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紧急。举例:客户突然打来电话、临时召开会议等。这个象限里的精力开销是相当无奈的,但包括你在内的很多人都会被假象所迷惑,认为‘紧急’的就是‘重要’的。其实‘紧急’和‘重要’一点关系都没有。比如客户突然打来的电话,要你修改某个部分的代码,你不要立即去做,而是评估这件事相对于手头其他事情的重要程度,再做决定。在这个象限,我们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如何尽量减少第三象限的事务?

第四象限:不重要而且不紧急。举例:看无聊的电视节目、一个人闲逛等。这个象限里的事情都是用来打发时间的,仅仅当作前三个象限的调剂的话还说得过去,如果过多地沉迷于这个象限,我们的产出就会大打折扣。在这个象限,我们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在工作中是否有必要进入这个象限?

tf3-2插图.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A1请大家测试】我这里有一份时间管理量表测试,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填一下,算一下总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做完的小伙伴可以示意我一下。

时间管理量表自测题

项目

分值

完全不符合

很不符合

略不符合

略微符合

基本符合

非常符合

1、我总是把工作列成清单

1

2

3

4

5

6

2、我善于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

1

2

3

4

5

6

3、我总是能拒绝承担不属于自己的工作

1

2

3

4

5

6

4、我善于将一些事情委托给他人办理

1

2

3

4

5

6

5、我总是能在deadline之前完成工作

1

2

3

4

5

6

6、我会给每个事项设定完成截止时间

1

2

3

4

5

6

 

【I解释自测题】我看大家都做完了。这套量表自测的目的,就是向了解一下大家目前的时间管理水平怎么样?总分30分及以上的请举手示意我一下。总分18-30分的有没有?好。分数在18分一下请举手示意一下。30分以上的表明你的时间管理做得不错,分数在18-30的,表明你的时间管理做得一般,分数在18分以下的,你的时间管理做得不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R阅读原书拆页】下面给大家一分钟,阅读下原文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示意我一下。

【I拆书家讲解引导】好。我看大家都看完了。【问】那么谁能告诉我,四象限的划分依据了哪两个维度啊?【答】重要性和紧迫程度。【问】第一二三四象限的事务有什么特征?【答】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好,大家掌握得都不错。四象限法则,就是通过重要性和紧迫程度,将事务划分成了4个象限,然后分类处理的时间管理方法。【问】紧迫程度判断的标准是什么?重要程度的判断标准呢?【答】紧迫程度判断依据截至时间,重要程度判断依据价值观。【解释】很多人习惯于“救火”把时间放在紧急的事务上,而忘了评判重要性。【问】大家认为哪一个象限的事情要优先去做呀?【答】第一象限。【解释】没错,重要又紧急,肯定得优先做,这个大家容易形成共识。【问】接下来我们应该做那个象限的事情呢?第二、还是第三?【答】第二,第三。【解释】看来大家意见不一致了。那么原文片段告诉我们怎么做呢?对于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优先去做。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做出计划去做,这样就能避免第二象限向第一象限转移。【问】那么第三象限该如何处理呢?是否必须自己亲自去做呢?【答】对了,授权别人去做。用花钱或者花人情等方式请别人去做,你定期跟进结果就行。【问】最后第四象限呢?【答】最好别做。【好处】好,我们学会了如何区分四象限,以及对于四象限里事务的应对策略。这样按照轻重缓急四象限处理过后,是不是就清楚多了?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重要,哪些事不重要,实现忙而有序,提高工作成效。下面我们来做个现场练习,编个小剧本。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与参与】【演练的场景】小强:公司的新生代力量,小团队负责人,承担了很多重要工作。老付:小强的老领导,经常给小强些指导。两人关系很好。这一天上午刚上班,老付把小强找过去,说下午14:00-17:00有一个业内顶尖的研讨会,刚刚空出一个名额,希望小强能陪他参加,机会难得。如果能参会,将会是一次非常好的向高手学习、拓展人脉的好机会。小强很想参加,但面露难色,原来他手头工作太多,担心抽不出时间。于是,他拿出了自己的工作待办清单,希望老付能帮他分析一下,如何进行优化。

【小强的待办清单】1、为老付今天下午的研讨会写发言稿。(预计需要2小时)2、与公司年会的场地方联系确认场地要求。(预计需要0.5小时)3、上网查询购买可以解决手头问题的专业书籍。(预计需要1小时)4、帮同事小王解决office软件使用问题。(预计需要1.5小时)5、参加工会举办的普法讲座。(预计需要2小时)

【指令】现在,请每2人互相配合,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小强,一个人扮演老付,运用四象限原则,通过对话来展现老付指导小强对工作任务进行分类优化,给出处理建议,得到小强认可的过程。给大家5分钟时间,5分钟之后,请大家来展示自己的小剧本。


【展示】我看大家都差不多了,下面请何伟这一组来展现她们的小剧本。

【A小张扮演小强】付姐,我很想和你去参加下午的研讨会,但我手头事情很多,您能不能帮我看一下如何能腾出点时间来?

【B何为扮演老付】没问题。咱们分析这几件事情的安排之前,我先教你一个工具“四象限法则”。用事情的时间紧迫程度和重要程度,划分出四象限,就像我纸上画的这样。咱们来填一下啊。我先问你,第一件事情时间和重要性上是怎么样的呢?

【A】给你写发言稿很重要,下午就要用也很紧急。

【B】好,属于重要且紧急,放第一象限。马上做。那第二件事情呢?

【A】年会场地也比较重要,关系到全公司,但没那么急,迟一点也可以。重要不紧急。

【B】好。那第三件事情呢?

【A】找解决手头问题的专业书籍对我来说重要,但时间上没那么急。也属于重要不紧急。

【B】那就把第三件事也放到第二象限,另外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去做。

【A】解决小王的office软件,我可以请网管帮他,这件事情紧急但不重要。

【B】好的,安排的非常好。这个放到第三象限,让别人去帮小王。

【A】最后一个普法讲座,既不重要也不紧急,我纯属打酱油的,可以不去。

【B】那这件事情就放到第四象限,不用去做了。好吧。我们把这些事情的顺序都安排好了,时间也调整出来了,你就赶快去做吧,别耽误陪我下午参加研讨会。

【A】好的。谢谢付姐!

【B】不客气!


好!感谢两位小伙伴的分享。我们看到这一组对今天学习的四象限法则掌握的非常好。用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来个维度,把小强的把5件事情分到四象限中去,而且对不同象限的事情给出了下一步行动建议。第一象限马上去做,第二象限有计划地去做,第三象限委托被人去做,最后的第四象限就放弃了不去做。通过对事物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并给出下一步处理建议,也得到了小强的认可。


【A2催化应用】【和人分享】接下来我要布置作业了:请大家结束今天的学习以后,一周之内,找一个人,为他讲解一下今天学到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现在给大家1分钟,请想一想,在便签上写下来你准备给谁讲、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讲、用什么方式讲?写好的小伙伴可以交给我了。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学习者案例记录:【小何】我明天晚饭后,在家里,用RIA便签法,给我先生,讲一下今天学到的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