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喜乐拆书®中西大厦·总第512期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快乐做事的秘密 学习目标: 能够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方法,摒弃消极思维和对抗情绪

开场: 大家好!欢迎来到拆书帮喜乐分舵,开始拆书升级打怪之旅,我是筱颜,我的三个标签:1.医疗工作者 2.心理咨询师 3.终身学习者,同时,我也是喜乐分舵新晋会员发展长老,有关入会事宜和咨询线上训练营相关问题可以与我联系哦~

【分组】在进行今天的拆书之前,我先帮大家分一下组,方便我们稍后的深度沟通交流,像之前那样,还是2人一组。

【引导】好,接下来,就开始我们今天的拆书之旅!首先,和大家介绍一下要拆的图书,这是一本畅销书,名字叫《非暴力沟通》,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或阅读过。

【F】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是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和教育服务主管,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成就,这本书就是根据他60年的实践经验而编写的,书中分享了很多实用的原则和方法指导我们,通过一些沟通技巧去帮助我们跟别人建立联系,使友爱互助成为现实。

【A】沟通类的书籍,市面上有很多,这本书有什么优势呢?首先,这本书是拆书帮的热门拆解书籍之一,其次,这本书在豆瓣、当当、亚马逊等图书网站排名居高不下,更是被很多人推崇为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沟通类书籍。

【B】学习本书后,我们能够通过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扭转负面的思维倾向,在帮助我们实现与人有效沟通的同时,也学会与自己握手言和。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你有没遇到过不得不做的某事?不得不去面对的某个人?遇到这种不得不做的境地,通常会怎样做呢?是带着烦躁厌恶、委曲求全,硬着头皮去做?还是采取索性不做,放任不管的逃避战略?在接下来的片段学习中,我们将会找到一种更好的处理方法。

【引导】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下这个片段,谢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第二章中,我们谈到了如何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来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许多年前,有个练习给我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欣喜,使我从此很少感到沮丧,内疚和将愧。我将在其中中介绍这个练习,希望它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并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初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某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必须做?替换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重叠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不开心。我终于承认,有很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必须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身上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某些抗拒。我屡屡被追述:“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必须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必须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项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引导】OK,看到大家都已经读完了,下面我来对这个片段做一下拆解。

 

【目标】希望通过今天这次的RIA现场学习,小伙伴们能够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方法,摒弃消极思维和对抗情绪,让我们做事更有乐趣和有动力。

 

【what】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不得不做某事的情况,让我们回想一下,不得不做的某事,多是什么事?多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责任、羞愧等等,是外界强加给我们要我们做的事。这样的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可是,我们也常常看到身边有些人总是精力满满,不管做什么都兴致勃勃的,正能量十足;而有些人则不管做什么事都会看到他无精打采的,听到他牢骚满腹的抱怨。是因为有些人天性乐观,而有些人生来悲观吗?显而不是,是我们对待同样事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你是愿意带着沮丧、被逼无奈还是怀着激情、热爱去做事?显然,有热爱,有兴趣,有激情会让我们做事更有动力。那么,这个片段就为我们介绍了一个用负责任的语言(选择做)代替回避型语言(不得不)的方法,让我们通过梳理、觉察、重塑等方法,去深刻理解我们行为背后的动机,让自己掌握主动权,从而感受到做某事的意义和快乐。

 

【how】那么,如何找到快乐做事的秘密呢?接下来的步骤会帮助到你。

1.    梳理: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你觉得那些无聊、没劲、完全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某事,全部梳理出来,你可以写在便签上。

2.  觉察:多读几遍你写下的便签,你会发现做这些事背后的动机,然后,在你列出的每一项前面,加上“我选择做”,再读几遍。

3.  重塑:找到某件事是你的选择,好,那么就按照下面的格式,把它填进你的声明清单里。“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


【why not】

听到这,或许有人觉得这方法太鸡汤了,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吗?解决不了问题的,该做的事还是要去做啊。那么持这种态度的人会怎么样?会觉得这是外界强加给我的事,不是我自己能够选择或决定的,我没办法,不得不去做。【一般做法】


【不这么做的坏处】会觉得自己很苦逼,会带着沮丧、无奈、恐惧等等负面情绪,会去拖延完成,会觉得人间不值得。

 

【反面例子】举个例子,我之前是一年做一次工作总结汇报,自从新老总上任后,要求我们每个月都要写工作总结,我觉得没用啊,工作就那些,写不出什么新花样,心里就很抵触做这件事,每次都是催着我要了,我才会极不情愿的写。

 

【这样做的好处】而如果你做了这样的梳理之后呢,会发现,这就是你的选择,你掌握了做某事的主动权,你会从原本很排斥做的某事中,找到做它的意义和价值,你会更加有动力,做事的效率也会提高哦。

 

【加工正面例子】就像我写工作总结汇报的例子那样,我用这个方法梳理了一下,先在纸上写下我这个烦恼,我不得不写工作总结;然后第二步,把不得不换成我选择,多读几遍,我发现,当我在心里读着我选择写工作总结时,脑海里浮现的是写总结的各种好处,比如说,写工作总结于自己的工作内容来说,是一次全面的复盘,我知道自己这个月做了哪些工作,重心放在了在哪里,是否有完成,我及时上交工作总结,可以向领导展示我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积极主动的态度,让他对我拥有好印象,方便以后申请升职加薪,哈哈!当我意识到这些,我对于每个月写工作总结就不那么排斥了,而且会对写总结这事特别上心,琢磨着怎么样把总结写的有亮点,为此还专门阅读了些关于笔记术啊、向上汇报工作的艺术等书籍,下一次的拆书我会和大家做这方面的分享哈~ 请大家关注我们喜乐分舵公众号,关注我的拆书动向,哈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好啦,听我说了这么多,大家现在有点感觉了么?有没有这样一件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让你想起来就觉得烦?一想到要去做这件事,就只想摊在床上?但是吐槽它却停不下来?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小组内互相吐槽下,稍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和大家做分享。

 

【引导】好,时间到,大家讨论的好热烈啊,看来不得不做的事有很多嘛!请问有哪位小伙伴愿意和大家分享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王斌:我来做一下分享吧,也是联系到自己的工作当中,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属于培训行业,主要是面对地产公司的培训,现在公司人数不多,然后有一个工作我不太想做,就是文字性的工作,比如说做PPT,项目类的文字介绍,修改一些word和老板交待的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只要是偏文字性的我都不太喜欢做,我觉得做这些事情没有意义,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好的提升,所以对于这个我是有点抗拒的。


【A1反思加工】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接下来,请大家心里想着自己那件不得不做的某事,然后拿出笔,在这个不得不做的某事前,加上“我选择做”并且读几遍,然后再写下,我选择做XX事,是因为什么。写完以后,请先在小组内分享一下,最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开始。


【学习者案例记录】

顾侃:在工作当中有做过项目管理和采购相关的工作,做的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很无聊,没有意义,觉得事情很重复,在工作中体现不到成就感和价值感,就会有这种消极思维,通过刚才的学习,我发现做这些事都是有意义的。


【引导】好,感谢顾侃的分享,接下来,我们再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做下分享,请小伙伴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之前不得不做xx,现在我选择做xx,是因为我想要......”这样简短的句式做下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松林:我不得不每天在公司的网站上填工作计划表,整理工作进度,我选择每天这样做,是因为我想克服自己的拖延症,想提高效率。


我:现在用了这个方法梳理后,是不是发现了工作的意义,从中找到做事的动力了呢?


松林:是的,我发现了这个系统其实是很棒的,对提高效率是很有帮助的,我的收获是从一种被动的、抗拒的的状态中,去学习到一种主动的思维方式。


【结束语】好,感谢小伙伴的分享~ 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的拆书活动到此就结束啦!感恩小伙伴们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摒弃负能量,转而拥抱激情和动力,从此快乐的做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