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克服消极情绪 学习目标: 能够在孩子遇到伤心或受到伤害时,认真聆听,理解他

开场: 观察家,这是我的《观察家记录表》,给您,劳烦了。
这是我今天分享书籍的拆页,发给大家,一人一份,谢谢。

一、自我介绍/学习目标(1分钟)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方婷玉。这里是二级拆书家的练级现场,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开启今天的学习,为了方便大家讨论,现在分组,我们请这边4位小伙伴为第一组,这边4位小伙伴为第二组。
学习目标:
课前通过问卷知道大家都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在跟随我完成本次2-1现场学习后, 你能够在孩子遇到伤心或受到伤害时,认真聆听,理解他,帮助他克服消极情绪,掌握一种接纳性的新语言。
二、图书介绍(2分钟)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要是有一本书能让你学会一种语言,说出话来孩子就会听,你会吃惊吗?不必惊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将帮助你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笔者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本书是她们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的研究总结。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该书在美国畅销30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书中有大量场景,正反案列,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图模拟,角色互换练习。每章最后的简短提示卡,也可以复印下来,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强化运用。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面对孩子的行为做父母的常常忍不住脱口而出。到吃饭的点了,可就是还要看电视,就是不愿意做作业……等等,全是怎么说都不听。
无数家长为此烦恼,家里充满呵斥和吵嚷声,可是没用,家庭关系紧张,孩子消极抵抗,问题却解决不了。
B2:共情,让孩子觉得父母是理解我的,成为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这本书就为我们讲解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缓解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的紧张关系,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书籍选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p4-5

主题: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当我感到伤心或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别人的看法,那种谈话只会使我感觉更槽。怜悯只会使我感到自己可怜,发问只会使我为自己辩护,而最令人气愤的是听到说我不应该有这种感觉。所以,对于上述各种说话方式,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算了吧还有什么好谈的?”

但是,如果有人真正在聆听,如果有人认同我内心的伤痛并给我一个机会来聊一聊我的因扰,那么我会感到我的伤痛在减轻,我的困惑在消除,我会更有能力面对我的感受与问题。我甚至还会对自己说:“我的老板通常还是很通情达理的……也许我的确应该立刻把那份报告处理好……但我还是觉得他做得有些过分…算了吧!明天我早点儿去,第一件事就把报告写好……等我把报告拿给他的时候,我会让他知道他这样对我讲话使我多么难过……而且我还要告诉他,从今以后,如果他想批评我的话,我希望他私下跟我谈。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感受也是同样的。如果他们感到有人在聆听,如果他们得到了别人的理解,那么他们同样可以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这种富有同情心的话语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感受通常都是遭到否定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学习与练习,熟练地掌握这一接纳性的新语言。

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1.孩子的感受需要得到认可与尊重。

用“噢”、“嗯”、“ 我知道了”等词语来认可孩子的感受。

2. 把孩子的感受用适当的词表达出来:

“那一定令人感到很沮丧!”

3.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我真希望我现在就可以给你做香蕉船!”

4.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被接受,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我可以看得出你非常生你弟弟的气。请你用语言告诉他你想要什么,不能用拳头。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孩子的感觉与行为之间有着直接联系,孩子感觉好,自然会通情达理,那么我们怎么帮助孩子感觉好呢?通过承认并接纳他们的感受。长期否定孩子感受,会让其困惑与愤怒,也会让他不会体会并相信自己的感受。每年入冬我都会和孩子有如下对话:

我:天冷,多穿一点

孩子:妈妈,我好热

我: 天冷,别把毛衣脱下来,这么冷的天。

孩子:我要脱,我热!

我:我跟你说了,别把毛衣脱下来!

孩子:我要脱,我热!

你看出来了吗?一方面谈话会变质成争吵,一方面我会不断告诉孩子听我的,不要相信自己,让孩子不得不依赖,孩子也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家里充满争吵,只有指责、抱怨,没有温暖可言。

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现在回到小时候,自己的爸爸妈妈 这样说是什么感受?

入秋穿衣服时你说,我很热,父母说:“哦,我知道了,虽然我冷,但是你热”

在学校把作业本,弄丢了,父母说:“嗯,我知道了,后来呢?喔,一定很难过吧,以后该怎么办会更好?”

走了几分钟路要抱的时候,父母说:“噢,你现在走累了,如果我能马上变一个有轮子,会自己跑的鞋就好了”

表面敷衍,孩子会很失望不愿跟你交心。全神贯注的聆听孩子把问题说出,有时孩子只想要我们深表同情的沉默即可满足。不要过多提问与建议,打断孩子的思路。简单的“噢”、“嗯”、“我知道了”认同孩子的感受,这样的词语伴以关心的态度,引导孩子分析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可能会进一步帮孩子理出解决方法。不好的情绪不要压抑它,把孩子的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认可才能带来释然。 孩子的愿望有时没法满足,越多逻辑性的解释越带来反抗,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有人理解你多么想要某个东西,也就容易接受现实。

这里有个注意点,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认可它,但错误的行为必须受到指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显像提问,让学习者联系特定情境,激活经验,

医生说我孩子对花粉过敏,需要一周打一次针才能不打喷嚏。那次打针时他很不配合,大喊大叫,说疼不要打了。人多都在看,我当时很尴尬,脸板得铁青,大声的吼他“你闭嘴忍着”。出来时他揉了揉胳膊,对我说:“这针好疼呀!”我很不耐烦,心想赶快通过否定感受来让他停止抱怨吧,因为这针每周都要打,肯定疼一会就过去的,而他一直抱怨个不停。

“你是男子汉,一会不就好了,能有多疼呀?”

“人家孩子打针怎么不跟你一样?”

“每周都要来打的,谁让你花粉过敏的,我怎么不过敏?”

然后他把水壶重重地摔在地上。这样的对话,他本来只是生打针的气,后来转而生我的气,充满敌意地摔东西。我也觉得“不懂事”的孩子真是心烦!

请回顾你自己最近的一次,经历孩子消极情绪的过程。并请认真听这些词语,哪些让你感觉熟悉-疲惫、懊恼、挫败、敌对、紧张、焦虑、愤怒……为啥是这感受,是什么时候,具体发生了什么?你当时怎么做的?请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时间4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现在请第一组1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他的故事,有请这位小伙伴。

小芳: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我看女儿漫不经心地吃一口停一口,我就着急的说:“快点吃呀,还有很多作业没有做,早点吃完早点做呀”一听这话,女儿吃得更慢了,我顿时火就要冒出来,大喊:“你最好5分钟内把饭吃完,到时间我就把饭菜收起来,不让你吃”女儿用眼睛狠狠地瞪着我,满是愤怒……

好的,谢谢你的分享。

六、【A1+】(反思加工)

提问设计: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一定认真倾听孩子,说出我听到了,“听起来好像真的很疼”,“一周接着一周的打针实在不容易,我敢打赌针打完你一定很高兴”承认感受.

“我真希望有个魔法棒,把你变成打针一点也不疼的人”帮助孩子了解内心世界的现实情况,让孩子有勇气面对问题。

妈妈没有理解你的感受,是我不对,你摔东西对吗?也不对!对吧?我们一起改。

运用拆页里的方法,如果时间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请在小组内分享,时间4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现在请第一组1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他的故事,有请这位小伙伴。

小芳:这个拆页对我帮助很大,很有感触,如果时光倒流,回到我女儿吃饭的例子上,我一定按拆页中的方法,先认可孩子的感受,我想你现在一定感到不满和愤怒,你的心情一定很糟糕吧?我真希望你能好好快点吃饭,吃完后变成智慧女神,10分钟就能把作业搞定。我看出来你想晚会写作业,请你不晚于7点开始写哦,因为你需要每晚9点开始洗漱睡觉了哦。

好的,谢谢你的分享。

总结: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通过承认和接受孩子的感受,并通过借助想象满足当下不能实现的愿望,让孩子感觉良好,变得通情达理并愿意与父母配合。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以上是我的分享,请大家给我洋葱苹果的反馈,最后谢谢大家15分钟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