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观察家您好,这是我的观察表,给您谢谢。
这是我分享的拆页,发给大家一人一份。
首先自我介绍环节,我叫方婷玉,熟悉我的人叫我方世玉的妹妹,因为我这人热心又活跃。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为了方便大家交流,现在我们分组,请这边小伙伴为一组,这边小伙伴儿为一组。
一、 学习目标:
课前通过问卷知道大家都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在跟随我完成本次2-2现场15分钟的学习后,可以有效引导孩子合作,达到你说什么孩子听什么,并做到你满意的五项技巧。
二、图书介绍(2分钟)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要是有一本书能让你学会一种语言,说出话来孩子就会听,你会吃惊吗?不必惊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将帮助你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该书在美国畅销30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阿黛尔和伊莱恩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本书是她们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的研究总结。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亲身实践证明了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引导孩子合作。书中有大量场景,正反案列,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图模拟,角色互换练习。每章最后的简短提示卡,也可以复印下来,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强化运用。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这次拆书的主题是引导孩子合作。
B1:在坐的都是父母,殷切教导孩子做个好孩子,按照我们及社会所能接受的价值行事,而大部分孩子并不领情,这项气愤而又吃力的工作,在于双方需求不同所带来的冲突,比如让做的事有:别人说话时,你要小声点!22点要睡觉!睡前要刷牙……;不让做的事有:别用手拿东西吃,别玩游戏了,别在地上趴着玩。孩子的态度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为什么都要听你的?父母的态度是,就得听我的,结果可想而知。
B2:这本书的插图场景让我热泪满面,像极了我与孩子的相处场面,通过与孩子的角色扮演,不必挣扎在艰辛而又无奈的育儿路上。通过本片段学习争取到孩子的配合,终结了伤害的话语,让孩子自信起来;从而感受到孩子的聪明才智、责任感;父母创造一个激励孩子合作的情感世界,彼此关心。倡导孩子互相尊重的沟通方式,并且受用终生。的的确确能缓解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的紧张关系,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书籍选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p4-5
主题:引导孩子合作的五项技巧?
“你就会抱怨,从来不想自己解决问题。我都可以看到你十年后的样子:还是有同样的问题,还是在抱怨。”
孩子的反应:
“她说得对,我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我是可信的。我要证明他是错的。”
“算了吧。”
“没戏了。”
光是读一读这些文字就会使我们大人有很多感受,那么孩子身临其境的感觉又会怎样呢?
那么有没有其他途径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既争取到孩子们的配合又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们少伤一点脑筋呢?
接下来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五项技巧,我们自身的经验以及我们研讨班的各位家长的经验都证明这五项技巧是非常有效的。但不是每一项技巧都适用于每一个孩子,也不是每一项技巧都适合于每一位家长的性。天下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五项技巧的秘诀在于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的氛围,从而培养孩子与家长合作的精神。
引导孩子合作的五项技巧
1.描述,把你看到的事或问题描述出来
(湿毛巾放到床上了)
2.给孩子提供信息
(毛巾把我的床单都弄湿了)
3.用一个词表述
(毛巾)
4.说出你的感受
(我可不想睡湿床)
5.使用字条 (贴在毛巾架上)
请把我放回架子上让我晾干。
多谢!
你的毛巾
(不那么做的坏处)
为什么引导孩子合作重要呢?先看一个场景。
1指责.你怎么又是没有洗手就吃东西?跟你说了多少遍,一点都不听话,没长耳朵吗?真是笨!2恐吓.你在用手拿,我看到就打手,3命令.赶快去洗手!4预言.还不去洗,让你生病好了。
孩子的反应:
1.你说我不听话,我就不听话2.我好害怕3.我不干,看你能怎样4.我高兴,生病是我又不是你,谁在乎呢?
这样的感受肯定不是父母所希望的,最终妥协听话的孩子,心里不为人知的伤害,让人心疼不已。
why:父母都想让孩子懂礼貌,讲卫生,守纪律,徇常规,做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也为此费了不少心力,孩子常常不以为然,且非常不配合。父母软磨硬泡,也会火冒三丈,在指责强制中结束纷争,孩子心里满是难言的委屈无奈。有没有能保持平等的尊重并且让孩子配合的方法?引导孩子合作的五项技巧可以帮你。
How:
1. 描述你所看到的事实或当下的问题,注意不是指责评价,评价会带来对抗,导致不改变。把父母真的需要孩子帮助的事实描述出来,给孩子一个机会,引导孩子想该怎么做?
2. 提供资讯,本来不知道的东西,因为告知少走弯路,孩子从而有正确的知识,知道该怎么做。比如说“牛奶不放冰箱要坏掉”“水果要洗才能吃”“叫外号会伤感情的”…是孩子成长的终身礼物。同时感受到父母相信,假如我知道就会尽力做好的信任.
3. 一个词的重点提醒,取代了命令,让孩子想,怎么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注意不要用孩子名字做提示。孩子知道该怎么做而未做时,提醒词越普通简单越好。 橘子皮
4表达你的真实感受,用“我……”和“我觉得……”开头,一是理清自己的情绪,做到坦诚相待,二是让孩子知道你的感受,在表达愤怒或不满时不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保持尊重。 受到尊重的孩子也会尊重父母的感情。 有些孩子会敏感任何批评,可以换一种说法,阐明你的期望。“你在浪费粮食,我很生气”,换成“我希望你爱惜粮食”。
5.使用便签条,在习惯未形成前,孩子很容易忘记,这时能有一个提示的便条就非常方便。孩子会很感动父母肯花时间和精力写的便签,很是珍贵的对待。
小提示:这是引导孩子合作的5个维度,不是步骤。具体的使用,结合当时情景。
我的孩子有时会坐在床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橘子,然后把橘子皮放在床上,我常常跟他说“你怎么能这么不讲卫生?橘子皮怎能往床上放?”他说我要这样,多方便呀。我就会很生气地跟他说教。最后大家都很不愉快,他到现在也没改掉这个毛病。通过今天的拆页,我打算这样引导孩子合作。
1. 描述事实,”你把橘子皮放到床上了。”不是平时脱口而出的评价,你怎么这么不讲卫生。
2. 给孩子提供信息,“橘子皮丢垃圾桶。”
3. 如果孩子没有行动,和善而坚定地提醒孩子,“橘子皮”让孩子知道妈妈在提醒他。
4. 如果孩子还是没有行动,控制想要惩罚的情绪,剥夺了孩子的自我反省。同时说出我的感受,妈妈看到你还没有扔橘子皮非常失落,我觉得你并不是不讲卫生的孩子,妈妈希望床是干净的,你可以不需要妈妈帮助,把他丢垃圾桶吗?
5. 最后我在床边写上几个字,橘子皮丢垃圾桶。引导他在旁边画了一个桶上,有一个橘子,一个√,让他记住。
【预防疑义】可能大家会说,
对于不认字的孩子来说写便签合适吗?可以肯定的说,非常合适。孩子会很开心,感觉受到重视,非常珍惜并严格执行,说不定还会画一个图回复你。快速准确的传达信息给孩子,试试你就会爱上。
(第一步:设定情境)有视觉画面
1. 下班回到家,发现8岁孩子正趴在地上非常认真地看蚂蚁搬家,看到你回来欣喜地喊妈妈,你看你看。而你看此,怒火中烧,这么冷的天,趴在地上,又冷又脏衣服。
2. 在超市,你说孩子不要在过道跑,跟着妈妈的购物车,把香蕉放回去,我们不买家里有很多,不要去捏西红柿,不要在跑了,你知道你刚刚差点撞到一位老奶奶了吗?
想象一下未来一个月你可能遇到需要孩子合作的事情有哪些?3分钟时间,请大家将类似的一个场景写在便签上,等下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现在讨论结束,我们请一位伙伴分享一下:
小芳的案例:这让我想起,我女儿刷牙的问题,常常她晚上睡觉就不刷牙,怎么说都不理我,会偷懒,直接去睡觉,我注意到的时候她已经在睡觉了,也不能把她拉起来吧,一直很无助。
(第二步:催化行动)把自己代入其中
那么接下来,面对刚才可能遇到的场景,用我们刚才分享引导孩子合作的五步骤,你会如何来表达?
3分钟时间,请大家写到便签上,然后讨论一下,每个小伙伴都尽量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等一下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进行分享。
现在讨论结束,我们请一位伙伴分享一下:
小芳的案例: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打算晚上回去跟女儿这样说,
1. 描述事实,我看到你没有刷牙,就要去睡觉了。
2. 给孩子提供信息,不刷牙会得蛀牙。
3. 一个词的重点提醒,刷牙哦。
4. 表达你的真实感受,对于你不刷牙,直接睡觉,我表示很担心,我担心你得蛀牙。又疼又难看。
5. 使用便签条,我跟女儿合作写一个便签,她画一个图,贴在卫生间提醒她。
感谢大家的分享。接下来我们共同回顾下今天学习如何引导孩子合作?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第五步?非常感谢大家,很开心大家17分钟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