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用PREP模式,先讲结论+3听1问法,获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3听1问法,获知他人内心需求 学习目标: 运用3听1问法,获知对方需求,化解矛盾

开场:

                  大家好,我叫刘秀,大家可以唤我小名秀秀。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就读武汉纺织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经历了两年好学生学习模式,我觉得这样的方式,不能很好提高我应用知识的能力。所以我想学习一些不同于课堂的学习方式。很偶然机会,让我了解到拆书帮,参加了线下的活动和培训,这里的氛围和形式很吸引我。遇到了你们,跟大家共同成为拆书帮的学习者,我很幸运。下面我为新参加的小伙伴介绍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用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拆书法分为供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供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通过运用RIA便签学习法,R是拆页原文,I是用自己的话重述信息,A是联系拆页内容描述自己相关经验并付出正确行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读一本致用类图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依靠“RIA现场学习”,由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致力于培养拆书家,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组织,其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信息来源】:《非暴力沟通》

【R:阅读原文】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比方说,一位新邻居因为急事借走了你家的车。你的家人知道后责骂你:“你把车借给了陌生人,真蠢!”此时,你就可以好好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既不反驳也不自责。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

(a)观察,

(b)感受,

(c)需要,

(d)请求。

在这个例子中,很明显,家人观察到的事实是:车被借给了陌生人。有的时候,别人的话基于怎样的观察,并不一目了然。例如,一位同事说:“你没有团队精神。”在这句话中,他并没有提到他的观察是什么。我们需要通过询问来了解我们的猜测是否准确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为自己的话重述信息】

what:这个拆页讲述得是--怎么做才能从他人语言表达中获知他人内心真实需求。

why: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人:突然抱怨你,数落你,指责你的毛病。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人的反应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对方语言表达的含义,觉得对方就是没事找事、就是看我不爽、就是想找我吵架。是这么想的人,回应对方的可能会是生气、焦虑、气哄哄的和对方争辩,结果是惹得双方都不开心。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对方带有情绪的表达,只是想得到你的理解,想让你认个错,想让你注意到他关心他。但是你并没有听出来,你听到的只是自己情绪的声音,最后闹出不愉快局面。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做才能从他人语言表达中获知他人内心真实需求。

how:这里信息提到了,帮我们理解他人表达方法,我总结为3听1问法。

1.听观察

听对方的话中,哪些部分表示他们观察的事实

2.听感受

听哪些话是对方的感受和情绪

3.听需要或请求

听话中哪些部分是对方的需求或者请求。

4.提问

当对方表达能力不足,并没有把他的观察事件、自身感受、自我需求或请求表达全,只是说了其中一部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通过询问来知道对方的全部内容。

问观察:(直接询问法)--直接问

问感受:(直接询问法)--直接问

问需要或请求:(反问询问法)--将自己的猜想反问对方,确认是否正确。


例如,一位同事抱怨说:“你没有团队精神。

1.听观察:无

2.听感受:他认为我没有团队精神,有点生气了

3.听需求或请求:无

很明显这位同事并没有表达全,所以第四步

4.提问

问观察:你是通过什么事情觉得我没有团队精神的呢?

问需要和请求:你是想直接告诉我自身的毛病,希望我能注意到,并且改正对吗?

where:上面举出来的例子都是帮助大家理解方法的,这个方法可以试用在很多类似的场面,当有人无厘头的向你抱怨或者指责的时候,可以采取这4步,通过分析表达将关注点放在对方身上,而不是自己情绪上,通过冷静询问来了解对方真实需求。以至于避免矛盾的发生。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时间:国庆

地点:在家

人物:弟弟

事件:弟弟抱怨我不关心他

国庆回家,我跟我弟聊天,他不怎么理我。我就问他怎么了。他冷着脸说:“姐,我觉得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我是这么回答的:“我怎么不关心你了?我给你买吃的,给你买衣服,买鞋子,还带你出去玩儿的,这不是关心你,是啥子?你还跟我发脾气!我还有脾气嘞!你都没给我买过啥东西!” 我说完后,我弟弟更不想理我了,他就躲开了我。

回想当时,我觉得自己像个河豚,别人戳我一下,我就气得鼓鼓的。其实我还是没有明白弟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表达他的感受是有什么需求。

A2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无缘无故被指责或者办抱怨的场景挺多的,如果不处理好,可能会是两个人之间的麻烦。就这个关不关心的事儿,我的弟弟不止一次这样对我说过了,我每次都是如此针锋相对回答他的,结果是我们都闹不愉快。

目标:为了弄清楚我弟弟认为我不关心他的原因,以及他表达这句话的需求。

行动:所以我决定元旦回家,按照这3听1问的方法,跟弟弟聊天


我先分析这一句话

弟弟:“姐,我觉得你不关心我!”

1听观察:没有

2.听感受:弟弟觉得我不关心他,他对我生气

3.听需求或请求:没有

所以下次当面需要这样问他

4.提问题

问观察:上次你说我不关心你,你能告诉我,你是通过什么事情,才有了这样的感觉呢?

问需求:你是需要我每周多和你通电话,问问你在学校的具体情况,而不是只给你买衣服鞋子和零食对吗?这样的做法会让你觉得我在关心你,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