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消除批评者敌意的方法+基于事实的综合陈述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基于事实的综合陈述法 学习目标: 学会如何避免主观臆断,应用"综合陈述法"展开一场基于事实的谈

开场:

           大家好!我是闲涯客,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拆解的书籍是《关键对话》。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先来分一下组。

图书介绍:
F特征:《关键对话》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高效能沟通。它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在重大且有分歧的对话中达成一致。本书是4位作者,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追踪调查,从中甄选出公认的对话高手,找出他们的共有特征和行为,归纳出的7种对话技巧。
A优势:这本书在当当有超过10万条评论,好评率是99.8%。与其它沟通类书籍相比,这本书解决的问题是最复杂的那一类,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的常见盲点,介绍的方法更具可操作性。
B1书的利益:关键对话是指那些处理不好后果严重,双方意见不一致,又容易表现出激烈情绪的对话。比如你要去和总是喜欢怼你的同事交谈,或者跟另一半讨论信用卡里的欠款等,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棘手问题。你是会选择隐忍逃避,还是会冲冠一怒,说一些事后让自己后悔的话?读这本书你就能成为在对话中,既能应对棘手问题,又能巩固人际关系的高手。
B2片断利益:我们来了解一个概念:所谓傻瓜式选择——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选择。比如两个人意见不一,不是你赢就是我输,这就是非此即彼,也是典型的0和博弈。再比如在对话中,要么隐忍逃避,要么恶语相向,也就是一种傻瓜式选择。
是不是我们只能有傻瓜式的选择呢?今天要学习的2个片断,将要告诉我们——在关键对话中,如何使用对比说明,避免陷入“傻瓜式选择”,来引导对方分享观点,最后通过综合陈述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学习目标:
第一个环节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片断一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对话时利用对比说明来避免傻瓜式选择。
学习目标:
片断二目标:在跟随我完成片断二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应用“综合陈述法”与谈话对方讨论各种敏感、棘手的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1片断一   P41

幸运的是,只要能拒绝做出“傻瓜式选择”,让你的大脑学会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处理更复杂的问题,你就能跳出这种错误的心理模式。你会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能够同时做到分享观点,聆听对方的看法和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毫无疑问,这种对话结果必然会彻底改变你的人生。

学会对比说明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

“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

对那些从“傻瓜式选择”过渡到理智思考这个新问题的人来说,观察他们的表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会逐渐陷入沉思,眼睛慢慢变大,大脑飞速运转。令人惊奇的是,当我们问他们“你觉得有可能做到两全其美吗”时,他们的回答非常一致,都承认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大。

举例来说,你要学会的对比说明应当是如下这样的。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指出邻居的讨厌做法,又不会让对方觉得你自以为是?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和配偶讨论你们的花钱方式,又不会和对方陷入争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WHAT+WHERE:

  这个片断讲的是 在关键对话中,我们如何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来远离傻瓜式选择,自始至终坚守自己的谈话目的,并坚持用对话 而非对抗 来解决问题。

  对话不是网球赛,只能有一方赢球。在关键对话中,除了非此即彼的傻瓜式选择,还有一种选择叫做“第3选择”,它可能既不是你的方法,也不是我的方法,而是我和你合作的方法,双方协同创造出一种新局面,更高视角,只有让彼此都感到满意时,才能做出好的决策。

 2-4 视觉展示1.jpg

一般的作法及其坏处:

    如果我们直接说出一些棘手、敏感的谈话目的,对方可能不等我们做出进一步解释,马上就会本能地做出负面解读,继而产生不良情绪,将话题提前终结。

 

反例激活经验

比如,双11快到了,我很想找老公拉赞助,上周我跟老公说:“这段时间太忙了,都好长时间没买东西了,这个双11我得补回来。我的信用卡已经刷透支了,作为家里的老大,你应该赞助我一下!”

老公说:“哼,家里已经到处都是你的衣服、鞋子了,你如果再买我们得要先换个大点的房子才行!”

我立马感到心跳加速,汗毛都竖起来了:“你怎么这么吝啬!哪里就至于要换房子?我又不是只给我自己买东西!”

然后老公就没接下句,这个天就这样被我聊死了,而且我一直到今天心里还是堵得慌。

 

HOW

那么,要缓解类似我和老公的这种沟通状态,就要学习更好的技巧。应用对比说明的方法就可以帮到我们。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三步:

第一步:说明初心。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你想要什么,你希望什么。

第二步:框定误区。说明你不想出现的情形或不想看到的结果。你不想要什么,你不希望什么。

第三步:重构问题。用类似“我如何做…”开头的句子来重构问题,使自己和对方跳出傻瓜式选择的怪圈,找到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再回到“双11”找老公拉赞助这个事,在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立即就有了一个灵感,昨天晚上我就尝试按照“对比说明”的方法再次和老公进行了沟通:

我:亲,双11马上就到了,你真的要赞助一下,我的卡已经不能刷了。

因为咱爸妈和孩子们需要买一些换季的东西了,我算了一下,趁这次机会买了可以省下不少。再看看有没有特别划算的衣服,我们俩也该换换新了。(说明初心)

我不是又想给自己买一大堆衣服鞋子塞家里,我知道把家里到处塞得满满的看着也心烦。(框定误区)

你对我的双11省钱计划有什么好建议吗?这次你希望我给你抢点啥?(重构问题)

听我这么一说,我老公居然非常开心的说:“嗯,给我买件新羽绒服吧!要不你也买一件?”

我:“好,那你明天把我的信用卡钱帮我还了啊!”

老公:“好的。”

哎呀!没有想到对比说明这么好用,这一下我的“双11省钱大计”有着落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规划应用:

好,在学习了这个片断以后,我想请小伙伴们回想一下,在你过去的2周内,有没有发生过,就一个双方意见不一的话题沟通时,将对话搞砸的经历?

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时间3分钟,一会我也会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公开分享,请注意,我们现在只需要讨论场景,不涉及如何做。

学习者千千吉分享:和女儿就学习要不要预习沟通,她认为不需要预习,我认为需要预习,我俩很难达成一致,容易发生冲突;


A1+

大家刚才分享了自己之前的一次不那么完美的对话场景。那么,如果再遇到这种场景,运用今天学到的对比说明方法,你打算怎么做呢?我想请大家尝试先在纸上写一写,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时间3分钟。

       学习者千千吉分享:

       女儿不想预习,与女儿就学习要不要预习进行对话:

       妈妈:妈妈其实最希望的是你的成绩能有所提高,我并不是想要去限制你的学习自主性。我们如何做才能既能让你的成绩提高又不限制你的自主性呢?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2片断二  P131

为了解如何使用综合陈述法应对复杂的对话,我们回到前面的案例来看一看。这一次,凯罗尔提出敏感话题方面的表现要好很多了。

鲍勃:亲爱的,今天过得怎么样?

凯罗尔:不怎么样。

鲍勃:怎么啦?

凯罗尔:今天检查信用卡账单时,我发现有一笔48美元的消费,地点是街头的晚安汽车旅馆。[分享观察到的事实]

鲍勃:啊?会不会弄错了?

凯罗尔:没错,确实如此。

鲍勃:别担心,哪天有空的时候我去那家旅馆核对一下情况。

凯罗尔:我觉得还是今天晚上就弄清楚比较好。

鲍勃:不用了吧,还不到50美元,回头再说吧。

凯罗尔:可我担心的不是钱的问题。

鲍勃:那你担心什么?

凯罗尔:我担心的是旅馆问题。要知道,我妹妹就是在那家旅馆发现她老公菲尔有婚外情的,她也是发现了一张可疑的旅馆账单。[试探性地提出想法]这件事我不必担心吧?你觉得这个账单会有什么问题吗?[询问对方观点]

鲍勃:我不知道,不过你可一定要对我放一百个心。

凯罗尔:我知道不该怀疑你的忠诚,我也不相信你会搞婚外情。[对比陈述]不过,如果我们能今晚把问题查清楚的话,我肯定就安心多了。你觉得行吗?[鼓励尝试]

鲍勃:好吧,我没意见,咱们这就打个电话过去问问清楚。

     这是一场真实发生过的对话,整个过程跟上面的描述完全一样。对丈夫起疑心的妻子并没有横加指责,虚构令人不快的想法,而是分析事实,然后试探性地提出可能的结论。事情的结果是,原来这对夫妻月初的时候曾到一家中餐厅吃饭,餐厅老板同时经营汽车旅馆生意,在给餐厅顾客结账时使用的是和旅馆同一台刷卡机,这可真是让人虚惊一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片断的关系:

这两个片段是递进关系。当我们能使用对比说明规避双方陷入傻瓜式选择,并能够相互分享观点、解决问题时,如双方的观点还是不一致,或容易让对方产生误会,我们可以进一步使用综合陈述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两片断过渡:
    感谢小伙伴们的精彩演绎,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对比说明法,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个发生在夫妻之间的关键对话案例,来看看聪明的妻子凯罗尔 是如何与老公鲍勃就一个非常棘手、敏感的问题展开对话的。

学习目标:

片断二目标:在跟随我完成片断二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应用“综合陈述法”与谈话对方讨论各种敏感、棘手地问题。

I

WHAT+WHERE:

这个片断讲的是:一位怀疑丈夫有婚外情的妻子,应用关键对话的综合陈述法,来表达事实、陈述观点,给对方营造安全感,将对话成功进行下去,并解决问题的例子。

2-4 视觉展示2.jpg

HOW:

综合陈述5步法,其实就是5句话。讲的时候是连贯着讲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对方在这个阶段只是进行简单的回应。我们来分别讲解:

第一步:分享事实这一步的关键是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或感受,而我们分享应该只有事实。

事实就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就像是你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东西,再用文字准确、忠实地描述出来的一样。

比如小王迟到了这件事,你的表述可能是:“小王经常迟到。”这不是事实。事实是小王本周迟到了3次。 再比如你说“李四太敏感了。”这也不是事实,事实是刚才在开会时,李四的脸涨得通红。

这里注意两点:

1、凡是使用绝对化或宽泛表述的都不是事实,如“经常”、“从不”、“总是”等;

2、凡是使用贴标签式表述的都不是事实,如“太敏感”、“太傻”、“胡说八道”等;

第二步:说出(我的)想法。说出想法就是说出你的猜测、担心或你的感受,是一种试探性的提出。说的时候应该给对方的感觉是,你只是在说一种可能性或你的担心,而非你的最终评判。比如你可以说:“会不会是…”;“我有些担心……”;“我说的可能是错的,……”。

第三步:征询(对方)观点。即说出自己的想法后,也要鼓励对方表达观点。这一步应当表现出真诚和谦逊。比如你可以问:“你是怎么想呢?”“你觉得其他人会怎么看?”“这是真的吗?”“你觉得我该怎么做?”等问题来启发对方表达。

第四步:对比陈述。

对比陈述就是先否定再肯定,或者相反。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片断一的简化版。这样做目的是软化自己的措辞,为对方建立对话安全感,从而预防和消除误会。

第五步:鼓励尝试。邀请对方打开心扉,分享观点或采取行动。比如“你觉得可以吗?”“你能***吗?”

以上的5个步骤不一定要严格按顺序表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意译原文,贴近生活的例子:

我有个14岁的大儿子,叫QIQI,很喜欢玩手机,但是他很少有机会能拿到手机。有一次他趁我睡着了,拿着我的手机玩了大半个晚上,而第二天还要上学呢,为此我大发雷霆,我和他因此有好几天关系紧张。

上个周末一大早我发现我的旧手机不见了,而大儿子的表现也有一些怪异,怎么看怎么有问题,比如时不时就去他房间捣鼓一会,还故意避开我。因此,我严重怀疑是他拿了。

但是我也不想再次跟他吵架,也不想冤枉他,毕竟也可能是我搞错了。所以我就尝试使用综合陈述法跟他沟通。

我:帅哥,昨天睡得那么早,应该休息得不错吧!

QQ:还没睡够。

我:我的那个旧手机不见了,你知道妈妈放哪里了吗?(分享事实)

QQ:我怎么会知道,你别再赖我了啊。

我:会不会是你昨天拿着看了作业的,忘了告诉我了?(说出想法)

QQ:没有,我没拿?我100%肯定昨天是拿老爸手机看作业的。

我:真的吗?我现在怎么也找不着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征询观点)

QQ:肯定是你自己搞丢的!信不信要么在你车上,要么在你包里,反正不是我拿了!

我:我不是怀疑你,我只是想让你帮我找一下。(对比陈述)

我:你能不能跟我一起到处找一下,车上、包里我都找了的没有。也可能是弟弟拿着玩了丢在哪个角落里了。(鼓励尝试)

QQ:好吧,那找到了有什么奖励?能不能让我玩一下?

我:好,玩10分钟。

最后,还真的在我车上被他找到了,手机是掉在座椅下面了,要是没有他帮忙,我还真不会想到去找这个地方,那就肯定找不出来了。真是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控制不好的情绪啊!

 

预防可能异议: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认为,既然双方是坦诚以待的,直接说出想法或你的结论不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这样绕圈子,会不会给人感觉太麻烦?搞不清楚你到底要说什么?

这个方法的适用场景其实是在还没有最后结论或解决方案的时候,而且要符合关键对话的特征,即观点不一、情绪激烈、处理不好风险较高,否则就不适用这个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场景设计:

好的,通过我上述的讲解,大家对这个综合陈述法已经有一定的掌握。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设计好的模拟场景,实际演练试一试。

请大家仔细听用来模拟演练的场景:

悟空八戒共同开发一个小程序,经过1个月的共同开发,程序终于设计好了。今天准备要召开公司会议,他们准备在会议上一起向老板唐僧展示这个程序。中途悟空去上了一个厕所,可等他回到会议室时,却看见八戒已经在向老板展示程序,而且全程都没有提到悟空的功劳,展示后老板也一直在和八戒单独讨论。悟空很生气也很失落,真想一棍子敲死这个猪呆子。于是,悟空决定要与八戒展开一场关键对话。

 

A3 小组讨论、演练和角色扮演

好的,现在我想请各位小伙伴想象自己就是悟空八戒,大家讨论一下,先尝试按综合陈述法的流程写下对话脚本,然后在组内演练,讨论演练时间5分钟。等一会我会在每一组邀请一位“悟空”和“八戒”来进行分享演练。

好,现在开始讨论和演练,并尝试写下你的对话脚本,写关键词就好。

好的,我看大家演练的已经差不多了。

下面,分别请一位伙伴来饰演悟空八戒,演练一下综合陈述法。


学习者千千吉饰演悟空,学习者马世芳饰演八戒。

悟空:刚才我出去上了个厕所,我看到你自己把我们共同开发的程序都跟老板展示完了。

八戒:是的,我看你出去了没回来,老板又问到我了,我就给他介绍了。

悟空:我想也是。可能你是比较着急,老板又问得紧,所以你就把所有的都演示了,是吧?

八戒:是的。

悟空:那你当时有没有想过,我可能会有被人抢功劳的感受呢?

八戒:我真的没有想抢功劳。

悟空:那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我们一起再去和老板展示一下项目分工的情况?

八戒:没问题。

 

A2规划应用:

感谢大家的精彩表现,在学习和演练了关键对话的综合陈述法之后,我们来设想一下未来有可能会应用到这个方法的场景,比如和领导谈加薪,或说服你的家人、孩子等。

请大家想一想,未来的1周内,你会不会有类似的关键对话,请大家把想到的场景写在纸上。

 

好,现在请大家把想到的应用场景应用综合陈述5步法来规划一下,写出对话脚本,然后在小组内分享,分享时间5分钟。等一会我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公开分享。


学习者千千吉分享:明天晚上吃完饭在家里边,跟老公之前可能会就家务分配的一场对话:

我:老公,我正在刷锅,你看地上有好多嘟嘟的小脚印,饭桌旁边也有一些饭渣什么的。我想你看着也不会舒服吧,能不能现在拖一下地呀?我并不是想命令你做事哈,我只是想待会儿,我们俩一起干完了,我就可以陪你去散步。您觉得可以吗?

 

结束语:

感谢小伙伴的精彩演绎,通过今天的学习和演练大家已经掌握了如何在面对关键对话时,学会对比说明来避免傻瓜式选择及应用综合陈述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对比说明学得好,沟通误会全除掉。

不怕话题尴又尬,只有综合陈述妙。

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当中,都能成为对话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