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边边。我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第一是新手拆书家。第二是拆书钉子户。我希望在拆书这件事上有一种螺丝钉般肯专研的精神。第三是英雄之旅。这是我的人生观,我认为人生是场英雄的历险,我们要接受挑战,成为英雄。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
《了不起的我》 P27
艾米的目标明明是更自信地发言,她为什么要做这么多跟目标相反的行为呢?其实是因为,这些行为给她带来了隐秘的“好处”。
所以,在X光片的第三栏,她需要思考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比如,不自信地表达自己,有什么好处?如果想不出来,可以换一个问法:如果不这样做,担心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我就是这样问艾米的:“你觉得,假如你不附和别人,很自信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你能想到会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
她想了想,叹了口气,说:“我担心,如果我说出不同的意见,别人会对我有想法,我会被当作异类,会被排斥。我还担心,如果我说得不对,别人会觉得我很蠢。”
原来,她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避免被别人排斥,避免别人看到她因为说错话而出丑,并因此觉得她很蠢。正是这些隐秘的好处鼓动着大象的情绪,驱使大象走上与目标相反的路。现在,它被翻译成了骑象人能够听懂的语言。
可是这样还不够,我们还是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担心?是什么让她把发表不同意见和被排斥画等号的?又是什么让她把说得不对和别人觉得她蠢画等号的?
这就有了X光片的第四栏——她的心里有一个重大的假设。这个假设隐藏在一系列与目标相反的行为背后,正是这个假设让这些行为所谓的“好处”成立了。
艾米的假设是: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
原来这个重大假设是在大象的心里运转的,骑象人通常只看到大象的情绪,并不会清晰地知道大象在怕什么。现在,大象的焦虑被翻译成骑象人能听懂的语言,进入了骑象人的意识中。
那么,艾米心里为什么有这种假设呢?这当然不会是空穴来风,它跟艾米的生活经历有关。
她告诉我:“我的父亲是一个老派的军人,退伍后到地方当官。他很严厉,话不多,总是嫌我妈妈啰唆。有时候,我妈一说话,他就会用眼睛瞪她。”艾米做了瞪眼的表情给我看。显然,这个表情在她的生活中重复了无数遍,以致变成她心里非常深刻的印记。她说“每当这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默念:妈,千万别再说话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妈再说话,一场大吵就会不可避免。”
案例:艾米在会议上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想改变。
今晚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学习。
【分组】在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先做一下分组,请两人一个小组,方便后面的讨论。
今天同大家分享的书是陈海贤的《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
【F】陈海贤老师原先是浙江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有15年心理咨询经验,可以说理论和实际经验都非常的丰富。后来他在得到APP开设了《自我发展心理学》和《亲密关系》两门课程,总共有10万用户付费订阅,非常受欢迎。我是他的两门课程的学习者,也深受启发。
【A】这本书是他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文字版呈现,刚一出版就登上了当当、亚马逊等网站的新书畅销榜,可见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这本书的主题是自我发展。自我发展是每个人的内在需求,每个人都想变得了不起,可是如何发展一直困扰着我们。本书从行为改变、思维进化、关系中的自我、转折期和人生地图共五个方面,系统的介绍了实现自我发展的方法。
【B】今天我同大家分享的就是“行为改变”部分的内容。网上有个流行词:口嫌体直。说的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另一些相反的事情,嘴上说要干这,要干那,身体也很诚实,就是啥也不干,一动不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想法和行动相矛盾的现象呢?书中认为,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有着重大的冲突。如果不能识别出内心的冲突,改变也就无从谈起。 今天我就同大家分享一个书中的方法:心理免疫的X光片法,它就能帮助我们找到内心的冲突。
【学习目标】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让大家学会“心理免疫的X光片法”,针对自己内心可能存在的冲突,给自己做一个内心的X光。
我看到大家已经读完原文了。
I片段:
what
在讲“心理免疫的X光片”前,需要先讲另一个概念:象与骑象人。可能有小伙伴听说过,它在心理学领域非常有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的内心有两个自我,我们的行为受到两个自我的影响,一个是感性自我,心理学家称之为大象,另一个是理性自我,心理学家称之为骑象人。象与骑象人模型能非常有效的解释我们想法和行为的冲突。表面上看是骑象人在指挥大象,但是起主导作用的其实是大象,骑象人的力量根本微不足道。所以,当两者发生冲突时,骑象人就指挥不动大象了。面对改变,骑象人想要改变,大象却不想改变,改变就很难发生。就像原文中的艾米,她的骑象人想要更自信地表达自己,可是她的大象却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所以,她就没法改变了。
可是大象为什么不愿意改变呢?因为我们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一些假设。这些假设来自于我们过去的经验,这些经验过去给我们带来过好处。大象想当然的就认为继续按照旧经验做,也会带来好处。这是我们趋利避害的天性,是进化的产物。文中的艾米受到父亲的影响,她的内心就有一个假设: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她的行为有潜在的好处:能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为了获得好处,艾米的大象就会避免同他人发is恒冲突,艾米的骑象人想要更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做不到了。
这些假设和好处都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我们根本觉察不到。还好心理学家发明了一个工具“心理免疫的X光片”法,就像X光能够透视出我们的骨骼,“心理免疫的X光片”法也能够透视出我们内心的假设。
Why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我有必要去做X光吗?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长得胖,就管住嘴迈开腿。能力不行,就多学习。大家是不是有同样的想法?
我们用车来做比喻,每个人都是一辆车。理性希望我们改变,它在踩油门。可是感性如果不希望我们改变,它就在踩刹车。内心的冲突会让我们一边踩着油门,另一边踩着刹车,能量和动力就在这样的空转中痛苦的消耗着。所以,你是知道办法了,可是你只是在空转,你很痛苦,你的行为注定不能长久。
这就是我们面对改变时的通常办法,它是典型的加油门式的办法。而如果我们看不到内心的冲突,看不到我们其实还踩着刹车的话,我们就会像那辆空转的汽车。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就在这个过程中虚耗掉了,改变根本就无法发生。因此,想要改变,必须要先用“心理免疫的X光片”法找到内心的冲突,把踩刹车的脚拿掉。
How
文中用艾米的例子为我们介绍了“心理免疫的X光片法”。这个方法由四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列目标。写出自己的目标,自己想要改变什么。比如想要变得有钱,实现财务自由。
第二步:看行为。观察一下自己实际的行为,记录下那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比如还是管不住想要购物的冲动,买个不停。
第三步:想好处。我们之所以做出上面的行为,是因为这些行为会给我们带来好处。这些好处往往是隐藏的,可能不会一下子想出来。如果想不出来,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不做第二步中的那些行为,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还是购物的例子,如果不购物的话,有什么坏处?坏处可能是生活质量的下降,自己的满足感得不到满足,就会觉得不幸福。满足感、幸福感就是好处。
第四步:找假设。在实际的行为和它们带来的好处之间,会有一个隐藏的假设,正是这个假设让所谓的“好处”成立了。我们可以用一个“如果。。。就。。。”的句式把这个假设表达出来。“如果”是行为,“就”后面是好处。或者反过来,“如果”是不去做的行为,“就”后面是坏处。上面购物的例子中的假设就是:如果购物,生活就会幸福。如果不购物,生活就会不幸福。
Where
“心理免疫的X光片法”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内心的冲突,找到心中的假设。因此,当我们发现想法和行为有矛盾,内心可能存在冲突时,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A1:激活学习者经验
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心理免疫的X光片法”。
【显像提问法】大家在过去的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这种想法和行动相矛盾的事情。比如,想健身,却忍不住吃吃吃;马上要考试了,应该学习,却一直在刷抖音;想攒钱,却买个不停。当内心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会觉得焦虑、烦躁、失望、气馁、困惑。请大家回想一下,最近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有没有想法和行动相矛盾的事情,小组内讨论一下。
我看到大家已经写完了,下面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例子。
学习者若愚:我最近一个月在备考。我的想法是6点起床,背诵一个小时。但是我的行懂却是每天睡到7点。
A1+:学习者加工反思经验
下面请大家开一个脑洞,假如我们回到过去,回到刚才你提到的例子发生的时候,请使用今天学了“心理免疫的X光片法”透视自己。
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心理免疫的X光片法”模板,大家可以在模板上填写。
学习者白白:
第一步:列目标。我希望达成的目标是早睡;
第二步:看行为。但是我实际的行为却是一直在熬夜;
第三步:想好处。潜在的好处是通过熬夜来延长白天的时间;
第四步:找假设。我内心的假设是如果我早睡,就会缩短白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