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所属活动: 拆书帮武汉古琴台分舵五周年庆Party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ABC表达法以及解决问题6步骤 学习目标: 运用abc表达法表达不满及运用解决问题六步骤

开场:

自我介绍+FAB+目标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Lotus,大家直接称呼我Lotus就好,我今天要拆解的是TF2-4,我今天要拆解的片段来自书本《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 

F特征(核心是书):
本书 的作者是托马斯.戈登博士,是世界公认的教授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技巧的先驱者. 这本PET就是戈登博士写的教授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解决冲突,解决问题的书,早在1990年这本书就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父母解决亲子之间的沟通问题。


 A优势(重点是比较)
这本书里相较于其他亲子沟通类书籍集结了大量的实例,更是对沟通技巧背后的使用原则和理论做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它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它不是一上来就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从关注双方的需求开始。虽然这是一本亲子沟通类书籍,但是这本书里的很多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在我们伴侣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团队之间。


B利益(强调学习者):
大家一定遭遇过这样的情形:你跟孩子约定好了一个计划,已经开始执行一段时间了,某一天孩子走过来告诉你说她不想再坚持这个计划来,你很想劝诫孩子要坚持下去;你的家人(自动对号入座/男友/女友,老公/老婆,父母)总是喜欢对你的事情指手画脚,你很讨厌他们这样干涉你,但是考虑到他们都是为你好,你不知道怎么开口说no;你的老板总是不提前告知经常给你派额外的工作任务,你的个人生活也因此S受到一些影响,你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很希望跟老板沟通沟通。如果你曾经遭遇以上的这些问题, 那这本书将是你可以学习的最佳选择,它可以帮助你如何妥当地表达不满/抱怨,建设性地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界定双方的需求来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目标1:学习片段1后,大家在遭遇不可接纳的行为想要表达不满时,学会运用ABC表达法建设性地表达不满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有时候如果你已经完整表达了几次ABC法,可是对方依旧我行我素,没有任何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需要开始真正的“解决问题”了。还有你发现双方的冲突明显是因为双方的需求不同二导致的,这时候可以直接硬解决问题6步骤。 

目标2: 学习了片段2后,让大家掌握问题解决的6步骤,大家能运用6步骤解决自己的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导语:我们经常听到周围的人们这样表达他的不满/抱怨

你怎么就不听爸爸妈妈的建议呢?

你早该知道这样会出问题的。

你为什么每次都要我提醒你呢?

我们来看看这样的表达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怎么样表达会更有效呢?

我们现在先来看看我们的第一个RIA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片段一,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如果不用上面的方式表达不满,什么样的表达更有效呢?”找找看片段中有没有什么提示信息。

RIA片段一

R阅读原拆页P89(2分钟)

因此,PET理论中,我们这样的信息称之为你—信息“。你信息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可以预见的,极有可能会出现下面一种或者几种后果。

(1)如果用命令或者威胁的方式,孩子会拒绝改变。

(2)在父母说教、说理、训诫和指导时,孩子会避开父母。

(3)“你一信息意味着我不相信你能找到办法帮助自己

4)“你一信息没有给予孩子机会去顾全家长的需求。

(5)被评价和责骂后,孩子会感到自责和难堪。

(6)批评、责骂的信息会贬低子女的自尊心。

(7)当孩子们听到他们”“”“不体谅考虑不周全

他们会感到自己遭到拒绝,甚至会觉得父母不再爱他们。

8)“你一信息会激发逆反行为,反过来是让父母难堪,孩子们会说“你总是很累”“你总是不知道捡起地上的衣服”“你总是一肚子气”“没有什么能让你开心

 

另有一种信息可以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你不接纳的行为)会让你有何种感受以及这些行为会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信息就不太会导致上述的后果:

·   屋里声音这么大,我没有办法睡觉。

·   当我看到刚被打扫干净的厨房很快就被弄脏了,我感觉很泄气。

·   我打电话时,旁边这么吵,我听不清,我会很生气。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享I便签(3分钟)

What

今天的第一个片段讲得是你一信息的几种后果以及什么是可以避免上述后果的另外一种信息。为了便于大家接下来好记好用,这个“另一种信息”我们后面都将它称之为ABC表达法。

How

那么到底ABC表达法是如何表达的呢? 我们来看看拆页上-粗体字部分第一段,我们可以圈出三个关键词:即行为—感受—影响,他们是ABC表达法的三个要素,为了更好理解这个表达方法,我把这个方法提炼入下

A)描述对方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

B)描述这个行为带给你的感受;

C)列出这个行为给你带来的具体的影响。

ABC顺序可以根据表达时的情形做灵活调整,但是要达到一个完整的强有力的表达效果,务必不要遗漏任何一个要素。


案例:

如果你们家孩子正在上低年级,需要父母辅导作业,相信很多父母一定体验过辅导孩子写作业时的情形吧?有一天晚上9点半,我检查我们家孩子的家庭作业,我发现语文老师布置了两样作业,她说在课堂上时间来不及抄写第二项作业,所以那天第二项作业就没有。当晚时间也不早了,我感觉到她也困了,不想完成剩下的作业,于是我用abc表达法对她说:雨菡,妈妈发现你没有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行为),根据以往经验,语文老师会发信息给我花时间督促你补做作业(影响)这是第三次语文老师告诉我你要补作业了,我感到挺失望的(感受)。那天晚上我庆幸自己没有直接指责她偷懒,指责她习惯不好,虽然她不情不愿地去补完了作业,但是这样表达至少没有伤害我们的亲子关系。

预防异议: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问:

你用的abc表达法听上去很像表达自我,既没有提要求,也没有提建议真的管用吗?

首先我要回答的是,完整的abc表达法是在对方有不可接纳的行为时建设性地表达自己的最佳方法,你没有说教她,没有批评她。人性里有个通用的理论“不想给对方惹麻烦”这时候对方会考虑你的感受和造成的影响。 所以不要紧接着就用命令,提议的方式,这样只会让ABC表达法变得无助无力,反而没有效果。

 

那么刚刚我又提到完整的ABC表达法,什么叫完整?就是你的表达里要包含行为—感受—后果,行为和感受一般不会忘记,但是人们经常忘记表达给自己造成的影响或者表达的影响不是具体的影响。用刚刚的案例举个例子,孩子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对我的具体影响是语文老师又会发信息给我督促你完成作业,如果我把这个影响说成是对对方的影响,用我刚才的例子:你没有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会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影响你以后考大学,影响你将来的生活…, 这些话的模式是不是好熟悉啊,苦口婆心地告诉她这件事对她造成的影响(而且还夸大了)却没有什么效果。这里再次强调一下这个影响是对表达者的具体影响而不是对方的影响。

 

最后,不要期待每一次ABC表达都能令到对方改变,因为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局限和适用场景,情景不一样,结果可能就不一样。当一次abc表达没有用的时候你需要再次表达;如果多次表达没有用,我们需要诉诸解决问题6步骤 -下一个拆页我们会讲到。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A1激活经验

分组:

接下来我们会有分组学习和讨论,我们先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组,从我这里顺时针方向咱们每两位小伙伴一组。

 

【显像提问】好,ABC表达法已经讲完了, 现在请大家各自想想,在过去一周,一个月内你工作或生活中有没有你抱怨/表达过心里不满的事,当时你是表达出来了呢还是憋在肚子生闷气?如果你表达了,你是怎么表达的呢?效果如何?

想好后,请大家先花1分钟的时间把它写在便签上,然后在小组里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记录:

我家孩子最近总喜欢把我的眼镜扯下来扔掉,我当时的表达是这样的:“你为什么总是把老爸的眼镜扯掉,这件事情跟你说了多少遍?你不可以别扯吗?

谢谢刘辉的分享,这个是很典型的我们常规表达不满的句子,看到伙伴们都在笑,很有同感啊。


A1+ 

好的,现在请大家各自思考一下,当时用大家常用的方法表达不满之后,心里是什么感受呢?问题解决了吗?想象一下,如果当初你就掌握了ABC表达法,你会怎样去表达呢?请回到当初的情景用新学的ABC表达法重新去表达一下,在小组里讨论。待会,我会请一个小伙伴来给大家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如果我当时就学习了ABC表达法,我会这么跟孩子说:“你丢掉我的眼镜(不可接纳的行为)让我很生气(感受),因为我没有眼镜我看不到(给我造成的影响)

 非常谢谢刘辉的分享,从他的分享中我能感觉到很好地掌握了ABC表达法,咱们给他鼓掌如何。 (回应)

强有力的结语: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记住在建设性地表达抱怨/不满时记住ABC表达法的三个要素:行为,感受,影响。

过渡语:

好,通过上面的学习大家掌握了ABC表达法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抱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我们上个环节提到有时候你已经完整表达了几次ABC法,可是对方依旧我行我素,没有任何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需要开始真正的“解决问题 ”了。  接下来给大家拆解的片段就是关于解决问题的6个步骤的。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现在请大家阅读第2个拆页,时间是1分钟,读完的小伙伴示意我一下。 

RIA片段二(HOW的片段

R阅读原拆页P136-137(1分钟)

与管教和纵容不同,共赢的方法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前我们提到过,这个过程通常需要6个步骤:

第一步:界定问题

第二步:想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评估所有方案

第四步:  决定最佳方案

第五步:实施决定

第六步:追踪评估

能够有效地使用共赢方法的关键就在于遵循这6个步骤。虽然不一定都按照这个次序,但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来完成这些步骤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前五步。

共赢方法也适用于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以及夫妻之间的矛盾。事实上,这是一个解决所有人际关系中出现的冲突的通用方式—个人之间、团体之甚至种族之间。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介绍了解决问题的6个步骤以及适用人群。

 

Why 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一般做法】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冲突喜欢一上来就直接说建议,说方法,很少去深入了解冲突背后双方的需求是什么?【这样做的坏处】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只是你一厢情愿,或者因为你的权威/地位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对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仍然是一颗定时炸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时间久了,必定会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只有双方的需求获得理解的前提下,任何解决办法才行得通。

【举个反例】拿我先生跟我婆婆而言吧!我婆婆老人家喜欢收集旧的东西,舍不得丢,我先生每次看到家里储藏室里堆满了旧东西就很不满,他总是建议我婆婆把旧东西全部丢了,甚至有时候我先生自己悄悄的把东西丢了。搞得现在只要我婆婆某样东西找不到,就说是被我先生拿去丢了,唠叨他这个浪费的儿子。 其实好多时候我先生也很冤枉,确实是婆婆不知道放哪里去了自己找不着。

【变成正例】如果他们就这个问题都去了解对方的需求/界定各自的需求,再寻找对应的办法可以解决双方的需求就不会出现上面家里的那种氛围了。

 

How

 

(细化行动步骤)由于这本书是翻译版本,结合全书,我发现翻译过程有一些偏差,查证其他参考书籍发现第一个步骤翻译订正为界定需求更加恰当。前三个步骤都跟需求相关,结合原书其他章节解读,我将6个步骤进行了细化。

第一步  界定需求:冲突背后双方的需求各是什么?

第二步  想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基于双方的需求,有什么解决方法

第三步  评估所有方案:这个方案是否能满足双方的需求?

第四步   决定最佳方案

第五步:实施决定

第六步:追踪评估

在这个解决问题6步骤中界定需求被放到了第一位,我在案例中会箱子举例这三个步骤,后面三个相对好理解,直接应用就可以。

 

When

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下应用这6步骤呢?当你使用了ABC法表达不满/抱怨没有效果的时候;另外一种情形是:你发现你们双方的需求不同,且都需要得到满足,那就直接用解决问题6步骤。

 

 

更贴近实际的案例:

讲完了这六个步骤,我来讲一个比较贴近家常生活我应用这六个步骤的一个案例吧!这案例就发生在我们家-最近我遇到了一个用ABC表达法没有发挥作用的事。情况是这样的,因为我和孩子的爸爸都要上班,所以我们家老二没有人带,就让我婆婆帮忙带老二。最近两个月我们家婆婆迷上了玩微信,经常在孩子面前看别人发来的短视频,跟其他婆婆短信互动。孩子大部分时间跟我婆婆在一起,奶奶还经常让孩子看短视频,有些短视频的内容对孩子非常不 适合。我用ABC表达法跟奶奶表达过几次不满,刚开始奶奶还是比较注意,可过了一段时间还是照样。之前也看过关于解决问题的六步骤,于是上周的时候孩子睡着了,我跟我婆婆两个在客厅聊了起来,我用的就是这个解决问题的6个步骤。

 

第一步  界定需求:冲突背后双方的需求各是什么?                                            关于婆婆带孩子玩手机这个事情:我的需求(这里强调一点,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是确保对孩子眼睛健康,内容健康,时间控制。

婆婆的需求:跟其他婆婆互动,让孩子安静,娱乐消遣

 

第二步  想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基于双方的需求,有什么解决方法?

清晰我们各自的需求后,我表示对婆婆的需求表示理解认同,于是我们一起讨论出了下面的几个方案:减少看手机的频率/时长;可以玩手机的时间(孩子睡着后,不需要特别关注的时候);给婆婆手机装一个适合孩子看的视频app;孩子中午睡着后,我下班接手带孩子的时候。

第三步  评估所有方案这个方案是否能满足双方的需求?我们得出这样的解决办法后,我们就每一个方案进行沟通评估,把各自的需求都表达了出来,也评估了方案利弊。

 

第四步   决定最佳方案

最后我们同意,孩子睡着以后,我接手孩子以后,回复其他婆婆的微信但是不看视频。安装了一个讲故事的app.

第五步:实施决定  我和婆婆讨论完后就给她手机下载了一个故事app,中午我回家带孩子睡觉,晚上晚饭后我负责带孩子,奶奶可以玩手机或去找别的婆婆娱乐消遣一下。

 

第六步:追踪评估

目前来看,方案运行良好,各自安好。

预防异议:

我把这个案例分享之后,你可能要问,我自己的需求我知道,对方的需求我怎么知道呢? 借这个机会,我也问问大家,你们平时一般会怎么做去了解对方的需求? … 

 

学习者阿雅反馈:我们可以询问对方。

非常谢谢你的反馈,非常好,我们通过询问去了解对方的需求。

 

在大家真正去应用这个6步骤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自我需求不明的情况,我分享给大家,一会大家在场景演练的时候可以参考。我在跟婆婆进行沟通前,我除了知道自己不希望孩子玩手机外,我说不出我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这时候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我不希望孩子玩手机? 我发现我的原因是:不希望对孩子眼睛不好,不希望孩子因为不恰当内容学坏,不希望孩子上瘾。 于是我发现我的需求是:孩子眼睛健康,视频内容健康,控制看视频的时间。

 

讲到这里,大家对解决问题6步骤有没有什么疑问?(反馈和回应

...好,没有疑问,我们继续下一个环节。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场景:——(1分钟)

我们刚刚学习了解决问题6步骤,除了了解这6个步骤外,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大家掌握问题解决6步骤。因此为了便于大家学有所用,我设计了一个场景供大家小组讨论,我们还是沿用上个环节的分组。大家根据这个场景用6步骤来解决场景中的问题,好,现在我们开始来演练。

今年公司业务发展比较快,你很想借这个计划在事业上拼一把。但是业务拓展需要到居住地以外的其他城市出差。你间接试探性地跟另一半(父母)说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你发现ta不同意你到外地去。请你用刚刚我们学的解决问题6步骤来解决你现在面临的这个冲突。在这里我澄清一下,我们演练的真正目标是在现场应用我们今天新学的6步骤。大家大可不必拘泥于解决场景中的问题,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其他很多法子。

小组讨论指令:

首先,请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是要去出差的这位先生/妻子各自运用6步骤解决现在面临的这个问题。时间是3分钟。

写好后,按照之前的分组,一位扮演这位要出差的A,一位扮演不同意出差的B,一起运用6步骤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在小组里讨论演练,时间是5分钟。

 

 

现场演练 指令:

有哪一组的小伙伴愿意来给我们大家演练一下呢?

 

场景演练:

我们有请超超和LV来演练一下。

超超:谢谢Lotus,我们这个场景里的AB就是老公和老婆在商量这个事。

超超:老婆,我在现在的公司干了快3年了,最近公司有一些变动,想跟你聊聊我的想法。

LV:哦,公司有变动,什么情况?

超超:公司今天拓展到了业务到长沙,需要一批员工外驻长沙一年做业务拓展,业务拓展期间有机会获得职业晋升和加薪。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挺想去挑战一下。但是考虑到要去长沙出差,家里家外有的事情可能顾及不到,所以需要好好跟你商量商量。

LV:你一出差,家里家外,孩子学习,接送啥的真的就是我一个人的事了。现在老大上2年级,需要每天接送她和督促她学习。老二也快三岁了,也是需要人陪伴引导的关键时期,你这一出差,我也还要上班,我怎么顾得过来,天天转得像陀螺…

超超:这些情况我都知道,我就是想跟你讨论我的想法,听听你的想法,然后寻找一些解决办法。我在这个公司干了3年,每天都是早九晚六的常规工作,这几年的确可以部分照顾到家庭。现在两个孩子也大了,咱们家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这三年不温不火的状态,我自己也想主动去改变一下。正好公司有这个机会,部门老大也觉得我很有潜力,我特别想去挑战一下。你一个人在家面对两个孩子的确会很不容易,我也综合考虑了所有的情况,想说说我的应对方法,如果你还有其他方法咱们放在一起可以权衡一下。

LV: 说说看,你有哪些应对方法。

超超:你看哈,我虽然出差,但是因为地址距离武汉也不远,公司周末不用加班,我可以每周回来一趟,星期五晚上回,星期一早上走,等于一周7天我在家睡3天。周末两天孩子全归我带,你要去放松一下,学习一下什么的,你自由安排;每周我回来都综合看看孩子的学习情况,然后跟孩子约定下周的计划,你平时帮忙看看执行情况。每周我出差回来,我们一起评估孩子的情况。家里有什么事情,我们尽量都提前商量安排在周末。你看哈,你那边有什么补充?或者还有哪些情况是我们可以预料到的,可以一起商量应对办法的。

LV:你这么一说,好像你出差的时候家里的情况都好应对了似的,听上去蛮轻松。我暂时没什么补充的,实际情况可能没这么简单的,到时候出席问题又讨论吧。你一个星期不在家,孩子的学习进度你搞不清楚的。周末两天你一个人带两个娃,我看够呛。

超超:我一个星期出差不在家的确会不清楚孩子的进度,这不是还有你在家督促吗?你隔天把孩子的情况语音里跟我做个沟通,我回来看看她的课本基本都知道了;还有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的事,我去年干了10个月,你评价不是还不错吗?相信你老公了,我有办法搞定他们滴。

LV:那好吧,那就先按你说的方法试试看,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像你这个年纪要出去拼一下也无可厚非,我也自己多克服一下吧!

超超:好,谢谢老婆通情达理。前面两周我们就这么试试看,过程根据情况再调整。

 

【关联原文知识点的回应】好的,谢谢超超和LV的精彩演出,从他们的对话中我听出了解决问题6步骤的脉络。 首先,老公引导谈话(界定需求)跟老婆说了自己的需求,          也引出了老婆的需求。然后:(找出可能的解决办法)老公邀请老婆一起来商量                可能的解决方法。(评估方案)再然后就是一起评估了方案的可操作性。                            (确定最佳方案)最后跟老公一起确定了可以实施的的几个方案,(实施方案),             (追踪调整)老公还提议先执行然后再过程中再调整。                                                                                                                                                                                                                                                                                                                                                                                                     

刚才的演练非常棒,我们再次给超超和LV一轮掌声。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请大家畅想一个,在未来一周或一个月内,你可能会运用到6步骤去解决问题的事件。

这件事可能是你跟家人/同事/好友的一个冲突,也可能是你的团队目标跟客户团队目标的冲突或者其他你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把它写在便签了。写好后请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待会儿,我会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他的事件。

 

学习者杨蓉分享:今天听了拆书家的分享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发生在我们家的事情。

婆婆在电梯里遇到了一个朋友,正好手里拿了一个旧的榨汁机准备扔掉,朋友觉得榨汁机没有坏扔了怪可惜的就问婆婆要不要,婆婆觉得怪好,可以回来给孩子做果汁就高高兴兴带回来了,还很开心的家里人说,结果遭到老公的一顿数落,说家里又不是没钱,为什么要去拿别人用过的。

 

第二天早晨老公又把婆婆吼了一顿说婆婆用洗碗水煮稀饭,婆婆在一旁抹眼泪。而我弄清楚的事实是婆婆只是没有舍得倒掉洗碗水准备冲厕所,稀饭用的是我们食用的纯净水。老公冤枉路婆婆,而且因为面子问题又没有跟婆婆道歉,弄的家里的气氛一度很低沉。

好,接下来请大家应用问题解决6步骤,为你刚刚写下的那件事儿,做一个简单的运用计划,可以在白纸上把计划草拟出来。写下时间、地点,操作步骤及预期结果。操作步骤里需要包含我们今天学习的问题解决6步骤。写好后,请在小组分享讨论。待会儿,我会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他的运用计划。

学习者杨蓉分享:

对于上面的事件,我有采取一些办法,但是并没有达到我想要的一家人和和气气的效果,学了今天的六个步骤,我有了一个新的计划。

今晚回家后准备结合我之前的努力再试一试我作为调解人帮他们缓和他们两个的矛盾,争取这周内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按照今天的6步骤,我打算这么做:

 

一.界定需求

 

通过平日里的相处交流,我婆婆的需求其实是想得到家人的认同与理解,并非是节省的不可理喻,她也是有标准的,拿榨汁机的时候考虑的是正好可以就家给孩子榨果汁,而不是为了沾小便宜。她经常会带回来一些别人给的东西,但是有的确实正好家里用的上。

 

老公,更在意的是面子问题和生活质量问题,同时也缺乏与母亲之间的沟通,觉得婆婆是喜欢贪图小便宜,为了省钱不择手段甚至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二.想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去劝解婆婆,代替老公向她道歉

二.去把老公吼一顿,因为他太过分了,不分青红皂白不说,还对母亲那种态度。其实当时我也生他的气。

 

.找个机会跟老公谈谈,告诉她我眼里的婆婆并非他想的那样,婆婆更多的是想得到我们的认同与理解,我们试着去认同和理解婆婆的同时,引导她减少那些不必要类似自虐的节省。

 

三:评估所有方案,第一个可以试试,第2个不好,本来是老公跟婆婆之间的不快,再演变成他跟我之间的不快就更麻烦了。第三个方案很好。

四:决定最佳方案:很显然第三个方案是最满意的

 

五.实施决定

回去以后今晚先找老公谈一下这个问题,他其实已经觉得自己的行为欠妥,碍于面子不肯有所表示,我要动用我今天学习的6步骤先跟他讨论他和婆婆各自的需求,在各自的需求里去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

 

六.追踪评估

 

在老公道歉以后,去与婆婆做个交流看看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否有所缓和,平时也注意家庭氛围的情况。

 

预期效果:希望通过沟通他们双方的需求后老公认同和理解婆婆,婆婆也知道老公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家庭氛围其乐融融。

强有力的结语首先非常感谢杨蓉的分享,你的故事很精彩,你已经将解决问题6步骤延伸到调节家庭矛盾这个方面来了,为这个方法做了拓宽。再次谢谢大家的分享,今天我们通过两个片段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方法。当你希望妥当表达不满/抱怨的事情时,可以运用ABC表达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当双方的需求不同而产生冲突时,请使用问题解决6步骤。期待大家学好这两个方法后创造更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