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习惯的力量》 所属活动: 如何改变习惯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改变习惯~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掌握替代习惯的方法

开场:


Ø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蔡抒言。五年前,我收获到“蔡抒言”的名,似乎上天注定了5年后我将会与拆书结缘。名字很好记——蔡抒(“拆书”协音),言(“说”协音)。“拆书说”,“蔡抒言”。

   三个标签记住我:

 我喜欢笑。所以法令纹很深。看!为此我之前总会做“鼓气”(示例)这个动作,说是可以缓解法令纹的产生。但无济于事。

 我喜欢吃甜食。因为甜食能够让心情很好,但却让法令纹很深,而且身材中段部分呈球型状。

 我喜欢运动。因为运动能让心情愉悦,所以我喜欢笑,而且运动还能把球型身材练成S型。

 好了,言归正传,今天是2019年10月22日,我再再次在时光花坊进入第4次1-1打怪通级。

Ø 拆书是什么

4年前,我在一次单位组织的活动中听到一位三级拆书家的课,好像是讲项目的管理,因为当时做项目经理,所以通过那堂课收获到管理方法,并还用在了工作中。现在很流行阅读,很多人喜欢说我每年读了多少本书,记住了其中某些片段,还能说个一二三来,感觉很牛B。但我认为,阅读本身不能创造价值,GET到知识要点也不能算创造了价值,只有当知识点能够影响并改变行为方式,这才算创造了价值。所以,拆书不是我之前理解的“把书撕掉”这样一个字面上的行为,而是一种学习方法,他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这种方法能影响自己和他人,指导未来的行为方式,这种方法首先帮助自己,接着还能帮助别人。这种拆书方法就是RIA方法,R(Reading阅读原文片段)、I(Interpretation,通过引导者讲解,提炼文中核心要素)、A(Appropriation 拆为已用。学习者在拆书家的催化下关联过往经历,通过学习反思,能够指导未来的行为。)

 拆书方法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个人学习使用便签法,组织学习就像今天这样,由拆书家带领大家学习。

Ø 拆书帮是什么

 拆书帮是赵周老师创立的非盈利性的公益组织,它基于RIA拆书法,聚集一群爱好学习,渴望共同成长的人。目前在全国有 89分舵,我们属于武汉珞伽分舵。

 话不多说,下面就让我这个新手带领大家一起体验RIA的读书方法吧!首先,请大家阅读一下下面这个篇章,花1分钟的时间。我先把拆书页发给大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阅读原文片段   《习惯的力量》  1min )

 

  习惯是怎么改变的呢?

  可惜,并没有一套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当使用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时,习惯最具可塑性:如果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植入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但这还不够,为了保持这个习惯,人们还得相信改变是可能的。而大多数时候,只有在团体的助力下,才能形成信仰。

  如果你想戒烟,就应培养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使它提供满足香烟在人身上产生的渴求感。然后,找一个可以提供帮助的团体,比如说一群戒烟的人,或者有助于你相信自己能远离尼古丁的团体。当你觉得自己要忍不住了,就去寻求他们的帮助。

  如果你想减肥,就应了解自己的习惯,看看为什么每天休息时,自己都会离开办公桌去吃点心?然后,每到休息时,就找朋友去散步,或到他们办公桌那里闲聊,而不是去咖啡厅,或者加入一个跟踪减肥过程的小组,还可以找一个跟你一样,想在手边放一些苹果而不是薯片的伙伴。

事实一目了然: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你必须找另一个惯常行为替代。而且当你和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时,改变的成功性会大大提高。信仰也是必要的,而且它是在群体中培养出来的,即使群体只有两个人,结果也是一样。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hat: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习惯只能改变,而不能消除

Why在以往,当你想要改变一个习惯时,你可能会用不去......””不要......”等等提示、阻止自己的下意识行为。但你有没有想过,你越是强迫自己不要去做的时候,你的潜意识是我要去做”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却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Where不管处于何种状况或者环境,当你觉得有些习惯影响到自己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时,那么就必须要改变这个习惯。

How那么,如何改变呢?下面请跟随我一起,共同来学习改变习惯的方法:

  第一步,找症结。罗列有可能让你产生习惯的综合因素,找原因,并分析“习惯回路”。习惯是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成形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是意识到其它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会自然而然地启动。习惯回路由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三部分组成,如果你想改变习惯,先要了解你属于你自己的“习惯回路”。

  第二步,用替代。采用目标转移法找到其他替代的事物。比如像文中提到的每到休息时,就找朋友去散步,或到他们办公桌那里闲聊,而不是去咖啡厅

  第三步,求帮助。找到一群目标相同的人,当大家聚在一起时,互相的鼓励和督促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消除顾虑。比如像文中提到的加入一个跟踪减肥过程的小组,还可以找一个跟你一样,想在手边放一些苹果而不是薯片的伙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相信在座的女性和我一样,都喜欢吃甜食,在之前的介绍中我也提到了,我喜欢吃甜食,下面我就要说说“我与甜食的前半生,不得不说的惨事”。

今年刚入夏的时候,我发现去年底刚淘的几款裙子裤子几乎都扣不上去,再去买新衣服时发现,居然原来选的码子自己都已经穿不上身了,居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光荣成为单位里最胖的女性,特别是中间躯干部分,开始往球形趋势发展,看看别人细细的腰肢,我为自己扣不上扣子而自卑。因为我很喜欢吃甜食,但甜食吃多了容易长胖,所以今年6月1日那天,我决定戒掉吃甜食的坏毛病,控制自己长胖的节奏。但是直到夏天快过完了,8月底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还是没有改掉吃甜食的坏毛病。

反思:我开始找原因。对照这个片段,我总结了一下:

第一个,找症结。我总结了一些原因,但最大的一个原因,没有戒掉的甜食的关键是对甜食心理上的依赖。因为工作中用脑偏多,当脑子转不动出现短路的状况时,我会选择饼干或者含糖份高的速溶咖啡,吃完后压力总能适当缓解。还有,当我心情不太好的时候,我也会给自己找一家温馨漂亮的甜品店,选些高糖份的冰淇淋、布丁、蛋糕、奶茶什么的吃,吃完感觉也会特别满足,压抑的心情随之缓解。

  再回想我的饮食结构,确实甜食占据了我每天一大半的食谱,比如早餐为了图方便,几乎都会选择蛋糕、饼干、面包等糖份及奶油的主食;下午茶也会选择甜的奶茶或者可乐;晚上以为不吃主食改吃水果就能控糖,但我选得最多的,仍是高糖份的葡萄,还有瓜果类的水果。

 第二个,用替代。在遇到心瘾的时候,我没有想办法找其他的替代方法去化解这个过程,形成了严重的依赖,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甜的食品就是我的解药,因为它的品种多,特别好买,还非常好吃。

 第三个,求帮助。之前戒甜食的过程中,我都是一个人默默地做,没有来监督我,人在单独面对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时候内心是特别脆弱的,还会给自己制造一些理由,久而久之,当自己没有去完成时,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我查了一些关于糖份与人体健康的资料,比如“为何吃糖会长胖”等之类的。发现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吃甜食会胖是因为大部分甜食含糖量太高,人体吸收不了的糖份会转化为糖原,糖原会在身体贮存,当后备能源过多就会影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另外,糖食其实也是一种麻醉剂,虽然它能缓解情绪,但它的麻醉效果持续时间最多半小时,长期吃甜食对内脏、牙齿、视力等等都会产生损伤;糖份还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加速女性皮肤老化。

A+

 如果是当初我运用到这个方法,找到没有戒掉甜食的核心要素,是自己的心瘾太大,还能找到替代的一日三餐的食物,换掉以往固定的奶油蛋糕/面包的主食,改变为玉米+鸡蛋+牛奶/黑咖啡的搭配方式。买水果时,不选高糖份的西瓜、葡萄,改选低糖粉的苹果、奇异果和柚子等。不进甜品店改进咖啡店,买杯黑咖啡找其他人聊聊天,分散注意力。最后,我还能找到一帮控制摄糖的小伙伴,建立一个群,打卡每天吃的食品,晒食品的过程,一来了解食品的含糖量,方便合理控食;二来用其他小伙伴的力量来激励自己。我想,我戒掉甜食的习惯一定就能改变了。

 

【A2】

 未来我还会对其他习惯进行改变。比如,我很容易在临睡前看剧,最终影响到自己的优质睡眠和第二天的精力。我的目标运用这种方法,从今天晚上开始,在接下去的一周内,每天晚上11点关灯上床,手机静音,切实改变临睡前看剧的坏习惯。

 行动:

 首先,找症结。我分析了之前为何会看剧。因为忙碌了一天,在临睡前,人是最放松的时候,为了让自己更放松,不去思考,就想着看看肥皂剧,却忽略了电视剧反而会让人的思维更加活跃,反而更不易让人入睡。找到这个症结所在,我就知道必须要先走这一步。

 第二步,用替代。我会选择用听轻音乐的方法,并进行定时15-20分钟再关闭。舒缓的音乐也能够让大脑放松,停止思考,而且还能确保优质的睡眠。

 第三步,求帮助。让老公督促,到了11点上床,没收手机和PAD,戴上眼罩,定时后播放轻音乐。

    结果:如果自己能在一周以内,每天晚上11点完成上床闭眼睡觉这件事情,我就奖赏自己吃一顿海底捞!

 好了,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从明天开始,一起来尝试用起这种方法,戒掉自己不满意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