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好,在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进行一下“分组”,我右边三位小伙伴一组,左边两位小伙伴一组,一会儿我们按照小组进行讨论。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TF2-3拆书现场。我叫李志君,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1、计算机从业者:2、美术爱好者:3、宝妈一枚: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对方出现问题或有危险想法时,运用“启发式提问”的方法引导对方学会处理情绪、解决问题。
用FAB法介绍图书:
【F特征】 这本《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是【美】简•尼尔森。她是一位教育学博士,同时也是 “美国管教协会”的创始人。本书是一本亲子教育类书籍,讲述了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使用不惩罚不娇纵的方法来有效的管理孩子。
【A优势】本书自1981年第一版出版以来,被翻译成16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600万册。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和同类图书相比,本书理论坚实简洁,案例通透详实,运用正确的、正面的、充满了真爱的管教方式,为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更美好、更灿烂的明天。
【B1本书的好处】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同时还教会我们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为神奇的是,本书的沟通方法不仅仅适用于育儿,还有助于处理夫妻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
【B2本片断的好处】通过对本片段的学习,学习者能够在对方出现问题或有危险想法时,运用“启发式提问”让其感觉被尊重、被重视,引导对方学会处理情绪、解决问题,避免因唠叨、告知而引起反感。
《正面管教》P127-128
我最喜欢的一个例子是,我女儿有一次告诉我,她打算在一次聚会时一醉方休。我倒吸了一口气,说:“跟我说说看,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她说:“很多孩子都那么做,而且看上去他们喝醉了都很开心。”我克制住想要对她说教的冲动,问道:“你现在不喝酒,你的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她想了想,说:“他们总是说多么钦佩我,多么为我骄傲。”我接着说:“你认为你喝醉了酒,他们会怎么想或怎么说?”我能看出她在思考,之后她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我跟着又问一句:“那你觉得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这个问题显然让她更费思量。她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她随即又加上一句:“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
如果我不知道启发式问题,以及帮助她探讨她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的价值,我也许就忍不住会强加一个惩罚性的后果给她,比如对她禁足。这很可能会促使她偷偷摸摸地去喝醉,而不是相信她可以和我讨论问题。最大的损失将会是她没有机会去探讨她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去发现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看完了我们的拆页,下面我带领大家一起解读我们今天的拆页。
【why】
记得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提问,问我们“最反感父母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大家觉得呢?
获得点赞最高的回答是:最反感父母唠叨的时候。
是的,有许多父母,也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喜欢对孩子进行说教和唠叨。
“你看看,我就说了这样不行吧,你应该怎样...”等等。
这样的说教或唠叨最终有可能让孩子形成反叛或盲目顺从这样的性格。
【what】
那么什么才是启发式提问呢?
启发式提问就是:用提问代替说教、代替命令,通过提问去引导孩子自己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解决方案。
【提炼行动步骤】
【how】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提问呢?
我们从拆页中提炼出以下三个步骤:问原因、问后果和问想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问原因:
(1)平心情:为了顺利了解原因背景,我们需要让自己情绪平和下来,可以深呼吸。
(2)问原因: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孩子说出原因。可以说:“跟我说说看,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做?”或“可以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
第二步:问后果:通过提问引导孩子思考可能产生的后果。
(1)先问别人是如何评价现在的自己。可以说:“你现在不这样做,别人是怎么说你的?”
(2)再问别人可能对改变的自己会怎么评价。可以说:“你如果这样做了,别人会怎么想或怎么说?”
第三步:问想法:通过提问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以说:“你要是这样做了之后,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这时孩子才会思考,得出的答案才是他想要变成的样子。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温和的,不带预设答案,要表现出对孩子真正感兴趣,孩子才会积极参与。
【意译案例】
文化背景有差异,外国孩子一起饮酒的情况在中国相对少,其实细心琢磨,平时生活中和孩子的事件沟通,如果运用这几个步骤,都会和谐很多,比如:
前两天,儿子和我聊天说:
睿睿:妈妈,我想明天去骂我老对儿肥猪去。
我吓了一跳。然后,我想到了面部表情需要与我的意图一致。于是,我调整了一下,以平静的表情和语气说:“睿睿,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问原因】
睿睿:排队的时候,他说我走的慢,像猪一样,还让我“滚一边去”,还在那开心的笑。
我深呼吸了一下,克制住想要说教的冲动
妈妈:那你没有用不文明的语言说他,你的同学是怎么说你的?【问后果】
【他想了想】睿睿:他们对我坚起大拇指,说我棒棒的。
妈妈:你认为如果你也讲了不文明用语,你的同学会怎么想你呢?
【他想了想】睿睿:他们肯定会不喜欢我的。
妈妈:那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问想法】
我能看出他在思考……
睿睿:我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接着他又加了一句:我想我不会讲不文明用语的。
原来,通过启发式提问,让孩子自己得出解决方案,比我们唠叨会更有效。
【异议预防】也许大家你会觉得我现在没有孩子,学习这个方法对我有什么用呢?其实,我们同样可以将这个方法用于夫妻、朋友或同事的沟通中。通过启发式提问,帮助我们建立更和谐的夫妻关系,帮助朋友找到人生的方向,帮助同事理清工作思路等等。
遵从本书,我们下面依然以孩子为对象进行说明。
这个拆页非常适用于【where】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让孩子更好地参与其中,让孩子感到被鼓励和被尊重。
我们刚刚学习了如何使用“启发式提问”这个方法。接下来请大家一起做一个演练。
【场景设计】场景是这样的:你下班回家,看到孩子的成绩单,英语不理想。你看完以后火冒三丈。其实,孩子除了看错题之外,还忘记回答卷子背面的一道题了,但是因为TA怕被骂,也不敢多说。
【小组讨论】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每组都加工出家长和孩子对话的剧本,建议把内容写在纸上。大家可以参考我刚刚讲解应用启发式提问三个步骤:问原因、问后果、问想法。下面就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演练,演练时间每人3分钟。一会儿我会请一组小伙伴将讨论的结果现场演示下。现在开始。
【现场演练】好,我们请右边的小组两位小伙伴,将讨论结果现场演练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老K演妈妈、晓雯演孩子):
妈妈看到孩子英语没及格,气不打一出来。忽然想到要冷静,深呼吸。【平心情】
妈妈:宝贝,可以跟我说说看,这个成绩是什么原因呢?【问原因】
孩子:我前面把看错题了,然后老师也没有提醒背面还有题,我就没做后面的题。
妈妈:你的同学要知道这个事怎么看待你呢?【问后果】
孩子:大家都会觉得我很笨,这个都没有注意到,然后题还做错了。
妈妈:那么,以后如果你认真一些,题不看错,不落题,他们会怎么看待你呢?【问后果】
孩子:大家会觉得我很聪明很了不起,都答对了。
妈妈:那你现在看到这个英语成绩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以后打算怎么做呢?【问想法】
孩子:我觉得我以后上课得好好听老师讲课,考试时认真看题,不能再看错了,还要把卷子反正面都看一下,别再落题了。
妈妈:我相信你这样做的话,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而且你自己也会非常的开心。妈妈对你有很大的期待,相信你宝贝。加油!!
【反馈与总结】
谢谢老K和晓雯的分享,通过启发式提问,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孩子,当孩子体会到我们发自己内心的关心时,孩子才能配合我们的引导,和我们一起共同解决问题,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希望大家学会今天的方法,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好的,通过今天的学习和演练,希望大家以后再遇到孩子出现问题时,使用问原因,问后果,问想法三个步骤,优雅应对,平和的解决问题。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