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拆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片段。【特征】作者是:【美】史蒂芬 • 柯维博士他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优势】:该书从四个层面讲了七个习惯。第一个层面是重新探索自;,二,个人领域的成功;三,从依赖到独立公众领域的成功;四,从独立到互赖。习惯一 • 积极主动习惯二 • 以终为始习惯三 • 要事第一习惯四 • 双赢思维习惯五 • 知彼解己。【利益】:当您阅读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这本书后,是否希望获得更多的学习资讯,与更多的职业经理人探讨成功的心得?它所传授的内容不是某种流行时尚或管理技巧,而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并且能够指导行为的基本原则。通过彻底思维的改变达到行为的改变从而加强了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培养组织内部的共同语言和价值观。通过本次学习,学习者能够学会勇于说“不”。
片段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180-182勇于说“不”
若要专注于要务,就得排除次要事务的牵绊,此时需要有说:“不”的勇气。
人各有志,各有优先要务。必要时,应该不卑不亢地拒绝别人,在紧急与重要之间,知道取舍。
我妻子曾经受邀担任一个社区主席。其实有很多别的重要事务等她完成,但是迫于压力她最终还是接受了邀请。
之后她打电话给,位闺蜜,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参加委员会。对方认真听很久后说,“桑德拉,这个计划听起来很不错,确实值得一试。我非常感激你我参与,但是我现在确实不能参加,我想让你知道我真的非常感谢你邀请我。
桑德拉本已做好了一切准备,但只欠一个礼貌的拒绝。她告诉我她真希望自己当时也能拒绝。
我绝不是说你不能参与公共事务,都很重要。但是你要了解当务之急:然后对其他事不卑不亢、有礼貌地说:“不”。你这样做是因为内心清楚,要做更紧急的事。“最好”的敌人其实是“不错”。
时刻牢记你要拒绝,有时可能是拒绝生活中紧急的事情,甚至是很重要的事。但是即使它们还不错,却会阻碍你把其他事情做到最好。
我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任师生关系部主任时,曾聘用一位极有才华又独立自主的撰稿员。有一天,有件急事想拜托他。
他说:“你要我做什么都可以,不过请先了解目前的状况。”
他 指着墙壁上的工作计划表,显示超过20个计划正在进行,这都是我俩早已谈妥的。 然后他说:“这件急事至少占去几天时间,你希望我放下或取消哪个计划来空出时间?”
他的工作效率一流,这也是为什么一有急事我会找上他。但我无法要求他放下手边的工作,因为比较起来,正在进行的计划更为重要,我只有另请高明了。
我们一天中可能会同意或拒绝很多次。因此以原则为中心和关注个人使命宣言,我们就有足够的智慧做出判断。
我的训练课程十分强调分辨轻重缓急以及按部就班行事。我常问受训人员:你的缺点在于——
无法辨别事情重要与否?
无力或不愿有条不紊地行事?
缺乏坚持以上原则的自制力?
答案多半是缺乏自制力,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是“确立目标”的功夫还不到家使然。而且不能由衷接受“事有轻重缓急”的观念,自然就容易半途而废。
这种人十分普遍。他们能够掌握重点,也有足够的自制力,却不是以原则为生活中心,又缺少个人使命宣言。由于欠缺适当的指引,他们努力休假,努力做到符合原则的态度和行为,但却没有想过去检验一下作为根基的基本思维定式,因而他们带着伪面具,外在表现的也许内心并不认同。
以配偶或金钱、朋友、享乐等为中心,容易受第一与第三类事务羁绊。至于自我中心者难免被情绪冲动所误导,陷于能博人好感的第三类活动,以及可逃避现实的第四类事务。这些诱惑往往不是独立意志所能克服,只有由至诚的信念与目标出发,才能够产生坚定说:“不”的勇气。
按照建筑学来说,功能决定外观。同样道理,领导决定管理。你对待时间和要事的方式决定了你怎么利用时间。如果你的要事基于原则和个人宣言,那么它们就会入心入脑,你会乐于把时间花在第二类事务上。
如果内心不够坚定,很难拒绝第三、第四类事务的诱惑,只有当你有意识检查日程,有想法重新确立以原则为中心的事情,才会拥有足够的独立意志真诚地拒绝。
我们回头看看片段中的这个划线的实例,为什么他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并不是因为他是工作狂,而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事先做好计划,并罗列出哪一个更重要。
首先请问你有认为哪些是你的缺点?
无法辨别事情重要与否?
无力或不愿有条不紊地行事?
缺乏坚持以上原则的自制力?
可能很多人会选择缺乏意志力,但我们回过头想想没有主心骨是我们更大的问题,你不能分清事情的重要性,所以在你准备拒绝的时候你会觉得其他事都可以放放,所以你答应了别人的要求。比如上一周,天南姐问我是否可以当主持人,我爽快的答应了,但是问题来了,这个时间段应该是我读专业书籍的时候,可是我却失了重心。
【原书案例】就以第二个例子来说,1.撰稿员他首先知道他要做的事是什么;2.然后将它们做成计划表格;3.他用反问句来问“我”该停下哪项工作来去做另外一件没有在计划之内的事情。这样就很好的拒绝了“我”的请求,并且我能理解他的拒绝。
【A3】你有过以下经历吗?
本来打算晚上看会书,却被朋友叫去打游戏?
其实可以早点下班,但同事的活还有很多,放下了自己的活去帮同事完成,以至于他已经回家了,你还在加班?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不是想着去问问度娘,可是发现某星出轨的事情,将你吸引,你不仅看了他最近的新闻,还将他的历史翻了个遍?
有没有片段中妻子因为迫于压力而接受了社区主任的事,但其实还有很多事比这个还重要。
【场景】
地点:办公室
人物:老板,小张,小李。
内容:老板给小李布置工作,可是女朋友约她,所以他就去找小张帮忙。
【场景一】
老板:小李周末加班,工作紧。
小李:嗯嗯
小李转身去找小张,说:”周末女朋友过来,你看领导安排的工作能不能帮帮忙,女朋友也好久没来了。
小张:”我可能还是比较忙的。”
小李:“你看这女朋友实在是好久没来了,你看单位就我们关系近,这次你帮我,下次我帮你”。
小张:“那好吧!”
【场景二】
老板:“小李周末加班,工作紧,你辛苦辛苦。”
小李“好的”
小李转身去找小张:“可不可以帮我加加班?”
小张,果断拒绝
小李,内心也可以接受,并不会太伤大雅。
总结:在生活中分清要事,学会说不,但要注意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