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大家好!
我叫吴刚,很高兴在这里认识各位小伙伴!
我的三个标签是: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公益志愿者和足球爱好者。
首先,我大学的专业和毕业后的工作,都是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我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绩效管理专家,能运用自己的专长助力于企业的健康成长。
第二个标签是公益志愿者。我是一名民间助学组织的志愿者。在这组织里面,我负责专职人员的招聘和管理,以及参与和策划公益活动。
第三个标签是足球爱好者。足球是我最大的爱好;大学时,我是校足球运动员,现在每周至少也参加一次足球赛。我很喜欢在球场上满头大汗、酣畅淋漓的感觉。
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合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
拆书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联系自身经验,以及未来如何规划应用。
拆书所用拆书法分为两种,分别是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拆书法主要是通过RIA便签法进行学习,应用这种方法,
可以让个人读一本书的效果等同于参加一场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RIA便签法具体是:
R是阅读原文拆页。I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A分为A1和A2;A1是联系自己的经验。A2是未来如何规划应用。
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是由一个拆书家把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看,一位拆书家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的价值。
什么是拆书帮呢?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一个公益性青年自组织,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比如,我们的常州龙城分舵。
拆书帮的使命是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
今天这线下的活动,就是由拆书帮组织发起的。
责任型授权
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起初,这种授权方式费时又费力,但却十分值得。通过责任型授权,可将杠杆的支点向右移动,提高杠杆的作用。
这种授权类型要求双方就以下五个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并做出承诺。
预期成果 双方都要明确并理解最终的结果。要以“结果”,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要投入时间,耐心、详细地描述最终的结果,明确具体的日程安排。
指导方针 确认适用的评估标准,避免成为指令型授权,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不加约束的放任,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扼杀人们的能动性,让人们回到初级的指令型要求上:“告诉我你想要我做什么,我照做就是了。”
事先告知对方可能出现的难题与障碍,避免无谓的摸索,但不要告诉做什么。 要让他们自己为最后的结果负责,明确指导方针,放手让他们去做。
可用资源 告知可使用的人力、财物、技术和组织资源以取得预期的成果。
责任归属 制定业绩标准,并用这些标准来评估他们的成果。制订具体的时间表,说明何时提交业绩报告,何时进行评估。
明确奖惩 明确告知评估后的结果——好的和不好的——包括财物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以及该项工作对其所在组织使命的影响。
【what】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责任型授权。
责任型授权就是给人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方法,
让实施者为最终的结果负责,并且重点关注最终结果的方式。
,
【why】责任型授权的好处一方面能有效地激发实施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实施者的成长;
另一方面就是一旦做好了,就可以为授权者节约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不采用责任型授权,我们会拘泥于指令性授权中,
这样,既会耗费我们很多精力,也不利于实施者的成长。
【how】一般来说,进行责任型授权有五个步骤,跟我们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步骤有些类似。
第一步是,明确预期结果。就是双方都要明确和完全理解最终想要的结果,并达成一致;
第二步是,有一定指导方针。这步骤体现在对结果有一定明确的限制性规定;
第三步是,告知可用资源,就是要告诉实施者,有哪些可用的人力、财、物资源可用;
第四步是,责任归属:制定业绩标准,评估成果是否有效完成;如果未完成,能根据标准找出问题所在;
最后一步是,明确奖惩。在授权的同时,明确约定告知任务完成情况下所获得的奖励,以及在未完成的情况,将会受到的处罚。
好,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责任型授权的五个步骤:
明确预期结果、有一定指导方针、告知可用资源、责任归属和明确奖惩。
【where】责任型授权一般可适用于职场中安排分配工作任务的场景。
【A1】说到这里,各位小伙伴对责任型授权是不是有些了解了呢?
如有不是很明白,那就讲一个我工作中的例子吧。
上个月,公司需要每个部门完善制度修订工作。正好新薪酬制度中岗位技能补贴需要员工技能等级数据做测算,我把会议纪要转发给人事主管,叫他完成操作类员工岗位技能等级评定制度。一周后,我找人事主管汇报此事进展,发现他居然对此事没有开展。他以为此事还是由我负责牵头组织讨论后再修订。于是延误了新薪酬方案的测算。
通过对《责任型授权》片段的拆解,我反省了自己,发现有如下问题:
在预期成果方面,我仅仅转发会议纪要对主管要求进行制度修订,没有告知达成一致的结果;
在指导方针方面,我没有向主管明确完成此事的最终时间,以及该制度会在本月的新薪酬方案测算中去运用,也未标明制度编制时需要严谨性和及时性;
在可用资源方面,我没有告知主管可使用的资源(比如协调生产经理共同参与)
在责任归属方面,我没有明确主管负责制度修订初稿,我来负责汇报讨论定稿;
在明确奖惩方面,我没有明确具体的奖惩细则,这项目工作没有完成会在月度考核中扣分。
回想在整个过程中,我转发会议纪要和口头告知,没有投入时间,耐心、详细地去描述及辅导,导致了新薪酬制度测算工作的延期。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在工作中是否跟我一样有这样刚才的经历呢?
【A2】
通过拆书法,我们掌握了如何进行责任型授权,接下来我讲解一下打算在实践中如何运用。
结合集团管理提升需要,我设定了“在11月30日之前,通过责任型授权模式安排人事主管完成《员工手册》的修订和发布工作。”工作目标。
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是明确预期结果:在10月1日之前,跟人事主管沟通,明确由人事主管全权负责《员工手册》修订、发布工作,明确所有内容完成时间在11月30日,在10月31日前定稿,在10月20日前完成初稿;此外,还授权人事主管有权分配部门其他员工分模块完成员工手册各项内容;
其次是给予指导方针:跟人事主管明确员工手册在制定过程中内容要具有合理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在发布过程中,流程要具有合法性。
同时,告知人事主管我可以提供的资源有:其他公司《员工手册》模板、在发布流程中我去协调工会主席和集团领导参与;
然后是界定责任归属,在实施前确定以时间节点和完成质量评估阶段和最终成果,明确各节点和阶段的具体责任人;
最后是明确奖惩,告知完成此项工作,将人事主管名字写入编委会名单中,同时组织部门团建去吃自助餐。
责任授权五步法就是这么简单,我相信你一定也能学会。
好的,以上就是我的TF1-1的拆书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