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伙伴们上午好,我是朱应涛,正在成为二级拆书家的路上,感谢你们和我一起参加今天的线下拆书活动。
我今天拆解的主题是:如何运用思维中的软区域提高专注力,来自《学习之道》这本书。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我希望学习者能够运用思维中的软区域提高专注力,从而帮助我们提升学习的效率。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本书。
特征:这本书中,作者执笔回首20年个人成就,和读者分享让他能够二度登峰造极的学习心得。作者将惊心动魄的武术过招、紧迫盯人的的对弈交锋与适用于所有人的人生真理相结合,以自己的经验和读者分享如何面对失败,化错误为转机,如何将情绪转化为创意的能量。
优势:作者纵横西方棋坛10年后,改行研习太极拳,并连续21次荣获全美太极拳及世界冠军的“太极拳王”。令我佩服的是,两个截然相反的领域,一个是大脑,一个是身体,但作者在这两个领域里都做到最好。而他认为自己最擅长的不是象棋或推手,而是学习的方法。
利益:这本书偏向思维方法和训练,作者对自己的成功、失败进行了坦诚地剖析和深入的思考,尤其是对自己的心理和思考过程。本书并不是教你如何学象棋或太极拳,而是让你掌握适用于任何领域
我曾通过一场地震达到了意识的一个新高度,无意中找到了棋局难题的解决方案。在本书中,我将逐步道出如何引发这种创新意识流。最终,通过系统性的训练,棋手便可学会如何收发自如地来做这件事。但作为一位年轻棋手,所要克服的第一个障碍就是要避免因突发状况而分心,比如像在印度那些天的比赛中我们一直饱受小地震的干扰。在行为训练中,首先我们要学着心平气和对待一切已发生的事:之后,我们要学着将这些事情为我所用;最后,我们要学着做到完全自给自足,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地震,这样,我们的思维过程可以自己创造突破性创新想法,而无须通过外因刺激”
在专心做手头上的事,可能是一段音乐,一份法律文件,一份财务文件,或者是在开车,接着发生了一件事。比如你的配偶回家了,你的小宝宝醒了并开始哭闹,你的老板打电话对你提出了不合情理的要求,或者一辆卡车在你面前爆炸了。你的专注状态的本质会决定你的第一阶段的反应:如果你很紧张,用手捂着耳朵,整个身体紧绷起来,想阻止自己分心,这样你就进入了一个“硬区域”,即,要求有一个合作的空间让你正常工作。你就像一段干树枝,非常脆,随时都会在压力下爆裂。你要做的就是,静静地、高度专注,看起来很放松,脸上的表情很沉稳,但精神世界却是激流暗涌。你平静接受眼前的事,将生命中每一圈涟漪都融入自己创新思维过程中去。这个“软区域”弹性十足,就像柔韧的草叶,在劲风中左右摇摆,以顽强的生命力幸存下来。
“软区域”是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词,在不同章节中出现了很多次,也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什么是“软区域”呢?它可以看做是一个人做事的最佳状态,这种状态包括环境、情绪、技巧等。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软区域”,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简直天时地利人和。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软区域”就像是一片海洋,干扰就是一块石头。石头扔过来的时候,大海会让它沉下去,用无尽的海水包住它,就像从没有过这块石头。相反,“硬区域”就是一块硬土,石头扔过来,扬起一片尘土,而后石头便直直地杵在那里,让你每时每刻都心烦意乱。
“软区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在培养皿里面生活,在真空中执行自己的计划,绝大多数人都没法做到“惟我独尊”。所以,依赖柔韧的“软区域”,反而可能在繁杂的世界中“容纳”甚至“化用”干扰,向自己的目标前进。当然,培养“软区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锻炼,甚至需要克服本能,不过,你能收获终身受用的本领。
我对“软区域”的印象深刻,也源自一次亲身经历。一次英语考试中,每人可以带两本字典。但开考后有人问能否用电子字典,因为很多人都带了。工作人员居然同意了,让我非常愤怒。我当时就想抗议,但突然想到了书籍中提过的软区域。我想这不是愤怒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冷静,继续考试。我感到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考更有效率,考得也非常顺利。
“软区域”应对方法比单纯的拒绝它更有效,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培养的,以下为培养“软区域”的三个步骤:
1、平静对待发生之事。学会平静的对待生活中的不完美之处,适应自己的情绪,了解如何让它们自然宣泄出去。
2、为我所用。学习如何把不完美的地方转换成我们的优势,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3、自我激励,不管外部条件是否有激励性,找到一种激发最佳状态的情绪,学习如何在我们的意识中制造一些波动来激励我们前进。
成功的一种方法便是,承认现实,超越现实,鼓起勇气并善用它,只要有可能,我们就要去寻找我们的“软区域”。我在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情绪低落的时刻,比如你想做的东西偏偏没有机会去做,或者你所想的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等。对于这些事情,在以前我很难调整过来,当遇到不满意的情况下,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大不了走人,另寻高就,找个属于自己的地方。经过几年的思考和调整,我一般会经过几天的调整期,然后就能够尽快的找到对公司和对个人都有帮助的方法,从现状中去寻找机会,提升自己。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刚刚学习了培养“软区域”的三个步骤,现在我给出大家一个场景,请根据这个场景一起来做小组讨论。场景如下:一个周末的下午,你正在家里认真的阅读,这时候,因为隔壁的邻居装修房子,传来了特别刺耳的机器的声音。这样影响你的阅读效率,你心里有些不满。现在,请两人一组根据场景进行讨论,你如何用软区域来调整你的情绪?讨论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会邀请每组的小伙伴来分享他是怎么做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天南:我可能选择放一个轻音乐,泡一杯喜欢的茶,让自己烦躁的心情安静下来;或者和家人跳一支舞,调节一下心情;当心情调节好的时候,我知道我的主要目标是看书,那我可能会选一个户外场地,再去看书。
阿南:我觉得刚开始,不管是谁都很难做到这三点,这是一个不断强化、不断训练的过程,当我把这三个步骤在不同的场景应用很多次之后,你可能就会使用这种思维方式。比如毛泽东选择在闹市看书,他开始也是做不到的,就是经过多次的训练,他才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李守蕾:我理解的是,当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我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处理好当下,而不是去逃避。就像游泳冠军菲尔普斯,他游泳技术之所以很好,离不开教练的训练,教练的训练方法就是在游泳过程中制造各种干扰,让他适应各种突发状况,所以当真正的比赛中,即使出现意外,他就不会惊慌,反而是有点兴奋,这样能够有利于他的发挥。
七月上:第一,听到这样的声音我肯定会烦躁,因为毕竟是周末的下午,心情蛮好的,我要看会书。当环境有噪声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需要努力让自己安静下来,如果平静不下来,我会尝试着写下我这一周值得回忆的事情,等心情平静以后;我会试着去找噪音中的节奏,跟随噪音的节奏来看书。
朱应涛:感谢大家激烈的讨论及分享,看来已经有伙伴掌握了软区域的方法了。我也知道训练软区域很难,就像训练肱二头肌一样,我不可能举两次哑铃就能把肌肉练起来,而是要每天坚持锻炼,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效果;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法逃避所面对的环境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环境为我所用,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