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请停止无效社交》 所属活动: 处理他人情绪&让我们好好说话&高效复盘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用《正面缓冲法》让我们好好说话 学习目标: 教会你“沟通的目的比过程更重要”的事实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参加TF2-1训练的陈蕙茗。很奇怪的事,我的同事们总是不叫我陈蕙茗,而是背后给我取外号,叫我“好好说话”。他们嫌弃我爱打断他们讲话,嫌弃我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想以此提醒我要好好说话,真是弄得我哭笑不得。所以我是带着能解决问题的信念来拆这个片断的。
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希望本次RIA现场学习,学习者(包括我自己)在遇到他人表达不同意见、观点的情况下,不是马上去反驳他人,而是运用片断中的倾听、肯定对方、委婉表达观点的正面缓冲法,来解决在工作、社交场合中因表达不同观点导致冲突的问题 ,从而帮助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制造双赢的局面。
我们先来分下组,这边两个一组,这边两人一组,这边两人一组,这边两人一组。
F:我今天拆解的书籍是《请停止无效社交》,一听书名就知道是讲人际社交类书籍,作者是李小墨。这本书包含了4大模块,18个关键问题、数十个典型案例,的确是一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为职场人士量身打造的高效人脉解决方案。
A:本书相比其他同类书籍而言,有两大主要优势:
观点新颖独特:作者提出了很多颠覆传统社交理论的观点,如“社交的本质就是等价交换”“人脉不是求来的,而是你的优秀吸引来的”。实操性强:作者摆脱了以往枯燥的理论讲述方法,融入了人际关系中涉及的典型场景&案例,翔实的描述,使得读起来通俗易懂、可落地性强。
B1: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被人指责情商低、沟通能力差,而让自己生活陷入困境、心情糟糕透顶,却搞不清楚问题出在哪的情况?这本书能一针见血指出你无效社交的症结。你有没有想过摆脱社交不顺利、沟通不顺畅的处境,却又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去改善的经历?这本书堪称“社交”类武林秘籍,可帮你打通任督二脉,通过刻意练习可以晋升为高情商的社交达人。
B2:特别是通过今天的片段学习,你将学会如何舒服、得体地表达不同的意见/观点,不仅能照顾好对方的情绪,而且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制造双赢的局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找到一种方法,它能让你既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正面缓冲法。

1)要耐心地听完对方的陈述。就算心里再不同意,嘴里再渴望反驳,也要等对方说完。

2)找出正面的部分加以肯定,为自己即将发表的反对意见做缓冲。

等对方说完了也不要急着表示反对,从对方的陈述中找出正面的部分予以肯定。

如果对方的观点,你是部分同意的,请先把同意的部分拎出来予以肯定。

如果对方的观点你完全不同意,

你可以找共同的目的,比如“大家都是为了找到一个最佳的方案”;

你可以说基本共识,“我们都认为目前的制度是过时的”;

你还可以夸奖对方呈现出来的态度:“我觉得你很有想法!”

我们总能找到可以肯定的地方,除非你自大到觉得对方一无是处。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每个人都是希望别人赞同自己、认可自己的。同时顺序很重要。心理学上有一个“首因效应”,最先接收到的信息对人的影响最大,简单来说就是人的大脑在认知上习惯先入为主。先同意再反对和先反对再同意两种顺序给对方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先反对再表达肯定,收效甚微。

肯定是为了让对方放下防备心理,每个人心的门口也是有卫兵的,当你激起他的防卫心理,你的信息就会被挡在外面进不去。而肯定的信息可以帮助你绕过门口的卫兵。适当的让步是以退为进,既不伤害大原则,又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3)委婉转折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们对“可是”“但是”“然而”“不过”这些强势的转折词是非常敏感的,它们会让前面的肯定信息付诸流水,因为我们只要听到这些词,会条件反射地觉得前面的肯定是虚伪的,是假的,是应该作废的,因为大家都明白强势转折词之后的内容才是真心话。所以我们可以尽量使用“我这里也有一个想法”、“同时我觉得”、“我有一点不成熟的意见”、“说说我的想法,但不一定对”这样的委婉转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都阅读完了,我来讲讲我的理解。

WHAT:正面缓冲法是指我们在和别人沟通时,应耐心听完对方的观点,即便有不同异议的地方,也要先找出正面、值得肯定的地方加以赞赏,让对方在心理上得到缓冲和安慰后,再来表述自己不同的观点。

Why(不这样做的坏处):

很显然,按照“正面缓冲法”去表达不同观点会高效解决问题,制造双赢局面。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不去耐心地听完对方的观点,中途打断对方,直述我们的不同观点,我们的确是痛快了,但对方会觉得我们不尊重他们,会用全身的力气来反对我们,导致双方就像两只竖起了尖刺的刺猬,互相充满着敌意和防御,互不相让,最后极有可能工作谈不拢,朋友也没得做。

举个我的例子:

上周我和一个合作伙伴沟通活动场地的事情,就闹得很不愉快。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的合作模式是对方负责提供免费场地,我们负责招生、找老师。可是他突然找我,说我们最近要开展的一次活动,看能不能要我们也出一点场地费用。我还没等他说完,马上大声地打断说:“你怎么能这样呢,太没诚信了,改变我们的合作模式。为什么不用你们公司的场地,又去租新场地,多麻烦呀。”合作伙伴陈先生也一下子生气了,表情沉下来提高分贝冲着我嚷道:“你考虑问题真是不仔细,你以为我们愿意租新场地呀,这一次你们的活动场地人数多,我们现有场地没法容纳这么多人,所以才要去租更大的场地,才提议说是不是你们给出点场地费用。你这样的工作态度,我不想和你谈了。“

看完这个拆书片断后,我才明白我又犯了“没有好好说话”的毛病。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的话,我想我会采用“正面缓冲法”的三个步骤来和他好好说话:

第一步:倾听对方:首先我耐心地听他讲完了他想说的话,态度诚恳。

第二步:肯定对方:然后跟他说:“陈先生,非常谢谢你们公司对我们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你们公司的场地不仅硬件设施好,而且学员反馈交通也非常方便。

第三步:委婉表达观点,试图找出解决方案:“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把一场活动拆成两次活动,不仅可以利用你们的场地,不用去外面租用场地,按报名的先后顺序进行通知。这样不仅省掉租新场地的麻烦,还可以节约大家的成本。”

我想这样的谈话形式和解决方案,对方也容易接受的。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适用于工作、社交场合的表达不同观点时用,适合于同级同事、朋友关系,不太适合应用于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关系还需要一些紧密的数据提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像提问:

下面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最近的三个月里,你是否遇到过与他人观点不一致导致冲突或尴尬的场景呢?想象一个画面:可能是你与他人在沟通中,听到不同观点,无意识打断对方,高声发表你的意见。对方见后也开始和你大声争吵,表情变得严肃,声音变得粗大,双方的情绪都非常不好、一拍即散的场面。就像两只竖起了尖刺的刺猬,互相充满着敌意和防御,互不相让。场景可能是在会议中与同事就某个会议议题,与合作伙伴就某个合作事情、和家人为小孩的教育问题等争吵的时候。

每位伙伴先在脑海中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然后按照“时间+人物+具体情景“这几个关键词在小组内讨论出来。用时2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来现场分享。

学习者小苏案例关键字:

时间:昨天下午大约4点左右

人物:同事

具体情景:与同事在餐饮,接一位外地同事电话后,我与同事当面进行了争吵。外地同事打听公司这边的内部架构调整,我把一些数据模糊掉,告诉了他。之前外地同事对我也有意见。当面同事觉得没有必要把情况告诉电话的外地同事。而学习者小苏觉得还是可以适当的和他讲一点,毕竟以后还有可能要合作的。

反思加工指令  

谢谢这位分享的小伙伴,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未来我们再遇到刚才想到的社交失败的场景,运用今天学到的正面缓冲法三步曲,倾听对方、肯定对方及委婉表达观点三步曲,你可以怎样应用呢?大家可以在便签上写出执行步骤来,1-2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上来分享。

学习者小苏案例关键字

1、听他把话说话,那天是有打断

2、做一个肯定  同事确实是为我着想

3、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后期会有很多会议的合作,虽然有点假,但假中要有真诚。


谢谢分享的小伙伴,对我们今天的内容做个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通过“正面缓冲法”来得体、舒服地表达不同意见/观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创造沟通的双赢局面。今天的拆解就到这里,愿我们都能掌握好好说话的能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