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朱晓丹,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我的拆书练级活动。
现在先分下组,这边几位小伙伴一组,这边几位小伙伴一组。
学习目标1: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学习者能够区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差别,并通过运用“设目标,定计划——行动+实践——检验和循环改进”三个步骤 (澄清),改进(行为)自己的学习模式(界定),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
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他职务需要他作什么,他都可以完成。但是超过他职责范围的工作,多一分他也不做。
【提问】
大家在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会不会觉得他们有点被动?被动的工作和学习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影响】
这类人是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职责和业务范围内,不去扩展他的知识体系,从长远来看会限制以后的发展。据统计,目前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9年,这意味着我们不可避免的要更换工作,面对各种竞争。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解决】
我今天分享的片段选自《即战力》,作者大前研一是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前麦肯锡日本公司总经理。这本书所讲的即战力,就是即使进入全新的环境,也能够通过观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计划。
今天这个片段分析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之间的差别,并介绍如何用主动学习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价值,成长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下面请大家阅读一下第一个片段,时间是2分钟。
大家都已经读完了吗?
【互动】
拆书家:片段里讲的被动学习是指什么?
学习者:对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
拆书家:对,就是应试教育,死记硬背的那一种。那么,主动学习呢?
学习者:主动思考,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拆书家:非常棒,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被动学习是教,学的内容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学的时候缺乏内驱力。
主动学习是学,是主动找没有答案的问题;主动学习思维范围广、深度更深、可以帮助我们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概念对比,易混淆的情况】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对比一下:
拆书家:比如说,我今天听一个朋友建议学英语,就报了个英语班,明天看到别人做的PPT很漂亮,又要去学PPT,这是不是主动学习?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不是,非常棒!这属于知识焦虑,见什么都想学,没有明确目标和规划,所以这个不是主动学习。
再比如,我看了很多书,也认真作笔记,摘抄书中的干货,这是不是主动学习?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对,这只能算是信息的搬运工,因为我只是看,没有照着书中的方法实践,不知道实践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所以这个也不是主动学习。因此,这里是没有行动和实践。
再比如,我学了番茄工作法,于是开始使用,即使番茄钟经常失败,我也不改变方法。这是不是主动学习?
学习者:也不是
拆书家:对,这是教条,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渐适应,要查找失败的原因,并对这个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因此,这里没有做到循环改进。
【how】
那么,根据片段的学习和刚才的分析,我们归纳出“主动学习”的要点和步骤:
1. 设目标,定计划:这里目标要明确、可衡量,符合SMART原则。
2. 行动+实践:要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3. 循环改进。
举一个例子,比如,我想提高写作能力:
1. 设目标,定计划
目标是在半年之内,围绕“沟通与表达”的主题,每天写一篇300字以上文章,也可以是RIA便签。
计划前2个月以拆书和写RIA便签为主,拆解的书目包括比较经典的《关键对话》、《非暴力沟通》这些;
之后一边拆一边写。
2. 行动+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把书中的方法进行实践,对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把握适用边界。
3. 循环改进
每个月底对这种方法进行复盘总结,检验自己写作能力有没有提升,并对计划进行优化调整。
(适用边界)
主动学习只需用在很重要的知识体系上,其他的事情也没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以上就是主动学习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练习,在未来的一个月内,你打算把在主动学习的方法用在什么地方,比如帮助朋友梳理一项他想提升的技能,可能是他最近炒股总赔钱,需要主动学习如何投资理财、也可能是英语学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进步?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编一个小剧本,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动作、对话。时间是5分钟。你打算把主动学习用在什么地方,要用到主动学习的三个步骤。
请一组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时间:周六下午,拆书活动结束后
地点:活动室
人物:郭峰、婵婵
事件:婵婵想做培训师,郭峰帮婵婵做梳理
对话:
郭峰:你现在在哪儿迷茫?
婵婵:是走人力方向、还是走培训方向、还是走运营管理方向?有点迷茫
郭峰:我觉得你想走哪个方向,还是先定一个目标比较好,有了目标之后才能确定下来走哪个方向。对吧?
婵婵:我的目标是将来要做培训师
郭峰:要是想达到培训师,你应该做什么?
婵婵:先把拆书帮的各项技能好好练练
郭峰:还有别的吗?
婵婵:还有利用现在的职务把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逐渐提升一下
郭峰:这个就是你订的计划了?那你打算用多长时间去实现这个计划?
婵婵:2年的时间
郭峰:在这2年的时间,除了学习,是不是还要有实践的应用呢?
婵婵:有,不停的学习,不停地拆书,或者在公司讲课。
郭峰:但是如果你发现问题怎么办?是不是还需要不断的改进?
婵婵: 对
郭峰: 所有你还要有一个改进的过程,才能不断的提升
学习目标2: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学习者能够做到工作中学习,把工作当成“有奖学金的公司留学”(澄清),从而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制定出(行为)解决方案(界定)。
【过渡】
非常棒!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的分享,相信这样的方法一定可以帮助这位小伙伴提升培训师方面的能力,让你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培训师。
我们刚才学习的是如何用主动学习解决规划性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达成理想目标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有时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近期可能会给我们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那么,对于这种问题,应该如何用主动学习的方法来解决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下一个片段“在工作中学习”。
接下来大家先做一组自测题,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6分表示非常符合,请大家根据第一反应打分即可,不用过多思考。
【I解释自测题】
大家都得多少分?
学习者:20分、21分、19分等
拆书家:如果你的分数在20分以上,说明你在工作中非常积极主动,不仅可以高质量的完成本职工作,还会主动去做很多延伸性的事务。大家都特别棒,非常优秀!
如果是11分-19分,说明这位小伙伴会恪守本职工作,交给你的任务会完成的很好。
如果你是10分以下,说明你以后在工作中需要更认真一些了。
下面请大家阅读一下原文片段,时间是2分钟。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都看完了吗?
拆书家:片段中建议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工作?
学习者:有奖学金的留学
非常好,根据这个片段,我们需要转变一下在公司里工作的心态,在公司里不是打工仔,而是拿奖学金的留学。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而这正好是锻炼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机会。
所谓在工作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也不仅限于自己的职务范围内的事情,我们可以站在更高一个层次、甚至是公司角度来思考问题。
那么,如何锻炼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我们先来做一个场景练习:
小明是一家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他所在的部门最近离职率有点高、招人又招不到,请大家在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制定一个解决方案,其他的条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设定。这里可以把就“离职率高”定义为一个问题,也可以把“离职率高”作为一个现象,另外定义一个本质的问题。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制定一个解决方法。在这种过程中,请大家留意一下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一会儿请大家来分享一下。
【引导出行动方案】
拆书家:我们来看下大家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首先,是定义问题,郭峰这边定义的问题是“怎么留人”的问题,婵婵这边定义的是“怎么招人”的问题。
接下来就是提出假设,郭峰提出的假设包括待遇低、环境差、工作量大等,婵婵这边假设条件是
婵婵:渠道很单一,方法很传统。
拆书家:原先老的渠道可能不大适用了。
接下来,第三步就是拟定一个解决方案。郭峰这边的解决方案包括提高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婵婵这边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这个就是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即使遇到很复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把它分解成一些小问题,帮我们理清思路,所以我们都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How)
我们来归纳一下“在工作中学习”,也就是解决问题分为几个步骤:
1. 定义问题:区分出表象问题和本质问题
2. 提出假设:原则是大胆假设,要考虑不只一种情况,考虑多种可能性。
3. 拟定解决方案: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凭想象,而且我们在收集事实的时候不能带有偏见,这样的话就没有说服力了。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我给领导提的建议很多时候并不被采纳,这个怎么办呢?
这个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领导不采纳的原因;或者,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领导即使不采纳,我们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自己的锻炼。
还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如果我有方法没有被采纳,那这个方法是否有效也无法得到验证。
至于验证,我们可以把我们拟定的方案与实际采取的措施来进行对比,评估。
(适用边界)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有2点
第一是,我们鼓励大家考虑一些超出自己职权范围、能力的问题,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先做好本职工作。
还有一点是,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专长,有的时候解决方案会超出我们的专业范围,这时可以请教专家,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以上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
【微行动学习】
拆书家:大家在刚才练习的过程中,觉得哪一步会比较难一点?
学习者:定义问题
拆书家:大家都认为定义问题比较难是吗?经过大家讨论,一致认为“定义问题”比较难。(明确问题)
你们认为这个问题难在哪里呢?(寻找本质)
学习者:本质的问题、根源的问题
拆书家:就是我们可能会找不到本质性的问题,是吗?(明确问题本质)刚才的练习过程中,大家是用的什么方法来定义问题?还是直接按我给定的条件来定义的?
学习者:按给定的条件
拆书家:现在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定义问题?
学习者:(感觉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不知如何讨论)
根据现象来定义问题
根据现象,把背后的原因一个一个罗列,然后排除,这样是定义问题的方法。
拆书家:(提示)问题是什么?问题是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落差。要找出现实和理想之间差距的地方。
(小伙伴继续讨论)
拆书家:大家都讨论完了吗?下面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1:把表象的问题,去思考它引发的原因都有啥。把所有原因先都罗列出来,根据个人的经验、以往的数据,逐一来判断,去找关键的那个点
拆书家:这点非常棒
学习者1:然后再从这个关键的点寻找解决方案
学习者2:还有就是找懂的人,找专家。我看到现象,但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就带着这个现象问专家,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
还有一个,通过结果去推,比如他原来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但是它出了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可能不太好,我从结果再往回推,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找到这个问题。就比如刚才那个例子,公司人走的特别多,但是问题出在哪儿,我也不知道。问走的人为什么走?可能是新装修,有污染。就可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就可以定义问题。
还有猜测算吗?
拆书家:这里包括大胆假设,在我们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大胆假设。
学习者2:假设之后,我们可以验证,验证是就是这个问题,验证不是就可以把这个排除掉。
拆书家:刚才经过讨论,一共有以下几种方法(解决方案)
(1)先查找原因,再从原因找关键点
这个是发现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因为问题有轻重缓急,我们要去找最重要、最紧急的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
(2)从结果往回推
我们可以根据结果的现象,一直问为什么。比如,离职率高,为什么?因为环境差,为什么环境差?导致环境差的原因是什么,再去问,能不能有办法去改善。这个就是不停地去问为什么,来查找本质性的问题。
(3)假设
这里面可能带有直觉的判断,有的时候我们不一正能发现到本质性的问题,就凭直觉判断,验证的时候再去用事实来说话。
(4)找专家请教,我们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带着现象找专家请教。
拆书家:大家现在对这个方法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对整个解决问题的步骤?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一些比较困扰你们的问题?
学习者2:我家小孩从小胆子特别小,怕人,有时一紧张还会像是多动。一直找原因,找专家医生,然后医生就开点药。还会找其他渠道,有人说孩子太紧张,我们就宽慰孩子的心理。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身体有问题,最难的就是定义问题,特别是这种精神上的问题,不知道问题在哪儿。
我们也大胆假设,专家也问了,也假设了,比如说是不是紧张?是不是看电视太多?然后,我们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提解决方案。我的疑问就是提出假设在哪个时候用?可能是找大夫看,大夫说可能是哪个方面缺维生素,这个就是作为大夫来讲,他提出了一个假设,解决方案就是吃维生素。综合一下,采取了很多措施有效果,但是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有效果。
拆书家:那么你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运用了这个方法。
学习者2:对,问题是解决了,也是用的刚才这个方法,比如定义问题、提出假设、解决方案,都是这样。采取了很多措施,孩子明显感觉状态有变化。这些方案采用了之后,都有效果,但也不敢说一定是哪个问题,到现在也不知道原因到底是哪个。每一个都用了,效果还不错。
拆书家:很棒,有的时候,有些问题我们不需要查找原因,也可以直接提出解决方案(一次性、偶然发生的问题),某个大夫是找对了原因的。
下面再给各位小伙伴布置一个作业,未来一个月内,你计划把“在工作中学习”的方法分析什么问题,是增加销售,还是改进产品?或者,像培训的小伙伴如何改进自己的课程?请每个人思考一下,并按照今天总结出来的步骤来提出你的解决方案,周二前分享给大家。步骤我再重复一下,第一步是定义问题,第二步是提出假设,第三步是拟定解决方案。
【总结】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第一个片段我们学习了用主动学习来处理规划性的问题,通过“设目标,定计划——行动+实践——循环改进”三个步骤,改进我们的学习模式。第二片段,我们学习了工作中针对具体的、必须要解决、不解决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的那些问题来进行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就是“定义问题——提出假设——拟定解决方案”三个步骤。
希望大家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多多练习主动学习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