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练级场——拆书帮无锡太湖分舵91次线下活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如何摆脱观点的阻碍,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学习目标: 掌握转化非理性观点的三个步骤

开场:

大家下午好!
我是二级拆书家可可。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
两年前,我从工作了10年的国企离职,来到一家咨询公司。原本工作游刃有余,自信满满的我,刚进公司就懵了,专业知识什么都不懂、也没有咨询经验。在前半年的时间内,我在项目上在客户面前没有说过一句话,成了一个透明人。自己也感觉特别的压抑和自卑,因为我总是觉得“只有专业知识很扎实,经验很丰富,才能解决客户的问题”,我的能力还差很远,我做不到。因为这样的念头束缚了自己,让自己迟迟不敢表达,怕说错,也觉得自己特别没用。 

 

【提问】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否遇到也过这样的问题,因为自己的一些观念迟迟不敢行动,或者行动了又后悔?大家会如何处理?效果怎么样?还有其他解决的办法吗?

 学习者:有的,我想辞职换工作,又觉得自己能力还不够。 

拆书家:那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学习者:我没想过呢,就还是一直没解决 


【影响】我们往往会因为一些自己深信不疑的观点而把自己束缚起来,或自我否定迟迟不行动,或和别人产生观点冲突,长此以往,人会变的消极悲观,甚至放弃了很多自己本可以获得的成功。很多人都是这样放弃梦想的,不是吗?
 

【解决】今天我带给大家的这个拆页就可以帮助大家摆脱自己固有的、非理性观点的束缚,减少烦恼。这个拆页来自于《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这本书教会我们觉察自己内在的方法,改写人生固有模式,寻找属于自己的内心平和、自由和力量。


学习目标设定

希望通过本次RIA学习后,当你被一件事情困扰的时候,能够学会应用(行为)摆脱自己非理性观点束缚的四个步骤(澄清),帮助自己减少烦恼(界定)。
 


分组

为了方便等会进行讨论,在开始之前咱们先分一下小组,就先按照现在的座次来分,两人一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人的生活,是由自己内心所坚定的观点指导的。你采用了怎样的观点,就会做出怎样的行动。以至于你常常成为头脑中想法的奴隶,佛曰“一念即魔,一念即佛”。一个想法的差别,就是从佛到魔的距离。

萨提亚所谈的观点,指的是我们头脑中所想、所坚信的东西及思维。包括:对事物的观点、信念、规条、标签、定义、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观点是人所掌控的,人们使用经验发展出自己对于事物的观点是为了让人更好的生活。但是当这个观点不能够流通、阻碍了原来该有的快乐的时候,当我们死抱着某种观念不放的时候,信念就会控制我们。当我们变成信念的奴隶的时候,这个观点很可能就成为了非理性观点了。

非理性观点最大的误区就在于我们常把它当成律令和事实。我们从小学会的经验告诉我们:世界就应该这样,只有这样做才能活得好。于是我们采用了这样的观点来生活,并且感受到了安全,有所得到。但是当我们长大后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后,我们旧有的观点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于是会出现各种冲突和烦恼,却不愿意看见并修通原来的观点。并且我们难以接受他人违背自己的观点,当他人不同意自己的观点,不按照自己的规条生活的时候,自己就难以接受,自己就会发展出一系列应对方式来应对观点的差异。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大多数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还没有读完也没有关系,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为大家分享本片段的内容。


【what】

我们一直坚信的观点控制了我们做的事、说的话。观点指的是我们头脑中所坚信的想法。它可能来自于父母老师、过往经验或者社会价值观等等。


【概念辨析与强化】

理性观点是自己能够掌控的,它能指导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少走弯路,更好的生活。但是,一旦我们机械化的认同某些观点了,让它们成为绝对化的律令,甚至误认为事实强加给别人,这个观点很可能就成为了非理性观点。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什么是“非理性观点”,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例子1:

韩梅梅认为”人应该要努力”,她不允许自己偷懒懈怠,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加班工作或者学习,弄的自己压力很大很累。这是不是非理性观点?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对,它是非理性观点,因为它是绝对的,没有变通。


例子2:

李磊认为“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高考的时候非常紧张,做题手都在抖,结果发挥失常没有考好。这是不是非理性观点?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嗯,这也是非理性观点,他把找好工作的方式归结到只有考上好大学这一条路,没有考虑到多方向的选择。


例子3:

你一直觉得家里应该要整洁,当孩子把玩具丢的屋里到处都是时,当老公把皱成一团的衣服晾在衣架上时,你觉得特别抓狂。这种观点是非理性的吗?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因为这个观点本来是自己的,却强加给别人,弄的双方都很难受。也是非理性观点


【概念定义】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非理性的观点有三个特点:绝对的;单一的;强加给别人。这种观点经常和“应该、不应该、只有……才、一定”等绝对化的词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借此来识别。

而相应的,理性的观点是:变通的、多方向的、自己的。


表:特征对比

理性观点

非理性观点

变通的

绝对的

多方向的

单一的

自己的

强加给别人的

   

【不那么做的坏处】

当你抱有这种非理性观点不放的时候,就很容易强迫自己必须遵守,做不到的时候就自我否定,自责自卑;要不就是强迫他人遵守,如果没有遵守,就很受伤、很生气,影响人际关系;最后发展成看不惯,牢骚满腹,甚至消极抑郁。


【行动步骤】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非理性观点的束缚呢?这里有三个步骤:

当遇到某件事情让你压抑难受、或陷入两难境地时:

首先,识别非理性观点。可以列出这件事背后让你感到痛苦的所有观点,用“绝对、单一、强加给别人”三个特点和绝对化的词进行识别。

第二,抛弃过时的,留下想留的。过时的观点,告诉自己要放弃;如果观点还想保留,那么就进行转变,这就到了第三步。

第三,对于想要保留的非理性观点,分析让你获得的好处和付出的代价。

最后,找出可以不遵守该观点的例外情况。至少写两个,可以尽量多写。


【案例】

怎么用这些步骤呢,举个例子:

我一直是坚持在下班之后是自己带孩子,自从生了二宝后,尤其是换了一份很忙的工作之后,就明显感觉力不从心,琐事忙不完,也没空去参加任何聚会活动,感觉失去了自我很痛苦。

我找到自己一个非理性观点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要自己做”,我把它绝对化了,所以让自己感觉很累很痛苦。(步骤1:非理性观点识别)

也是自己想留下的观点。(步骤2:保留观点)

坚持这个观点的好处是所有的事情能自己把控;代价是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拦,感觉特别累,压力也很大,牺牲了自己的时间,也压抑自己内在真正的需求。(步骤3:分析好处和代价)

我找到这些例外情况,当例外情况发生时,也允许自己有一些事情不做。(步骤4:找出例外)

①当我太累了,需要休息时;

②当我发现我做其他事情可以贡献更大价值时;

这样转变思路,我感觉心态轻松多了,在寻求家人帮助的时候也能够获得理解,现在也能出来拆书和朋友聚会了。


【适用边界】

这四个步骤适用于当自己被非理性观点束缚时,给自己造成不良情绪的情况。

观点理性还是非理性,只是针对自己来说。这个四个步骤不适用于用来评价别人是否有非理性观点,并试图说服别人转变观点的情况,这样又变成强加给别人了。


【预防异议】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诚实、努力、守时,这些都好的品质啊,人就应该这样啊“。没错,有些良好的品质应该积极发扬,对社会和自己的人生都有利。但一旦刻板成了不可动摇的,也可能会带来伤害。比如有时说真话也会伤人,这时我们会说善意的谎言。对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有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在大脑中过一遍,就等于实际中应用了一遍!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各位来尝试规划运用了。请大家做一个练习,现场模拟一下非理性观点转化的过程。


先设想一下,在未来一个月内,你可能因为什么事情让自己纠结为难,比如:我必须努力工作学习,我要成功,但我感觉压力很大很累;我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又感觉自己能力不够,迟迟也没行动,等等。你会怎么使用这个四个步骤来摆脱非理性观点束缚,减少自己的烦恼呢?


请每个人编一个小剧本,可以自己和自己的内心对话。要求:设计出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等。刚才发给大家的拆页背面有个A2剧本模板,请把你想到的剧本关键词写在模板上。


给大家5分钟时间,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讨论,5分钟后我们请一位朋友来分享他的故事。


【拆书家反馈与澄清】

拆书家:需要强调的是,咱们练习的是在未来场景中你会遇到的困惑哈。

大家在讨论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非理性观点非常多,由于时间关系,大家可以选择一个非理性观点进行练习。其他的非理性观点,大家可以在回家之后继续练习。

这四个步骤也不一定要完全用到,如果到你的非理性观点你感觉过时了,想要抛弃掉或者换一个观点,就不必再进行第三和第四步。

(5分钟后)好,时间到,有哪位小伙伴写好了吗?可以来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学员分享记录1】

贺方:这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是:女人一定要会做饭、还要会做家务。我到现在到未来也会很纠结的是,我在家里是不干活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父母承担的。我在心理上是很过意不去的。今天回去后我转化一下,对自己的内心独白是:

内心:”这个观点我还是想要保留的。”(步骤2:保留观点)

内心:“带来的好处是:我做家务,能够减轻父母的负担,也可以和父母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坚守这个观点的代价是:我需要牺牲自己的时间了,包括看书的时间、练习瑜伽的时间。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需要压缩。”(步骤3:分析好处和代价)

我:“在什么时候可以有例外呢?”

内心:“比如说有活动啊、公司加班啊。这没办法,我总不能为了这件事把工作丢了吧。”(步骤4:找出例外情况)

【拆书家反馈与澄清】

拆书家:你这个案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呢。我想确认一下,在第一步的时候你保有这个观点,但自己没做到,是会感到自责,对吗?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你为什么觉得这是一个非理性观点呢?

学习者:我把它绝对化了,我家人也会经常给我灌输这个观点,说女人要顾家啊、不要在外面闯荡啊等等。我也开始自我否定了。因为孩子还小,确实需要有人多照顾家里。(步骤1:非理性观点的识别)转换过了之后感觉轻松多了。


还有伙伴是不是愿意咱们愿意模拟一下?

【学员分享记录2】

多多:我在想未来是否跳槽。我想走一个讲师之路,但我会发现感觉“转行很难”,第二个是觉得自己在系统思维上是有bug的。

拆书家:那么,你是不是觉得“应该要有系统思维才能跳槽”?

多多:是的,觉得自己空手没有安全感。

拆书家:这个观点你还是想保留吗?

多多:我现在也在拆书,通过拆书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系统思维。

拆书家:也就是你还想保留这个观点对吗?还是可以一边换工作做讲师一遍培养自己的系统思维。

多多:嗯,是的。一边做讲师一边培养系统思维的好处是系统思维可以更快的提升,因为每天都在练习;代价就是一开始可能会砸自己的招牌,这边有个问题那边有个问题。例外的情况……

拆书家:其实这四步也不一定完全用到,你刚才已经把“应该要具备系统思维才能跳槽”这个观点抛弃掉了,后面两步不做也可以。这么转换过后,是不是也有更有勇气去跳槽了?

多多:嗯嗯。


结束语

好的,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在行动步骤的应用上也都很贴切。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四个步骤。

首先,识别非理性观点。

第二,过时的观点抛弃,想留的观点保留。

第三,对于想要保留的非理性观点,分析让你获得的好处和付出的代价。

最后,找出可以不遵守该观点的例外情况。至少写两个,可以尽量多写。

希望大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回到自己身上,减少烦恼获得平和和喜悦。

感谢大家的全情参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