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时间:1分钟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们:
大家晚上好!我叫李航,李世民的“李”,航空母舰的“航”。我先介绍一下自己的三个标签:
1、我是一名“球迷”,喜欢羽毛球、篮球和气排球。
2、“股迷”,进入中国股市10余年,玩得不好,亏了不少。
3、“书迷”,喜欢看科幻、历史、故事书,看了很多,忘了不少。
希望我今晚的拆解能让大家入迷。
【拆书帮介绍】时间:2分钟
今天来了一些新朋友,所以我简单介绍一下咱们拆书帮。拆书帮的创始人是赵周老师,赵周老师是一名培训专家,他在10多年的培训经验中发现,培训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在于老师教授的功力,更着重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于是他创立了一套掌握和运用培训内容的方法,并将这个方法延伸到了任何知识的学习,这个方法被称为“RIA 拆书法”。 R指的是阅读原文片段。I指的是拆书家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片段里的知识点。A分为A1、A2,分别是指拆书家联系过去经验,和规划未来应用两个步骤。拆书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书中的知识,促进成长。拆书帮就是运用这一方法的一个公益性学习组织,目前很多城市都设立了拆书帮分舵,吸引热爱学习的小伙伴加入,共同进步,我们所在的分舵是拆书帮麓山分舵,2018年是全国培养三级拆书家最多的一个分舵。加入拆书帮,运用拆书法通过3个级别、9个关卡的考验,我们不但将成为三级拆书家,更重要的是在过级过程中,学习、演讲、沟通等能力会有大幅的提升。
【学习目标】 时间 30秒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正面管教》这本书。这是一本养育孩子的经典著作,书中主要讲述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方法,培养孩子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等能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书中的一个片段: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接下来我们用1分钟时间,阅读这一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请给我一个眼神。
【R 阅读原文片段】1分钟
《正面管教》节选 作者 简.尼尔森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羸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I】4分钟
我看见小伙伴们都看完原文片段了,下面就是我对片段知识点的拆解。
(why)鼓励、指导孩子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是父母的应有之义,但很多时候我们培养孩子,却走进父母兴致高,孩子不合作,父母孩子”互相伤害”的怪圈。审视一下我们的做法,是不是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和真实需求呢?
(what)在孩子不积极配合的时候,进行情感连接,赢得合作,我们可以按照“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来实现。
(how)
步骤一:表达理解。当孩子各种不合作行为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冷静下来,用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感受,能够为赢得孩子的合作打下基础。温馨提示一下: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哦。
步骤二:表达同情。确认了孩子的感受后,挖掘孩子感受背后产生的原因,给予同情,给予理解。这里要注意2点,第一是表达的是“同情”,而不是“认同”孩子的行为。第二是不要体现出对孩子表现出“宽恕”、“原谅”等不平等的情绪。温馨提示一下:如果你有和孩子相类似的感受或经历,请在确认孩子的反馈后+“我也一样”,和孩子产生共鸣后,效果更好。
步骤三:表达感受。如果前两个步骤进展顺利,就可以真诚地表达出对于孩子的表现,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这样做的好处第一是可以让双方的沟通更加紧密,你已经尊重了孩子的感受,也让孩子可以尊重你的感受。第二是父母表达感受的时候,已经基本厘清了具体问题。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认同你点出的问题,要继续友好沟通,找出真正的问题。
步骤四:解决问题。操作上要注意先后顺序,首先应该是先询问孩子解决问题的意见。然后父母才作补充,共同协商,达成共识。
(where)“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主要适用于孩子因为觉得不被理解、不受尊重而不愿意配合家长解决问题的情形。
【A1 联系过去经验】2分钟
不用“合作”的方式驱动孩子,会有什么后果呢?我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一个案例。
我小孩12岁,现在虽然放暑假,但是作业比较多,他完成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课外班老师在课堂批评了他,也在微信里批评我,他回家后,我就继续批评他,甚至嘲笑他。谁知道,越批评他就越拖拉,后来他就跟我讲,什么课都不想上了。事态严重,逼着我进行反思:
1、孩子不配合做作业,我没有去理解他的感受,估计他应该是受伤害了。
2、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被批评了,我应该表示同情,理解,但是却嘲笑他。
3、他没有完成作业,我只是批评嘲笑,根本没有和他沟通,找出实际问题所在,更别说形成共识解决问题了。
【A2 规划未来应用】2分钟
1、行动目标
以后凡是需要孩子配合完成的事情,例如解决问题,完成目标等,都应用“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方法。就在“按时完成作业”这个目标上应用。
2、行动计划:
找一个孩子心情好的时候进行沟通,。沟通的过程中做到以下三点:
(1)表达理解。 仔细询问孩子的真实感受,确认后给予理解。例如这样说“阁阁,过去一个星期都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你说你不想上补习班了,你能不能跟我说一下,是真的不想学了,还是别的原因?“”哦,你说你是觉得作业比较多,很难完成,心里觉得烦躁、不安,就想逃避,对吗?,是的,作业任务短时间堆在一起,确实会给人压力。“
(2)表达同情。找到自己和孩子的共鸣点更好。例如可以这样说“其实爸爸小时候也碰到过这样问题,越难做就越不想做,我那时候觉得自己挺可怜无助的,没事,总有办法解决。”
(3)表达感受。例如可以这样说“你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爸爸有点担心的以后的初中学习,怕影响你的自信心,我们共同想办法好不好。“
(4)解决问题。“阁阁,你想想看,每项作业的逐一完成,会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他没有注意,我可以这样建议:”要不这样,一个月内,我每天设置完成作业时间表,你对表落实。一个月后,你自己设计方案,怎么样?“
3、奖惩措施
一个月之后,如果孩子能够连续一星期,每天完成作业的90%,我就奖励自己吃冰淇淋一支。否则,这个夏天不吃冰淇淋。
【结语】30秒
最后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知识点。想要赢得孩子的合作,要从同理心出发,可以分4个步骤,表达你的理解,表达同情,表达感受,解决,可以让我们赢得合作的几率大涨。希望这次分享对大家有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