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学习目标】
大家好,我是一直在学习也不忘要娱乐的新手拆书家,路露。说到娱乐,电视剧可以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方式了,尤其是现在电视剧不仅可以用来看,还可以用来吐槽。电视剧中有种经常被大家吐槽的套路就是男主角咆哮:“你听我说听我说…”而女主角就要哭着说“我不听我不听!”然后这个误会一直持续影响30集。这看起来很夸张,但是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里难道没有这样的场景吗?向人提建议,结果刚说一个结论就被否定;向新客户介绍自己一开口就被拒绝;解释自己的想法可是对方听着听着就晕晕欲睡了……我们要怎样才能不像狗血剧的男主一样被拒绝交流呢?怎样能让人愿意听我们可能很长又很难的理由、论述呢?通过这个拆页的学习,希望各位伙伴都能在你想要表达一个比较复杂的观点之前用讲未完结故事的方法来获取对方的后续专注,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
【图书介绍】
【F】这个方法来源于全球畅销不衰的写作和思维逻辑圣典《金字塔原理》。它的作者芭芭拉明托是全球三大战略咨询公司之一麦肯锡的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这本书也因为金字塔这种结构化思维模型的强大逻辑性成为了麦肯锡的入门必读书并受到众多麦肯锡专家学者的推荐。
【A】时至今日《金字塔原理》已经成了管理界、咨询界乃至学术界必读的逻辑训练书,也被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和院校选为全员培训教材,像大家熟知的:IBM、可口可乐、中国银行、中石化、北大、清华、牛津、剑桥、斯坦福等等。可以说在逻辑类图书中是经典中的经典。
【B1】通过这本书,读者能够掌握金字塔原理这种黄金逻辑模型,让自己的思维、表达和解决问题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提升个人的核心能力。
【B2】而今天这个拆页是关于写作序言的方法,能让序言更有吸引力,使读者专注于文章的主体内容。我们学习者可以把这个方法扩展到各种渠道的沟通交流上,增加沟通的吸引力让对方愿意并且能够专注的继续交流下去。
现在我们先看一下原文是怎样讲解的,请在阅读结束后示意我。
你必须想办法使读者轻易地抛开其他思想,专注于文章的内容。为达到这一目的,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即利用未讲完的故事所产生的悬念效果。举个例子,假如我对你说:
“深夜,两个爱尔兰人在一座古怪的城堡中相遇……”
不论你在读这句话之前在想什么,读完这句话后,你的注意力就会紧紧地被我吸引住。我已经将你的思想带到了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且通过叙述这两个爱尔兰人的言行牢牢地控制了你的思想,直到故事的高潮过后。
这就是你在文章的序言要做到的。你应当通过向读者讲述一个与主题有关的“故事”,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兴趣。每一个好的故事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相当于引入某种“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提出解决方案。由于你写文章的目的,或者为了解决读者头脑中的一个问题,或者为了回答读者头脑中的一个疑问,因此,这里所谓的解决方案,就是你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当然,序言还应当是一篇针对读者的“好故事”。如果你有孩子,你就会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孩子们已经听过的故事。因此,如果你确实想给读者讲一个“好故事”,你就应该给他们讲一个他们已经知道的“故事”,或者是他们应当知道的“故事”(如果读者具有这方面的背景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使你在向读者表述他们可能不同意的观点之前,先向他们传递一些他们肯定会认可的信息。从心理学角度看,先向读者传递简单易懂、容易接受的信息,比让他们在混乱的思想中摸索,更容易使读者接受全篇的思想。
现在请大家把注意力给回到我,即使没读完也没关系,我会详细的讲解这个方法。
【What】
我们要通过这个拆页学习的是一个利用未完结故事来抓住沟通对象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后续要表达的主体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来提升沟通交流效率的方法。
【Why】
开场我们说到的电视剧,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个原理。电视剧为什么会比新闻联播、各种知识量很大的纪录片更受欢迎呢?首先因为它简单、轻松,观众可以毫不费力的就看懂;其次,它有起伏不定的情节、有天雷也有狗血,很容易让观众被带入到故事情节中。而在剧情结束之前,观众会一直被这种带入感影响,这种故事没讲完的悬念就会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想继续看下去。而我们在其他方式的沟通交流中也可以刻意的制造未完结故事的开场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How】
那么当我们有了一个想表达的主体内容,要怎样才能讲一个未完结故事的开场呢?
首先,要讲背景。我们想表达的主体内容会在对方处在什么场景中时发挥作用呢?我们把这个场景描述出来就能把对方带入到我们的话题范围里来,比如我刚刚开场的时候通过电视剧的套路类比了我们自己的沟通具体场景,大家是不是有了画面感呢?
其次,讲问题。我们的主体内容是解决这个场景中的什么问题的?这一定是我们的交流对象可能面对的痛点问题,是他们能够产生共鸣的。我刚刚就提出了大部分人在沟通中可能会遇到的无法吸引沟通对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这个拆页所要解决的。
第三就要讲解决方案。这是后面要表达的主体内容的中心思想。因为主体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在这里不能一下子说得很清楚,就留有一个悬念的效果,达到吸引关注的目的。刚刚我在开场中提出了可以用未完结故事,但是怎样去做呢?这就是一个悬念。
最后,故事的编排一定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根据人的认知规律,总是会被熟悉的、能够理解的信息吸引,然后对未知的信息产生探索的兴趣;而如果一开始就是未知的,那么大部分人就会因为不知道在说什么而不由自主的走神溜号甚至离开。所以如果用对方熟悉的背景、问题来吸引住对方,然后再提出对方未知的、我们想表达的观点,这样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在开场这个小故事里,我就从大家熟悉的看电视、再到日常遇到的沟通问题来吸引大家的关注,然后提出一个未知的未完结故事的方法引起大家继续听下去的兴趣。
【Where】
这个方法适合在你想表达一个比较复杂的观点,无法一句话说清楚,需要对方用一段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你这里的时候,用来做一个开场,或者如果你的主体内容不是立刻就要表达,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做个提前的热身,比如给你的拆书课做个广告。
而使用这个方法有两个前提:一个是沟通的对象要明确,他们是什么年龄、职业,有什么爱好,会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会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另一个是你要有一个有价值的、能解决问题的主体表达内容,并且是沟通对象原本不知道或者忽略的。做到这两点,你才能用对方已知的、可以理解的背景和问题去吸引他,再用一个有悬念的、未知的解决方案牢牢的抓住他。
【预防异议】
你是不是有些疑问,这个方法一定会有效吗?嗯,这我真的不能百分百的保证,因为这取决于你是否做到了刚刚说的两个前提。如果你充分的了解对方,能够描述一个对方熟悉的场景并在故事中触及对方的痛点问题,而且还提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或者他感兴趣的观点,那我想任何人都愿意听你继续详细的说下去。请记住,这是一个帮你在已经有精彩的主体内容之后锦上添花的方法,不能代替主体内容。
或者你还有疑问,一定要用这个方法吗?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也许你在其他方面很有优势能够让对方愿意专注的听你说,但是这样一个有效可行的办法可以让效果更好,为什么不用呢?
【举例说明】
我之前的开场方式就比较随意,比如去年末,培训的同事找我做一个Excel公式的讲座,因为听众都是同事,很熟,而且我平时在公式方面还挺被认可的,我就大概介绍了一下培训的主要内容就开讲了。结果发现有不少人的注意力都不是很集中。
如果我能在开始前讲个未完结故事,大家一定会把注意力直接给到我这里,比如我可以说:
现在又到了年末总结的时候了。大家都知道咱们老板特别在意数据,相信各部六都跟我一样有很多数据要整理分析。这么大的工作量,估计按时下班是没希望了,各位去年这个时候每天都几点回家啊?有人问我之前和周总(对数据要求特别严格的一位副总)做项目时是怎么能有休息时间的,我今天就把这些能在忙碌期救命的数据分析用的公式分享给大家。如果我当时能这样讲的话,同事们一定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讲到了年末总结的背景、点到了加班这个痛点问题、又用我之前达到的效果给大家一个悬念让他们想知道我的方法是什么。
【A3场景设计】
听了我的故事,大家有没有想自己尝试一下呢? 小明给公司的公众号写了一篇文章,把草稿拿给领导看。领导觉得主体写得非常好,只是开场不能直接抓住读者,就建议小明把文章的开头改成未完结故事的方式。就以现在的座位为分组讨论,3分钟后请两位分别扮演小明和领导,表演领导是如何给小明提出修改建议的。请注意,不需要写出文稿,只要讨论出怎么用今天的方法,组织这个文稿的就行了,现在开始讨论。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明:小鱼;领导:小李同学
小明:领导,我写了篇文章请您看看。
领导:嗯,小明最近写文章进步了很多,有一点问题。你看你的文章重点是教现代人怎样改善不良坐姿,但是你在开头并没有很好的吸引到读者,直接切入主题了。我给你介绍一个好的开头方法,能够更好的吸引读者。首先第一步你说要背景,就是当下都市职场人长期伏案工作,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体态问题,包括你我可能都有这样的问题。
小明:啊,是,我也有。
领导:这是背景。那么第二点,就是把问题抛出来。第三步你可以卖个关子,说一下你自己采用某个非常好用的小技巧……
小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领导:对,然后大家就会想“哇!那我很想知道这个小技巧!”就很想继续看对不对。
小明:对对。
领导:好,那继续努力!
【结尾】
谢谢两位的精彩表演,真是位年轻有为的领导。我们可以在这篇文章中讲背景、讲问题、讲解决方案,用读者已知的伏案工作和体态问题引出未知的小技巧这种解决方案,也就是文章主体的中心思想。相信小明一定能用这个方法写出10万+文章。
希望以后大家也能把这个方法用起来,多多使用未完结故事,提高自己在沟通中的吸引力,抓住对方的注意力,提升沟通效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