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217期线下活动-河东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运用对比法消除误解,重建安全感! 学习目标: 当对话出现危机,学会运用对比法进行补救,重建安全感!

开场:

       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拆书现场和我一起共同学习成长,今天要拆解的主题叫做:运用对比法消除误解,重建安全感。大概需要20-25分钟的时间。
那在开始之前,我想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互联网电视
第二个标签:爱运动
第三个标签:拆书家:我认为,知识不是停留在表面,看了记住了就可以了,而是能指导我们行动,甚至改变思维方式,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那拆书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到拆书的行列,一起共同学习成长。     

 

【图书介绍】:

F:这是一本指导我们提高沟通技巧的书,作者用20多年的时间,对10多万人进行跟踪调查,帮我们找出“关键对话”中共有的特征和行为,归纳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做一名对话高手。

A:和其他书相比,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书中融入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对话情境和小故事,能让读者轻松的掌握这些技巧,并应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去。我想,这也是这本书销量全美500万册, 史蒂芬柯维、樊登等联袂推荐的一个主要原因了,因为它非常的实用。

B:怎么个实用法呢?你想,每个人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都会遇到“关键时刻”,它们可能是:
你向你的领导提出了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你和孩子谈认真学习的事情,孩子却总是听不进去,根本不拿学习当回事;你和朋友产生矛盾,却不知道如何化解,挽回友谊,遇到这些“关键时刻”,你会怎么处理呢?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解决这些“关键时刻”的技巧和方法, 学会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你可以轻松的面对这些“关键问题”。

 

【学习目标】:我今天为大家拆解的是书中的一个片段,大家跟随我拆解完这个片段之后,你将会学到一个非常好用的沟通方法就是,当对话出现危机,学会运用对比法来消除误解,进行及时补救,重建安全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可以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正如原文片段中讲的,很多时候,我们在对话中,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对方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虽然你讲的话没有恶意,但对方还是觉得你伤害了他。当对话出现安全危机的时候,道歉显然也无济于事。

(What) 那原文片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消除误解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对比法,对法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暂停对话;第二步,先否定,打消误解;第三步,再肯定,明确真实目的。具体应该怎么应用呢?

 

【将书中的例子进行意译】

举个我生活中的例子:

上周周末,我表妹来我家玩,她很勤快,高兴的帮着我一起搞卫生。搞完后,垃圾很多,厨余垃圾、卫生间垃圾、客厅垃圾一大堆,她下意识的,就把垃圾丢在了门口,因为平常她自己家就是这样的。

晚上出门散步的时候,我发现门口垃圾旁边围了一大堆蚊子,就说:“是你把垃圾丢在这里的吗?你看到处都是蚊子。邻居看到了,会被骂死去,我们都不允许把垃圾放在门口或电梯口。我还以为你倒了呢?”表妹很不高兴的说:“我哪知道啊,不是有打扫卫生的阿姨吗?我帮你把卫生搞得这么干净还说我,下次不帮你搞了。”我哭笑不得。她以为我在责备她。

这样的生活场景经常发生,那如何运用对比法来更好的化解这个小矛盾呢?

(How) 第一步,先暂停对话。不要再讨论这个问题,一起把垃圾提下去。

第二步,先否定,消除误解。当时的她是这样想的,我帮你搞了卫生,非旦没有表扬,还说我,真是费力不计好,下次再也不帮你搞卫生了。我得首先打消她的这种误解,以为我批评她了。我会说:“姐姐我不是说你做的不好,也没有批评你的意思。是小区阿姨不会上来收垃圾,需要自己提下去。邻居们都很讲卫生,不允许把垃圾放在门口或电梯口,夏天容易招蚊子,所以一般都是自己提下去的,我忘记告诉你了。”

第三步,再肯定,明确真实目的。“事实上,今天多亏你帮我一起搞卫生,不然平时我得搞1个多小时才搞得完。你看家里这么干净,都是你的功劳啊。”

这样说,我和表妹不但不会有误解,表妹的勤快也得到了肯定,对方也会很愉快的继续合作了。

 

在对比法的表达中,否定部分更加重要,因为它解决了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勤快的表妹来说,如果因为垃圾的问题而让她认为我不仅没有看到她的付出,反而还责怪她,有可能两个人吵一架,以后再也不会主动帮忙做事情,甚至都不再信任我,严重的话会影响两个人的关系。

(Where)【预防异议+适用边界】

我们必须注意到,对比说明和道歉不是一回事。这种方式并不是用来收回我们说过的伤害对方的话,而是用于确保我们所说的内容不会让对方产生误会。对比法既是有效的补救措施,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预防技巧。

这个方法适用于,当我们意识到对话内容会引发对方的抵触情绪、产生误解,有可能让对方做出错误理解的时候,用起来会比较好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方法是知道了,至于学得怎么样,拉出来练练才知道,接下来就请大家用这个方法来进行现场演练,实践一下。我给大家设计了一个演练的场景。


【现场演练】情景:洗衣服。

老婆小A在洗衣服的时候,习惯将贴身的衣物和外套分开来洗。而老公小B却比较粗线条,总是喜欢把外套和内衣裤一起丢进洗衣机里,老婆小A说了他很多遍,他没不听,认为老婆总是对他的生活方式指手划脚。

周六早上,老公小B心情不错,做了早餐,又打算搞卫生,顺便把衣服收拾了一下,准备洗衣服。同样,像往常一样,他把所有的衣服(包括老公老婆小孩子的衣服,外衣、贴身的衣服)一起丢进洗衣机里。老婆小A终于忍不住了,一把夺过衣服,大声说道:“说了好多次了,不要把所有衣服都丢洗衣机里,大人的不要和宝宝的一起洗,内衣和外套要分开。你到底听没听进去,真是服了你了。”

没想到老公不高兴的反驳说:“看你又来了,总是对我的生活方式指手划脚,就连洗个衣服也要按你的要求来。我一大早就起来做饭,搞卫生不说,还被你说一顿,烦不烦人啊”

你该如何运用对比法消除误解呢?


【分组讨论:给出清晰指令】:现在,从我左手边顺时针起,每2个人一组,进行现场演练。一个人扮演老婆,一个人扮演老公。时间3分钟,一会邀请2位小伙伴一起来分享你们的成果。现在开始。


【A3之角色扮演】

第一组伙伴分享:

海鱼(老公):“怎么回事,我洗衣服已经很不错了,还在这里说我,罗里吧嗦的”

何利芳(老婆):“确实,我刚才的语气不是很好,对你说话有点急。其实我并不是想去指责你,相反,我觉得你能够主动给我们做早餐,还洗衣服,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但实际上,我担心的是,小孩子的衣服和大人的衣服一起洗,会造成细菌交叉感染,那对我们宝宝不是特别好。我是希望你把我们的衣服和宝宝的衣服分开洗,我要说的是这个。”

海鱼(老公):“没关系,我原谅你了!”


第二组伙伴分享:

小刘(老婆):“老公,我不是要干预你的生活方式。相反,有很多男性在家里是不做家务的。你看,一大早你早早起来,没有睡懒觉,搞卫生,还洗衣服,我真的觉得非常幸福。但事实上,你是男性,不了解我们女性,如果把内衣和外衣一起洗,会造成一些细菌的产生;包括我们宝宝的衣服。这些呢,我们都可以手洗,其他的用机洗,你看可以吗?刚才我的语气是过激了一点,你不会生气啊!”

许曼(老公):“好吧,看来是我误会你了,那我不生气了。”


【结束语】

当对方误解了你的目的时,千万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和他继续争论。正确有的做法应当是利用对比法消除误解。说明你不想如何,恢复对方的安全感,然后继续展开对话。记住,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是继续对话的基础。

好了,希望今天大家有所收获,我今天的拆解就到这里,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