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张梦婷,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专职教师,一级拆书家,业余吃货。对于小学教育、成人学习以及美食有关注的朋友,欢迎一起讨论!
【F】今天拆解的是这本在世界畅销十年的书——《关键对话》。《关键对话》这本书是由美国四位顶级的咨询顾问联合著作,书中讲述了如何在重大而意见不同的讨论中达成一致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改善职场及生活沟通有着重要作用。
【A】对比同类沟通类的书籍,这本书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作者团队历时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进行跟踪调查,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套方法已经被《财富》500强企业中的300多家采用。
【B1】你的生活有没有这样一些时候:双方意见不同,你觉得自己很有道理,或许你情绪激动地跟对方争吵,或者你心里愤怒但没有讲出来。最终伤了感情,事情也不一定得到解决。比如跟观点不同的领导谈论你的方案,跟叛逆期的孩子交谈,跟交往的对象说结束感情......本书就提供了一种方法,在不伤害冒犯对方的同时,还能帮你解决问题。
【B2】今天我们学习两个片段,第一个片段帮助我们在情绪激动时找回真正的对话目标。第二个片段是找回目标后进一步的沟通处理方法。接下来,来看看我们的第一个片段。
R:片段一
阅读原文 P38
首先,关注你的真正目的
一旦怀疑内心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下意识地进行调整了。例如,“我的真正目标是找一个咱们都喜欢的度假地点,而不是要证明我的观点比你强。”简而言之,只有意识到了错误之处,你才能不让自己犯错。
但是我们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意识到内心的变化,不再犯错,进而影响自己的动机呢?很简单,按格瑞塔的方法去做。你应当停下来问自己几个可以帮助你返回对话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在意识到对话失控时提出,也可以在准备展开关键对话时提出。这些问题包括: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I: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具体可测量的行为要求/可被观察到的行动】学习者在关键对话进行过程中偏离谈话目的时,能够利用三步法问三个问题,找回谈话的真实目的,让谈话能够继续下去。
这里出现了一个词——“关键对话”。那什么是关键对话而非普通对话呢?这个对话结果对你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而你们的观点不一致,因此还产生了强烈的情绪。比如,你和你的伴侣情绪激动地在争辩到底请父母还是请月嫂来带孩子,这个问题的结果对家庭关系,产妇心情,孩子专业哺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不这么做的坏处——负面一般做法】在进行关键对话时,经常会碰到对方反对或质疑我们,甚至对我们进行攻击。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有时候我们愤怒,情绪激动地跟对方争吵。有时候我们很生气,但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和气,选择沉默不语。
【不这么做的坏处——这样做的坏处】这两种做法,会让我们的对话完全被情绪控制,难以理性沟通下去,那想达到当初解决问题的对话目的也就不可能了。
【更贴近实际的例子】前段时间,办公室的同事一起抱怨过Z老师总是在下课叫那么多学生来办公室。就在上周,在上完第一节后,情绪本来不太好的我,一进办公室又看到吵吵闹闹的一堆学生围在Z老师旁边,顿时更加烦躁了,喊道:Z老师,你别老是叫这么多学生来办公室,吵吵闹闹的搞得大家都没法好好休息下。Z老师回:我哪有老是喊很多学生啊,也就是今天而已。我更生气了,但是为了维持表面的和气,我选择了沉默。这样的方式让我的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以后跟Z老师相处还会更尴尬。
【不这么做的坏处——拆页行动建议】那怎样让沟通顺利地进行下去呢?有以下三步可以参考:
1.深呼吸,平复情绪。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情绪激动时,我们内心的目标其实在发生偏移,对话将要失控。这个时候,深呼吸,转而审视自己:我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让自己冷静下来。
2.三问重回对话目标。用三个问题帮我们重回目标: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3.想想该怎么做。先在脑海里想想该做些什么才能实现刚才的目标呢?
【变为正面例子】回到之前的例子,当我觉察到自己生气的时候,我应该先深呼吸,问问自己:我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让自己冷静下来。三问重回目标:我的目标是想通过沟通让办公室恢复舒适安静的办公氛围。我希望为对方实现的目标是:可以换种方式换个地点辅导学生。我希望我们这样的沟通让大家彼此和谐相处。想想该做点什么呢?我应该找个没有学生在的时间,跟Z老师沟通下这个问题,告诉她我们的烦恼,是不是可以叫少点的学生来办公室,或者一起想想其他更好的方法。
这样让自己心平气和去沟通,问题是不是更容易得到解决?
【预防异议的讲解】可能有些急性子的小伙伴会说,在那种受攻击的氛围紧张时刻,我是真的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忍不住,肯定会狠狠地回击的。确实,情绪激动的时候保持理智是很难做到的,但一想到冲动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我们也应该刻意训练让自己关键时刻深呼吸冷静下来,找回偏移的目标,这样的勤奋练习是非常值得的。
A1:
【分组】为了后续讨论的方便,每两个人为一组。
【显像提问法】想想你最近跟家人、朋友、同事沟通时,有存在情绪激动、观点有分歧、风险很高的情况吗?可能是你在批评教育孩子时,父母跑过来干涉你。可能是你在分配任务给同事时,同事颇有微词明嘲暗讽表示你不公平虚伪......这些时候你感觉生气愤怒,大声地争执了起来,或者你为了和气选择沉默,最终事情越来越糟糕。回想那个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你当时的做法是怎样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记录下来,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伙伴分享】
学习者 梅:我想让女儿学做菜,但宝爸反对,认为不安全。我的目标就是让孩子在10岁之前学会洗衣、做饭等所有家务。两人因为这件事情因为这个事情争吵过好几次。
【回应反馈】感谢志梅的分享。这是属于他们夫妻之间的关键时刻:讨论宝宝应不应该在这个时间段学习做菜,他们当时应对的方法是争吵,最终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如果时光倒流,让我们再次回到之前那个失败的场景中,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运用刚才学过的三步重回我们已经偏离的目标:第一步深呼吸,平复情绪,第二步重回对话目标,第三步想想该怎么做。
【伙伴分享】
学习者志梅:第一步,深呼吸,喝杯水或者茶让自己平复下情绪。第二步,我的目标是希望孩子十岁之前学会做家务,爸爸的目标是保证孩子的安全,我们的目标是不会再因为这件事争吵。第三步,下次选个宝爸开心的时候,比如拿下大的订单,我给他倒杯茶跟他去沟通这个事情。
【回应反馈】刚才志梅有用到重回对话目标的三步:第一步深呼吸,平复情绪,第二步重回对话目标,第三步想想该怎么做。例子很贴切,感谢志梅的分享!
【点出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补充】
下面我们来看下片段二,这个片段是片段一步骤三的补充,当我们能够找回偏离的对话目的,迫使自己跳出语言暴力的怪圈,我们可以使用对比法跟对方说明我们的目的,一起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片段二 P41~42
其次,拒绝做出“傻瓜式选择”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
I: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 【具体可测量的行为要求/可被观察到的行动】学习者能够拒绝“傻瓜式选择”,并能使用对比法向对方说明对话真实的目的,一起思考解决方法。
【what】什么是“傻瓜式选择”呢?其实就是片段一中提到的两种应对:第一种情绪激动,想要争个输赢,第二种沉默不语,选择逃避。这两种极端选择都无法解决问题,所以我们称为“傻瓜式选择”。只要我们按片段一的提供的方法有意识地去找回目标,我们就能逃出做出“傻瓜式选择”的怪圈。接下来,为了也让对方情绪稳定地沟通,我们有必要说明我们的对话目的,然后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细化原文行动步骤】书中介绍了对比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说明目的,具体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说出目的A。这是对比法的肯定部分,向对方说明我的对话目的,用我希望/我的目的是……句式表达。
第二步:说不想实现的目标B。
这是对比法的否定部分,也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这个步骤是跟对方在做情感联结,关注对方的情绪状态,告诉对方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不是争论个输赢,不是伤害对方。用我不希望……句式表达。
第三步:一起讨论解决方法。
在这一步中,双方一起开动脑筋寻找双方认可的更好的解决方法。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说: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实现A,又不会实现B?
【变为正面例子】回到之前的例子,我会这样说:“Z老师,我希望你能够在不影响大家休息的情况下辅导学生,同时我不希望你以为我是在指责你,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一起想想看,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保证大家安静休息,又不会让你觉得我是在指责你呢?”如果Z老师听到这样一段话,是不是更容易接纳并参与一起解决问题呢?
【预防异议的讲解】可能会有朋友觉得有些场景下,我们只能争论或沉默。比如,你不同意老板的方案,难道你还反对不成,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弄不好连工作都弄丢了。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确实是有部分人成功找出了更好的应对方法,既能解决问题,又能维护好人际关系。虽然找出第三种更优方法有难度,但非常有价值,值得我们努力寻找。
【适用边界】片段二谈论的也是生活中难以解决,对我们生活有着重大影响作用的关键对话。那些去哪里吃饭,看什么电影,买什么颜色的衣服这样普通的对话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A3:
刚刚我们学习了使用对比法说明对话目的,接下来做我们来进行角色扮演,将学习的方法加以熟悉并应用。
【给出具体场景】舒克和贝塔是一对彼此互相信任的好朋友,一年前舒克创业需要周转资金向贝塔借了三万,承诺三个月还。之前贝塔一直不好意思催好友舒克还钱,但现在家里着急用钱,必须开口。可是目前舒克创业困难,资金没到位,近期没法还钱。
【给出清晰指令】请大家帮助贝塔设计说辞。
1. 先独立设计你的说辞。
2. 在组内讨论彼此的想法。这里注意,需要应用今天学习到的对比说明法。
3. 在组内轮流扮演贝塔,另一人扮演舒克,模拟对话场景。
给大家10分钟,10分钟之后请小伙伴分享。
【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
学习者梅:舒克,我最近家里着急用钱,我希望你能把我那部分钱先还给我。
学习者杨:不好意思,贝塔。最近手头确实没钱,短期内没法还给你。
学习者梅:这样子啊,我不希望你认为我是在难为你,我确实是有难处。我在其他地方也想了办法,确实也没筹到。你看你是不是可以还我一部分,你看有什么好的办法?
学习者杨:你大概需要多少钱?
学习者梅:你先给我一万吧。
学习者杨:我有个项目做完了,但对方一直拖着没有给我结钱。如果我们把那个帐要回来,那还你的钱是没有问题的。
学习者梅:那行,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我说下,我们一起想办法把钱给要回来。
【回应与反馈】两位小伙伴的演练非常精彩!现在我们梳理下:第一步,贝塔表明他的目的就是希望舒克还钱来缓解家中遇到的问题。第二步,贝塔表明他不希望舒克以为他在难为他。刚才也有其他小伙伴在讨论的时候分享了,不希望催还钱这件事破坏两人多年的友谊。第三步,一起讨论解决方法,怎样一起把项目钱要回来。感谢两位小伙伴!
A2 分步催化:
刚刚我们演练了片段中学习到的对比说明法。相信大家应用对比说明法会更自如。
【分步催化——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法】让我们想想未来一个月内,有没有可能发生关键对话的场景?它可能是你跟伴侣沟通希望对方的父母不要干涉你们的生活;可能是提醒朋友还钱,但他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还钱;可能是跟父母争辩,你想毕业是去一线城市发展但父母想要你留老家;可能是跟你的孩子谈认真学习却被当耳边风。在组内分享你想到的场景,时间是2分钟。
【伙伴分享】
学习者梅 :近期准备买房,需要跟老公讨论这个事情。
【分步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场景中的应用】针对刚才想到的场景,我们来制定个计划应用下今天所学习到的对比说明法。请大家构思下你的行动计划,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目标,并在纸上写下你的行动步骤。写完之后组内分享,然后请小伙伴给大家分享,时间是6分钟。
【伙伴分享】
学习者梅:最近要买房,需要跟老公讨论下这个事情。
我:你们俩的观点是不同的吗?
学习者梅:对,我想买三房或者两房,他想买四房。等他出差回来,我就跟他讨论这个事情。我打算这么说:我希望尽快把房子买下来,因为小宝要读书,需要学位。但是我不想和爸妈住在一个屋檐下,你知道的我的脾气比较躁,而爸爸又喜欢碎碎念,容易产生矛盾。我不希望你为难,你看有没有方法,既能把房子买了解决小宝上学的问题,还能不住在一个屋檐下,关系比较融洽地相处下去。
我:刚才志梅有用到对比说明法的三步。其实第三步可以再进一步想一想,要让他觉得你们是一起在想办法解决。
学习者梅:那要不然把老家的房子卖掉,在同一小区买两套。这样避免了矛盾,学位的问题也解决了。爸妈来了也比较开心——看我儿子还给我买了套房子住呢!你看这样行不行?
我:我们还可以跟对方说,或者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拆书家反馈】感谢志梅的分享!刚才大家一直在激烈地讨论、热情地参与其中分享自己的案例,很开心看到大家把对比说明法应用了起来!
【总结】今天我们的学习即将要结束,让我们一起回顾下今天学习的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当关键对话时觉察到自己情绪激动时,我们可以深呼吸平复情绪,通过三个问题找回偏移的目标,并想想怎么实现目标。
第二个片段,在第一片段的基础上,我们克制了自己做出逃避或者暴力回击的“傻瓜式选择”,使用对比说明法向对方说明目的,然后一起找方法来解决问题。
最后,请大家在生活工作中主动地应用今天所学,并把你的做法和感受分享给你的家人朋友,一起学以致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