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杨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我的3-1过级。拆解书籍是选自《学会提问》一书。
【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
生活中,你的朋友,经常会向你谈到某个事情,你隐约感觉不对,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辩驳;或者有人向你推荐某个东西、你很想知道是不是适合自己,但又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分辨。
提问:
碰到这样情况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是不置可否、犹豫不决,还是碰碰运气、拿自己做试验,更甚至干脆不闻不问,当做不知道?
影响:
看似我们不过只是损失了一点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但现象的背后,是不是说明我们缺乏独立思辨、判断的能力呢?当你面对人生重要抉择,比如职业选择、婚姻家庭、子女教育、投资等你还想这样浑浑噩噩吗?
解决:
本书就告诉我们一种方法——与其盲目的追寻答案,不如学会提问,在提问中,探索事情的本质,从而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培养独立思辨的能力。做到不草率、不盲从,以积极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笑对人生。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来拆解书中关于“淘金式思维”的论述,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在完成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区分什么是淘金式思维的提问,并且能够解决在犹豫不定的情况下,运用淘金式思维的提问做出正确的判断。”
《学会提问》P04-05
我们认为,你一定愿意自己掌握主动权,选择该相信什么忽略什么。而做出决定和取舍,你就得带着一定的态度去读书,即带着问题去读书。这种思维方式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作者在向你细说原委,而你则准备与之辩驳,虽然作者本人根本就不在场。
我们把这种互动方式成为“淘金式思维”。淘金的过程为积极主动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可以效仿的模式,他们得尽快决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到底价值几何。在一场互动的对话中披沙拣金,需要你不断地提出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采用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常常质疑作者为何要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他在书本的页边写批注,提醒自己注意作者推理和论述中存在的问题。他无时无刻不再和自己的阅读材料互动,目的是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概念提出】
在原文片段里,大家都有注意到一个词“淘金式思维”。
【概念讲解】
淘金本意就是要在沙海里淘出金子。那淘金式思维呢?也一样,就是要在庞杂的信息里,找到有价值的。一般我们通过提问的方式,来积极的和作者展开互动。以确保我们能够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举出案例】
比如你在网上看到一部电影评价还不错,你打算去看看,你的朋友和你说:“那个电影我上周去看了,影院设备又差、又不好停车,大片的老套路……”。如果不进一步的追问分辨,你可能就此错过了一部好电影。
【概念难点】
这里我们要留意,我们采取淘金式提问,到底是为了什么?(互动)
是的,是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或者修正我们自己原有的观点。因为谁都没办法保证永远正确。
【类似概念】
除了淘金式思维的提问,我们还会遇到一种“钻牛角尖式的提问”,说到钻牛角尖,大家的印象是什么?(互动)
是的,死板、固执。它也会就某个观点不断提问,但差别很大。
从出发点看,淘金式思维的立场是相信他人,但钻牛角尖则是对立。
从结果上看,两者也有区别,一个是为了找到正确结论,另外一个只是想证明你说的不对。
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概念举例对比】
例子1:
钻牛角尖:XX你怎么会觉得谁资源很宝贵哦?水资源哪里宝贵了?(2者是对立的)
淘金:你是想告诉我水资源很宝贵,对吗?有什么理由吗?(出发点我相信你,但你得说出让我信服的理由)
例子2:
淘金:哦,你的理由是1、2、3,那理由可信吗?有数据或事实支撑吗?(提问是为了进一步找到结论)
钻牛角尖:哦,你的理由是1、2、3,那为什么水费还收的这么便宜?我身边怎么没人缺水用?(提问是为了反驳你的理由不成立)
【概念步骤HOW】
通过上面的解释,大家都对“淘金式思维”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我们讲讲怎么通过发起提问,来训练“淘金式思维”。
第一步,就是问“结论是什么?”也就是对方希望我们接受什么信息。我们可以用:“XX,你想告诉我什么?你是想说XX,对吗?”这样的句式,去求证。比如前面看电影的例子,朋友想告诉我们啥呢?我们就可以问一下。
第二步,问“对方的理由是什么?可信吗?”理由就是对信息的进一步解释或者依据。值得相信的理由,通常都是数据,或者事实。如果对方没有主动告诉我们理由,我们就可以用:“为什么?怎么说?”这样的句式来不断地追问。
第三步,是问“为什么他要和我说这个?”明确目的很重要,但我们常常忽略这一点。回顾刚才看电影的例子,说了那么多,朋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第四步,就是在上面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者判断。你可以用“因为……所以……,对吗?”这样的句式,来回应对方或者根据判断来作出决定。
通过主动发起这几个问题,我们就能有方法的训练“淘金式思维”了。
【预防异议】
或许大家会觉得“这太麻烦了,而且我也不喜欢老是提问,感觉在刁难一样。”这里我们要澄清下,这些问题,你不一定非得当场问出来,可以只在你心里提醒你思考,你也可以选在其它恰当的时候再问。甚至于对方如果主动讲到了他的理由、结论,你都不需要问,只需要分辨下即可。
【适用边界】
同时,我们也并非要求大家在任何条件下,都做到淘金式思维,当你遇到犹豫不决、难辨真假的情况下,会很适用。而一些有明显的偏见且毫无理由依据的知识,就没必要了,比如“论新时代女人为什么要遵守三从四德”。
接下来,我们来实际应用一下,我们先想到一个场景,可以是你的朋友给你推荐一部电影,或者某个产品,你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也可以是工作中你的同事滔滔不绝和你说了一大堆,你难辨真假的时候,大家先想到这样场景,然后,我们根据场景,来编一个剧本,剧本要包含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剧本一定是要用对话的形式哦!
【学习者案例分享】
小玉:珍珍,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做微商,我们做微商,收入是不会比实体低的,甚至有可能会更高。
志珍:额,小玉你是想告诉我做微商很赚钱对吗?
小玉:是的
志珍:那我想听听很赚钱的理由是什么?
小玉:做微商的话,第一个不需要门店,节省租金水电费。第二,不需要添加办公设备什么的,我们的耗材,设备成本也就降低了。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利润和实体店是一样的,综合来算的话,肯定会赚的比实体店多。你觉得呢?
志珍:我觉得你说的理由也对,但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我做微商啊?
小玉:因为我接触你这么久了,会需要有很多的时间在家庭上和孩子上,做微商又很自由,你可以兼顾家庭、孩子的同时,还有一份收入。
志珍:那我就试一试吧。
好的,感谢伙伴们的分享,我们来回顾下,淘金式思维的最后一步是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那么志珍,也确实在最后,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对吗?
今天我们初步了解淘金式思维,和它的运用,在实际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更复杂的情况,在本书中,作者也做出了更详细的解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哦。今天的拆解就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