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孟玉潇,作为一名探索亲密关系的学习者和践行者,希望在拆书帮传递有用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关系和谐幸福!
【图书介绍FAB法】
F:说到关系,尤其男女长期相处之道,有一本书不得不提,它就是《幸福的婚姻》。作者约翰.戈特曼从事家庭关系方面长达40年,是被媒体公认的享誉世界的婚姻教皇、人际关系大师,与罗杰斯、荣格齐名的心理大师。书中戈特曼博士用大数据还原婚姻关系的真相,并总结出令婚姻生活改善、免于破裂的7个法则。
A:《幸福的婚姻》作为《纽约时报》畅销书,长踞同类图书畅销榜15年,豆瓣书评8.5分。本书可贵在于不是作者个人的心理感触和经验总结,而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观察之上的科学结果,但内容并不枯燥。
B:你有没有像躲避定时炸弹一样躲避婚姻生活?你有没有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激烈争吵导致感情受损?你有没有去预防一些婚姻危机?如果出现婚姻危机,你知道如何去拯救吗?若你想让枯燥的婚姻生活得到改善,像初恋般甜蜜,这本书呈现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引导你去创建一桩高情商、长久的婚姻。作为一本婚姻指南,非常实用。
[主题一]:区分抱怨和责备 避免关系冲突
【R原文片段】
可以抱怨但不能责备。假设你非常生气,因为配偶不顾你的反对坚决要买一条狗。他信誓旦旦地说买了狗之后,他会清理狗的粪便,但是现在,每当你倒垃圾的时候,就会发现院子里到处都是狗的大便。这当然可以抱怨。你可以这样说:“嘿,后院里到处都是狗粪,我们说好了由你清理班卓的大便,我真的被它烦透了。”尽管这有点挑衅,但它不是一种攻击,你纯粹是在抱怨一个特殊的情境,不是在攻击配偶的人格或品质。
但你不能这样说:“嘿,后院里到处都是狗粪,这全是你的错,你对这狗不负责任,从一开始我就不该相信你。”不管你觉得责备配偶是多么正当,问题是这种做法没有任何助益。即便你这么说能让配偶清理院子,你们关系也会更加紧张,你们的不满和自我辩护也会增多。
【学习目标1】今天我们第一个主题学习是“可以抱怨但不能责备”片段。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学习后,在工作或生活中碰到自己不喜欢的行为时,学会区分抱怨和责备,将责备改为抱怨,甚至更温和的方式。
【I环节】
在我们平时的关系相处中,遇到自己不满的行为,或者说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去做的时候,经常会习惯性指责或批评对方,比如:“你刷个牙怎么这么墨迹,干个什么事都拖拖拉拉的!”“你都干什么了呀,没有一件事能坚持一个月?!(一般做法)
尖刻的批评与责备总是无济于事,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激怒对方、招致怨恨。你一气之下体验了爽快的感觉,以为说出来会让对方反省,有所愧疚、不安。而事实是对方可能认为你在乱下判断,第一个自然反应就是捍卫自己,然后反攻。(一般做法坏处)
想起有一次大雾天老公开车,注意力没有集中,不小心和其他车相撞,车的左后方有一个地方塌进去了,当他告诉我的时候,我就特别生气:“你又把车撞瘪了?有没有责任?!我已经跟你说了一千遍了,让你注意安全,你怎么就是不听!”结果他也挺生气。大家发现没有?这种责备的负面影响很大,已经由事件上升到品格的评价了。如果苛刻一发不可收拾,就给双方带来巨大伤害。(反面案例及后果))
其实遇到不满的事情,我们不可避免要发牢骚,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可以去抱怨而不是去责备。(原书拆页建议)因为抱怨和责备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抱怨针对的是某个具体行为或事件,而责备的打击面更广,还包括你对对方的性格或个性、人格等一些负面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去描述事实,不要评价或判断,以温和方式开场。面对车被撞瘪,可以抱怨:“车怎么又有一个地方陷进去了?!”或者更温和一点:“我看见车有一个新的凹痕,出什么事啦?你的开车方式让我很担心,我希望你能注意安全。”(反面例子→正面例子,后果比较)这时候对方可能就会更积极回应,避免了更多的冲突。
在关系相处中,我们只想被需要,而不是被责备、批评。所以,表达自己不喜欢对方行为的时候,请控制住责备的冲动,可以去抱怨,不断提醒自己要温和一些。当然,这种相对温和的方式不仅用于夫妻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等同样适用。(异议预防)。
【A1激活经验-显象提问、A1+反思加工 】
理解了抱怨与责备的区别,我们来回忆一下过去在生活中或在工作中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场景,比如你的老公(老婆)忘记了你们的结婚纪念日、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好,周末和爸妈聊天过程中听到不喜欢的话语等等,你是否曾经经历过?你的表达有没有责备?请想一想你当时具体如何表达的?(提醒要素:有时间、场景、行为、对象、结果。)我们先来进行下分组,相邻的两人一组。(学习者分组)给大家2min时间,稍后我们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A案例记录:
生活中,我是属于有一点缺乏安全感的类型,所以和老公沟通时,我会经常挑他的小毛病。就在两周前,可能因为吃东西没有吃对,我肚子不舒服,我就反复和他说,包括白天在上班时也和他提过我肚子不舒服,但是可能他工作忙,不见得会记得,发现和他说时没有反应,这样持续了一周,有一天晚上,我躺在沙发上,他问我怎么了,我说:“我肚子疼。你就是不关心我,但凡你的心多一点在我身上,你早就知道我肚子不舒服了!”现在我发现夸大了这个说法,内容已经不在肚子疼,而是他对我的态度上面,责备他不关心我。发生这个事以后,他有点尴尬,气氛有点冷的状态,我们俩都有一些不开心。
拆书家反馈:这位小伙伴分享特别好,对老公的谈话已经不是抱怨肚子疼这件事了,而是转移到责备他不关心我这个评价了,上升到这个层面了。
【A1+】
(A1+)简单来说,抱怨是对事,责备是对人。接下来,我们再想一下,接下来日子里再遇到同样的事情,你可以如何应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去回应,相对温和地去表达你的不满和需求。请各位继续小组讨论,1min后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A案例记录:
其实发生这个事以后,我们俩都有不开心,后来这件事情就过去了,但我会想起,觉着我直接否定了他不关心我这个态度,如果再次发生,我会直接吐个槽,抱怨下:“你看我肚子疼一周了,我和你说了好几天了,你没有注意到,可能你工作太忙了吧?”这样去说,可能接下来就是解决起来比较柔和,比如去医院看看或者告诉我喝点热水什么的。
[主题二]:如何通过请求表达愿望和需要 避免对方不满和反击
【R原文片段】
爱是提出请求,而非要求。若我要求我的配偶,我就变成了父亲或母亲,而他则成了孩子。 只有父母亲才告诉三岁的孩子应该做什么;事实上,是必须做什么。那是应该的,因为三岁的孩子,还不知道如何在靠不住的人生大海中航行。可是,在婚姻中,我们是平等、成年的伙伴。我们虽不完美,可是我们已成年而且是合伙人。如果我们要发展亲密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彼此的愿望;如果我们想要彼此相爱,我们需要知道对方要的是什么。
可是,表达那些愿望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以要求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就抹去了亲密的可能性,那会赶走我们的配偶。如果我们以请求的方式呈现我们的需要和愿望,则我们是在引导,而非下最后通牒。 当丈夫说:"你还记得你烤的那些苹果派吗? 在这个礼拜中,你可不可以再烤一个? 我好喜欢吃你烤的。"他是在引导他的妻子,知道如何去爱她,而建立亲密感。换言之,如果丈夫说:"孩子出生以后,就再没吃过苹果派了。我猜想18年之内,都别想吃到苹果派了。"他就不再是成年人,而退回到青少年了。这样的要求不能建立亲密感。当妻子对你说:"你这个周末有时间清理檐槽吗?"这是经由请求来表达爱。 可是,如果妻子说:"如果你不赶快清理那些檐槽,我看它就要掉下来了。 哎! 里面已经长了小树了!"这时她已经停止了去爱,而成了专横的妇人。
【过渡】
刚才片段一,我们学习了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去表达需求--可以去抱怨但不能责备,因为有时不可避免发发牢骚,但毕竟是带着负面情绪的,对吧。其实,接下来我们学习的这个方式可能比抱怨更胜一筹。有这样一个事实:当我们听到肯定的言词时,我们会被激励,愿意回报。而情商高的人,不会将时间花费在无用的责备上,而是会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为什么这么做?怎样才能让他不这么做?怎么让他更积极地去做?这比责备、否定对方要有效得多。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不带负面情绪、恰当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第二个片段,和片段一内容构成了一种递进关系-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这本书《爱的五种语言》。
【图书介绍FAB法】
F: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情绪的爱箱,只有当这个爱箱填满了的时候,人际关系才能发展。然而,不同人的爱箱需要用不同的语言来填满。著名的婚姻专家查普曼博士提出五种爱的语言: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同时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关于婚姻、家庭和关系的研讨会。已经成为婚姻咨询、团队建设、个人成长的必备工具。
A:《爱的五种语言》自1992年出版以来,持续出现在《出版者周刊》的畅销书排行榜上,被译成20种语言在全球发行,英文版销售已经累计突破500万册。
B:如果爱情是一则神话,那么这本书可以美梦成真;如果爱情是一颗蜜糖,那么这本书将教你如何防潮防腐。这本书将带领读者跨越两性沟通的迷思与阻隔,填满自己和伴侣的爱箱,积极地处理关系中的冲突和失败,进行一场关系的内在革命。同时,这本书会帮助你处理与朋友、邻居、配偶、小孩、同事、甚至所有的人际关系……这是一本适合所有人阅读的好书,更值得有恋情、有婚姻和渴望步入婚姻、渴望改善婚姻的人阅读。
【学习目标2】希望大家学会不带负面情绪、通过请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避免对方的不满和反击,从而获得对方更多的积极回应。
【I环节】
我们以语言表达爱,通过请求这种谦和的方式呈现我们的需求和愿望,会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认可,有可能会激发出对方极大的潜力;而通过要求或命令等形式,切断了爱的表达通道,不但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感情,也会在双方之间挖掘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
(意译案例)举个例子:有一天,老婆口渴了,对老公说:“给我倒杯水过来。”老公回答说:“不想倒,你自己去吧。”老婆生气了:“连倒杯水给我,你都不愿意?你是不是不爱我了?!”那请问在座的各位:他真的不愿给你倒一杯水吗?(现场互动)没错,他当然愿意给你倒水,只是不愿意接受你这种表达方式,不愿服从命令,所以索性就拒绝了。
那这个场景下,老婆怎么样表达会更好呢?“老公我口渴,但现在不方便,你可以帮我倒杯水吗?/请给我倒杯水,好吗?”这样表达的是一种请求关系,因为这是在肯定对方的价值或能力,“请”代表着礼貌和尊重,“可以吗”是带着选择性,对方感觉有了选择的权力,他反而有可能义无反顾地为你做事,甚至会暖心道:“老婆,想喝冷的还是热的?”
换言之,如果老婆直接说“给我倒杯水”的要求,会让人失去行动的乐意心理,而且可能会被当作“命令”,认为是强迫对方,他们就不太满足我们的愿望,对方也许出于习惯、责任等原因去做,但会有抵触心理,虽有了行动却不是爱的表示。
你可能会抱怨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不管我怎么做,对方依然死性不改,那怎么办?”其实死性不改是因为你太想让它改变了,还是有一种命令的概念在里面,对方从而产生抗拒心理-“我干嘛要听你的?!”(预防异议)
那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如何通过请求方式表达需要和愿望,避免对方不满和反击呢?
(细化步骤)
1、学会礼貌和尊重,增加对方的选择权力。多用“请”、“可不可以?好吗?”或”我会很感激,如果....”之类的话。比如,你希望对方出门顺便扔垃圾,可以说“请出门带上垃圾,谢谢,可以吗?”或者“我会很感激,如果你出门带上垃圾的话”。未被满足,也会从回应中感受到爱。
2、明确表达观点,肯定对方。不要期望对方看透你的心思,我们要清楚告诉对方,希望他们做什么,比如不要说“您能不能照看下孩子?”,而要说“你可不可以给孩子换个尿不湿,再给他一瓶牛奶。”
3、通过赞赏的口气表达请求,请求对方做他过去做得很好、现在你怀念的那些事情。就像片段中丈夫对妻子说:“你还记得你烤的那些苹果派吗? 在这个礼拜中,你可不可以再烤一个? 我好喜欢吃你烤的。”而如果说:“难道你就不能再做一个苹果派吗?!你都18年没有做过了!”结果可想而知。
以上三点不是逐步实现的,只是请求方式的三种不同表达,你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两种,只要能够达成你的愿望和需求。
你可能会说请求这种谦和方式是不是有点“见外”?其实这不只是口气差别,关键是内心是否尊重对方的选择,传达的是一种依赖和肯定的爱的情感。(预防异议)
你可能也会怀疑:我通过请求方式去做了,对方一定会按照我的意思去做吗?这不是必然的,或许对方此时此刻身体正在遭受疼痛,你的请求时机是不是要好好考虑一下呢?如果遭到拒绝,也需要坦然面对,因为最起码会让对方感到受肯定、有选 择权力,再说了,请求本身是带着选择的,对方可以成全你的请求,或者可以否决它,因为爱是一个选择而不是专横,这是使爱有意义的原因,也是情感健康成熟的表现。(预防异议)
【A3场景演练】
接下来一起来做一个演练,加深下我们学习的内容。给到大家两个不同场景,请大家认真去看一下要演练的场景,选择其中一个,两人一组, 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演练,加工出一个通过请求获得积极回应的具体对话(敲黑板,可以是这三种并用,可以是其中一种/两种)。还是按照刚才的分组(学习者分组)进行演练,4min之后,我们邀请一组小伙伴来分享。
提示:我们现场演练的真正目的不是解决场景中的问题,因为有很多办法可以去解决这种问题,请大家用刚学习的请求的方式去表达你的需求和愿望,用在给定的场景中,为的是学习这个新技能哦。
场景1:小夏老公最近经常出差,即使不出差,也是回家很晚,她就变得有些气恼,总觉着需要老公的时候,她总不在身边,如果你是小夏,该如何表达你的愿望?
场景2:又是一个周末,小冬家里的卫生该打扫了,尤其是厨房、卫生间。可是小冬最近一周身体不舒服,头昏脑胀,浑身没劲,希望老公去做,以前老公收拾卫生可是干净利落。此时,小冬该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
场景1演练:
一天晚上,小夏专门炖了汤,老公回到家,对他说:“老公,今天我炖了汤,你来喝点吧。你好像最近有点忙,是不是也挺累的,我们好久没有去看星星了,如果有空的话,我们这个周末或下个周末一起去看星星,享受一下生活吧!好不好?”
小夏的老公:“好啊,我们一起去!”
拆书家反馈: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具体去告诉对方陪伴的方式--看星星,询问了对方是否可以。大家发现没有,当说好不好--采用请求这种更柔和的方式去表达需求的时候,相比责备、抱怨,是不是会让对方感觉更舒服一些?希望大家多用这种请求方式,你会发现效果出奇得好,我已经使用2年了哦。
【A2分步催化】
做完演练,相信我们对通过请求表达需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在我们的目光放在未来,请小伙伴仔细思考,哪些情境下我们需要应用请求三种方式(之一/二),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未来一周,出差回到家看到屋子里乱扔的衣服希望伴侣收拾下、结婚纪念日了希望对方带你出去吃一顿浪漫晚餐、下周二要加班要到很晚,没有时间接孩子,想让伴侣帮忙去接一下......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涉及哪个情境?
请大家思考未来一周可能出现的一个具体场景(提醒:时间、地点、对象) (分步催化1)
请大家想出这个具体情境后,把刚刚所学到的“通过请求方式表达需要和愿望”三种方式(之一/二),运用到刚刚你联想到的场景中,加工出一个具体例子。(分步催化2)
我们有3min时间,稍后我们邀请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应用。
学习者1案例记录:未来一周,我闺女要放暑假了,希望父母帮忙照看下孩子,我会这样和他们说:老爸老妈,我郑重地想请你们帮一个忙,可以吗?帮我带一个暑假的娃,我把她送回老家去吧,家里也凉快。”
拆书家反馈:这位小伙伴-晓玲姐使用了礼貌和尊重,包括“请”和“可以吗?”的运用,让对方心理更加舒服,而不是感觉在强迫对方,希望你的愿望梦想成真!”
学习者2案例记录:下个月,我要出差,像机票、宾馆都是自己来定,但是我最近很忙,不想去做这件事情,想让我们公关部的小朋友去做这件事情,会对她说:“小董,你也知道下个月我要去国外了,但是我最近忙得太昏天暗地了,能不能帮我定一下机票,再帮我看下有没有好的、合适的酒店之类的吗?你知道吗?之前你定的那个酒店就让人感觉很舒服。回来的时候,我会给你带好吃的!”
拆书家反馈:刚才媛媛的表达就很明确,希望对方具体做什么事情,同时采用了赞赏口气,还有一个奖励的机制。我发现大家都学习到了请求的魅力哈,我们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结语】
最后,总结下今天的学习内容,如何去恰当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拆页一告诉我们可以去抱怨但不能责备,拆页二告诉我们一种更高级的方式:不带负面情绪去表达--通过三种不同的请求方式:礼貌用语+明确表达+赞赏口气。相信我们以后都可以做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