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拆友们,大家好,我叫付盈盈,付是付出的付,盈是笑盈盈的盈,也是笑傲江湖里任盈盈的盈。三个标签介绍一个我自己:首先,我是一位全职妈妈,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其次,我是一名待业青年,之前从事七年的HR工作,目前是待业的状态。最后,我是一名终身学习者,我今年的目标之一是成为三级拆书家。
今天我要拆的书籍是阿尔伯特·埃利斯的《控制焦虑》,这本书介绍了什么是焦虑,焦虑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我们如何干预焦虑。学习这本书,对我们治愈自己的焦虑非常有启发。
所以,尽管你很希望你能做好一个项目,并能赢得他人的认可,但是谁也不能肯定你一定会取得成功,而且也不会仅仅因为你自己非常喜欢成功,你就一定会成功,这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的。你对成功的选择性期望给了你另外一种选择,在未能达成自己的愿望后,你还能退一步去追求别的目标。
但是,如果你对达成你的愿望有一种绝对要求,不管这种愿望是什么,这种信念都很可能会让你陷入困境。绝对必须这种信念几乎行不通,你可能会觉得稍微有点儿智慧的人都不会产生这种信念,但是,人们确实还是在不断坚持着这样一种信念。正如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所讲的,这样的信念往往会导致焦虑、抑郁、自卑心理的产生,所以,要想缓解这种情绪上的低落,首先要看一看你是否有这种必须信念,然后开始与其进行辩论,最终放弃这些信念—将它们转化为可行的选择性期望的信念。
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了拆页。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越想做好一件事情,越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准备,并且在之后付诸实施的时候,还特别容易发挥失常。为什么呢?因为“一定要做好”这种“必须信念”,会产生过度焦虑,会让你心烦意乱,影响你完成工作。
那我们怎么做呢?
首先,要找到是哪个“必须信念”在作妖。一般有以下三种必须信念:1、我必须怎样;2、他人必须怎样;3、环境必须怎样。
其次,与必须信念辩论。这里提供2个辩论的方向:1、这种信念符合现实吗?2、这种信念符合逻辑吗?
最后,转化为留有余地的信念。
举个例子:在16年的时候,我被领导指派做集团年会主持人,我当时非常想做好,也非常地焦虑。本来准备的时间就不多,我却连主持稿都写不出来,甚至开始失眠。
如果下次再有类似的情景,我可以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来缓解我的焦虑:
首先,我当时的必须信念是:我一定要表现非常好,可不能在全公司同事面前丢脸,也绝对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
其次,跟必须信念辩论:
1、符合现实吗?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都有失误的时候呢,我一个菜鸟失误不是很正常吗?主持不行的人多的是,做的不太好也没什么好丢脸的。
2、符合逻辑吗?就算我主持的不太好,也只能说明我这方面暂时不行,也不能代表我的工作能力不行啊,领导也不至于因为这件事,就把我过去的工作成绩抹掉了吧。
最后,把它转化为一个留有余地的信念: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要好好把握,尽可能准备充分一些。如果很成功,那当然很好,我很好地宣传了自己,以后更好开展工作。如果不成功,至少我也积累了一次主持的经验,以后我会做的更好。
A1:激活经验
在座的各位,在过去的一个月内,你们有遇到非常想做好,但是又非常焦虑,没办法静下心来做的事情吗?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一下。告诉大家是一件什么事情,对你的状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白板上写上“事件、影响”来提示大家)
皮卡丘分享:
我这个月新买了一本书,我觉得自己应该要读完,然后又没有读完,我就很烦自己:你买了一本书为什么又没读完,你每次都这样。
这样的状态让我对自己产生很多怀疑。
A2:催化应用
现在想一想,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你还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吗?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在便签上写下具体的时间、地点、场景以及做法,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三个步骤。(在白板上写上“时间、地点、场景、做法”来提示大家)
宋建伟分享:6月14日,我们公司即将召开第23届会议。这次的业绩指标定了两三百万,感觉业绩无法完成,这让我很焦虑。(找出必须信念)
缓解焦虑的办法(与必须信念辩论):
1、 没必要做那么多,细水长流。
2、 其实之前也没有完成那么高的成交率。有百分之十的增长就可以了,不必要非要用翻倍来要求自己。
所以,我们尽力去做就行了,至少每次我们都影响到了一个客户嘛,至少曝光了一次产品,也许下次就可以完成了。(留有余地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