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所属活动: 南昌滕王阁分舵第184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习得乐观,幸福一生 学习目标: 运用认知疗法五步骤,给自己减压赶走坏情绪

开场:

    大家好!我是若素。我的三个标签是:1、教育工作者。2、思维导图爱好者3、一双儿女的宝妈。今天是我的第二次TF1-1拆书练级,非常感谢各位的赋能陪伴!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关联学习者经验及未来规划运用

    它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拆书法是便签法(RIA便签法)即:R阅读原文拆页,I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引导促进,A拆为己用,A环节分为A1和A2A1指向过去,A2指向未来。通过RIA便签法,可以让人读一本书达到参加相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也叫RIA现场学习法,由拆书家引导和促进学习者将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我们的南昌滕王阁分舵就是其中之一。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赵周老师总结的拆书帮的价值观是:陪伴赋能、拆为己用、反求诸己、持续精进、共同成长。学习是个迭代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去总结 ,去思考,把你的知识分享出来,这样才能做到持续精进。

    

今天我要拆的这本书,叫做《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是一本改变悲观人生的幸福经典,作者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幸福是可以学来的,乐观是可以习得的。我分享的拆页片段来自这本书的第五章《想法决定悲喜人生》,片段小标题是“五记重拳打碎抑郁”,P82-83页,下面请大家阅读这个原文片段,时间为2分钟,读完请举手示意,谢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五记重拳打碎抑郁


20世纪70年代开始,贝克和埃利斯两人就一直强调我们的意识决定着我们的感觉。从这个理论发展出一个治疗法,它主要改变抑郁症病人对于失败、打击、输赢以及无助的思考方式。

认知疗法有五种策略:

第一,学会去认识在情绪最低沉时自动冒出来的想法。例如,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在孩子出门上学前常会对他们大喊大叫,等他们走后又很懊悔这种行为,觉得很沮丧。在接受认知疗法时,她学会去认识她一吼完时不自觉地对自己说的话,“我是个最糟的妈妈”,她学着感知这个想法的出现,知道这就是她的解释,而这个解释是永久的、普遍的和人格化的。

第二,学会与这个自动冒出来的想法抗争,举出各种与之相反的例子。每当“我是个最糟的妈妈”的念头出现时,这位母亲就集中注意去想那些自己是好妈妈的例子来与之对抗。

第三,学会用不同的解释——重新归因去对抗原有的想法。这个母亲学习对自己说 “我下午对孩子们很好,而早上很差,或许我不是一个擅于早上活动的人”,这种解释法就比较不具有永久性及普遍性。她学会用新的、正面的证据去瓦解原来的消极的解释链,“我是一个糟糕的妈妈,我不配有小孩,我不配活下去”。

第四,学会如何把你自己从抑郁的思维中引开。这个母亲意识到消极想法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常去反刍则会使情况更糟,最好先不要去想它。

第五,学会去认识并且质疑那些控制你并引起抑郁的假设。

“没有爱,我活不下去。”

“除非每一件事都完美,否则我就是一个失败者。”

“除非每一个人都喜欢我,否则我就是一个失败者。”

“任何问题都有答案,我必须找到它。”

像这样的假设都会导致抑郁症,你完全可以选择一套新的假设去过日子。譬如:

“爱情的确很珍贵,但很难得到。”

“尽力就是成功。”

“有人喜欢你,也肯定有人讨厌你。”

“生活中免不了有许多问题,我只能挑最重要的去处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I便签:

对于这五记重拳,我理解的就是:当我们抑郁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认知疗法的五种策略与之对抗1.认识情绪,坏情绪当下我们会冒出哪些想法;2.学会与不良想法抗争辩驳;3.重新归因去对抗自己的想法;4.转移注意力,比如运动,听音乐等;5.质疑引起坏情绪的假设
在坏情绪(抑郁)造访我们时,用这五记重拳与之对抗,会改变我们的解释风格,习得乐观,它是一套技法,就像一套太极拳,从基础到深化,我们时常拿出来练练,能够强身健体,心情愉悦,掌握了这套技术去对付失败打击和不良情绪,会让我们变得更乐观。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里不断闪现五年前我抑郁到崩溃的片断,当时母亲癌症恶化到离世,年幼的儿子经常生病,与长年在外的丈夫矛盾不断。尝试过好多方法自我疗愈,后来在追根溯源中,接纳了自己,与世界和解。但是不良情绪还会时常造访我,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应该和我的气质类型或者解释风格有关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A1便签,是发生在前段时间的经历:

4月份我报了一个线上写作班,刚开始,每天进行阅读、拆文、听课,作业也跟得上,后来我有一项更重要更紧迫的工作要完成,十天内完成一个课题的开题报告,时间少,还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当时特别焦虑,本来睡眠质量不好的我出现了失眠。为了给自己减压,我放弃了线上写作课程的学习,把精力着重放在开题报告上开题报告如期完成,可学写作这件事却被搁浅了,总觉得自己是个不能坚持的人,不适合学写作的人,这种不良情绪延续了好久。

A2

现在我用“五记重拳打碎抑郁”的方法,来解决上述案例中出现的困境,也就是我的A2便签:

第一步:学会认识不良情绪时的想法:我认识到当时情绪不佳时冒出来的想法:我不擅长写作,我不能坚持,容易放弃,没有毅力。

第二步:学会抗争,举出相反的例子与自己争辩,我举的例子是6千多字的开题报独立完成,曾经也七七八八写过一些文字;我曾三个月不间断不重样的给儿子做过营养早餐,没有绘画基础的我曾100天不间断的画过小画。推翻原来的不合理的悲观想法,得出另一个结论,我可以写作,我也是个有毅力的人。

第三步:学会重新归因:之前属于内归因,觉得没有坚持学习写作是自己本身能力与毅力的原因,现在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找到外归因:4月份不能坚持学习,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如果不是开题报告那么紧迫,根本就不会受到影响。

第四步:学会转移情绪:不在放弃学写作这件事上纠结,反刍只会增添烦恼,而是想想接下来可以怎么做,重新调整方向,回归到正确的路线上来,比如阅读、拆文、积累素材、练笔等

第五步:学会质疑引起抑郁情绪的假设,剖析并质疑我原来的想法,比如:
原来我会想:没有坚持完成学写作课程是我个能力的问题
质疑后我的想法是1、每日坚持固然很美,但很难做到。努力付出了就会有收获,不能要求那么完美。重新捡拾,继续坚持,积累就是一种成长。2、生活中免不了有许多突发问题,我只能挑最重要的去处理。

A2便签写完,通过这五个步骤,我那些悲观的解释统统不见了,对学习写作又充满了热情,已经回归到练习了,并制定好暑假计划,每三天读一本书,并写读书笔记,公众号上每周一篇原创文。此后,我还会持续关注自己两周时间,发现自己处于坏情绪中就立刻启动今天的知识点来帮助自己。两周后达成目标就奖励自己吃大餐一顿,一个月后达成目标奖励自己旅行一次。

以上是本次拆书练级的全部内容,希望这五记重拳能对你有所帮助非常感谢大家的陪伴成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