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晶晶。
F:今天我拆解的片断来自本富尔曼先生的《儿童技能教养法》,他是芬兰家喻户晓的焦点解决大师。这本书已翻译成18种不同语言在全球发行。它的核心理念是把问题转化为技能的学习,这就像给孩子施了魔法一样,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地享受成长。
A: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育儿书籍,它不会告诉你孩子是有什么问题,然后父母做错了什么,不会让父母们因问题而充满焦虑。它提出的15步技能教养法,不关注孩子的问题,只关注孩子需要学习的技能,避免了通常情况下我们遇到的解决问题时的责备风暴,它并不是在教一套刻板的教育方法,告诉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它更好比是一个渡河的筏子,帮你渡到河的对岸,让你在那里重获创造力和乐趣。
B:所有的孩子在他们成长的某个阶段都会经历一些问题,在这些阶段,你做好了准备吗?你会因孩子的一些坏习惯而焦虑不已吗?你会因孩子出现的问题而深感无助吗?你会因孩子出现的学习障碍而束手无策吗?这本书将告诉你,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他只是没有具备一个技能,而你只需要帮助他学会这个技能,这些问题就会消失。
片段一
学习目标:通过三个步骤学习技能认定,帮助父母找到孩子的问题背后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从而让问题消失。
“技能认定”-----发现问题背后的技能
当开始学着把问题看成是需要学习的技能时,我们就会很快地知道,若要克服某个特殊的问题,孩子需要学习或加强的技能是什么。假定孩子有入睡难的问题,可以问问自己,孩子需要学习什么技能呢?你也许会想上那么几秒钟,然后知道,哦,他需要学习入睡的技能。另外一个孩子缺乏耐心,想要什么就得立刻实现,你会意识到,哦,这个孩子需要培养的是“等待”的能力。如果能够预见,孩子一旦掌握了某个技能,问题就会消失的话,这个技能就算是找对了。
然而,透过问题找到需要学习的技能并不总是一件简单的事。事实上,把问题转变为技能,即“技能认定”本身也是一项技能。它是我们都应该学习和培养的技能。许多学习儿童技能教养法的人发现,这一步是最难把握的。
当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技能的时候,也许问一问下面这个问题就能帮到你:孩子需要学习一个什么技能才能让问题消失?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场景,来应用这项技能。假定你的孩子有挖鼻孔的坏习惯,那么你现在就问问自己:“我的孩子需要学习一个什么技能,才能让这个问题消失呢?”答案也许就是孩子需要学习用手绢(而不是手指)来清理鼻子。
在寻找可以帮助克服问题的技能时,必须牢记焦点解决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技能是你要学会做什么(正确的),而不是停止什么(错误的)。
片段二
学习目标:当孩子找到他所需要学习的技能后,通过三个步骤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让孩子相信他有能力学会这个技能
如何建立信心?
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大大提高学会新技能的信心。那就是,只要简单地让家长和那些了解孩子的人告诉孩子,为什么他们相信他能学会这个技能就行了。
“你妈妈相信你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学会自己上厕所。对你来说,学会这个技能并不容易,但是她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她说,一个星期以前你就已经做到了。让我们再来问一下你的爸爸是什么想的?看看是什么让他觉得你能学会这个技能的,好吗?”
“我当然对你有信心。为什么不呢?你是这么倔强的一个孩子,跟你一起踢足球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我跟你说,经验告诉我,倔强的家伙不论学什么都能学得会!”
重点是你不能只说“我相信你能行”,或者说“你肯定能学会,这是毫无疑问的。”你需要为你的说法加一个合理的解释,告诉孩子你看到他的什么特质让你确信他一定能够学会这个技能。否则的话,即使你真的相信孩子,他可能也会认为你不过是说说而已。
片段一I便签:
儿童技能教养法基于这样一个理念: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学会某种技能,而一旦掌握了这个技能,问题就消失了。
【不那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一直把焦点放在“问题”上,头脑里冒出来的都是如何阻止他不这么做,那我们在行动上和语言上都会一直盯着孩子的“问题”,这样对于孩子来说,反而一直是在帮助孩子强化他的问题,情况会变得越来越糟。
当我们把焦点从“解决问题”转变为“学习技能”时,你会发现,无论对于孩子本人还是成年人,讨论立刻会变得轻松。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技能不是让人不做错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对。
【举例】比如,一个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两三岁的孩子喜欢打人,你带他出去玩的时候,他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只有他可以玩,当他看到他想玩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占领的时候,他就直接上手打人。这时父母会觉得很尴尬,一方面要去阻止,一方面还要陪礼道歉。想着怎么我家小孩这么喜欢打人,觉得这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问题。
【细化步骤】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技能,并让孩子愿意去学,让这个问题消失呢?根据原文的意思,我把他拆解为三个步骤:
1. 问题追问: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习惯性的动作是阻止他不要这样做,然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问一问自己,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是一翻什么场景呢?就上面的那个孩子喜欢打人的例子,我们只是希望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不打人吗?是不是孩子可以耐心等待别人玩了之后他再玩?这就是问题追问,追问我们的内心,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是一翻什么场景。
2. 匹配好习惯:除非有新的对应的好习惯来代替,不然改掉旧的坏习惯是很困难的。那么要孩子改掉打人的坏习惯,与之匹配的好习惯是什么?是不是学会耐心等待?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孩子学会的技能就是在公共场合,如何遵守规则并耐心等待。
3. 商定学习技能:当我们已经确认了孩子需要学习的技能了,那么我们就需要跟孩子提出学习新技能的建议。在推荐技能时,要用“我们”而不是“我”。因为当建议来自几个人而不是一个人的时候,孩子就更容易接受。比如“我跟爸爸谈过了,我们都觉得,你在外面玩的时候,可以学会耐心等待的技能,这样有可能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用尊重的态度向孩子提建议时,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但是,这不等于说,孩子永远不会拒绝,当他拒绝的时候,我们可以等到下一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时再提。
【预防异议】当然如果我们把一个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的或者巨大的问题,只转变为一个要学习的技能时,那是很困难的,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意识差,缺乏自尊和没有同情心等等,要对这类大问题做“技能认定”,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先把它分解成一些小问题,再把这些小问题逐个转化为要学习的技能。
片段二I便签
我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相对应的技能,孩子也愿意合作一起来学习这个技能了,在学的过程中,他发现很难做到,这时他会变得沮丧、气馁和消沉,想放弃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不那么做的坏处】当孩子学不会这个技能,他们开始觉得自己有问题,觉得这个技能对他来说太难了。而这种沮丧的感觉不只影响孩子,事实上,当父母看到孩子在学习那些“本该学会的、别的孩子已经都会了的技能”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们也会感到气馁和消沉,有可能会说:“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学不会?”这时这种失望,会让孩子和父母立马放弃掉,然后一切回到解放前,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费。
【举例】就拿我来说,女儿今年8岁了,但是一直还没有办法单独入睡,一定要人陪,看着别的孩子早早地就已经独自睡了,我们也感到很着急。我们讨论了她需要学会的技能是如何在半夜醒来自己入睡。但是她一旦半夜醒来,就会立马跑到我们的房间,不再肯一个人睡了。她觉得很沮丧,说她半夜醒来真的很害怕。我和她爸爸也深受困扰,准备放弃,觉得有可能再等她大点就好了。
【细化步骤】那么要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父母要如何帮助孩子重新建立信心,让孩子相信他有能力学会这个技能呢,结合原文,我们分三步进行:
1. 理解难处:要想给孩子打气,我们需要支持并理解他,对他说:“也许要花一些时间,但你总归是能够学会的。”或者“这个没那么简单,但是如果你坚持尝试,我相信你一定能学会。那么当女儿再次半夜醒来跑到我们房间时,我就会对她说:宝贝是已经试过自己入睡,发现还是有点难是吗?没关系,这个也许要花一些时间,慢慢来,我相信你一定能学会。妈妈先陪你去你的房间。
2. 解释信心:解释信心,就是我为什么会相信你一定能学会呢?这个特别重要。比如你跟孩子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学会。然后就没有了,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你是在敷衍她。如果你在相信孩子可以做到的这个事上,你可以给出各种理由。无论这些说法是理性的还是无厘头的,重要的是让孩子听到有这么多的人在告诉他,为什么大家都确信他们能学会。我在解释对女儿的信心时,我会说:“我相信你能学会,因为你是双子座的。双子座的人都特别勇敢和独立。”
3. 提早策划庆祝:期待成功后的庆祝对孩子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这对他学会这个技能的信心有很大的推动力。我们跟孩子一起想像如果我们学会这个技能了,那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比如孩子会想得到一个想了很久的礼物,或者他想邀请朋友们一起来开个PARTY,这些都是可以的。庆祝会让孩子更有仪式感,他会觉得他学会这个技能对于他自己和父母或者朋友都是很重要的。我会这样跟女儿商量着要怎么庆祝:安,如果连续一个星期都是自己单独睡的,你想怎么庆祝呢?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说明我们家的小姑娘又长大了一点,怎么庆祝由你自己决定,我们一定会配合你。
【预防异议】当然,有的孩子并不想庆祝他们的技能学习,因为他们觉得他们长大了,觉得这样的庆祝太孩子气,或者因为自己没能更早地学会这个技能感到有些尴尬,这都没有关系,这些步骤都是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如果孩子不需要,就不必强求一定要全部做到这些步骤,我们要做的是遵从孩子的意愿。
A1: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的过往经历,你的爱人或者孩子或者朋友, 有一个你无法忍受的坏习惯,比如爱人喜欢熬夜,孩子总是说谎,或者朋友总是挑拨,你因为想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而起了争执,或者闹得不愉快,最后坏习惯没有改掉,你们的关系反而越来越糟了。
请大家把这个事情写到便签上。然后我们一起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我们家孩子特别喜欢发脾气,天天跟我发脾气,一点点小事就可以引爆,他一发脾气,我就觉得特别烦,然后就指责他发脾气,不准他这样做。但是,我这样一指责,他就更加爆了。所以这个问题就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我们俩的关系就变得很紧张。
拆书家:谢谢艳艳的分享。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她分析分析。大家认为爱发脾气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学习者回应:复杂的问题。
拆书家:好的,那我们先来把这个复杂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小的问题。那么大家觉得,发脾气是由什么导致的?
学习者回应:1.没有满足他的需要,2. 不会正确地表达情绪
拆书家:好的,我们觉得不会正确地表达情绪这是个问题,那我们用技能认定三步曲来看看孩子需要学会的技能是什么:1.问题追问:孩子不会正确地表达情绪,那我们真正想要看到的是一翻什么景向?你能接受他发脾气这个现象吗?
学习者回应:不能接受。
拆书家:那你为什么不能接受他发脾气,有负面情绪呢?
学习者:也不是这样,就是他总是说我这没做好那没做好,比如今天他就嫌我太慢了。
拆书家:哦,你是觉得他在表达他的不满时,没有好好说话是吗?
学习者:嗯,是的。
拆书家:好,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对应,现在我们找出了问题,然后通过问题追问和匹配好习惯这里,得出他需要学习的技能是:在表达他的不满时,学会好好说话。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进行第三步,去跟孩子商量他需要学习的技能:在他有情绪或者不满时,学会好好说话这个技能,让父母帮助他走出来,并且不会引起双方的争执。
结语:好的,谢谢艳艳的分享,刚刚我们一起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进行了细分,然后一个一个地去匹配技能,最后跟孩子去商量他想学的。
当我们把焦点放在如何不让他再继续做这个事情上时,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反抗,那么如果用我们今天学的方法,把问题转化为他需要学习的技能上,跟他讨论的不再是问题,不再是一个缺点,而是新学习的一个本领,这样会不会让他更容易接受,更轻松。
A3:
我们刚刚学习了如何给孩子建立学会技能的信心,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地听演练的场景:你在教你的孩子学会骑自行车,孩子学了2个小时了,摔了几跤都还没有掌握要领,沮丧得要放弃了,哭着不想学了。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扮演儿子或者女儿,一个扮演爸爸或者妈妈。这个时候父母运用帮助孩子建立信心的三个步骤,帮助他重新拾回信心,再继续学骑自行车。
学习者1组:
妈妈:宝贝,你刚刚是不是摔得很疼?
女儿:是的,我摔了好几跤了,我感觉学不会。
妈妈:是的,妈妈也看到了你摔了好几跤,很疼。可是这个自行车是你一直想学的。现在因为摔了几跤,你想放弃。可是,你觉得骑自行车很难吗?你之前学平衡车的时候,一下就学会了呀。而且你学会了可以跟好朋友一起骑车去玩呀。
女儿:是的,我很想跟小伙伴一起骑车去郊外玩。
妈妈:那我们就先学会,然后把这个骑车去郊外玩提上日程,好吗?
女儿:好呀,那我再练练。
妈妈:好的,那你加油。
拆书家:谢谢梦婷的分享。梦婷,你觉得前面在理解难处的时候跟女儿说:你觉得骑自行车很难吗?以前学平衡车的时候很容易呀。这个做到了理解难处吗?或者说女儿听了觉得妈妈理解你了吗?
女儿:我觉得没有。但后面说到我的愿望时就让我心动了。
拆书家:哦,如果妈妈没有说到你的愿望,那你还会继续坚持学吗?
女儿:不会。
拆书家:是的,不会。当你说“你觉得骑自行车很难吗?”的时候,孩子会感觉到妈妈在说他笨,因为在孩子的感受这里,孩子是真的觉得这个很难,所以不想学了,要放弃。所以在理解难处这里你可以做得更好点,可以这样说:学自行车真的好难哦,感觉比平衡车都还难学呢。这样会不会更好呢?
A2:
好了,我们对于怎么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步骤,那么,你的孩子,或者你的爱人,又或者是你的朋友,最近有没有因为学习某一件事遇到了阻力而想放弃呢。比如孩子新学一个乐器?爱人想坚持跑步?朋友想减肥?请大家思考并想出具体情境后,把今天学到的建立信心三步骤,用在未来一周内要怎么鼓励他们重拾信心,让他们继续坚持下去。
学习者案例分享:我爸爸有糖尿病,医生建议说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也就是少吃点米饭。他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是受不了,然后每顿都要吃米饭,而且比以前吃得更多。我的目标是:我希望下周通过我跟他谈话后,他能继续坚持养成用其他的低糖粗粮代替白米饭。我会先理解他的难处:我知道爸爸你吃白米饭这个习惯已经几十年了,突然要你改成吃别的真的很难,你经常感觉到很饿很难受,我特别能理解,我减肥的时候也会是这样。然后解释信心:你以前也总说没时间锻炼身体啊,当你体检出有糖尿病的时候,你还不是立马坚持每天5点起床锻炼,都坚持一年多了,成了身边人的榜样。所以啊,这个少吃点米饭这个习惯,我们就一小点一小点地减,我们中午吃点,晚上就用别的粗粮代替。然后我再用第三步:等你养成这个习惯后,身体也好了,那我们就庆祝一下啊,你不是一直想去旅游吗?我们一起来策划策划一下啊。
拆书家:谢谢梦婷的分享。梦婷很好地把建立信心这三步应用上了,请大家给梦婷掌声。特别是提前庆祝这一步,因为梦婷知道去旅游是爸爸近期最想去做的事,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记住一点,庆祝的是一定要是当事者想要的,而不是我们想的。
结语:我们必须完全转变我们的观念,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要学会将这些问题都转化为孩子要学习的技能,并在学习过程中,不停地给予鼓励,让孩子充满信心,那么孩子学会的技能越多,问题就会越少。信心对于学习新本领的人来说很重要,身旁的人给予鼓励和支持会让他有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