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请大家先分两个小组,方便我们等一下进行小组讨论
今天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拆书学习后,能够掌握责任型授权的基本方法,运用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从而获得个人成长,团队成长。
我今天给大家拆解的书籍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F特征:这本书是由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史蒂芬•柯维博士所著,自出书以来,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七年,在全球七十个国家以二十八种语言发行共超过一亿册。书中介绍了个人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再到互赖期,整个人生过程需要坚持的7个习惯,这个习惯让我们不仅仅获得个人领域的成功,还将获得公众领域的成功。
A优势:这本书所讲的这7个习惯以及一系列的观念方法,极具普遍性,就算再过10、20甚至100年都不会过时。本书不仅深入浅出了讲述了高效能的七个习惯和原则,在每一章节还给出了付诸行动的具体建议,只要你认真阅读、随时参阅并付诸行动,就会获得成长和改变。
B利益:这本书现在基本上是我的枕边书,每次当工作、生活遇到困惑时,我都能在书里找到相应的习惯,去进行自我修炼。现在我也计划把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新员工,希望通过培训、分享这些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达成组织成长的要求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中的习惯三:要事第一中的片段高效能的秘诀—授权,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片段。
高效能的秘诀—授权
授权是提高效率或效能的秘诀之一,可惜一般人多吝于授权,总觉得不如靠自己更省时省事。其实把责任分配给其他成熟老练的员工,才有余力从事更高层次的活动。因此,授权代表成长,不但是个人,也是团体的成长。
授权是事必躬亲与管理之间的最大分野。事必躬亲者凡事不假外求。不放心子女、宁可自己洗碗的父母,自绘蓝图的建筑师或自己打字的秘书。都属于这一类。反之,管理者注重建立制度,然后汇集群力共同完成工作。比如分派子女洗碗的父母,领导一群设计人员的建筑师,或者监督其他秘书与行政人员的执行秘书。
授权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
指令型授权:让别人“去做这个,去做那个,做完告诉我”。大部分生产者都具有这种指令型授权的行为模式。还记得丛林中那些挥舞大砍刀的人吗?他们就是典型的生产者,挽一挽衣袖,然后手脚麻利地开始干活。就算让他们去担任监督或者管理工作,他们仍然会延用这种思维定式,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
责任型授权: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构负责。这种授权类型要求双方就以下五个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并做出承诺。
预期成果 双方都要明确并且完全理解最终想要的结果。要以“结果”,而不是“方法”为中心。要投入时间,有耐心,详细地描述最终的结果。具体的日程,明确截止期限。
指导方针 确认适用的评估标准,避免成为指令型授权,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不加约束的放任,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扼杀人们的能动性,让人们回到初级的指令型要求上:“告诉我你想要我做什么,我照做就是了”。
事先告知对方可能出现的难题与障碍,避免无谓的摸索,但是不要告诉他们要做什么。要让他们自己为最后的结果负责,明确指导方针,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做。
可用资源 告诉他们可以使用哪些人力、财务、技术或者组织资源来取得所预期的成果。
责任归属 制定业绩标准,并用标准来评估他们的成果。制订具体的时间表,说明何时提交业绩报告,何时进行评估。
明确奖惩 明确地告诉他们评估可能导致的结果,好的和不好的后果都要告诉他们。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财务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以及该项工作对其所在组织的使命的影响。
这个片段告诉了我们三点:
1、授权的重要性。作为个人、特别是管理者,学会授权是管理者增加效能的最好方式。
2、避免指令型的授权。我们有的管理者,特别是刚刚被提拔起来的管理者,一说授权,就觉得终于可以把活放出去让手下去干了,布置任务简单粗暴,比如布置人事工作,入职一块小A负责,离职这一块小B负责。但是,不明确告诉怎么干?这让下属会很痛苦。
3、学会责任型的授权。书中提到责任型授权的五个关键点,预期成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责任归属和明确奖惩。我用我的话解释就是:首先和下属沟通目标,确定工作需要完成的程度。比方我提出我负责离职,到底怎样才叫完成呢?上司回答:你先做一个离职流程出来,然后给她审核,最后只需要具体执行就行了。
第二,要给予指导。因为这方面我没接触过,而且目前公司的流程也会有所不同,我的上司就需要给我做一个具体的指导。
第三,提供资源。比方说之前离职的一些表格、信息,都需要提供给我。
第四,责任归属。就是具体的工作任务,比方本周内梳理并确认流程,流程里面涉及的工作交接、财务清算、离职沟通等确定责任人和完成程度。
第五,明确奖惩。明确任务干的什么样才叫合格?留下证据,不产生劳动纠纷,这个就是一个指标。
【不这么做的坏处】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么做好麻烦,就像我的经理,她当时觉得还是她自己做更快,而且人从招聘、入职到离职,她对情况最了解,一个人完整的做下来更快。但事实的情况是,她没有授权,全部一个人做,天天加班,更辛苦。虽然交给我们做,我们要不停去问她,事情做起来也很慢,但是当我们熟悉了之后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A2]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的,我想请大家思考2分钟,将你认为可以授权给他人做的事情,比如你需要让小孩学会自己整理他的房间,你需要授权你的下属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者生活中你需要你的朋友帮忙做的一件具体的事情,请大家找一个你可以应用的场景,小组中派个代表出来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焰:有位同事从国外回来,在老家聚会,我刚好有事,没办法组织,邀请当地小伙伴帮忙组织聚会活动。
迪之:广州小蛮腰分舵要招募会员发展成员,要考虑如何招募,如何授权安排事宜?
拆书家提问设计:好的,那么请大家继续讨论一下,说说运用责任型授权的方式让你的授权更加具体高效。请大家小组讨论3分钟后,由小组长进行2分钟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焰:我们讨论的结果是,
预期成果:找到场地,适合同学聚会的。
指导方针:吃的好,环境好,大家玩的开心。
遇到的难题和障碍:菜式、地点的选择要兼顾同学的喜好。
可用资源:考虑用一些公共资源,比如大众点评、美团等,找口碑好的店面。
责任归属:这周就出几个备选方案,在同学群里征求大家意见。确定时间进度,投票决定最终方案。
明确奖惩:因为是同学聚会,主要是靠大家的口碑相传的压力。
迪之:新的会员发展成员的任务安排如下
预期成果:要追踪第七期训练营的小伙伴,后期参加活动的情况。5个新的小伙伴里面,3个月内每个人参加3次练武场活动,80%人员完成。
指导方针:5个人有4个人3个月内参加3次练武场。
会出现的难题:新的小伙伴的能动性,可能有各种借口,出差、加班等障碍,而没办法来,先告诉他这种情况要怎么应对。
可用资源:利用拆书家长老的资源,让丘舵或水菱等和新伙伴沟通下,是什么原因没有来。
责任归属:明确成员的责任,跟踪结果。
明确奖惩:送书活动,送免费参加活动的机会。做的不好的话,可以群里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