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重要的事情说3点》 所属活动: 6月4日丨喜乐静安拆书®·总第453期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结论-理由-结论3句话总结 学习目标: 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

开场:

        大家好,我叫李竹兰,下面用3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房地产HR从业者,目前主要负责招聘和培训2个模块,未来想扎根在培训方向,最理想的状态是成为自由的人力资源顾问。
第二个标签:喜欢看书,遇到不顺心的时候喜欢从书本中找答案,喜欢通过看书来排解,烦恼的时候,只要打开书,内心就会很安静,因为我一直都坚信懂得学习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第三个标签:喜欢挑战,别人越是说什么很困难,我就越喜欢挑战,如果看到类似:这道题99%的人都做不出来,我就会特别感兴趣,会瞬间投入进去做。
结识拆书帮是在一次和领导的交谈中,他无心的一句话,让我有心了,下面我跟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及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将知识与学习者的经验相关联,解决学习者的问题,规划具体应用与行动。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便签学习法和供组织学习的现场学习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法,R阅读原文:这个阅读原文,不是让你重头到尾的拿着一本书重头看到尾,而是找到书中对自己最重要或有用的知识点,细读相关内容;I用自己的话简要重述相关信息,也可以总结自己得到的启发、有价值的提醒;A又可以分为A1联系过往经验和A2规划未来知识应用,A1主要针对书中的信息,问问自己有没有相关的经历,是否听说或者见过类似的事情,A2规划今后如何应用,写下具体目标及行动计划,今天我主要分享的就是这个方法。


        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促人达己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由我带领大家通过今天的拆页领略一下RIA便签法,拆页来自《重要的事情说3点》主题:以结论-理由-结论的3步骤来传递信息,稍后我会把今天的拆页发给大家,每人一份,请各位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可以将重点的语句划下来,完成后麻烦小伙伴示意一下:

 

原文片段:

天马行空或罗列事实的话题都因为说的前置内容太多,而让对方翻着白眼咆哮出“结论到底是什么”。

因此在商业会谈中,我们要从结论一理由一结论这3步来展开话题。

    例如,最初说出这个结论。

“今后的发展上,我认为下个月我们会接到一定数量的新顾客订单。”

只说出结论就会接受你想法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想知道你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所以我们要继续说下去。

“我会这么说是因为在与A社等多家物流关联企业的交涉中,对方都表示了对产品的好评。”这样说就会让听者有“原来如此”的感觉了。

但是说到这个地步就不管了是不可以的。我们还要再次陈述结论。

“因此,我认为下个月会接到一定数量的新顾客订单。”

最后再提一次是因为要用结论一理由一结论这种三明治式的对话方式将话题整体变得更完整,让听者对结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对话方式是牢记3个句式就很容易了

首先,在对话开始的时候不管怎么样都说出“是……”引出结论。在说完结论之后立刻街上“会这么说是因为……”

     在这里千万不能犹豫,衔接的流畅度是非常重要的。不断开动大脑回转度的你一定能想到一个理由,此时将你脑中浮现的理由冷静沉着的说出来。说完理由之后,这次还要加一句“因此……”,要很快的接在理由的后面。然后再一次将你的结论说出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已经阅读完原文拆页,接下来由我来讲解一下原文片段。

What:原文片段告诉我们从结论-理由-结论来展开话题,可以让对话顺畅进行,既不会让听者感到焦急,也更能彰显说者的逻辑能力。

 

Why:之前自己有没有遇到过或见过身边的人这样的,说一件事情的时候啰哩吧嗦讲了一堆,铺垫的特别长,自己讲的津津有味的时候,听的人突然冒一句:“然后呢”、“你到底想说什么”,很尴尬吧,如果采用结论-理由-结论3句话总结就可以让我们的对话不仅有逻辑,还能彰显说者的表达能力。

 

那在谈话中我们如何去应用3句话总结呢?

How:

1、说结论:首先说出结论让对方快速了解你的意图,不管怎么样先说出“是……”的结论,这样听的人会不自主的想: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2、摆理由:其次说明理由获得对方理解,可以用这样的句式:“会这么说,是因为……”,这个时候摆事实说理由,让听者有“哦,原来是这样啊”的感觉

3、强调结论:最后重复1次给对方加深印象,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因此……”,在强调一遍结论,加深印象。

 

Where:适用于会谈、汇报工作、日常较正式的场合,特别是对方时间有限,想让对方快速了解自己的意图、清晰的阐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家常聊天,可以不必这样。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看完这个片段,不禁让我联想到:

大概在今年4月份,有一次向领导汇报公司客户满意度考核制度,我是这么说的:看了一下前几个月满意度的分数,各项目分数都挺高的,根据去年全集团满意度做的最好的项目公司,我测算了一下我们的情况,对比一下现在定的考核目标,感觉有点低,参评率定的也不太合理,正准备继续的时候,领导来了一句:“所以呢,你的结论是什么呢?”我瞬间石化,领导继续说:“你们回去想清楚再来说”,对话就此中断,不仅让领导感觉不好,自己也很丢脸。

 

反思:对比原文片段,现在想想,整个对话毫无逻辑,前置内容太多,不知道重点在哪里。

 

A1+:如果在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这么说:

说结论:“领导,我建议客户满意度考核分数调整为95分,参评率调整为20%。”

摆理由:会这么说,是因为:“根据公司今年服务战役目标,结合去年集团排名第一的项目公司成绩,及前三个月上海公司各项目实际得分三者综合测评,今年要实现我们的战役目标,建议这样调整。”

强调结论:因此我建议满意度考核分数调整为95分,参评率调整为20%。


【A2】规划应用  

学完上面这个原文拆页,接下来我是如何去规划应用,拆为己用呢?

目标:下周一例会上要和领导汇报上周招聘面试结果,其中有1位面试策划总监,领导比较看好,接下来我用结论-理由-结论向领导汇报录用建议

 

行动:我会怎么说呢?

说结论:领导好,关于策划总监某某,他的能力我们都很认可,但不建议录用,可作为顾问考虑

摆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

1、团队配合会有点问题,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该候选人专业技能确实过人,然而在整个过程中候选人表现的有点太过自大,可能和他能力有关系。

2、我给候选人做了背调,刚好我认识他们公司的某个领导,他的评价也是能力可以,但是在部门里面和下属关系处的不好,部门之间协助也有点问题。

3、为了不错失人才,我也找他们公司HR聊过,给的评价和他们领导很一致。

强调结论:结合以上3点,同时考虑部门团队凝聚力不够的现状,所以不建议录用,但我们可以考虑让他作为顾问,来公司给员工培训技能。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片段的应用,这种三明治型对话方式让听者印象深刻,简单易操作,且层次分明。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