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拆书帮武汉古琴台分舵第181期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ABC表达法得体表达不满/抱怨 学习目标: 学习一种不受伤害的表达方式并教会学习者运用ABC表达法

开场: (F) 今天带来大家拆书的片段来自这本《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PET代表Parent Effective Training从书名大家可以发现这是一本培训/教父母如何成为有效能的父母的书。
(A)这本书里搜集了大量家庭运用的实例,更是对这套沟通技巧背后的使用原则和理论做了深入的阐述。亲子沟通类的书籍有很多写“术”的书,这本书是亲子沟通书籍中“道”与“术”的完美结合。很喜欢这本书里将某一个技巧进行拓宽和和深挖的方式,让你在掌握一个技巧之后还会 有额外收获的那种惊喜。
(B)就如我刚刚说的那种额外惊喜,这本书不只对于做父母的人非常有用,而且里面的技巧可以帮助你解决在工作,在生活中与人沟通的问题。它可以帮助你反思你过往沟通的固有习惯,提醒你如何表达自我而不伤害其他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Screen Shot 2019-07-08 at 3.41.57 PM.pngScreen Shot 2019-07-08 at 3.54.27 PM.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片段一的讲解:先分组:沿着我的位置,顺时针,咱们每三位小伙伴一组。

导语: 我常常耳边听亲子之间/伴侣之间这样的对话:

你怎么就不听爸爸妈妈的建议呢?

跟你讲了多少遍还是改不了,好烦人啦你?

大家听到是不是很耳熟?即便你不是当事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在我们学习如何恰当的表达前,我们先来学习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和感受,现在请先看第一个原文片段1P91


(分阶段讲解第一部分)大家看这个片段的同时,我给大家说明这个片段的背景。这是爸爸与孩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孩子的爸爸这两天加班很辛苦,下班回到家已经很疲惫了。4岁的女儿面前表演刚刚学的舞蹈,还要爸爸陪她一起玩。爸爸先是表示不想看她的表演,可是女儿不依不饶 ,于是这位爸爸不耐烦的说:“不要再烦我了,叫你别跳了还跳,你就不能让我休息一下吗?”。大家想想看,这个孩子是什么感觉?

学习者分享:孩子肯定很伤心了,感觉可委屈了,爸爸不喜欢我。

谢谢大家的分享,我简短总结一下:孩子把爸爸这个表达解读为:爸爸嫌我烦,是我不好。这个部分正好对应了拆页上面的一个图标这个就是典型的“你—信息”的表达,()不要再烦我了…你就不能让我好好休息一下吗”。你会发现,这个表达指向了“你”的“不好”很明显的一种评判,诋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1.大家曾经是否也有这样类似的经历呢?(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工作中,

你可能是那个说或者听到这个表达方式的人?)

大家能否将当时的情景分享一下呢?2.当时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杨红:我发现我就经常跟我的孩子说“你—信息”比如前两天她跟我说了跟同学有点矛盾的事,
我一听她说完,我就直接说:你这个事情这么做,肯定是你不对了,哪些方面你没有做好,
我现在意识到我就是在指责她,她肯定心里很不爽我这么说她。现在不管什么事情,她都不想跟我说话了,
回来之后也不跟我说学校的事情,我现在也好头疼。

(分阶段讲解第二部分)非常谢谢大家的分享,听到了这么多精彩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我—信息”, 它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呢? 对应片段下面的那个图标这个爸爸学习了“我—信息”,他是这么表达的:“宝贝,谢谢你想表演新学的舞蹈给爸爸看,但是爸爸这两天加班太累了,连看你表演的精力都没有,也没有力气跟你一起玩了。先让爸爸休息一下好不好,谢谢你”。

   大家体会一下,当爸爸这么表达的时候,孩子会是什么感受?

学习者阿汉分享:这样一种表达还是会让孩子觉得:我要跟你沟通的时候,你却说自己很累。

学习者小斯分享:相比前面那种表达方式,这个方式好很多,虽然爸爸还是不能跟孩子玩,但是爸爸表达了自己的状态和感受,没有指责评判孩子,相比前面一种表达“你—信息”在刚才这个情景下是比较恰当。

    谢谢这位伙伴的分享,你把我想总结的都说出来了,我补充一下:在我—信息表达时,孩子解读到的信息是“爸爸累了”。爸爸的表达指向了“我”-指向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状态没有评判,没有诋毁,没有责备,没有伤害。这个片段引用的是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例子,但是你会发现你同样可以把他运用在其他家人身上或好朋友之间。从大家的分享来看,我确信大家已经深刻体会到两种表达的感受和利弊,这个片段的拆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Screen Shot 2019-07-08 at 3.54.59 PM.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细化行动步骤)这个片段非常短小精悍,非常清晰,但是为了更加简单好用好记,

我把这个片段的信息加工成ABC结构:

A)描述对方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

B)列出这些行为详细的影响/后果;

C)描述你对问题影响/结果的感受。

通过这样的加工,大家结合片段里的例子就更加容易运用了。 ABC顺序可以根据表达时的情形做灵活调整。

(预防异议)由于这个片段出PET这本书,里面的很多例子来自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仔细研究发现,片段里的行动建议不只对亲子之间表达不满使用,它还适用于伴侣,其他家人,闺蜜等你认为你在乎你们之间关系的人。当然你也可以用“我—信息的ABC结构“对不太熟悉的人表达你的不满,这样可以表明你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人,对于拓展人脉,建立个人品牌也大有帮助。 这个表达方法有一个适用边界,也就是当对方的行为使你陷入困境/问题时,你可以使用ABC表达法更有效更有建设性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不那么做的坏处)我们表达不满是希望对方知道我们不满和听进去我们的建议并愿意做出改变。我们平常听得较多的那些表达不满的方法,很多都是评判,诋毁,责备,伤害对方,很明显这样很难达到目的。有效的“我—信息”表达不满是就事论事,没有妄加猜测,或评论,可以避免听的一方戒备和反击。这样的表达相较于我们平常的一般做法更容易让听者接受并愿意做出改变,更有建设性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你表达不满的目的就达到了。

另外一方面这个表达结构里:A行为产生了B影响让我有了C感受,可操作性很强三者互为相关,逻辑完整。这里的A行为是指对方给你带来困扰/问题的行为,不是周围或其他人的行为。

 

(根据原书案例脉络,给出更贴近生活的例子)

正在我准备这个拆书期间,有一天晚上我检查我们家大宝的家庭作业,我发现语文老师布置了两样作业,她说在课堂上时间来不及抄写第二项作业,所以那天第二项作业就没有。当晚时间也不早了,我感觉到她也困了,不想完成剩下的作业,于是我用“我—信息”表达法对她说:雨菡,妈妈发现你没有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行为),根据以往经验,语文老师会发信息给妈妈督促你补做作业(影响)这已经是第三次语文老师告诉我你要补作业了,我感到我快没有耐心了。(感受)那天晚上我庆幸自己没有直接指责她偷懒,指责她习惯不好,虽然她不情不愿地去补完了作业,但是这样表达至少没有伤害我们的亲子关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情景:由于公司这两年的业务不断增长:原来汤经理给下属罗小姐工作内容不得不重新调整,所以汤经理安排工作时,罗小姐有些抵触。她在邮件里说了很多抱怨的话,汤经理几次分配给她的任务,她都没法如期完成。

 

按照之前的分组,我们的小组从下面的两个任务中21来完成

1.假设你是罗小姐,接到新增加的工作安排后主动找汤经理谈话,你用ABC表达法如何表达?

 

2.假设你是汤经理,基于现在罗小姐的状态,你主动找她谈话,你用ABC表达法如何表达?


请先跟小组里的小伙伴讨论,然后小组里请一位小伙伴跟大家展示本组的成果。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组A呈现罗小姐主动去找汤经理,用abc表达

对话:

罗小姐:汤总,很高兴看到这两年公司业务在不断增加,也因此您增加了我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我手上原本那些相对琐碎的工作还要继续兼顾。也因为这样的情况,最近经常加班很晚,导致我的家庭对我很抱怨,孩子也没有人管,家里开始不支持我的工作,我现在感觉很苦恼。我希望公司能考虑我的情况给予一些帮助,怎么样在现在的状态下更好地完成工作,也能坚固我的家庭和生活,这也是我今天来找您谈的原因。

 

小组B呈现汤经理去找罗小姐谈-abc表达

汤经理:

罗小姐,非常谢谢你今天来找我,我看到这两年来你对公司的付出,也谢谢你给到我的支持,虽然现在大的经济环境不太好,但是比较好的是我们公司的业务在向上增长。所以你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在现阶段会让你感觉有挑战。对于你个人的发展来讲,我们非常看好你的潜在能力,我很希望通过这个机会来历练你。 如果在后续的工作中你再遇到什么困难完全可以来找我沟通。

 

拆书家澄清: 谢谢大家的展示,第一组的伙伴把abc应用得非常恰到好处,第二组的伙伴在我 刚刚听了大家对abc的现场演练应用,我注意到两个点:

1.     第一个注意点:有一个小组用abc表达完抱怨后,紧接着就想提一些建议,我们大家来想想看,表达完抱怨,紧接着就提建议是否可取? abc表达完后还要看看对方的反应,对方是否认同你的抱怨呢? 如果对方不认同的话你就提建议来,那么这个抱怨不像是恰当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反而有点像自我主张,这个基础下的自我主张更加不太可能获得对方的认可,这样沟通会令自己甚至双方下不来台, 场面尴尬。所以建议大家用abc表达抱怨时就直接用abc表达,不要紧跟着提建议。

2.     第二个注意点:表达抱怨时,abc表达里的行为一定是指对方令你不满的某个具体行为,不是什么公司战略,公司业务环境或其他。对方的某个具体行为给你造成了什么后果,让你产生了什么感受,三者互为相关,顺序可以调换。通过刚才讨论过程中我发现的这两个注意点的进一步澄清希望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abc表达法。

A2/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任务指令 请你这周内去找你想表达不满/抱怨的那个人,运用ABC法不伤害对方地表达你的不满/抱怨请你将这个故事情形,背景信息以及如何运用我—信息”ABC三点表达的话术关键词写在你的便签纸上,稍后与我们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晨晨分享:我这周想跟我妈表达我的抱怨,我这样跟我妈说:在吃饭时间你每次都提前5分钟叫我,我来了之后在餐桌边干等着,经常手上还有一点事情没做完或者在玩的时候也没尽兴跑来等着吃饭 ,心里挺烦躁的。

 

阿汉分享:我这周想用abc法对施工单位表达我的抱怨。我会这样跟他们表达:最近军运会的事,市里领导来检查, 你们这边有的材料和设备无法到位,这个事情影响到我们样板段工期延期问题,连锁还会影响这个工期的进度,我对这个事情感到很头疼。


非常谢谢大家今天的精彩分享,让我听到了许多深刻的故事。当你想要表达不满/抱怨的时候,请先想一想:如何表达可以更好地获得对方的配合或改变,如何表达不破坏你们的关系?如何表达可以让对方了解你的感受?并愿意感受你的感受?请各位伙伴们多多练习ABC表达法,它真的可以做到让对方改变,更加配合,不破坏你们的关系,让对方感受你的感受,谢谢大家,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