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机小灵。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TF2-1便签:当我们遇到冲突的时候,如何形成一种创新型思维模式?(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在跟随我本场RIA拆书后,再生活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时,也就是特别为难又难办的选择时,不是简单的“听你的方法”或者“听我的方法”,而是寻找“我们共同认可的更有效的方法”.
过渡语:那么接下来我为大家带来的这样一本神奇的书
【F特征】它叫做《第3选择》 ,这本书中讲述是当面临生命中所有的困境和分歧时,稍加改变你的认知模式,以双方利益共同点为基础,寻找到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方法。
【A优势】这本书比起其他类似的书籍所谈论涉及的范围更广,它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维,其成名作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而第三选择,这一至关重要的原则,正是他研究了高效能人士的生活和行为模式后所得到的最深刻和最重要的领悟,这本书在全球已经售出2000万册,影响着百万人的生活,让他们更积极和自信的应对困境。
【B利益】第三选择可以说是思维方式的一种颠覆,请大家想想看,在工作上,如果老板要求你出差你却已经预订好了小孩的亲子课程的时候,你应该和老板怎么解释沟通呢?婚姻中的点点滴滴分歧,比如给双方父母的生活费上你希望给自己的父母多一点但老公却不同意呢?孩子上学时的困境,比如孩子有点偏科的时候你希望他抓紧补好弱项,但是他又不太愿意和配合呢?与邻里社区之间的争议,比如你放垃圾袋在自家门口觉得没关系,但是隔壁邻居觉得占用了自己的公共场所而产生争执时候呢?又或是现有工作不满意,比如薪资高周围的老板同事经常要喝酒熬夜影响了你的生活作息,你又怎么办呢?刚才我们谈到的这样的那样的选择,这本书和下面我要分享的片段,都是围绕这些选择给出的方式方法。无论怎么样,你都可以通过第三选择来得到一些启发,帮助你走出困境。
接下来,请大家花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我们今天的这个片段,看完之后向我举手示意。
【R】原文片段
杰出的合气道大师查德.穆恩这样说过:“在合气道中,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对抗别人的力量。永远不要反对别人的信仰或思想,这才是化解冲突的正途...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他人思维、力量与心灵,并在这过程中,保持乐观并随机应变,从而带来形势的改变。”如果有正确的思维模式,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有目的地达成协同。
1.我问你:“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嘛?”这一革命性的问题可以缓解对方的防御心理,因为我并没有要求你放弃你的想法。完全没有。我只不过在问,我们是否能够达到一种比你我的想法更好的第3选择。这是一个思维上的实验,仅此而已。
2.接下来我问你:“‘更好’是什么样子的?”问话的目的是明确需要做的工作,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成功标准--一个高于我们原有需求的标准。
3.一旦明确了成功的标准,我们便要开始试验可能满足标准的解决方案。我们建立模型、集思广益、逆向思考,暂时补做任何判断。接下来我们会介绍几种试验方法,但是一切协同都有赖于我们对各种自身的极端可能性进行的试验。
4.群情振奋时,我们便知道协同已经达成。犹疑与冲突不复存在。我们不断努力,直至体验到那种代表着成功的第3选择的创造性活力的爆发。协同出现的时候,我们绝对会知道。
有很多专家精于“冲突消解”。但是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冲突消解往往意味着一个停止冲突达到低水平和解。第3选择不只是停战协议,也不只是妥协---她关乎建立一个比“一方”或“另一方”更好的崭新的现实。它既不是第1选择,也不是第2选择,而是第3选择。
What:首先我们今天的拆页,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四个步骤巧妙的化解冲突并达成双方共赢的模式。
Why:当我们面对冲突时,通过这四个步骤,将自己的问题和对方的问题看成一个整体去思考,就可以缔造一个崭新的未来。
How:那如何在冲突中达到共赢模式呢?
(1)询问:表明寻找第三选择的意愿
(2)界定:界定每个人心中认同的标准和底线。
(3)引导:双方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不点评不批评
(4)达成:再引导中找到共同认可的更有效的方法。
Where:双方发生冲突后,是我在意的亲人、朋友、同事并且双方都有意愿的前提下,可以用这个方法。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接下来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先前的工作需要长期在外面出差,很难照应到家人,直到去年的四月,妈妈生病住院,家里人开始反对我的工作状态,要求尽快做出调整。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时还是不了了之,矛盾像滚雪球一样与日俱增,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我内心仍然是焦虑和不安。最近一段时间看到这个片段,原来用在我以前,还不错哦,然后我根据这四个步骤跟父母进行了沟通:
1、询问:询问家人,愿意跟我一起找到一种避免我们双方不停抱怨下去的解决方案嘛?
2、界定:我的底线短期内不会放弃工作,家人的底线是希望我陪伴家人的时间增加些。
3、引导:我父母提出几种解决方法,①从业务岗位调整成行政岗位;②在无锡当地重新找份工作;③做一个斜杠青年;我的解决方法是:①给我家人办一张调理卡②定期康复检查等等,我们讨论了不同的方法。
4、达成:在引导的讨论方法过程中,最后我们选择办理调理卡并且在家卖了按摩椅和艾灸仪。我还花半年时间学习了一些调理技能,因为找人调理不如自己学会相关技能,一旦小孩和老人生病我可以立马解决。
在这过程中,我运用了四个步骤去解决了冲突,那么,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不按这种思维模式去进行的坏处有哪些?
1、少了一种创新的模式,缺乏发现更有意义的事情,不一定会成为家庭小医生;
2、不停的妥协、讨好、忙于说服别人赞同你的选择,或者教育别人和打败别人的想法,很难让对方有同理心来认同你的处境;
3、没有达成的第三选择,可能双方中的一方会容易不快和不满意。
A1(显像提问):拆书家提问设计:听了我的案例分享后,我相信我们的小伙伴肯定想到平时遇到类似的一些的矛盾,比如说工作上,你的上司突然找到你需要你调整岗位你不愿意去,因为本身新岗位的工作项目太生疏,但是你不愿意去,上司会可能辞退你;生活中,如果有异地夫妻,过年你和你的老公商量到底去谁家过年或者去哪旅行的时候会争执不休;朋友之间,闺蜜出行时我的希望去日本,对方希望去塞班,可能如果商讨不成功,此次旅行会取消;大家想想你们以往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上述例子中的其中一种,或者是这些例子触发了你生活中类似的发生了的冲突,下面进行分组,莹莹和紫林一组,猫大妞和旦旦一组,请每一位小伙伴根据刚才的分组在小组内部分享的讨论,用1分钟时间将关键词写在便签上,1分钟后欢迎我们的小伙伴来分享,好现在开始。。。。
1分钟后,好,时间到。请大家来讲出你的经验。
学习者案例记录:姜莹莹说:她刚生完孩子,老公希望每顿饭有荤有素有汤,三菜一汤这样的份例,但是我婆婆是农村人,平时习惯是菜简单处理,但是我老公觉得这样吃营养不足,特别我还是喂奶期,于是四到五个月内一直产生争执和冲突。
A1+(反思加工):拆书家提问设计:那么,如果有时光机让你回到从前,你还会那样做吗?显然不会,那么大家在经过今天的学习后,可以采用我分享的步骤,可以是4个,也可以几个组合,想想你会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了呢?请小组里2分钟讨论下。。欢迎小伙伴来分享。
好,2分钟到了,现在还是欢迎刚才的分享者姜莹莹来说说,刚才你的经历根据今天学习的步骤如何去化解冲突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她说:“我看了这个四个步骤,我想到一个办法,第一步:询问:“妈,要不我们一起商讨一个让您做饭开心一点的办法,您愿意嘛?”我婆婆肯定会说愿意啊;第二步:界定:对婆婆询问下:“那您可以告诉我您有什么标准和底线嘛?”比如说,您不想做还是想做简单点还是觉得麻烦还是不会做这么多,我的底线是三菜一汤有营养;第三步:引导:婆婆可能会说要不你做我来哄孩子,我以后还是要工作还是我婆婆在家等等讨论解决的方式方法;第四步:达成:我给我婆婆写食谱,即使我们工作再忙还是会需要我婆婆来做饭。”
结束语:
谢谢我们这位小伙伴,因为他通过今天的学习的四个步骤后,非常巧妙的化解了矛盾,您和您的婆婆在以后的相处过程中肯定会非常和谐。的确如此,在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问题,这些冲突可能是与别人的,也可能是与你自己的,今天这种创新性思维模式,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今后以一种全新、高效的方式面对生命中最严峻的挑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