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下午好,现在进入我的拆书环节,我叫翼羽卿枫,本名张廷娟,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1、“大内高手” ,我是临床内科医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硕士。
2、“习惯养成爱好者”,热衷读习惯管理类的书,我想养成好习惯同时帮助更多的人养成好习惯。
3、“极简终身成长者”,我要坚持“少就是多”,追求终身成长。
做完自我介绍,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今天要拆解的图书和《习惯的力量》,作者是查尔斯.都希格,他荣获2013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这本书被成为“习惯改造指南”,好多大咖都强烈推荐,这本书的内容,包括个人习惯、组织习惯和社会群体习惯三个部分。
今天我选择的拆页是认识“习惯回路”,来学习一下习惯是怎样养成的,让习惯的力量为自己所用。
分组:在正式开始拆书前,我们先分一下组,从我左手边开始,每三个小伙伴一组,过后我们需要讨论。
(558字)
接下来给大家1分钟时间阅读下手中的片段,大家读完了给我示意下。
R 原文片段 拆书片段来自: 《习惯的力量》P18
科学家说,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如果让大脑自由发挥,那么大脑就会让几乎所有的惯常行为活动变成习惯,因为习惯能让大脑得到更多的休息。这种省力的本能是一大优势。
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是奖赏,能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欲望出现。最终,不管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还是你家院子的车道上,习惯产生了。
习惯并非确定不变,在后两个章节中可以看到,习惯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但是发现习惯回路太重要了,因为它揭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在习惯回路出现时,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它要么完全静下来,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务。所以,除非你可以抵制习惯,找到新的惯常行为,不然习惯模式依旧会自动展开。
简单地了解习惯的运作原理,了解习惯回路的结构,能让我们更轻松地去控制它。一旦将习惯分解,你就可以调控它了。
好,我看好多小伙伴基本上已经读的差不多了,我来讲一下自己对于这个拆页的理解。
【why】请小伙伴们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是拿起手机看微信,还是去洗漱?洗漱的时候先刷牙再洗脸?还是先洗脸在刷牙呢?你挤牙膏时是从中间挤,还是从牙膏的尾部挤?下班后到家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是在一下子瘫在沙发上?还是洗漱、换衣服、整理?这些事情,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的吗?当然没有。我们要思考好半天才能决定是先洗脸还是先刷牙?这些是什么呢?这些就是习惯,生活中很多时候,很多事都是习惯引起的。
习惯有什么作用呢?比如说,我们都想减肥,可是就是管不住这嘴呀,想吃呀,我也是这样!或者是我想运动,可是就是动不起来呀!想读书,却没有时间读书啊!还有想养成记账的好习惯,记了两天,第三天就坚持不下去。为什么呢?因为习惯会在我们一天生活中,大概有40%的时间是由习惯决定的,而不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的。
【what】那恰好这篇拆页就告诉了我们,习惯形成的原理:人的大脑会寻求一种简单的方式,就是怎么简单怎么来。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告诉我们出现了一个“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的习惯回路。暗示,刺激大脑自动进入一直行为模式之中,启动“惯常行为”,而这个行为带来的“奖赏”又再次强化“暗示”,再次让你做这个事情。
现在我们知道习惯回路了,我们该怎么办呢??能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改变我们的生活嘛?答案当然是肯定。
【How】现在我们就讲一下如何利用“习惯回路”养成好习惯:
我把它按“习惯回路”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设暗示
第二步,做惯常
第三步,给奖赏
第一步,设暗示:想一下你想养成的习惯的暗示开关是什么?当我要养成“叠被子”的习惯,我就把“起床”当成“叠被子”的暗示。我想养成“练声”的习惯,我就把“拍爽肤水”当成“练声”的暗示。当我养成中午看书的习惯,我就把“吃完饭坐在座位上”当成“看书”的暗示。
第二步,做惯常:你要养成什么习惯,就做这件事。比如叠被子,练声,读书,等等,去做这个行为。
第三步,给奖赏:奖赏可以分两个部分,一是心理上的满足感,另一些给自己实际的奖赏:可以是打卡记录,或者是给自己小红花,定期给自己物质奖励。
我举个自己栗子——我要养成早起的习惯。
第一步,设暗示,我把“闹铃”当成早起的暗示。
第二步,做惯常。当闹铃响后,立即起床。
第三步,给奖赏。心理上:我今天早起了,我完成了对自己的承诺,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心情舒畅。同样,也可以给自己设立个打卡表格七天,给自己个小红花。超过三个,我就很高兴。
这就是习惯回路的步骤“设暗示,做惯常,给奖赏”!
【where】
习惯回路适用于个人养成习惯,比如“身体习惯”,我想养成站着就挺胸抬头,姿势很好的习惯,就要告诉自己。行为习惯,早上起床立即叠被子的习惯。思维习惯,目前还没有很深入的研究。
尤其是有惯常行为的习惯。相对简单可操作的习惯。有具体行动步骤的习惯。
不适用于同一个暗示,带着好多“惯常行为”的习惯,比如下班到家这个暗示,带着“洗手,断舍离整理,换衣服”。或者比较复杂的习惯不太适合。
(166字,分组+A1指令1分钟)
【A1】现在,大家对“习惯回路”有了些了解。下面我们进入A1的环节:
请大家思考一下,有没有过亲身经历,或见过的习惯养成的事情?成功养成习惯的小伙伴,请您按拆页的步骤说一下:您养成习惯的回路都有什么?习惯养成失败的小伙伴,也请你按拆解的步骤反思一下,你的习惯回路完整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大家用1分钟时间去思考,可以写在纸上,要求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写完后,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组内轮流进行分享。一会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
参与者发言:(根据录音和文本整理)
小伙伴AMY发言:
上次参加拆书帮活动时认识了很多自律的小伙伴,都说早起非常好,我也想养成早起的习惯,更高效的利用上午的时间,所以当时给自己定了“养成早6点起床的习惯。”最终成功了。现在想一想我的做法和今天讲的方法是相同的。
时间:今年4月份。
地点:自己家里。
人物:我自己
起因:受拆书伙伴影响,想养成6点起床的习惯
经过:
第一步,设暗示:我把早六点的闹铃响当做早起的暗示。
第二步,做惯常:当早六点闹铃响,立即做惯常行为,就是起床。
第三步,给奖赏:我给自己建立七天表格。每当早起一天就给自己贴个小红花。
结果:养成了早上六点起床的习惯。
【A2】感谢AMY的分享,她养成早起习惯的例子,正好和我们习惯回路相符合。
下面我们进入A2环节:
请大家想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你要养成什么具体习惯行为?请各位按照“习惯回路”三个步骤:“设暗示、做惯常、给奖赏”,用1分钟把这个习惯的回路写下来。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我们需要写的是未来的,一个具体的应用,要有具体的做法、明确的时间期限以及可测量的预期的结果。
那么请写完的小伙伴将便签交给我。
参与者发言:(根据录音和文本整理)
小伙伴B:
目标: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养成每天晚上读书1小时的习惯,时间是下午18点到20点之间。
第一步,设暗示:我把18点闹铃响开始作为开始读书的暗示。
第二步,做惯常:当18点闹铃响后,关闭手机,读书1小时(2个番茄钟:25分钟读书+5分钟休息,读15页书,并记录笔记)。
第三步,给奖赏:如果做到了,利用飞芒APP读书打卡,同时允许自己第二天吃零食(坚果或者水果)!
【结束语】好,我看大家也都写的差不多了,今天我的拆书就到这里,如果有关于习惯养成的问题或习惯回路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者想探讨交流的,欢迎随时和我联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