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不吼不叫》 所属活动: 【轩辕NO.90】告别吼叫不做“凶”爸妈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两招告别吼叫,不做“凶”爸妈 学习目标: 学会用真诚的道歉化解伤害,用情绪ABC原理找到吼叫原因

开场:

今晚人不多,一会儿大家就一个组讨论就好,不再拆分。好正式开始。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

欢迎来到拆书帮郑州轩辕分舵第165期活动的现场,我是今天晚上的拆书家,我叫豆豆,我用123三个数字来介绍一下我自己,1是指我是一个单亲妈妈,家里有一个十二岁青春期的小姑娘。2是我是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2级拆书家;3是我是个准3级拆书家,我在亲子教育、情绪管理和大众心理知识普及三个领域里面有专长。今晚我给大家带来的拆书主题是:两招告别吼叫,不做凶爸妈。

两招告别“熊爸妈”.jpg



【开场互动】大家有没有经常听到这句话: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学习者笑,点头)

【事件】我的一个群友就曾经问我这个问题,她说每次当他回到家里,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看到孩子磨磨蹭蹭、磨磨蹭蹭的时候就着急上火,最后往往搂不住火儿冲孩子就开始吼叫。吼叫之后又特别后悔,发誓下次再也不吼了。

(互动)那大家猜猜看下次会怎么样?

(学习者)吼了。

【互动】你有这样的经历吗?(有学习者回答没有,有回答有)

【提问】她陷入了吼叫、后悔、又吼叫、后悔的怪圈。那为什么同样是作业问题,有人吼叫有人不吼叫呢?如何打破这个循环呢?

【影响】这个妈妈对此特别关心,因为她发现这种简单粗暴可能当时还立马有效,但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尤其是小学时候就开始不管用了。被吼叫的孩子,小学阶段容易不合群,孤僻,青春期的时候会遇到各种问题,成年之后也容易偏激,比如马加爵同学。(体现冲突)

【提问】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解决】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不吼不叫——如何让孩子平静的与父母合作》这本书里面的两个片段,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学习目标】第一个片段是关于道歉的,在吼叫或者发脾气后能够运用真诚道歉的3个步骤,设计出一个道歉方案,主动向别人道歉;第二个片段是关于情绪管理的,通过第二个片段的学习,我们能够掌握情绪ABC理论原理,在吼叫后运用ABC原理分析自己情绪背后的想法,找到那个真正让我们失控爆炸的根本原因。

两招告别“熊爸妈”_页面_03.jpg

A1 量表测试

为什么有的人道歉让人如沐春风,感动到哭,有的人道歉却如同火上浇油越描越黑?带着这个思考,请大家来做一个小测试,测试一下你的道歉能力值,看看你的道歉走心指数有多少。请认真阅读量表里面的题目,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1分为非常不符合,6分为非常符合,打分之后合计总分。打完之后举手可以示意我一下。

两招告别“熊爸妈”_页面_04.jpg

(有个小伙伴最先打完,简单互动:得分多少?20。20分是吧,那还蛮不错的。询问另一个。学习者反馈说得分挺高30多分)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1P146

说抱歉(真心的)可以很好地修复你与孩子的关系。有些家长在发脾气后不太情愿道歉,因为担心这会让自己显得软弱并且丧失权威。其实恰恰相反,因为道歉需要力量与诚实,你的孩子会因此珍视和尊重你承认错误、厘清事实的决心。

道歉之所以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你是孩子的行为榜样。当你说抱歉时,也是在教给孩子道歉的价值以及如何道歉。如果孩子们学会了同理心、责任感和宽容,他们今后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也会更好。道歉也能帮助孩子从你的吼叫导致的伤害中恢复过来,同时让你因为能够与他重新连接而感到放松。

孩子通过观察你来学习如何对待他人。如果你在发脾气之后向孩子道歉,就更容易教会你的女儿在冲弟弟吼叫之后向他道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1分钟解释自测意义】

【回应】大家得分都蛮不错啊,我来跟大家说一下分数,15分为及格分,16到20分为良好,21到25分为优秀,如果你的得分在25分以上就说明你的道歉非常走心了,这个得分高低跟你的道歉走心指数成正比,也就是说你得分越高,你的道歉越容易让人感觉到诚意。那什么是走心的道歉,怎样道歉才真诚呢?我们一起来看片段一,给大家2分钟时间,读完后举手示意我。

拆书家讲解

这个拆页讲的是道歉的价值,但我们中国的父母很难道歉,因为我们自己小时候犯错的时候很容易被爸爸妈妈吵,久而久之我们会得到一个信息,道歉就是丢人,因为犯错会被批评,感觉丢人会感觉羞愧,道歉变得不容易,不好意思。但片段里说道歉能够教会孩子同理心、责任心和宽容,那怎么样给孩子示范“真诚的道歉”,怎样才能做到像片段里面的向孩子展示出父母想要“承认错误、厘清事实”的决心呢?

【what/概念】这就需要我们做到真诚的道歉,真诚的道歉是指化解和减少父母的吼叫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和以纠正吼叫的错误为目的的认错行为。

【概念折返1】

最近有部电视剧叫《都挺好》,里面有一个哥哥跟妹妹道歉的镜头,我们来看这个是真诚的道歉吗?(视频中哥哥的道歉)“忏悔书,我怀着愧疚,和懊悔的心情,向苏明玉表示诚恳的歉意,无论事情的对与错,无论苏明玉如何用言语侮辱我,诋毁我,我都不该动手打人,我感谢看守所的同志对我的教导,我今后一定努力改正”。请问,这是我们说的真诚的道歉吗?

【学员】不是。

【拆书家】对,这不是真诚的道歉,这是因为妹妹说了不道歉他就可能坐牢,哥哥被迫道歉,名为道歉实际上是变相指责。真诚的道歉是自己意识到错误,主动态度诚恳的向对方承认错误


【概念折返2】儿子写作业慢,妈妈吵了孩子,。事后妈妈跟儿子道歉说:儿子,对不起,妈妈不应该吵你,但是一看到你写作业磨蹭、磨蹭我就着急,下次你写作业能不能快一点儿啊?这是真诚的道歉吗?(学习者:好像不算)(回应:对!)不是,这是妈妈在为自己的行为开脱,是为了减少自己吼叫之后的内疚感。真诚的道歉是只说自己的过失,着重于说明自己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给对方造成了什么不好的影响,理解对方的感受。

【概念折返3】我们再来一个例子,先生抽烟被太太唠叨的受不了认错:“好好好,你说的都对,我跟你认错,我以后都听你的还不行嘛”这是真诚的道歉吗?(学员摇头,我追问,为什么不是呢学员回答,这是敷衍,我反馈对,这是敷衍)先生抽烟被太太唠叨的受不了认错:“好好好,你说的都对,我跟你认错,我以后都听你的还不行嘛”这是真诚的道歉吗?(学员摇头,我追问,为什么不是呢学员回答,这是敷衍,我反馈对,这是敷衍)这是为了让太太闭嘴的口头敷衍,真诚的道歉是切实的行动弥补弥补或弥补。

【本质】道歉不是一种为自己狡辩的伎俩,更不是拿去用来骗取别人的宽恕的工具。【逻辑】要想做到真诚的道歉,你必须要感到自责,勇于承认过失,才能够真心的道歉。

【要点】道歉的关键是采取措施改正错误,有些错误是不难补救的,但在你道歉的时候仍要着重于你先前犯的错误。而有些事情却很难挽回,这时候你就要尽全力试着弥补。另一种补偿方式就是要确保你以后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有时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补救

【具体行动步骤】所以,真诚的道歉必须做到以下3步:1、承认错误。说“对不起,我错了”;2、承担责任。怎么承担呢,用“事实对对方的影响”句式,比如说刚才说的,孩子作业没写完还被妈妈吵,这是一个事实。那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呢?孩子感觉到委屈。3、要有改善和弥补的措施

【正面案例】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了二宝后妈妈不由自主的更加关注小家伙,对大宝缺乏了一些耐心,陪伴大宝的时间也变少了,大宝很委屈,跟妈妈抱怨说,妈妈你都不爱我了。妈妈用这三步给孩子真诚的道歉是:第一步,承认错误。儿子,真对不起,妈妈错了(承认错误),第二步,“事实对对方的影响”句式承担责任。妈妈最近经常忙的没有时间陪你,你要妈妈陪,还被妈妈烦(事实),这让你觉很难过(对对方的影响)。第三步弥补措施:这样子,以后每周妈妈都单独陪你散步半小时,就我们两个,好不好?这样是,是不是就比轻飘飘的一句“对不起”更能传达父母愿意厘清事实、改正错误的决心,能够让孩子感觉到满满的诚意(理解和包容)呢?

适用边界当然了,这个真诚的道歉有个先决条件,就是你确实已经认识到错误,愿意纠正这个错误,而不是为了道歉而道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场景演练】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很简单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吧?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今后一个月内可以运用三个步骤进行道歉的小故事,故事里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对话,对话要体现真诚道歉的3个步骤,具体情节可参考我提供的小剧场模板。大家编出来之后,我们现场分享。

两招告别“熊爸妈”_页面_09.jpg

(学习者讨论时,A学习者问B学习者,你有没有这样的场景? A说比如跟孩子之间? B摇头,)

【显像提问】跟孩子之间,跟同事之间,跟爱人之间,因为什么事情伤害了对方需要向对方道歉,或者是你见到了什么事情你认为别人应该道歉,你想象一下如果是你,运用今天的知识你会怎么道歉,重点是练习,对话里面体现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三个步骤。

(学习者在现场找到场景后,说当时不想道歉,现在感觉不对需要道歉。)

适时互动、引导】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你会在课后的什么时间跟先生道歉?运用今天的3个步骤你会怎么说呢?把对话写出来。因为你写出来的过程就是个练习的过程,你会第一步说什么,第二步说什么,第三步说什么。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5月15日下课后。地点:家里。人物:太太和先生。

背景:太太和先生因为先生把钱借给弟弟让弟弟买房而发生了很大的冲突。

太太:老公,对不起,前两天我因为你要借钱给弟弟跟你发脾气。

先生:那天我态度也不太对,我也应该站在你的立场上考虑一下。

太太(感动):咱妈也不再了,我应该理解你你想借钱给弟弟买房,也是想作为大哥多帮帮他,支持他。但我那天我没有理解你这一点儿,反而给你发那么大的脾气,让你那样难堪,你生气也是应该的。

先生(哽咽): 谢谢你,你真能这样想,我也能安心了,这说明你理解我了。【我也不是要坚持一定要借给他那么多,你觉得我们多少合适呢?】

太太:那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先帮他把房买了,其他的分歧我们慢慢再谈,好吗?

先生:谢谢你,老婆。(拥抱)

【点评与回应】两位的分享太精彩了,我有注意到其实夫妻双方都用到了这三个步骤,当太太开始道歉的时候,先生也开始道歉,他其实是先一步提出了改善方案,不再坚持原先的想法,愿意跟太太谈谈这个事儿。我注意到两位在练习的过程中,两位其实眼圈都已经红了,这个,就是真诚道歉的力量。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片段三
R 原文片段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p48

洋子的故事

一天晚上,洋子16岁的儿子加井没经过她同意就邀请了一帮朋友到家里来。

那天洋子要去赴一个朋友的约会,加井觉得她会很晚才回来。但不幸的是洋子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提前回家。她进门,就听见巨大的音乐声。灯光昏暗,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在沙发上亲热,加井和其他朋友在后院抽烟喝酒。

洋子瞬间觉得又气又怒。她脑子里出现的是:他竟然把聚会办到了家里?如果邻居看见他抽烟怎么办?居然还有女孩在场?

她立刻大吼大叫起来:“ 你们这些人在这儿干嘛呢?你们如果不立刻离开,我就要叫警察了!你们还没到喝酒的年纪呢!”她根本没有跟加井交流,就已经假想了最坏的状况。她不停地嘟嘟囔囔,来回踱步,直到所有人都离开。然后她对加井吼道:“ 你这一段时间就别出门了! 我再也不信任你了!”

加井压低声音诅咒着妈妈,然后砰的一声关上了卧室的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以上是我们关于片段一的学习,大家有没有发现,真诚的道歉是事后的亡羊补牢,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在吼叫的当下克制一下,或者说发生之后能找到原因,从根本上减少吼叫呢?一起来看拆页2。

学习目标通过拆页2的学习,大家能够掌握情绪ABC原理,学会用情绪ABC理论梳理自己的情绪,找到自己爆炸情绪背后的根本原因。请大家阅读拆页2,读完后举手示意我。

提问请想象一下,如果你回家撞见这么个聚会,会不会跟这位妈妈一样,脑袋一懵,火儿一上来啥顾不上了,或者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学习者有点头说会,有人摇头说不会)

提问互动为什么同样的事情有人会发怒,有人不会呢?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学习者摇头不知道)

what】这个原因就是我要给大家分享的,由美国一个心理学家发现的情绪ABC原理,这个理论认为让我们产生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所发生的具体事件,而是我们对于这件事本身的态度和看法。这里面A是事情,就是你遇到的事;B是信念,也就是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C是结果,指的是你的情绪反应。简单来说,就是A事件,你采用的B视角,带来了你的C情绪。

两招告别“熊爸妈”_页面_12.jpg

举个例子【指着ppt上的半杯水】同样是半杯水,有的人看到后是伤心,觉得“只剩下半杯了”;而有的人的反应则是高兴。觉得“太好了,还有半杯”。在这里,A是这半杯水,C就是有人开心,有人难过。B就是你对这半杯水的看法。水是不变的,变化的是你的想法,想法不同导致情绪和行为不同。

情绪没有对错,但想法有合理和不合理的区分,埃利斯研究表明,人们常常会陷入不合理思维中不自知,他发现常见的不合理思维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绝对化要求”。也就是控制欲非常强,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的想法来,经常会对自己和别人有“应该”“必须”“一定要”的想法,所以当发生的事情和自己预计的不一样时,这类人就会感到非常的难受。比如,孩子必须听老师的,作业一定要在八点钟写完。

第二种“过分概括化”。简单来说,就是以偏概全。只凭借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就来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价值。抱有这种思维的人,会放大事情本身的好处或者坏处。通常表现为:“如果  就”“不然   就”。比如,孩子数学没学好,就认为孩子所有学科都学不好,天生不是学习的那块儿料。

第三种叫做“糟糕至极”。这种人什么事儿都往坏处想,非常消极和悲观。通常表现为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发生了,他就觉得完蛋了、糟透了、没救了,感觉像是世界末日。比如拆页里的妈妈,根本没有跟儿子交流,直接想到了最坏的可能。

两招告别“熊爸妈”_页面_13.jpg

HOW行动步骤】现在,大家掌握了这些特征后,我们就可以运用情绪的ABC原理来帮助自己找到情绪背后的根源了,具体包括以下4步:

第一步找寻事件。也就是找到让你最近情绪不好的那件,以片段为例,在片段里让妈妈失控的事儿就是儿子没有征求自己的意见在家里组织聚会,还抽烟喝酒亲热这件事,这是ABC中的A的层面。

第二步描述情绪状态。很明显,看到这些行为,妈妈感到的情绪是生气和着急,可能还有焦虑和担心,担心邻居上来拍门。这是在情绪ABC的C的层面工作

第三步自我反思。就是问问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背后的信念或者想法是什么?比如说,我们以这个妈妈为例,可能是“我觉得生气,是因为我认为儿子不应该不告诉我,儿子不应该抽烟喝酒;或者我觉得着急,是因为我害怕打扰到邻居,邻居上来觉得我的教育有问题。或者我担心儿子交了什么样的狐朋狗友,会不会从此堕落了呢”?过这一步找到自己的想法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预防异议】通需要提醒的是这一步,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没关系。重点是诚实的写下来你内心的想法

第四步判断信念的合理性。对第三步找出来的所有想法,对照三个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判断自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是属于哪一种。

预防异议】对于具体的归类,没有强制性标准,无论是哪一类,最重要的是你意识到你的想法可能是不合理的,这样就能避免自己陷入惯性思维,成为想法的主人而不是想法的奴隶

两招告别“熊爸妈”_页面_14.jpg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微行动学习】

引导提出问题:

你在生活中有这些不合理思维吗?如果让你运用这4步进行一次负面情绪梳理,你觉得哪一步最难呢?请每一位小伙伴都说一下,你觉得哪一步最难。(观察到现场小伙伴有愣神)直接对逐个提问:你觉得哪一步最难呢?

学习者一致选择第三自我反思最难。

【明确问题】

看来大家都认为第三步,自我反思最难。那大家觉得这个难有什么表现呢?是不想反思,不知道怎么反思,还是根本就想不起来反思?

A:不想反思;

B、C:想反思但不知道怎么反思,不知道怎么找想法。

【明确问题】那今天我们来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进行自我反思才能找到更多想法,可以吗?

学习者一致同意。

讨论问题的本质

那请大家再深入去思考一下,为什么觉得自我反思最困难,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大家可以通过互相追问的方式来帮助大家找原因,找出来是具体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我们在自我反思难以进行,这个原因越全面越好。请把找到的原因记录在白板纸上。

学习者找出的原因:

1、 本能逃避,不想面对,防御心;(本能)

2、 如果在情绪中在特定情况下,不容易跳出来;(还在情绪里面)

3、 缺乏经验,原来没经历过不会去识别;(跟第4个有些类似)

4、 不知道还有这种解决办法,找不到背后的想法;(没练过,自己原来就是那么想的,找不到更多视角)

5、 意识到想法有问题,但是不知道怎么调解。(这在4步以外了)

明确问题本质

提问:大家找到了5个层面的原因,那哪个原因是自己在第三步做不下去的本质呢?也就是说是根本原因,你觉得解决了这个,会带动其它问题的解决呢?请在你认为的根本原因后面打钩。

初选出来,A学习者:第一个原因;B学习者:第一个和第四个;C学习者:第四个。

引导】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能都讨论,只能选一个,现在,你们小组内讨论一下来确定一个,时间1分钟。

学员投票选出问题的本质是第4,不知道还可以换视角。

引导澄清】那你们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找到更多的视角,进行自我反思吗?

学习者:反思是指自我批评吗

引导】非常好的一个提问。澄清一下,自我反思不是自我批评,是要找到更多的想法,越全面越好。只有找到想法,才能进行下一步。确认一下,现在你们的问题还是要找到更多的视角,从而找到更多的想法吗?

学习者:老师你能在说一下刚才的回答吗,没听清。

【拆书家澄清】好的,我们第三步自我反思,不是说要判断对错,而是尽可能多的找到情绪背后的想法,全面的找想法,不用评判想法对错。

明确问题本质】那你们的问题现在是找到更多的视角,从而找到更多的想法吗?

学习者一致确认,对。

引导讨论解决问题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你们找到问题的根源的时候,解决方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好,现在,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讨论“如何找到更多视角,帮助自己找到更多想法,上一步是找原因,这一步是提建议。根据自己的经验,找方案,越多越好。方法越具体越好,直接拿来就能用。

学习者找出并分享的方案:

1、 自我接纳,避免排除部分“不好的想法”,让想法更全面:①对自己说我允许自己生气;②这就是现在的我,没问题的。

2、 向他人倾诉:告诉别人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

3、 寻求帮助,寻找更多视角:询问别人遇见这种事情会怎么想的,帮助自己开脱一下。

4、 转移注意力,让自己积极暂停:在特别烦躁的时候,干家务转移注意力,积极暂停,放一放。

5、 参加情绪方面的学习,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6、写下来记录下来:不想那么多,直接开写。当时怎么想的就怎么记录,不只是在脑子里想,写的时候随意,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点评与回应】

非常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我们找到了6个具体的方法,我发现你们的方案不但解决了找想法,还实现了超越。比如第1、4、6,都是非常具体的能够让我们的想法更全面,而2和5的做法你们其实是超越了找想法本身,不但能够找到更多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还能看到跟自己想法不一样的想法,这就为今后转变情绪迈出了一大步。掌声再次送给我们自己。时间关系我们这个话题就讨论到这里,如果大家有问题,结束后还可以继续讨论

A2布置任务

现在给大家布置个任务。下周日之前,请大家按照今天学到的情绪ABC原理,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一次梳理,至少找到这个情绪背后的一个想法,请将梳理过程和结果发布在我们的学习群里面。

(作业学员第二天一早就提交了,内容见最后)

【强有力总结】

【回顾】在今天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学习了用真诚的道歉,传递我们纠正错误的决心,然后又一起学习了情绪的ABC原理,明白了三种常见的不合理思维的特征,并且通过运用情绪梳理的4个步骤,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惯性思维,识别这种思维的不合理性,找到情绪爆发的根本原因。

【号召行动】逮住让我们失控的想法,摆脱想法的奴役,成为思维的主人,从现在开始,不做“凶”爸妈!祝愿大家都有幸福和美的家庭关系谢大家的参与,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

两招告别“熊爸妈”_页面_16.jpg

学习者提交的反馈,运用四步法的案例记录:

用四步找到借钱给弟弟这个事儿自己生气吵架的根源

一、确认事件:先生没有事先跟自己确认,直接答应弟弟借钱买房的请求。

二、描述情绪状态:生气,跟先生大吵一架。

三、自我反思:找到的想法有

我感觉到生气的原因是觉得先生没不跟我商量;不商量为什么让自己生气呢?因为我认为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不是商量就是不尊重,就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当大哥就是逞能,光顾着给人家当大哥了,也不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那么多钱是说拿出来就拿出来的?就算能拿得出来,那么多钱,一下子拿出来会对家里有影响,借出去那么多,弟弟什么时候才能还啊,家里两个孩子,会受影响的啊。

四:存在不合理的想法

不合理之处是没有看到先生只是想帮忙,答应的是借钱的事儿,额度他是要跟我商量的,是我把弟弟需要的总钱数误认为先生要借给弟弟的数目了。之所以误认为是因为直接就进入了第三步被想法控制了。

感受:这个想法真好用,看到那些想法的时候就知道不合理,就没那么大火气了,就知道接下来该咋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