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游戏力Ⅱ》 所属活动: 8 月25日相约虹口拆书,惊喜总在拐角处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恐惧测量计 学习目标: 学习者如何用测量计降低孩子的恐惧

开场: F:《游戏力II: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
作者劳伦斯科恩是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金奖,还曾著有亲子畅销书《游戏力》。这本书凝聚了作者数十年临床儿童心理治疗经验,给出了一套专业、可行、有效的解决孩子焦虑的方案。

A:在同类亲子书籍中,这本书不但告诉我们陪伴孩子用游戏力的重要性,而且给我们很多好的做游戏的启示和点子,我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和大人都不觉得枯燥;同时书中百余个真实案例和解决方案,又很实用。非常好的一本书,个人非常喜欢。

B:
当孩子的世界从家庭延展到幼儿园、学校和社会;当他需要处理的关系从亲子扩大到朋友、同学、师生,当他接收到的信息,不管他是否愿意,都从四面八方扑来……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也许慌张,也许愤怒,也许转身躲起来,也许假装无所谓但其实内心深藏着恐惧……,孩子们一般无法自己摆脱,又无法直接表达。其实他们的内心是需要父母的帮助。

这本书能让我们父母学会很多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焦虑时大脑的工作状态,身体各部分的反应,充分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从而更好的帮助孩子应对各种焦虑时有效的环节压力,让他们能够继续向前。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TF2-1.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面对孩子或他人的紧张和焦虑,我们通常会问“你感觉怎么样?”“你怎么了?”。这样的问话,孩子很难回应你,因为感受很难表达

或者想提醒她“你看上去太紧张了,太焦虑了,”也许是关心的提醒,但容易引发不愉快的场面。

或者拼命的去跟孩子解释“不紧张”的道理,这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孩子依然有紧张的表现。


上周陪我侄女英语等级口试,在门口等叫号时,我无意碰到她的手,冰冰凉,我紧张的问,你怎么了?她没吱声。我又问,你很紧张吗?她又没搭理我。然后我又说:不要紧的,结果不重要重在参与。 我侄女说,阿姨,能让我静会不。我无语。本来是个关心的问候变成的无趣尴尬的场面,双方都陷入紧张和焦虑。


这段拆页里建议的方法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个“恐惧测量计”


【what】什么是“恐惧测量计”?这种测量计其实他来源于一种专业工具,叫“主观痛苦值”,简称SUDS,它反映的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在感受,因此是主观的没有客观标准。如果我们对“恐惧”这个具体感受划等级,就可以制作成“恐惧测量计”。刻度范围可以是数值范围0-100,可以是心情“开始烦躁”到“快要爆发”,也可以是颜色表示,轻度是绿色、红色是严重;也可以用手势表示。


【how】怎么一起做和使用用呢?

1、邀请孩子一起制作,让孩子给测量计起名字、定刻度。

2、问问孩子,“现在的紧张是几?”

3、让描述下这个刻度的感受,给她取个名字,并把她画出来

4、讨论如何把紧张值降下来


回到刚才陪侄女口语考试中,我和侄女在考场外一起简单做了这个测量计,起名“心情温度”,刻度用颜色表示,轻度是绿色、红色是严重。现在的紧张值是绿色部分的顶端,紧张程度属于中度。在这个程度我提供了几个这个降低的方法,倒计数;有节奏的呼吸。最后,在她走进教室前,她的数值是降到了绿色部分,轻微紧张。


【适用边界】通过“恐惧测量计”反馈出来的焦虑程度,我们如何用减压手段处理,今天的拆页内容将不涉及。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压力和紧张并不可怕,恰当的压力时成长的必须。可怕的是持续的压力,而这个根源就是作为父母,没有用正确合适的方法及时帮助孩子缓解,帮助他们继续向前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过度的压力和紧张是造成绝大部分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源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学习者经验(显像提问)

提问设计:请大家回想下,我们的孩子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紧张焦虑?可能是临近开学,可能是来到陌生环境,或者也可能是面临期末大考....当你试图想帮他们缓解紧张压力,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但结果并不理想?


学习者案例记录:带孩子去见不熟悉的人的时候,会提前给他们看照片,视频见面,讲讲见到后该怎么做?但是孩子们见了,还是很怕生。


【A1+】反思加工经验

提问设计:假设你乘着时光机再回到之前孩子紧张恐惧的场景时,怎样用今天的“恐惧测量计”来帮助对方缓解紧张恐惧。


学习者案例记录:我的一个同事见到领导就很紧张,我曾经尝试劝慰他,但是不理想。下次我希望见到他,和他一起做“恐惧测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