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孩子:挑战》 所属活动: 8月11日相约虹口拆书,有福利奥!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倾听孩子 学习目标: 学习者学会觉察自己是否在倾听孩子

开场: 大家好,我是Nancy。我是在2014年接触拆书帮,这2年我一直自学使用拆书方法拆书,对于我这种以往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方式,有了颠覆性的帮助和受益。所以,现在正式开始系统的学习拆书。
首先介绍下我的三个标签:
1、我是1个培训讲师
2、我是1个行动学习的爱好者,将知识内化为行为(表现之一,就是拆粉,拿到本新书就想拆,也很喜欢听别人拆)
3、我比较感兴趣的领域:个人效能发展,聚焦为2个方面。领导效能发展&家长效能发展


一、关于“拆书”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合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激活学习者经验,拆为己用。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就是便签法,也就是RIA。
R- reading,原文片段
I- interpretation 对原文片段的讲解和引导
A- appropriation 转化之后的内化,即拆为己用
RIA便签法的精髓就是“转化➕内化”,把知识关联经验,最终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改变行为。
组织学习的应用就像现在这样,由拆书家挑选合适的片段,引导和促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有个众所周知的笑话。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妈妈解释了一堆关于鸟和蜜蜂的说法(The birds and the bees 是英语国家中父母对孩子解释孩子从哪来的常用的比喻,家长通常会对孩子讲蜜蜂授粉、小鸟生蛋等)。“这些我都知道了。妈妈,我问的是,我是从哪儿来的?”妈妈又进一步解释婴儿是怎么来的。可是孩子对这个仍然不满意:“妈妈,罗伊从芝加哥来的,皮特从迈阿密来的,我是从哪来的?”

   我们大人经常以为我们理解孩子的意思,但其实根本没有倾听他们。这是对孩子的偏见。我们只顾着说,却没有倾听孩子说什么。然而,很多人其实非常喜欢孩子那种单纯的智慧,畅销书,流行的电视节目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智慧,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听。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当我们初为人父母的时候,本能上是很善于倾听的,比如小婴儿哭了,我们听到的是饿了,困了,拉了。一定会去帮助她解决。可是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孩子的想法了, 或者是用父母的权威代替了对孩子的尊重。我们以为我们理解孩子的意思,但其实没有倾听他们。这是对孩子的偏见。我们只顾着说,却没有倾听孩子说什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这让我想到周末的时候,我在洗衣服,脑子里顺带还在想些工作上的事情。小盆友和爸爸玩,突然跑来跟我说:妈妈,妈妈。我对她说:嗯,去玩吧,妈妈在忙,爸爸在陪你。然后她会不停的过来叫你,然后我越来越快的说,知道了知道。。我突然意识到她是想告诉我什么,也许是想告诉我她很高兴。所以我就说:你是不是很高兴啊?她嗯了一下就自己跑开了。没来再找我。

这就是我们经常大量忽略孩子的表达甚至心情,想法。


A2

所以,我要学会觉察自己第一时间放弃主观念头,尝试倾听孩子,如果下一次,

1、当孩子突然发脾气的时候,请我放弃最快的念头:孩子脾气真坏。代替的是,敏感的体察刚刚发生的事情,和孩子共情,理解她的情绪,倾听她情绪背后的真正想法。

2、当孩子看书的时间到了,孩子会说“不”,请我放弃最快的念头:今天不爱看书”,代替的是试着问问她,是想看另一本还是想玩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