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15法则》 所属活动: 宇宙分舵NO.285:如何戒掉坏习惯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为想做的事情安排时间 学习目标: 学会安排时间,每天完成想做的事情

开场:

 我们待会儿有分享讨论的环节,所以开始拆书前,先给大家分一下组,4个人一组。


  

大家好,我是陈茉,我的三个标签是二次元爱好者、精时力的践行者和正在前进中的拆书家。

<学习目标>学习者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能够学会运用将事情安排到日程表的四点,为想做的事情安排时间,有效减少拖延,最大可能完成想做的事。

片段选自《高效15法则》这本书,F(特征):作者是 凯文∙克鲁斯,书中总结了15条时间管理法则和高效工作的习惯 ,还提出独到的E-3C管理工具。A(优势):与市场上其他类型的时间管理书籍相比,书中提供了大量基于著名企业家、奥运会冠军、名校尖子生的案例,同时也是谷歌、苹果都在用的深度工作法,实用、可模仿性强。  B(益处):(B1)你有没有觉得时间、精力不够用,工作效率不够高,这本书以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工作的方法,让你的8小时>别人的24小时;(B2)你是不是常常想要去做某件事,如健身、阅读、学习新知识,却总是一拖再拖,学习今天的片段,让你有时间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读完了抬头示意我一下,谢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实现用日程表取代任务清单来管理你的生活,有几个关键的概念需要你理解:

首先,安排一大块的时间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封闭时间”或者“封盒时间”。如果你真的很重视身体健康,而且也决定通过每天锻炼30分钟来实现你的目标,那么不要把它放在你的任务清单上——把它放在你的日程表上。将它打造成一个循环的事项。如果你真的很重视将顾客亲密度作为一种商业策略,而且也有一个每天至少和两位顾客谈话的目标,那么就每天安排出一个“顾客电话”时间。

 

第二点,重要的事情应该尽量安排在一天的早些时候。无论我们怎么尝试去控制我们的时间和日程,总会有一些需要我们注意力的事突然出现。这有可能是你老板让你去开会;有可能是顾客愤怒的电话;或者是学校护士打电话来让你去接小约翰回家。很自然地,每天时间过去越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就越可能发生。

研究表明……

“计划可以增大人实现目标的概率,同时也会减少多余的认知活动……”(来源:“考虑完成它!”,《性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2011)

我个人就为这件事做了很多挣扎。如果我计划了下午晚些时候或者晚上去运动,那么很有可能会有一些突发状况需要我处理,从而打乱我运动的计划。我知道我要是早上不去跑步的话,接下来就会有许多其他的事把它挤掉。

用他们的话说……

在培训期间,我通过列出一个非常详细的日程表来平衡家庭时间、杂务、学校作业、奥林匹克训练、整理外表和其他必须要做的事。我被迫要排出个优先顺序……目前为止,我的日程表几乎已经精确到分钟了。将每一天都集中在那些让你更加贴近你的目标的事情上。这样,每一个瞬间都是有意义的!

——香农·米勒,1992和1996年奥运会美国体操代表队队员,总共获得了七枚奥运奖牌

第三点,不要废除你的目标;如果有必要的话,对它们进行重新安排。打个比方,如果你通常每天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一点进行锻炼——在你午休的期间——但是你周一中午必须要赶飞机,那么你可以把锻炼定在那一天的早一些或晚一些的时候。

 

第四点,像对待你和医生的约定一样对待你的“封闭时间表”;它们就是那样的重要。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很容易向自己制定的日程认输。如果我们将下午4点到5点安排出来,用来在办公室完成一个重要的报告,突然有一位同事需要15分钟,因为“发生了一些状况需要跟你说说明白”,我们会反射性地说“当然”,想着我们可以只用45分钟就完成报告,或者我们多花15分钟在办公室里,又或者以另一种方式来调整日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前”(是怎么引出的?引出了什么概念?)“界”(此概念与其它概念的区别是?)

开始前说一下两个概念:任务清单就是要做的事的清单,罗列出所有需要做的事,侧重于事情。日程表是根据日期安排活动顺序及内容的表格,侧重时间与事情的结合。(给大家一点时间,看下任务清单与日程表的优劣势对比图)

图片 1.png

很多人可能会有列任务清单或待办事项单的习惯,然后每次都会优先做较为容易的事,而对于真正要做的事一拖再拖,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积攒许多想要做的事,任务清单也就会变成“烦人的愿望清单”。

这个片段说的是为要做的事安排时间需要注意的四点,如果你计划要做某件事却又常常没有时间去做,就可以使用日程表代替任务清单重新为任务安排时间,让你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why】因(为什么对我很重要?)后(对我有什么好处?)果(不这么做后果是什么?)

日程表比任务清单更直观,可视化,解放我们的大脑,减轻压力,同时增强了认知,促使我们在看到安排好的日程时,就会想要去完成它。采用片段提到的四点把想要做的事安排在日程表上,前两点使我们对于自己的时间安排有一个更全面具体的认知,在提前安排好的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精力更充沛,不易被打扰,增大完成的概率。后两点是帮助我们在有特殊情况时进行重新安排和重视安排好的时间,更能够保证任务的完成。

 

【how】“后”(依从这个拆页,我该怎么做?)

1、为重要的事情安排出一块时间,写到日程表上。这块时间就只做安排好的事情,做完了这件事情才能做其他事情。日程表可以用电子版的,方便设置重复任务。

2、安排在一天的早些时候。如早6:00-6:30,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安排,尽量在起床后到出门前的时间里。因为这段时间是不易被打扰的,精力状态也是较好的,尽早的完成就避免了拖延导致无法完成的情况,增大完成的概率。

3、必要时,重新安排当天的时间。当有突发情况占用了那天的时间段时,比如赶火车、飞机等,结合第二点最好提前完成,越是留到后边做的事情,越是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如果因为——————(其他重要的事情)无法完成,就在————————(时间点)去做这件事。

4、重视安排好的时间。对于已经安排好的时间和事情要重视,不要做规划外的其他事情。这就像我们每天都有9-6的上班时间,如果不去就会被扣钱,所以这是一种外部监督机制。各种打开小程序、纸质表格等,每天自我监督和追踪,确保完成任务。

 

<举例子>

比如:2019年我想要每天做至少20分钟的技能学习,虽然是这么想的,也把它写了下来,却一直也没有开始去做这件事。

如果让我回到过去重新安排时间,我可以:

1、将20分钟技能练习的任务写在日程表上

2、起床时间5:20,安排在早晨5:30-5:50之间

3、上周日的那天回家乘车,安排到其他时间,下午4点左右到家,休息一会儿(下午5-5:20)

4、重视安排的时间,每天完成后在表格上涂色,完成是绿色,其他为空。

 

【预防异议】

有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说我把时间定好了,写到日程表了,也还是很难做到呀,这就需要你把日程表中的事项定好优先次序,优先做重要的事。另外日程表侧重的是对时间和事情的一个计划,只有执行计划才能产生效果,先通过刻意的让自己按日程表来做事,养成习惯,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利用时间,做想做的事。

【where】“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片段中的方法?)

这个方法适用于规划想做却没时间的事,对自己很重要的事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1>

(1)请大家想象一下,5月份即将要开始了,你有什么想做的事却又一直没开始的事情呢?如:每天冥想20分钟、每周跑步3次、每天阅读20分钟、写200字、学习英语30分等。(2min)

<整理实录>

学习者案例记录:

妖妖分享:

5月份想要写一个月计划,每天学习崔律阅读营、写作业。

谢谢妖妖的分享!

<分步催化2>

(2)接下来请你运用今天学到的四点写一下如何安排你的时间的具体行动,在小组内讨论分享。(4min)

 附:5月份的日历,上半部分的表格是第4点重视监督时使用。左下部分为将事情安排到日程表的四点,右侧是5月份的日历,大家可以事情安排到日历上。

屏幕快照 2019-04-28 20.54.14.png

<整理实录>

学习者案例记录:

妖妖分享:

将学习阅读营安排到日程表上。

规划应用:

1、 每天听课20分钟(为重要的事情安排出一块时间)

2、 在早晨的6:30-6:50听崔律的直播,中午或傍晚写作业(安排在一天的早些时候)

3、 周一参加活动,白天没时间写作业,就在当天晚上12点前完成部分内容(必要时,重新安排当天的时间)

    4、每天在微信小打卡程序打卡,并在群里发链接给小伙伴(重视安排好的时间)

image.png

谢谢妖妖的精彩分享!

     

<总结>

接下来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今天学习的就是把你想做的事安排到日程表上的四点,希望大家都能学会运用,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时间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