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185期线下活动-河西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说,别人才肯听呢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让沟通剥离情绪和惯性,更好的达成沟通目标。

开场:

自我介绍: 1分钟

大家好,我叫黎蓉,下面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猎场,我是一个混迹猎场八余载的老猎头,曾经在广州服务过消费品,金融等行业,现在专注于房地产行业。

学习爱好者,我本身是中大的全日制硕士,毕业之后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看书,去年开始一个月坚持看七本书。主要以育儿类,心理学类,以及个人成长类书籍为主。

两个孩子妈妈,我们家大的五岁,小的7个月。我喜欢参考书籍来育儿。目前让自己最满意的就是我女儿成长的很快乐!

如果大家有对我的三个标签感兴趣的,我们可以加微信,多交流。

 

拆书帮介绍:1分钟20秒

拆书法也叫RIA便签读书法。Reading(阅读),Interpretation(理解),Appropriation(调用),三个单词的首字母。R指一本书中的一个原文片段,是你在读书时,书中让你特别有感觉的几断话;I是自己对这个原文片段的理解,也就是你把原文片段理解了,用自己的话再输出一遍;A分为A1和A2,A1是与原文片段相关的自己过往的经历,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你看到的周围人的故事,A2则是根据原文片段给你的启发,你在未来的类似场景中会怎么去运用,并根据SMART原则具体化。

拆书帮是践行拆书法的非营利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这个使命是释放拆书家的能量。在这里,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我们把知识拆为自己的能力; 在这里,再没有学习的焦虑、愧疚和压力,只有学以致用和能力提升的乐趣。我们也会看到很多小伙伴加入拆书帮之后,经过不断的拆书历练、打磨,沟通表达能力、演讲能力都得到了质的飞跃,那我自己也是希望读书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所以加入了拆书帮。


介绍所拆书籍:1分钟

今天为大家拆解的是托马斯戈登博士的《PET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一书中的一个片段。本书在全球以33种语言出版,英文版销量达500多万册,被誉为全球最权威的父母培训圣经,而戈登博士也因为在改变人际关系上做出了卓越贡献,连续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戈登博士的这套方法被称为“戈登”模式,不仅仅适用于亲子沟通,而且适用于所有人际关系——像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可以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拆页 :1分钟

《PET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P115

从孩子所听到的角度来考虑这些信息(见下图表):

image.png

第一个信息被孩子解码成一则对他的评价。第二个信息被解码成了关于父母的一个事实陈述。“你-信息”无法传达父母的感受,因为它们大多会被孩子解码成她应当做什么(送出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她有多坏(送出责备或评价)。

如果父母送出包含以下三部分的“我-信息”,孩子就会更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不可接受行为:

1.对不可接受行为的一个描述,

2.父母的感受,

3.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行为+感受+影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享I便签:5分钟

生活中,面对他人带来的问题,不知道大家都是怎样开始沟通的?是不假思索的发泄出自己当时的情绪,还是从对方可以接受的角度去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那这又有什么区别呢?(过渡))

比如你非常累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想管,这时候孩子要你帮他做这个,做那个。你会怎么说?是说“你能不能别烦我,让我安静一会儿”,还是说“我今天上了一天的班真的特别累,能不能让我休息一会儿?”第一个表达,是对孩子的一个指责,会让孩子觉得“我很烦人”,而第二个表达则是对我的真实感受的一个表达和一个请求。如果你是孩子,你更倾向于接受哪一个呢?(why)

其实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表达者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进行编码,然后传递给对方,对方又会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所以沟通是否顺畅会受两个环节的影响,第一,表达者是否正确的编码,第二接受者有没有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我们的编码越接近想表达的事实本身,对方解码正确的可能性越大。正确的编码强调以“我”开头来表达,以“我”开头能够有效的避免我们不假思索的对对方的批评、指责和习惯性的给建议。(what)

以“我”为开头的表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孩子行为的描述。这里的关键字是“描述”,我们是客观的描述孩子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没有夸大,也不发表我们的评价或是建议。(描述事实)

二是说出做为父母的你的感受。这种感受最好是你的第一感受,而不是你为了给孩子一个教训而演的一个愤怒的感受。比如孩子走丢了,当你找到他的第一感受应该是开心,而不是愤怒。(表达感受)

三是说出他的这个行为对你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要具体,是给你添加了麻烦,还是造成了金钱的损失,亦或是带来了情感上的伤害。这也是为孩子改正自己的行为提供一个充分的理由。(说明影响)

最后,如果能告诉对方,你希望ta怎么做的建议就更好了。这样对方就知道如何去行动了,有时候对方之所以会给你带来问题,是因为他不知道正确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孩子(提出请求)。(how)

当别人的行为威胁到了你合理满足自己的需求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去沟通。(适用边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A1便签:2分钟

其实我自己最近也是深受这个沟通问题的困扰。因为我女儿在家是从来不睡午觉的,而我午睡的时候,她有什么事情依然会跑进来找我,把我吵醒。上周六,我刚睡着一会儿,她就一边冲进房间,一边妈妈妈妈的叫。这个时候我就会很烦躁的对她吼:“你怎么老是这样!总是吵醒我睡觉,真是烦死了。”她每次也是很敷衍加不耐烦的说:“知道了。”显然只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和对她行为做出了评价,很烦人。既没有客观描述她吵醒我的事实,也没有说出我当时的感受,更没有告诉她吵醒我对我的实际影响。所以也起不到什么效果,这样的事还是会一再发生。

 

分享A2便签:2分钟

看到了这个方法之后,我决定明天如果我女儿吵醒我的时候这样去跟她沟通:“我刚才刚睡着一会儿,你就把我叫醒了(描述事实),这让我好烦躁,甚至忍不住想对你发脾气(表达感受),你知道妈妈晚上要照顾弟弟休息不好,所以我中午必须要午睡一下,这样做事情和陪你玩的时候才有精神,我心情也会好一些(说明影响),妈妈希望下次我睡觉的时候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稍微等一下,等妈妈醒了,你再告诉我(提出请求)。”

 

希望今天的这个“描述事实-表达感受-说明影响-提出请求”的方法能帮助大家未来更好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