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反向流程图&识别与表达感受&如何扩大影响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学会提问&反向流程图&识别与表达感受&如何扩大影响力 学习目标: 识别与表达感受

开场: 我今晚拆解的片段是来自于《 非暴力沟通 》这本书
事件场景:
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境:自己的伴侣,男/女朋友因忙碌忘记了自己的生日,我们会跟对方说:我觉得你不爱我了。
提问:(需要学习者回复)
我想问问大家,那此时,对方是会说你没事找事呢?或者干脆不理你?
学习者回应:一般就是不理你了。
事件场景:
又或者我们遭受了打击,或失恋,或是被人批评,我们找人倾诉,对方却对我们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帮你分析分析。。。。。
提问:(需要学习者回复)
我想问问大家,此时你是想给他一记白眼,还是觉得感动呢?
学习者回应:给他一记白眼
影响: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某些行为,或者说的话,感受到:愤怒、悲伤、焦虑或者是不耐烦;而我们又很少表达自己的感受,会直接在言语上指责、否定、随意出口评论等等,造成人际关系的破裂,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隔阂、甚至敌视。
解决:马歇尔博士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就教会我们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与人沟通,突破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感受的思维方式,而我们今天所学的片段就是教会我们识别并表达出我们内心真实的感受,而不是未经证实的想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询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我提醒他,虽然他用“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非感受。我请他再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声音太大了就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看法而非感受。他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我没什么感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少有人会关注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当我们表现出害怕、紧张、难过等状态时,最常听到的就是一堆道理,时间久了,我们就慢慢的忽略了内心的感受。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大家试着来辨别下感受与想法:

【强化概念,对比说明】

(反例1)我觉得你很讨厌我。

提问:我想请问大家,这句话表达的是感受还是想法?(学习者:想法)

拆书家:是的。这句话表达的是想法,虽然用了“觉得”这个词,却仍然表达的是他人言行在我们头脑中的认知。(正例)如果改成“我很伤心”或者说“我很痛苦”,这就是在表达我们的感受,因为这是我们的心理反应(关键点1)

 

(反例2)我被人误解了。

提问:我想请问大家,这句话表达的是感受还是想法?(学习者:想法)

拆书家:是的。这句话表达的也是想法,这是从他人言行、观点中得出的判断。(正例)那如果这句话改成“你的言行,让我很灰心,或者是让我很沮丧”,这就是在表达我们的感受,因为感受是源自于我们自身的,他人的言行只是导火索(关键点2)
 

(反例3)我是个没用的人。

提问:我想请问大家,这句话表达的是感受还是想法?(学习者:想法)

拆书家:是的。这也是在表达想法。虽然这个表达是与我相关的,可它是对我们自己言行、观点的判断。当你听到自己这么说的时候,你会如何呢?(正例)这句话如果改成:我很伤心,我很失落。那这就是表达的感受,因为想法引发了感受(关键点3)

 

通过刚刚的例子,大家就可以分辨出:

感受:心理反应;源于自己,他人是导火索;想法引发了感受。

想法:头脑认知;对他人言行的判断;对自己言行的判断;

 

请大家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去星巴克买咖啡,排在你前面的人突然一个转身,滚烫的咖啡泼在了你身上,你当时会有这样的反映?(想骂人)会冒出什么想法?(你可能会想:这个人怎么这么不小心?怎么咖啡都拿不稳?我怎么这么倒霉?真不应该来买咖啡的。)内心的感受会是什么?(愤怒)当对方跟你道歉,并解释说,他是个盲人,看不见的时候,你又会有什么样的反映?抱怨、指责自己有什么想法?(觉得失礼顿时怒气消了,还会觉得自己失礼)你的内心又会有怎么样的感受?(惭愧、愧疚、羞耻)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出现两种不同的状况呢?

 

这其实只是你头脑中的想法改变了,外在的事情勾出了我们内在的这些想法,从而引发了我们内在不同的感受。

结合这个例子,我给大家提炼出了识别和表达感受的4个步骤:

1、识别:发生了什么事。

刚刚的例子中,事件是:排队时,被人泼了咖啡。

2、思考:对所发生的事有怎样的想法。

刚刚的例子中,当你被咖啡泼时,你可能会想,这个人怎么这么这么冒失,这个人怎么这么讨厌,对吧。

3、觉察:当有这样的想法时,内心是怎么样一份感受。

还是刚才的例子,当你内心想着对方很冒失,很不小心时,你内心会是怎么样的一份感受愤怒:对自己,对他人

4、表达:句式:“我感到....+感受”(觉察到的)

 

有些伙伴可能会说,当我表达感受,就是在给对方示弱呀?那对方不是更加的盛气凌人了嘛?

当我们在表达想法时,对方接收到的可能是指责或是批评,一旦对方受到了指责或批评,要么就沉默冷战,要么就愤怒反击,都会造成关系的疏远;而表达感受反而会促发对方反思自己的言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预防异议)

 

(适用边界)我们光说感受就行了嘛?当然不是的,只表达感受,会让他人不知道你的实际需求。表达感受只是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三个要素来共同使用。我们今天只是刻意练习去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们现场做一个小练习。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未来一周,当你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对方的言行让你感到很不舒服,你很想表达出来,却又怕伤害了关系:

例如说:

小组会议上,有同事总是会打断的你的发言,或者是不断的否定你的发言;

好心指出朋友言行上的不当之处,结果对方不但不领情,还说你你多管闲事;

 

指令:

请大家设想一个自己将来会面对的场景,应用今天的所学设计出一个小剧本,剧本内容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人物对话,对话的过程中需要包括:事件的经过、结果,以及今天学习到的步骤:“识别-思考-觉察-表达”。

片段的空白处有小剧本的要求,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请大家将小剧本写下来,3-4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伙伴上台分享

OK,那现在开始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莫念

经常发生的事情,做为培训师,经常给客户做方案,很多时候是2个老师一块合作来出,我做出来以后给他,他会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地方有问题,那个地方有问题,经常我内心里的OS是,你行你上啊。

剧本是这样的:

时间是下周,地点是在我们的会议室或者是办公室里,我和我的合伙人,事情是:我最近正在做一个新的方案,接近100万的案子,我已经做了2个版本,当合伙人再次提出问题,又不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会这样去表达:(对话)

莫念:你刚刚又否定了我的方案,但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我感觉到很失落,我觉得没有受到重视,我已经察觉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那你能不能在下次否定的时候,给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

莫念合伙人:其实我也是为你好啊,不就是为了我们这个项目吗?

莫念:我确实感觉很不舒服,我作为合伙人,没有感受到被尊重。

 

引导学习者的厘清:

1、识别的事件这位合伙人在否定我的方案
2、思考的想法: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只是表达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3、觉察:根据这个想法感觉到很失落
4、表达自己失落的情绪

 

非常谢谢莫念的一个分享。

这里我需要提醒各位伙伴注意的是: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伙伴会在表达完感受后又加上了自己的想法。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你将感受与想法一块表达出来时,人的关注点往往会盯着想法,那这样练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了。

 

结尾: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如何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非想法了。希望今后大家能够更多的关注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