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范丹燕,非常高兴今天晚上由我来带着大家拆书。根据今天座位情况,咱们先分组。
接下去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
1、 八岁女孩的宝妈:为了和女儿共同成长,所以我在不断的精进自己。
2、 深度的阅读、写作爱好者:我目前在参加100天读33本书和100天读一本书的活动。
3、 一级拆书家:虽然我的拆书之路漫长,但享受这个过程,相信我能走到三级。
接下来,今晚我给大家带来的图书是《结构思考力》
F:《结构思考力》是一本沟通表达类的书籍。本书以非常通俗的方式讲解了结构思考力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作用。这本书的作者是李忠秋,他是结构思考力学院的创始人,为众多500强企业做过结构思考力方面的培训。
A:这本书在管理类图书中非常畅销,它的核心理念来自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定位是金字塔原理通俗版和本土版。《金字塔原理》是翻译书,在阅读时会存在理解障碍,本书在语言表达方面更符合中国人习惯,更易阅读。
B: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存在汇报工作领导不知道你要说什么?跟家人容易沟通陷入情绪里等等的情况?那有可能是你在思考问题、表达事情时逻辑不清,抓不住事情关键。那么我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它会帮助你用结构思考的方式,理清思路,使表达更加清晰。
【学习目标】希望今天大家通过RIA现场学习(条件),来参加学习的每一位小伙伴(受众),以后能够在开口表达前,运用ABCD目标法,快速准确(程度)定位此次表达所要达成的目标,找到表达的重点,让对方达到预期行为(行为)。
下面给两分钟时间请大家阅读一下原文,请阅读完毕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2-1要求:选择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包含how的拆书拆页,未超过2页图书。
在这里,我引用课程开发时撰写学习目标的小工具,来帮助大家制定结构思考力表达时的目标,这个工具叫做ABCD目标法,每一条目标都要符合ABCD的标准:A代表受众;B代表行为,希望受众完成什么任务或表现出什么行为;C代表条件,在什么条件下;D代表程度,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或水平(见下表)。
ABCD目标法:
受众(Actor):XXX
条件(Condition):在XXX条件下
行为(Behavior):完成XXX的任务/表现XXX的行为
程度(Degree):达到XXX的标准或水平
比如作为资深的销售经理,想要用结构思考力将自己丰富的经验显性化地分享给销售员,他的目标可以定为:
(1) 在我的引导下(C),新销售员(A)能够从我的故事中准确(D)总结出电话销售人员成功的关键要素(B);
(2) 根据我所提供案例中的信息(C),新销售员(A)能够运用我所教授的方法准确地(D)介绍产品利益点,并处理客户提出的异议(B);
在给定的客户信息及情景下(C),新销售员(A)能够准确地(D)运用我所教授的方法与技巧进行电话销售权过程现场演练,完成销售任务(B)。
【What】
大家都看完这个片段了,在讲解前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这个ABCD目标法是用在沟通前还是沟通中?好,咱们明确了这是用在沟通前自己的思考。我现在开始讲解。
这个片段明确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针对表达的。指在表达前明确表达目标,帮助你清晰表达,让对方听完你的表达之后,完成你期望的行为。
【不这么做的坏处】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在开口表达前,我们会不会存在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的情况?不明确表达沟通的目标,会在具体表达时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让你的表达没有重点,那么对方就不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造成沟通障碍,甚至误会。另外,因为没有明确目标,你也会多方出击,增加了没必要的精力投入,做了无用功。
接下来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生活中的小例子。
本周一,我们孩子九点半了还在吃零食,没收拾书包,然后我就说“哎呀,你怎么还没收拾书包?你都几点了还吃零食?你怎么一点也不抓紧时间呢?明天还要不要上学了?一会儿你上床后还要磨蹭着才睡,你刚才都在干什么了?你爸爸也不管你”我开始陷入发泄情绪的模式,开启叨叨叨,孩子最后白了我一眼“妈妈,你好烦人哪!”
【how】行动建议和步骤
后来我读了这个片段,我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了,原来我没有在表达前明确自己的目标。那么到底怎么用结构思考的方式,在表达前先明确表达目标呢?
下面我介绍一下 “ABCD目标法”,也可以说你可以在表达前问自己4个问题。
A(Actor),受众。第一个问题:你要说给谁听?我的案例里是我的女儿。
B(Behavior)行为。第二个问题:你希望对方做什么?对方听完后会有怎样的行为。我希望女儿早点睡觉。
C(Condition)条件。第三个问题:用什么方式传达给对方。必须是一种明确的方式。比如,通过我对时间的提醒,已经9点半了。
D(Degree)程度。第四个问题:希望对方做到怎样的程度?也可以说是做到几分?比如,希望我女儿5分钟内能去洗澡。
以上就是是ABCD目标法的四个基本要素:明确受众,希望对方做出怎么样的行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给对方,最后希望对方达到怎样的水平。这个目标法不是按四个步骤的顺序来,是四个要素。
为了更加便于记忆,我整理成了一个句型,这个句型我印到了咱们的资料中,大家可以看一下:“通过XXX形式(条件),XXX(受众)能够以XXX水平(程度),做XXX事情(行为)”。
我学到的ABCD目标法,回想我晚上催女儿上床的例子,我会在催女儿前先自己提前明确一下表达目标:通过我对时间提醒(条件),女儿(受众)能够知道要5分钟内(程度)收拾好书包去洗澡睡觉(行动)。这样一明确,我是不是会调整自己的表达,不会花那么大精力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焦虑了?
【A1】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的日子里,你有没有面对老板汇报方案,因为目标不明确,说了一堆,老板没搞清楚你想表达什么。你是销售经理,可你的客户却总是不知道你介绍的产品对他来说有什么用处。大家回想一下,你有没有遇到过因为没有明确表达目标而导致的沟通不畅呢?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分享。邀请一位伙伴来进行分享。
【现场伙伴分享】
赵淑清:一年前刚入职现在这家留学机构的时候,我主要从事电话销售。那时,有一位客户打电话来咨询留学信息,我跟她聊了半天,因为我的沟通目标不明确,和客户沟通非常的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最后电话结束后我没有获得客户的具体有关留学的信息。这样的情况我后续就会无法及时为客户提供有效的留学建议,造成客户对我们专业性的误解。
【A1+】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今天你学习了ABCD目标法面对自己刚刚分享的遇到的问题,你会如何澄清自己当时表达的目标?请大家讨论2分钟,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小伙伴分享】
胡兰兰:我是一名医疗工作者,工作主要是搜集客户具体的健康信息反馈给领导,领导针对客户信息给出方案。但我在跟领导汇报中常常不知道怎么才能让我的领导了解客户具体信息。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会在和领导汇报客户信息前,先澄清我的表达目标,让领导给我准确的指导。
受众:我的领导
行为:为我提供客户的治疗方案和下一步行动
条件:通过此次沟通向他提供清晰准确的客户健康信息
程度:领导能百分百了解客户症状和身体指标,能有重点的提供方案。
总结: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在开口表达前,运用ABCD目标法,快速准确定位本次表达所要达成的目标,找到表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