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飞燕。我的真名是叫凌肖燕,壮志凌云的凌,生肖的肖,燕子的燕。我的这个肖字比较有意思,因为我出生在农历的八月十七,刚过了中秋节,月亮有点变小了,所以这个肖字是上面一个小,下面一个月,这是这个肖字的出处啦。
下面我来简单的给大家分个组,每组3-4个人,请大家记住自己在哪个小组内,待会我就不重复了。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片段出自一本书,书名叫《断舍离》,作者是来自日本的山下英子,她是一名著名的杂物管理咨询师,也是她创造了断舍离这么一种行为法则。这本书并不是教你该如何收拾屋子,哪些东西应该放到哪里之类的具体细则,而是告诉你一些关于收拾的法则,以及收拾不下去的背后的心理原因和解决方法。相对于另一本类似核心思想的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那么断舍离讲的是道,后者讲的就是法,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现在请大家拿出原书拆页,给大家一分钟时间看下,如果看完了,麻烦大家向我示意一下。
R: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总体来说,在施行断舍离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大部分事情就是基于关系轴和时间轴的收拾工作。从行动上讲,就是扔掉-——舍。如果只是把用不上的东西放进垃圾袋再扔进储藏室的话,那不叫收拾,那不过是把东西改变一下形态换个地方存放而已,是移动。而断舍离要做的,是把用不到的东西扔出家门,彻底切断它们与自己的关系。如此彻底地“舍”了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就是——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须,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
时间差不多了,我看大家基本上都看完了,现在说说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当我们收拾家里的物品时,要明确一点,就是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本身的价值,而是要以自己为中心去考量。关系轴就是说,不管这个东西是花五块钱买的还是它是几千块的东西,不管它是全新的还是只有五成新了,思考一下我是真的用的到它吗?而时间轴指的就是现在,现在的自己需要它吗,而不是曾经的我需要过它,或者未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的我,可能会需要它。只考虑当下,当下的自己如果需要它,那么就留下,否则就要舍弃它。而舍弃是需要做些什么的,并不是把它转移一下地方放到储藏柜或者箱子里,而是选择丢掉、送人或者卖掉之类的具体方法,彻底断开和这些物品之间的链接。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去年过年的时候买了件呢子大衣,但穿了几次后我其实内心并不是很喜欢,穿的次数也极少,一直静静的挂在我的衣柜里。从断舍离的关系轴上来说,即使它价格不便宜,衣服也很新,但是我已经不需要它了。从时间轴上来说,它的使用时段是冬天,那么当下的时间指的是今年冬天,我很确定今年冬天不会再去穿它。那么我就该想办法把它送人或者转卖,而不是一直占用着我的存储空间,即使我把它放到了压缩袋,塞进了橱柜的最里面,那也不是真正的收拾,而只是暂时转移了地方。
通过对这个片段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对收拾这个方法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那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以前大家在收拾橱柜或者办公桌,衣柜鞋柜,一些放了很久都没用过,但是很新很贵的东西,你们通常怎么处理的呢?我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请在小组内互相分享,待会我会邀请其中一人和大家分享他的例子。
时间差不多了,请这位XX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例子好吗,时间为2分钟。
1、状况;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背景?
2、行为;具体是怎么做的?
3、结果;效果如何?
4、感受。事后有什么感受或反思?
学习者案例记录:
沈丽君:我以前在换季的时候也会有收拾的习惯,会有舍弃这个动作。但是因为自己有收藏癖,有时候很难舍弃。之前家里有块表,朋友反映我带着比较大,又和平时的穿衣风格不适合。我一直想送给姐姐,结果就收在柜子里整整两年,直到现在才刚想起来。因为一直想着某一天可能会有合适的衣服能搭配戴出去,阻力非常大,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有这么一天了。包括家里的图书也是,不舍得丢书,包括朋友送的礼物。
最后请大家拿出便签条,写一下下次你收拾橱柜或者办公桌,衣柜鞋柜等,你会怎么做呢?请把具体的做法写下来,写的越详细越好,作为你今天对这个片段的A2.给大家大概2分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