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 所属活动: 拆书帮麓山分舵第180期线下活动-株洲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有策略地请人帮忙。 学习目标: 在向陌生人寻求帮助时,可以运用三种策略提高得到帮助的成功率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张梦婷,大家可以叫我梦婷。我想我爸妈给我取这名字,是想让我成为一个为梦想不停息、一直努力前进的人。接下来,我想用三个标签介绍下自己。第一个标签初级拆书家,第二个标签小学数学老师,第三个标签终身学习者。
【F】今天我要分享的是这本《好好说话》。这是由我很喜欢的一档说话节目《奇葩说》几位说话大咖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联合著作。这是本教授说话技巧的书,书中从五个维度呈现说话的精微奥妙。
【A】目前市场上充斥了大量重理论的沟通类书籍,相比于这类书籍,这本《好好说话》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趣有料、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特别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这本书被20万之多的读者奉之为说话宝典,知识大V樊登、李笑来亲自写序推荐。
【B】书中对常见的说话场景和话题进行了剥茧抽丝,从工作汇报到初次约会、买菜砍价到向陌生人寻求帮助,再到搞定客户的种种场景,分门别类地教我们小招数,好用好记。简直是说话类的药方集,阅读这本书就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现在请大家阅读手中的原文片段,阅读完了请示意一下我。

【拆页 HOW

l 有策略地请人帮忙,要以对方为出发点(节选自P96-P97页)

一、诉求要具体

我们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的付出是为了某个看得见的改变。因此,请人做好事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己的需要,而必须让对方知道,自己小小的一个行为将会为他人减轻多少痛苦、增加多少快乐。

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可以让个座吗?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这一路实在站不住,如果没人愿意让座,她最后就只能坐地上了。”

二、善意要扩大

每个人在做好事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善良会不会被别人利用,所以我们更努力让对方相信他的善意是不会被糟蹋的。

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 可以让个座吗?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如果您愿意让座,我会非常感激,而且我保证,您的好心不会白费。下次要是让我遇到其他有需要的人,我也一定会像您一样伸出援手!

三、让对方有选择

我们发现在做决定时,主动权是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上,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安心,并自觉地放松戒备,开始认真思考各种选项的可能性。

比较以下这两种说法: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可以让个座吗?拜托拜托,求求你,无论如何,一定要帮帮忙”。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可以让个座吗?当然,这是个不情之请,毕竟是您的座位,让不让由您决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向陌生人寻求帮助时,以对方为出发点,可以诉求具体,扩大善意,尊重选择,最终提高对方提供帮助的成功率,以解决我们当下的问题。

【负面一般的做法】

What:人生在世,总是会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快发车了,看着长长的队伍万分着急的你,想拜托前头的人允许你插个队买票。春运期间,带着老人孩子没买到坐票而焦虑的你,想请别人给老人孩子让个座位。当我们有困难时,不得不向陌生人或者不熟的人请求帮助,我们该怎么开口?

碰到这样的情况,一般都会直接说出自己的难处。说出难处之后,又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静静地期盼对方可以伸出缓助之手,另一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生硬地认为对方就是应该帮助你。

【这样做的坏处】第一种做法,运气好的话碰到热心、善良、不计较得失的人,是可以比较轻松地得到帮助。但在这快节奏的社会中,人性决定了大多数人是会第一时间考虑到自己,他可能会觉得大家都有难处,并不会乐意给你提供帮助。第二种做法,会让对方感觉到委屈难以忍受,道德绑架。要知道,人家帮你是情分,不帮也是人家的本分。把我们善良的请求变成对他人的道德绑架,这会让我们更难以得到帮助。

 

【举一个负面例子】周末早晨打车去高铁站,滴滴一直没人接单,路边的士也没有一辆。还只有半个小时高铁就要发车了,当时真是着急死我了。这个时候看到不远处一辆的士过来,突然我前面的人也招了手,我快步走上前跟他说:抱歉,我要赶高铁,能把这车让给我吗?对方拒绝我说:“我也等了很久的车,你再等等吧。”然后我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上车而去。

【拆页行动建议】碰到此类情况,我们究竟该怎么说,才能让别人更愿意帮助我们?

书中给出了三步,帮助我们提高请求帮助的成功率。

1. 诉求要具体。

在这一步的时候,我们要说清三样东西:需要对方具体做什么,理由是什么,没人提供帮助的话我们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开口请求他人帮助时并没有表达清楚对方的小小的行为,将会为我们减轻多少痛苦,增加多少快乐。

2. 善意要扩大

我们在面对别人有困难时,一方面想要伸出援助之手,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善良被别人利用。如果我们能清楚地告诉对方,他的善意是不会被我们辜负,我们会继续将善意传递,让对方的付出变得更有意义。这样扩大善意,感恩对方的善意,对方也就更愿意帮助我们了。

3.让对方有选择

这一点最为关键,当人感觉到自己是被动做出选择时,脑海中会产生抗拒的念头。如果把选择权交还给他们,他们会觉得心安,感受到尊重,从而开始认真思考提议。我们感受来感受下主动选择和被动承受,我主动选择给家人做一顿美味的晚饭和我不得不在结束一天疲劳的工作后还得要给家人做晚饭,你更喜欢哪种?

 

【变成正面例子】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再回到那天打车的场景,我会这样说:

第一,说具体的诉求。“抱歉,我在赶高铁,只有二十几分钟就要开了。如果赶不上的话,我两百多块的高铁票就会作废。”

第二,扩大善意。“如果您能把车让给我的话,我会非常非常感激的!以后碰到这种情况,我也会像您一样去帮助他人。”

第三,让对方有选择。“这车是您先打到的,请您让给我本就是个不情之请,让不让还是由您选择,不管怎样还是谢谢您。

l

【预防异议】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情况这么紧急,我还能有时间说这么多话吗,别人不会赶紧上车走人了?这些方法并不是刻板固化的,你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选择这些方法中其中一条或者几条搭配使用。

【适用边界】当我们有困难,不得不向陌生人或者不熟的人请求帮助,你并不确定对方是否会答应你的请求,我们可以采用今天介绍的策略。但像是请别人帮忙按下电梯,借过一下,递个东西这样的事情,或者领导给下属安排工作任务,官向士兵发出指令,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者事关生命安全时发出请求,这些情况就不适合使用这样的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先分好组,两人为一小组。

【显像提问法】想想你最近有没有这样一些时候:晚上紧急外出,只能请并不是很熟的邻居帮你照看下两小时孩子。逛街看中单价很高的物品,想借用下陌生人的会员卡享受折扣。工作上遇到了点技术难题,请一位不熟且很忙的同事抽时间帮你处理下。这些时候你感觉有些难为情,难以开口,但又比较着急,不得不开口。你好不容易开口了,对方可能不理睬你,或者找些理由拒绝了你。请你记录下来这个你发出了请求但遭遇失败的例子,在小组内分享给你的小伙伴听。

【伙伴分享】

l小伙伴杨老师:今天上午约了加盟商来考试,却临时被老板叫过去开会。这时候我跟同事讲想请他帮忙监考,同事拒绝说他也有事情。后来我只能开会开到中途又请假来监考。

小伙伴小罗:之前工作中需要素材,我知道一个不熟且级别比我高的同事有,就发了邮件跟他说了这件事。但一直没有回应。

A1+

【反思加工指令,强调加工过去的例子】如果时间倒流,让我们再次回到之前那个失败的场景中,这个时候你会怎么说?运用刚才学过的三个策略:说具体的诉求,扩大善意,让对方有选择,想想你要怎么说对方才会答应你的请求。把你的说辞写下来,并在组内分享。

【组内分享】

小伙伴杨老师:

1. 诉求要具体:请你帮我监考下加盟商考试,因为临时安排了会议,时间上有冲突。

2. 善意要扩大:如果你愿意帮忙的话,我下次请你吃东西。

3. 让对方有选择:当然如果你特别忙,那我只能跟老板请个假,愿不愿意帮忙还是由你来选择。

小伙伴小罗:我会不再选择发邮件给他,而是去他的办公室当面沟通。跟他说,我在工作中需要用到某方面的素材,报告,数据表等,这些对我的工作很重要,如果没有的话,我的工作就没法完成了。(用了诉求要具体的策略)

 

【结束语】今天我的分享:有策略地请人帮忙 就到这里,大家回去不妨罗列下近期可以实践的场景,把方法熟练用起来。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