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白】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圆圈,今天会带领大家完成 RIA 现场互动学习,分组讨论演 练能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先分一下组,从我的右手边开始,两两一组。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 下面这样的情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
1、哇,这周京东图书 99 元 10 本,有一些很赞的书哦,赶紧买一些吧,这么便宜! 后来发现家里的好多书都是各种促销时批量购买的,而认真看的并不多。。。 2、“女人总是少一件衣服”,这句话真的正确,经常站在衣柜前不知道穿什么好, 真正合适的衣服确实没几件,有的尺码不合适了,有的不小心溅到了洗不掉的油渍, 拿出这件想想这件面料真不错,我那时候买的可贵了。。。就都留着,然后再趁着各 种打折买回来,结果衣柜越塞越满,可还是少一件。。。
【提问】:
回顾每一个买买买的场景,我们下单时都很开心,都觉得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购
买,但是实际呢?买了如果没有加以应用,闲置了,那不但没有成为更好的自己,反
而占了我们高房价中宝贵的 1 平米。我们是否在买之前真正的思考过为什么要买?到
底哪些东西是需要购买的呢?我们是否清晰的知道最适合、最舒服、最想要的东西是
什么呢?
【影响】: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如果大家不认真思考,直面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就会被欲望支配, 不停的想办法拥有,如果是自己负担的起的,买买买只是浪费了金钱,浪费了时间精力, 如果是自己负担不起的,买买买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另外,如果拥有很多不适合自 己的东西,也会让自己不开心,不幸福,正如满衣柜的衣服还是没有最合适穿的,读了 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解决】:
今天现场我们要拆解的这本来自山下英子的畅销书《断舍离》就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 问题,两个拆页将带领我们从本质上思考为什么我们会买那么多东西,背后深层次的原 因是什么?以及通过具体的方法步骤帮助大家进行断舍离,收拾东西的同时提高选择 能力,进而整理混沌的内心,最终实现舒适幸福的生活状态。
【量表自测】
在进行拆页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的测试,这个测试和我们今天的拆页内容密切相关,通过测试可以有效得评估每个人对该主题不同的理解程度,进而清晰各自学习要求以及在今天可能的收获。 有五个问题,大家从1到6打分,1分代表一点也不,6分代表完全是这样,最后进行加总。 |
【量表自测的意义】
合计分数越高可能代表你很会选择合适的物品,家里没有过多的杂物如果你的总分超过25分,祝贺你,你很可能已经能够做到断舍离,有一个舒适的居家空间,内心也会清爽恬淡。 【互动】 超过20分的请举个手,25分呢?20分以上已经很棒了,我们有3个小伙伴,我们今天有15为小伙伴,看来今天的这个拆页还是很适合今天的学习者。
|
当然这只是一个精简的小测试,仅供大家参考,量表的测试结果无关好坏,只是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现状,分数低的也不需要灰心,今天我们所拆解的内容就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理解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不被物所困,能够选择最舒适,最适合自己的物品和生活。
断舍离和单纯的扫除、收拾不一样,并不是以“很可惜啊”“还能用吗”“不能用了吗” 为考虑的重点,而是要自问“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换句话说,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 品,而是自己。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你要 是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用,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 必要”。主语永远都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 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通过这个过程,你可以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最 终实现对自己的深刻、彻底的了解 ,并接纳最真是的自己。如此一来,不仅是居住环 境,就连整个人的心灵都能轻松舒畅了。
【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拆页《断舍离的本质》,在完成这个片段的RIA后,【学习者的行为】大家能够正确理解断舍离的真正含义和评价维度【澄清】并应用断舍离的步骤方法【界定】明确自己和物品的关系进而有效得收拾杂物。
【有互动的/强化概念讲解的I】 【互动】 大家都阅读完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例子是断舍离还是扫除收拾? A:换季了,小王在家大扫除,他把衣服、鞋子等全部都分门别类的整理好,把过季的东西打包整理,当季的都拿出来放在合适的位置,方便他日后的取用。 答:不是 B: 在收拾衣服的时候,发现有2件衣服尺码已经不合适了,这一年胖了不少,但是小王很喜欢这2件,当时买的又很贵,就又收了起来,期望自己瘦下来再穿。 答:不是 C:小王收拾时发现大学时同学送的卡片和明信片,看着这些,又回忆起过往美好的岁月,这些都是过去的东西,代表着情感,但是实物已经没啥意义,现在以后也都用不着,小王决定打电话给那些寄明信片的同学们,表达情感,之后把卡片都扔掉。 答:是的
是的,A是扫除收拾,C是断舍离,那么B呢?
是的,简单来讲,断舍离的判断标准有两个维度:首先是物品和自己的关系,是否是我需要的;2是不是当下所需要的,或者在一定时间内会用到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断舍离和单纯的扫除收拾确实是不同的: 【互动】 大家阅读时候看到的关键词是什么: 答:我 第二个呢? 答:当下 首要的是主角不同,断舍离是以我为主角,我是否需要;扫除收拾是以物为主角,还能不能用,有没有坏? 其次,时间维度不同,断舍离考虑当下;扫除收拾没有时间限制,会考虑过去美好的回忆,以及未来是不是有可能用得着; 最后,结果不同,断舍离的最终动作是扔掉、替换,离开我的空间;扫除收拾是分类、安置、保管,在我的空间中找个更合适的地方。
【预防异议】 通过B这个例子,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断舍离的现在/当下也不是绝对的,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定一下当下的时间段,比如,小王给自己规定3个月/半年/1年,如果瘦下来,衣服能穿就留下,如果过了这个时间段还是不行,那就处理掉,或送人,或转卖等。作者建议当下的时间段最好不要超过1年。 【步骤流程】 断舍离中,断和舍是动作,离是一种状态,断和舍的选择判断标准都是关系轴的“我”以及时间轴的“现在”,我需要,我现在就需要。 断是面对未来,是一个入口,在东西还没有进入我们自己世界之前就要做的选择判断。 舍是面对既往,已经存在于你世界里的东西,是否让他继续存在下去。 通过不断的断和舍,让自己真正的认识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哪些是适合自己,适合当下的自己,提升自己的判断力,摆脱对物的执念,让自己能够生活在有限但宽广舒适的空间。
接下来我们通过我自己的一个实际案例掌握断舍离的“舍”的四步法: 1、给机会 首先,找一个契机,给自己留出一个不被打扰时间段专门收拾某一个区域,可以是半小时收拾鞋柜,也可以是一天收拾全屋 2、看关系 看到该区域的每一个物品,就问自己是否是我自己真正需要的,我需要用它做什么,什么情境下会用到? 3、量时间 是当下需要的吗?自己设置一个合适的当下时间段 4、做决定 根据关系和时间,作出结果性动作,或丢弃,或捐赠,或送人,或转卖
【匹配例子】 比如,我上周在家专门花了2个小时收拾书房,对于我家里很多研究生时候的原版教材,我确认自己已经不需要了,并且一年内绝对不会用到,就把他放在一个群里让有需要的人认领;对于一些外语学习类书籍,我认为自己是需要的,英语还是要学的,但是这个当下又没有太多时间学习,我就给自己定了1年的期限,如果1年内还用不着,也会处理掉;对于其他的一些致用类和文史类书籍,都是我需要的,并且当下会用到,就分类整理保留。
【适用边界】 |
断舍离适用于各类场合,不仅适用于物品,其实也适用于自己的内心,知名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在序言中说:“想要幸福,我们需要放下对幸福的执念。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接下来,请大家应用一下断舍离的四个步骤编一个小剧本小故事。字数不限,但是要包括背景信息、人物角色、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中间动作、对话等。 也就是在哪里,谁和谁发生了什么事 |
举例:在丽丽家,被家务搞得一团糟的丽丽在寻求杂物整理师梅梅的帮助,梅梅用舍的四个步骤引导丽丽断舍离。。。 现场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来编一个小剧本,之后会请1组伙伴来和我们分享一下 现场案例: 背景:快到三八女神节,那是个买买买的节日,高高同学又买了很多衣服,她妈妈收到快递之后,骂高高:你有那么多衣服,你还买衣服。。。高高这时决定要找他的朋友帮他处理一下衣服的问题,在高高的衣帽间里发生的事情 A:高高,你打算什么时候把你的衣服整理一下呢 高:这周六下午吧,我觉得一个下午够整理了吧 A:这么多衣服,你都会穿到吗? 高:不会,很多衣服我都不穿了 A: 那这些都是你需要的吗? 高:你看这些,都是我大学时候买的,那时候买的老贵了,我都不舍得扔 A: 那你1年之内这些衣服都会穿到吗? 高:怎么穿,不会,这些衣服都过时了,这都是4年前的衣服,我怎么会穿 A: 那你怎么不丢了它们呢 高:因为有回忆呀,那是和我室友的回忆,我不舍得 A: 那是不是可以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留念,再送给大学校友呢 高:嗯,确实,可以发个朋友圈纪念一下我们的友情,再把它捐出去,好像最近还挺多人需要衣服的 A: 好,那这个周末你可以做一个这样自己的整理 高:谢谢哦 A: 不客气
|
【反馈】
好,谢谢两位,还在这个过程作了一些演绎,我们为什么会留着他,以及可以怎么样更好的处理,这四个步骤,给了大家一个机会看一下自己和物品的关系,衡量自己和时间的概念,最终做一个处理行的决定。
【递进过度】
刚才大家练习了断舍离的方法,断舍离难吗?说难也不难,只需要关注两个维度即可,自己和时间,然而真正做到断舍离却并不容易,我多年前就知道,但是直到最近才真正能够做到断舍离,可能在座的伙伴也有类似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阻止了我们断舍离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人这个因素,在判断关系判断时间时,我们会有很多的考虑,导致最终无法执行,接下来的这个拆页,我们就从人的心理机制来做一些分析,不同人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断舍离策略。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那些把家里到处都堆满破烂的人,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符合其中某一种类型,有些人会是几种类型的组合。不过,通过这种分类,至少可以让人更了解自己更倾向于哪种类型,能多少客观一点看待自己。 逃避现实型 这种类型的人太忙碌,几乎没什么时间待在家里,所以也没办法收拾屋子。多数情况下,这种人都是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意待在家里,所以就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忙碌起来。加上家里乱七八糟的,所以就更不想待在家里了。慢慢地,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越陷越深。 执着过去型 这种类型的人,即便是现在已经不会再用过去的东西,也非得收着不可。相册,奖杯等等,统统当作命根子似的保管起来。她们多半隐含着队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从不想面对现实这一层意义上来看,与逃避现实型也有相通之处。 担忧未来型 这种类型的人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这类人的特点是过分地囤积纸巾等日用品,要是没了这些就会觉得困扰、焦虑不安。在这三种类型当中,这一类的人最多。 |
【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拆页《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在完成这个片段的RIA后,在以后大家如果发现对某些物品/人无法进行断舍离时,【学习者的行为】可以通过梳理自己内在的情感因素,【界定】深入理解自己,作出适合的决定。
拆页中,作者总结了最常见的3种类型的人面对断舍离时的困难和问题,分别是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担忧未来型。 大家有没有觉得自己也或多或少的有其中的一点或者2点相似呢? |
【明确问题】2分钟 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这三种类型当中,哪一种是最难扔东西? 我们邀请各小组给一下自己的答案。 回答: 第一组:3担忧未来 第二组:3 第三组:2 第四组:2 第五组:3 第六组:1
我们1、2、3都有人选了,刚好是1、2、3票,那我们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场遵循最多人的选择,选最多的这个“担忧未来型”来讨论,这个讨论清楚了,对解决其他的应该也有一些帮助。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担忧未来型的人很难进行断舍离,或者说他们很难扔掉东西?
【讨论问题本质】4分钟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在小组内深入讨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 “担忧未来型”的人无法扔掉东西?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我们来能给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案。给大家4分钟时间。 好,现在时间差不多了,请各组的组长把你们讨论出来的本质分享一下吧。 回答:
第一组:不安全感、不好的经历 第二组:不安全感、对未来的担心、对自己有要求 【反馈回答】非常好,我们已经对物的理解,转为对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了 第三组:能力不行、竞争力不行,可能面临失业、经济环境不够好 第四组:对未知的恐惧、害怕损失、担心能力 第五组:错失机会、恐慌、不自信、没有能力面对变化 第六组:会有机会用到、方便拿来就用、能利用上很开心
在我们这几个组的讨论中,会有几个关键词,安全感、对未来的担心,我们希望是一个有价值感的存在,我们随时有能力获得那个当下 归纳为:因为我们有不安全感,对未来有恐惧,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些不自信,导致我们很难丢下一些东西。 【明确问题本质】1分钟 讲本质问题再次明确提出,征求大家的同意 本质问题,范围缩小:我们如何能够去扔掉那些对现在的自己没有用,但是扔掉又会让自己很担心,没有安全感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好吃力啊 今天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我们试着来共创一下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讨论解决方案】4分钟 好的,问题本质已经清晰了,我们在小组内来讨论一下应该如何做呢?解决方案是什么? 回答:
第一组:是不是和周围人的关系出现问题了?看关系 和我们说,你们发现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就主动去买。沟通 第二组:1、怎么样回归到理性,记录和觉察自己的习惯2、找朋友或者专家给出可管理性的支持,多视角多角度 第三组:1、禅修,活在当下,处理和家人的关系 第四组:越扔越好
可以看到,大家都回归到了关系,禅修,我和我自己的关系:沟通,我和周围人的关系,通过关系的梳理,决定我是不是真的需要,进而选择处理方式 【成果展示】5分钟 各组分享解决方案,记录并总结 最后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解决方案
根据大家的讨论,我试着总结一下: 1、多角度寻求支持,明确是否真正需要 2、自我判断 3、断舍离的行动 |
【反馈】
谢谢大家共创出来的这么精彩的解决方案,从对物的执着,到对关系的考虑,回归到本质,断舍离的本质有了一个深入的探讨。
【特定任务】
学习的价值在于练习和应用,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接下来一周,你打算如何应用刚才大家一起总结出来的方法,进行断舍离。 |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这个活动群就是我们探讨断舍离的空间,请大家分享各自的实践行动,如果能配上照片就更好了。
【结尾】
非常感谢大家今天热情的参与,通过两个拆页的学习和探讨,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深入得理解了断舍离,理解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在断舍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我们共创了解决方案,希望大家今后不断的应用断舍离,让我们的自我世界,包括生活环境、心灵环境都能更加舒适,更加高效,更加幸福。